回覆列表
-
1 # 淡然
-
2 # 使用者2805434994244
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寫作手法:
“飛”字寫出出乎聽眾的意料,使無形的聲音形象化。“暗”,寫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經意地吹。
第二句的藝術手法是誇張。它的表達效果是:極力渲染夜的靜謐、笛聲的悠揚動聽。第四句的藝術手法是反問。它的表達效果是:加強思鄉的感情,有一唱三嘆的美學效果。
第三句點出《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雲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太康末,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之詞。北朝《折楊柳歌》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亦即“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春夜洛城聞笛》一詩當中,詩人主要透過誇張與反問的手法,借玉笛聲抒情來表現出客居異鄉的詩人對於故鄉深深的思念之情。全詩意境悠長,字字珠璣,感情細膩,且情真意切,詩人自己的浪漫主義情懷在這首詩中可窺一斑。
全詩原文如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解釋:也不知道是誰人家的玉笛聲飛了出來,伴隨著春風散入洛陽城的角角落落,只聽得這曲子吹的竟然是折柳之曲,聽著這曲子,哪個人不會被勾起了思鄉之情啊。
第四句的藝術手法是反問。它的表達效果是:加強思鄉的感情,有一唱三嘆的美學效果。將思鄉之情推入高潮,雖不言我,卻同樣觸我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