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鄢城秀才
-
2 # 蒼茫大地顧煒斌
昭君出塞不久,漢元帝死,19歲的成帝即位。成帝立母親王政君為皇太后,大舅王鳳為大司馬大將軍,二舅王崇為安武侯,五個小舅都封侯,外戚王家從此執掌朝政。成帝貪玩,軍國大事悉交王鳳處理,王鳳是個狂熱的權力愛好者,他規定朝廷一切由他說了算,連成帝挑一個隨從也得經他問意。
感動長安的影帝
王莽是王鳳的侄子,可惜王莽老爸死得早,王莽家沒撈到什麼油水,王莽從小過著拮据的生活,長大後一家人都靠他生活。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王莽知道大樹底下好乘涼,王莽對叔叔特別恭敬順從。王風生病時,王莽在旁殷勤照顧,忙到鬍子像一團亂蓬蓬的稻草,王鳳感動得老淚縱橫,特地拜託王太后重用王莽,王鳳死後,王太后給王莽封了官。
每隔一段時間,王莽就帶著厚禮去拜訪各地有名的學者,還出錢供窮學生唸書。
王莽還經常把薪水拿去資助百姓,每逢水災漢災,他都會帶頭捐款,有一次為了湊錢連馬車也賣掉了。
他二兒子殺死一名奴婢,他當場抓住兒子,逼他自殺,他嚴肅地對官民們說:即使殺掉兒子,也要維護法律的尊嚴。
他對別人大方,自己生活十分簡樸,對家屬管得很嚴,一次一位同事去家訪,竟把他太太當成僕人!因為他太太的衣服太破了,勉強遮體而已!
王莽名滿長安,一路加官晉爵,連續好幾年在“感動長安人物評選"中以壓倒性優勢蟬聯冠軍。
變 臉
公元前22年,王鳳死了。漢成帝開始放縱自己,先後招趙飛燕、趙合德姐妹進宮,後來漢成帝在兩位美人的懷裡“舒服死了",成帝無子,公元前7年,成帝的侄子定陶王劉欣上位,此為哀帝,這個鳥皇帝也是奇葩,他玩起了同性戀,他和董賢一起午睡,皇帝先睡醒,發現董賢壓住自己的袖子,他捨不得把董賢弄醒,從床頭拿劍割斷自己的袖子,後來斷袖之愛成了成語,他把最珍愛的珠寶送給董賢,還給他建一座大宮殿,甚至在自己陵墓旁給董賢提早建了陵墓,讓他一路升官還打破祖制給董賢封侯,哀帝一死,董賢遭大臣集體彈劾自殺。董賢的命運證明了一個人生普通的哲理靠山山要倒的!
這樣的皇帝當家,野心家王莽自然蠢蠢欲動。公元前1年,王莽辦完哀帝葬禮,和王太后一起決定下任皇帝。新帝叫劉衎,9歲,他是成帝弟弟中山王、吃貨劉興的兒子,史稱平帝,九歲的娃娃當家做不了主,由太皇太后王政君臨朝,治國由王莽負責。
這位一直低調謹慎的“大慈善家"終於“偶爾露崢嶸",他提拔了一大批手下當官,在朝廷裡形成很強的勢力。王莽黨看王莽眼色行事,王莽繼續一本正經地裝蒜。
手下人按王莽授意上朝啟奏太皇太后:王大人嘔心瀝血輔佐皇帝,功高蓋世,理應加封安漢公。王莽不肯接受封號、封地,還告病假。太皇太后又封王莽為太傅,尊為安漢公,加封兩萬八千戶,王莽接受封號,退還封地。手下人又上奏說安漢公的女兒可進宮當皇后!王莽堅決推辭,非得皇太后和大臣們勸了又勸,才勉強答應。
王莽該出手時飛快出手!平帝老媽姓衛,按慣例平帝即位,老衛家該生官了,王莽快刀斬亂麻,把衛氏家族趕出長安,連皇帝老媽也沒留下。王莽的長子王宇看不下去了,出餿主意讓手下人把一罐鮮血倒在自家大門上,王宇準備裝神弄鬼糊弄老爹:以老天發怒了為由,讓老爹交權給衛家,結果手下人因為有關節炎,行動緩慢現場被抓,王莽把長子處死!同時以此為藉口,殺掉所有政敵,包括衛氏家族和自家當大官的叔叔、兄弟!
隨後,一壺毒酒乾掉了女婿皇帝!公元六年,他又故意選了個兩歲的劉嬰做皇太子,自己繼續輔政。王莽想披皇袍已是司馬昭之心一路人皆知。
劉家皇室成員非常警惕,發起了一場又一場權力保衛戰,野心家們也趁火打劫,但起兵都被鎮壓掉了!
造 勢
王莽放心了。開始為登基造勢。什麼有百姓在耕地時挖出一塊大石頭,石頭上竟然寫著上天希望王莽當皇帝!……小朋友劉嬰在皇太子的位子上想坐也坐不下去了……
公元八年臘月,王莽披上龍袍,他終於如願以償了!
-
3 # 蔡駿
王莽是中國歷史上篡位為帝的第一人。一般來說,臣子篡奪皇權,無非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臣子權力太大,野心勃勃,覬覦皇位;一是皇帝太弱小,被架空,沒有實權。
王莽如何走上篡奪大漢皇位之路的呢?
清廉儉樸,贏得名聲西漢末年,時局動盪,矛盾激化,王氏外戚權傾朝野,王家侯爺公子聲色犬馬,但獨獨王莽清廉儉樸,乖乖侍奉叔伯,毫不馬虎。即使是後來升了高管,也依然不以自己為尊,常常將工資分給門客和貧民,款待有才之士,贏得掌聲一片。所以,漢成帝去世,漢哀帝繼位,得勢者換了一批,王莽從大司馬的位置上被罷免,只能隱居在新都封國。這期間,王莽依然是個乖寶寶,深得官吏和老百姓的信賴,大家紛紛為其打抱不平。最後,迫於輿論壓力,漢哀帝將王莽召回,但沒有恢復官職。
利用女兒,毒死漢平帝漢哀帝駕崩,老太后王政君收回了傳國玉璽,王莽成為挽救危局的“周公在世”,被推舉為大司馬,擁立只有9歲的漢平帝登基。皇帝年幼,朝廷基本由王莽一個人把持,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王莽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漢平帝,成為皇后。但是隨著皇帝慢慢長大,對傀儡身份開始反抗,王莽覺察到後,用毒藥毒死了漢平帝,年僅14歲的小皇帝就這樣喪失了性命,帝王之家的殘酷,不寒而慄。
篡位奪權,登基為帝漢平帝死後,兩歲的劉嬰被立為皇太子,由王莽攝政,由此,皇權完全落入王莽之手,但是這引起了劉氏宗室的反對,經過與安眾侯劉崇和言鄉侯劉信的幾次對戰,王莽一併清除了這些障礙,朝中大臣紛紛擁立王莽稱帝,於是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傳國玉璽,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新”。
-
4 # 雲間煙火88
這首詩的大體意思就是說王莽的大奸大惡。那白居易的評價是公正的嗎?畢竟他是一位影響力很大的大詩人呀。
但是,我們轉換一個思路,就是白居易也是讀著史書,瞭解王莽的吧。或許是他的一時心血來潮,迎合當時的執政者,也未可知呀。畢竟,在封建社會,篡權是大逆不道的。
那既然說,王莽是篡位。那王莽當上皇帝后,為什麼要實行改革呢?或者更為現實的說,既然當上了皇帝,就沒有必要去改革,觸碰當朝王侯的利益,把自己推上絕境的。做好一個本分的皇帝,和做好一個為了天下百姓的著想的皇帝,是有質的區別的。王莽當時的就是想做一個為民著想的皇帝。
史學家的依據肯定是王莽這個“假皇帝”後來“弄假成真”成了真皇帝了。因為四年後,也就是在劉嬰6歲時,王莽將王家天下命名為“新”。認為王莽本為漢臣,以臣子而代立為君,這是中國幾千年的正統社會所不齒的,故爾定其為“王莽篡漢”。
其實,博通經史的王莽早就從儒家經典中找到了“革命”的根據,這就是堯、舜時代的“禪讓”,而禪讓的基本精神是“天下為公,選賢與能”,即“讓賢”。
王莽代漢,在當時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擁護,漢朝舊臣以及著名學者如劉歆、楊雄等人,都曾為“新”王朝的建立而歡欣鼓舞。
事實上,西漢從元帝以後,國運漸衰,政治混亂,經濟蕭條,問題成堆,人心思變,甚至有儒生建議皇帝退位,讓別的賢者來治理天下。
就是以傳統的眼光來看,王莽代漢也無可厚非。如果他能像後來同樣是透過“禪讓”上臺的隋文帝、宋太祖等人那樣,“逆取”以後“順守”之,能夠國泰民安,那麼他也許就不會被正統史家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王莽在位十五年,他不是昏君,也不是庸君,更不是沉湎於酒色的風流天子,而是勵精圖治的君主。
他力圖有所變革,徹底剷除社會不穩定的根源,即由於土地兼併而帶來的貧富兩極分化。於是他以儒家經典為依據,頒佈了一系列經濟改革法令,對田制、稅制、幣制以及工商業管理體制等進行了全面改革,其核心就是國家透過政治權力來干預經濟,以此達到控制或延緩貧富兩極分化的目的。
如其《王田令》規定,天下的田地改名叫“王田”,屬國家所有,私人不得買賣;按照儒家設想的“井田制”,重新分配土地,如果一家男人不滿八人,田超過九百畝,應將多餘的田分給本族或鄰居的無田人,原來沒有田的人,按男口每口給田一百畝。
“五均六管”法,透過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來“齊眾庶,抑兼併”,是王莽改制中最得意的一筆。他在各地設立“五均司市師”或“司市”,每隔一月負責定出商品的“標準價”。如果賣方多,買方少,則政府按實價買進,使賣方不受虧折;如果市價超過“標準價”賣出,以免鉅商大賈牟取暴利。
另外,他還制定了“六管”的經濟管理政策,即國家對鹽、鐵、酒三項物資實行專賣,以及對貨幣鑄造、名山大澤和五大城市(洛陽、長安、邯鄲、臨淄、成都)的賒貨活動進行統一的管理。
從理論上說,這些改革方案能夠抑止或控制貧富兩極分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激化了各種矛盾,釀成社會大動亂。王莽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而未能善終,且留下了千古罵名。這就是王莽的悲哀之處!
時勢造英雄,時勢也鑄悲劇!王莽坐天下,是時勢所致,失天下則不是他本人為君不仁,為君不作為所致。
可以說,王莽是嚴重的對封建勢力估計不足,以至於讓自己功敗垂成,再加上“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權”,這樣的封建倫理的前提,王莽篡權也就不為奇了。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王莽代漢是構不成罪名的。他力圖解決或緩和社會矛盾的經濟改革為何以悲劇告終,這倒是值得後人研究探討的!
回覆列表
王莽資料
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
中文名:王莽
別 名:王巨君
國 籍:新朝
民 族:漢族
出生地:魏郡元城(今河北省大名縣東)
出生日期:公元前45年
逝世日期:公元23年10月6日
職 業:皇帝、政治家
主要成就:建立新朝
祖 籍:章丘龍山鎮平陵城
年 號:始建國,天鳳,地皇
在 位:公元8年---公元23年
享 年:69歲
王莽——兩千年前的大改革家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漢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衍功侯王光之叔,中國歷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稱建興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漢末年,社會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歲,而新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是一位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古代史學家以“正統”的觀念,認為其是篡位的“鉅奸”。但近代帝制結束之後,王莽被很多史學家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社會改革家”。認為他是一個有遠見而無私的社會改革者。胡適認為他是1900年前的社會主義皇帝。
王莽改制的失敗,固然有其歷史的必然性,但他性情狂躁、輕於改作,一味慕古、不切實際,剛愎自用、所用非人,這些性格特徵使他在改制中既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政策,又不能建立一個高效率、有威信的推行新政的領導班子,因此改革註定要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