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山大先生

    《天官書》索隱引宋均曰:“三光,日、月、五星也。”(又見於《春秋合誠圖》宋均注)《天官書》[正義]張守節曰:“兩戒間,三光之常道也。”《隋書》之《天文志》:“鬥、建之間,三光道也。”又曰:“天運無窮,三光迭耀,而極星不移。”《宋書》之《天文志》:“三光之行,不必有常,術家以算求之,各有同異,故諸家曆法參差不齊。”《後漢書•律曆志》引後漢天文學家劉洪的話說:“甲寅之元,天正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於牛初。乙卯之元,人正己巳朔旦立春,三光聚於天廟五度。”《開元佔經》卷63引《黃帝佔》雲:“東井,……一曰天之南門,三光之正道。……三光行經其道,不得留守。”以上文獻引語顯示:“三光”皆為移動天體。又以《白虎通》、《演孔圖》等文獻之“上應攝提,以象三光”句看,既然攝提(木星)位列三光,則宋均所言為是。再看《今本竹書紀年》等古文獻中屢有“五星如聯珠”之說,而《後漢書》則雲:“夫三光同形,有似珠玉”,對比之後可知五星即屬“三光”之列。故《辭海》引《白虎通·封公侯》所云“天有三光:日、月、星”是不夠正確的,因為“星”包括了恆星和行星。《辭海》又引《禮記》鄭玄注及《爾雅》,說“三光”即房、心、尾三星,這是錯誤的,因為恆星,顧名思義,它們不是移動天體。《易緯通卦驗》捲上鄭玄注云:“天文者,謂三光也。……三光炤(照)行天下……”。註文中的“行”字顯示,鄭玄明明知道“三光”是移動天體,即日、月、五星。上面提到的宋均,他是鄭玄的學生,既然宋均明確說三光就是日月五星,那麼他的老師鄭玄也必然是這麼認為的。那麼,“三光”就是日、月及五星(木、火、金、水、土)。這樣,《春秋演孔圖》所謂的“舜目重童,是謂無景,上應攝提,以象三光”,可以作如下的理解:“舜目重童,是謂無景”——“舜目之重瞳,猶如日月重合,二光同照,則物之月影為日光所消,物之日影為月光所消,故言‘無影’。”(若以“無景”為“玄景”,亦有日月二光同照的意思,所以說“玄景”與說“無景”效果一樣。《春秋文曜鉤》所謂的“舜,重瞳子,是謂滋涼;上應攝提,以統三光”中,“滋涼”,應指日月二光(東西對照)相沖抵,寒暑中和,大氣如春秋氣候一般涼爽宜人)。《路史》引《洛書靈準聽》所謂“(舜)目瞳重曜”,則清楚地表明,古代學者是在說,虞舜的重瞳就象日、月這“二曜”相重疊的樣子,以故曰“重曜”。《易緯乾鑿度》卷下:“剝,表重童明曆元。”其中,“剝”指“剝卦”,“表”指“表達”、“表示”,“明”意為“下一輪日月迴圈”,“曆元”意為“日月五星出發點”。句中即以“重瞳”與“曆元”相連繫,表明“重瞳”相當於日、月合朔,也就是《今本竹書紀年》所稱之“日、月合璧”(“重童,明曆元”可譯為:“日月合璧(所在處),成為下一輪日月迴圈的起點。”。“上應攝提,以象三光”——“舜之重瞳與木星相互映照的樣子,就象是日月與五緯交相輝映的情形.“日月合璧本來是日月同升的意思。《漢書•律曆志》載‘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注稱漢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時候,七曜皆會聚鬥、牽牛分度,夜盡如合璧連珠。”日月合璧,古人認為祥瑞,但不容易逢到。後來推廣為日月同宮或對照,都叫做合璧。清朝欽天監(比日月同升)更縮小範圍,以合朔為限。五星連珠是金木水火土五星同時並見於一方的意思。這現象古人認為祥瑞,不容易逢到。後世擴充套件為五星各居一宮而相連不斷者,叫做連珠。清欽天監縮小其範圍,以五星經度相距四十五度為限。”如此,則知《春秋演孔圖》的說法已經清楚地反映出其著作者,或那個時代的華人,已經確切地知道了木星有四個衛星。因為以“重瞳”指代(前後相疊之)日、月,再加上木星(四木衛不計在內),只有三曜,象不了“三光”,即相像不了日、月、五緯這七曜,必須算上四木衛,才能構成一個“擬七曜”系統,才可與真七曜相比照。(我認為“象三光”的“象”字,其含義為體態上“同構”、外貌或行為“相似”。木五星系統與宏觀五星系統星數同為五,可稱為同構;二系統各自的五個亮點均能移動;宏觀五星系統在五星聚合時,五星沿黃道大致排成“一”字形佇列,而木星和四木衛也總是呈“一”字形排列,這可看作兩個五星系統的外貌或行為相似。以上“星數”、“移動性”、“佇列”三個相同點,應該就是“象”字的含義。又,從網際網路上搜索木星與其四個伽利略衛星的眾多合影照片,可以看到木星與四木衛大多恰好排成一直線,這就是中國古書所豔稱的“五星如貫珠”的情形,也正與軍隊行軍縱列相合。另外,實際上,《今本竹書紀年》已較為直接地將“五星”與“重瞳”牽扯在一起,目的是要說明二者相連就是“七曜”,可能是要表示虞夏時代的歷元在帝舜之世。《紀年》前文已說“日月合璧”,則可猜知後文“重瞳”就是指“日月合璧”,或即《文心雕龍•原道第一》所謂的“日月疊璧”,或如《拾遺記》卷一《春皇庖犧》所稱的“日月重輪”。不過今本《竹書紀年》可能比《演孔圖》晚出。)緯書《春秋演孔圖》的說法,可以視為中國古文獻中關於四木衛存在這一事實的標準表述(同時也可視為華人知道四木衛存在的鐵證)。《白虎通》的說法與《春秋演孔圖》相同。下面我們來確定《春秋演孔圖》和《白虎通》二書出現的年代。《後漢書》之《樊英傳》李賢注所列的“七緯”中,有《春秋緯》之《演孔圖》,據日本著名緯學專家安居香山等人的見解,它屬於東漢時的文獻。《辭海》的“《白虎通》”條釋文:“《白虎通》,《白虎通義》的省文,亦稱《白虎通德論》。四卷,東漢班固等編撰。記錄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白虎觀經學辯論的結果。”《辭海》的“班固”條釋文:“班固 東漢史學家、經學家。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又著有《白虎通義》,是記錄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在白虎觀辯論經學的結果。”由此可知,至少在公元79年(或以前),華人已經確切地看到了木星的四個衛星。因此,華人知道四木衛事實的年代,可以確定為:公元79年(以前)。《史記》的記載未能表明司馬遷已經知道了木星有四個衛星的事實。《天官書》記木星一名重華,與《五帝本紀》所記虞舜名字相同。《項羽本紀》又言“舜目蓋重瞳子”。這些記載都出自《史記》正文,出自司馬遷手筆,但是司馬遷沒有說出“以象三光”這一句關鍵的話,因為這句話裡隱藏有明確的數量詞——“七曜”之“七”,這樣,當“重瞳”與“歲星”作對應時,其對應的根據可能僅僅是“重華”(兩者均名“重華”),而與四木衛無關。因此,單從《史記》正文,看不出四木衛的存在。但華人瞭解四木衛之存在事實的年代,實際上比司馬遷生活的年代還早。《國語》記載周武王伐紂時有“歲在鶉火”(這表示年初的時候歲星位置在鶉火)的星象,但是以前從未有人追究過“歲在鶉火”時有利於周武王伐紂,而武王自己不受紂伐的道理。現在,讓我們抓住歲星這一不可思議特點,從四木衛存在的角度,闡明其中的道理,並由此將華人知道四木衛的時間上推至(以前)。《天官書》曰:“(歲星)所在國,不可伐,可以伐人”。《開元佔經》卷23之《歲星佔一》曰:“歲星所在之國,不可伐,可以伐人。”又曰:“(若)歲星居次順常,(則)其國不可以加兵,可以伐無道之國,伐之必尅。”《乙巳佔》卷四曰:“歲星所在處,有仁德者,天之所佑也,不可攻,攻之必受殃。(而歲星所在國)利以稱兵,所向必尅也。”《宋書》之《天文志》:“石申曰:‘歲星所在國,不可伐。’”《武經總要》引《五星佔》:“其星(歲星)居位,其國有德厚,五穀豐昌,不可伐。”《太平御覽》卷七引《天官佔》雲:“夫歲星所居國,人主有福,不可以加兵。……(歲星)所在之國不可以罰(伐)。”中國古文化中歲星的這一不可思議的特點,正與其內部存在的微觀五星系統有關。先暫時撇開歲星內部的微觀五星系統不論,而從“三光”即“七曜”(日、月、宏觀五星系統(木、火、金、水、土))入手分析。根據“天人合一”的觀念,中國古人把“日”比作帝王(《易緯坤靈圖補遺》:“日者,君象。”《宋書》之《天文志》:“日為太陽之精,君之象。”《隋書》之《天文志》引《傳》雲:“日為太陽之精,主生養恩德,人君之象也。”《屍子》:“聖人之身猶日也。”“日五色,至陽之精,象君德也。五色照耀,君乘土而王。”),把“月”比作后妃(《易緯是類謀》鄭玄注:“月者,日之妃。”《宋書》之《天文志》:“月為太陰之精,女主之象。”《隋書》之《天文志》:“月為太陰之精,以之配日,女主之象也。”),又把五星比作(五方)諸侯(《易緯禮觀書》及《禮緯含文嘉》並雲:“五禮修備,則五諸侯星正行。”(案:天之中宮亦有星群名為“五諸侯”,但那是恆星,不會“行走”。)《武成》:“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尚書正義》:“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列地封國:(一品)公、侯方百里;(二品)伯七十里;(三品)子、男五十里。為三品。”《春秋元命苞》:“周爵五等,法五精;春秋三等,象三光。”引文中“周爵五等,法五精”是說周朝時分封諸侯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師法天之五星。則知五星代表天下諸侯。此時五星即可稱為“五諸侯星”)另一方面,中國古人又將“天下”分為五個方位——東、南、西、北、中。例如,所謂“五帝”,就是把五個方位與五位帝王相配——東方之帝太昊、南方之帝炎帝、西方之帝少昊、北方之帝顓頊、中央之帝黃帝。所謂“五嶽”,也是把五個方位與五座大山相配——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所謂“五禾”,則是把五個方位與五種穀物相配——《初學記》二十及《御覽》卷837引《周書》:“凡禾,麥居東方,黍居南方,稻居中央,粟居西方,菽居北方。”中國早期的星座體系,由二十八宿加中央天區的星宿組成,而二十八宿被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宮,則中國星座體系是一個五宮體系——《史記》之《天官書》把星空分為五大區:中宮北極、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白虎、北宮玄武。至於五大行星本身,也被分別配屬五行和五方——木星配屬東方、火星配屬南方、金星配屬西方、水星配屬北方、土星配屬中央。參考:《說文》:“五,五行也。”《易緯稽覽圖補遺》:“天地開闢,五緯各在其方。至伏羲氏,久合,故歷以為元。”(《春秋內事》說同)引文中的“五緯各在(居)其方”就是指木星在東方,火星在南方,金星在西方,水星在北方,土星在中央。“至伏羲氏,久合”是指伏羲氏即位後,五星長時間聚集在一起,即出現長時間的“五星聚”,即伏羲朝出現國土統一局面,於是就把伏羲元年定為中國歷史的起點。《易緯》宋衷注云:“天文,謂三光;地理,謂五土。”其中的“五土”即國土的五個部分——“五方”。《天官書》雲:“五星同色,天下偃兵,百姓寧昌。”案:“天下”可用“五方”代替,即原話可改說成:“五星同色,五方偃兵,百姓寧昌。”我們顯然可見五星代表地理的五方,五星色彩一致代表天下人心如一,而天下人心如一就是太平盛世。因此《天官書》的這句話也透露出五星與地理五方的對應關係。《春秋運鬥樞》:“人君政令錯壅,下懵闇,上不明,則牛五頭,不能行。宋均注云:‘五頭,喻五方(諸侯),不肯趨上命也。’”《禮緯稽命徵》:“古者以五靈配五方:龍,(配)木也;鳳,(配)火也;麟,(配)土也;白虎,(配)金也;神龜,(配)水也。”《孝經援神契》:“社者,五土之總神。”《尚書緯》:“天子社,東方青(土),南方赤(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上冒以黃土。”《孝經援神契》:“五嶽藏神,四瀆含靈,五土出利,以給天下。”《繹史》引《帝王五運歷年紀》:“(盤古)四肢五體(化)為四極五嶽”。《資治通鑑》引《述異記》:“(盤古)其死也,頭為五嶽,……秦漢間俗說:盤古頭為東嶽,腹為中嶽,左臂為南嶽,右臂為北嶽,足為西嶽。”⑽《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說文》:“鳳,……五色備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脂球結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