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直男A

    其實題主的問題就是有問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袁術已經稱帝成功了,只是沒能夠稱霸天下,完成統一霸業而已。

    既然這樣,那我們不如說說為什麼袁術有勇氣稱帝,還有為什麼沒能夠完成統一霸業這兩個問題吧。

    為什麼袁術有勇氣稱帝,當然不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愛真的需要勇氣,去面對六眼飛魚”,其實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三國殺”裡有一句特別有意思的配音,是關於袁術的,叫:“玉璽在手,天下我有。”

    給人一種極度猥瑣的同時,也充分表現出了袁術這個人的性格特點——驕狂自大,愛慕虛榮。然不巧的是,這樣一個人卻是漢末群雄中唯一一個敢擅自僭號天子的人!那麼到底是什麼給了袁術勇氣,竟能讓他無視群臣勸阻,執意稱帝呢?

    其實說真的,袁術還真的有這種資本。

    資本一:獲得天時,來自強大的家族背景給的自信

    說到袁紹,我們常常聽到一個詞“四世三公”,袁家在漢末的影響想必不用多說,但有一點我們可能都忽視了。其實當時袁術才是當時袁家真正的“掌門人”,而非袁紹!袁紹和袁術都是司空袁逢之子,雖然袁紹長於袁術,但袁術是嫡出而袁紹只是袁逢的婢女所生,後袁紹又被過繼給了袁逢之兄袁成(袁成的地位遠不如袁逢),所以當時袁術的身份是遠高於袁紹的,袁術初為虎賁中郎將時,袁紹不過司隸校尉,董卓入京後,袁術進位後將軍,袁紹更是相差甚遠。

    資本二:獲得地利,稱霸淮南,富甲天下。

    袁術佔據九江郡,並自領揚州刺史,並以淮河兩岸為根基,捭闔縱橫,巧施謀略,開始佈局江東,徐州,相繼擊敗周昕、劉繇、王朗等人,疆域迅速擴張,實力迅速增強,一躍成為了漢末諸侯中最強的一個。

    到197年初,袁術的疆域,北抵陳,沛;東臨下邳,廣陵;南至會稽東冶;西接劉表的江夏,橫跨揚、豫、徐三州,坐擁十一郡!

    儘管袁術的疆域在當時並不是最大的,但絕對是最富庶的。據《後漢書》記載,南陽有人口有二百四十萬,汝南有人口二百一十萬,是當時人口最多的兩個地方,而當時這兩地都在袁術掌控,掌控瞭如此多的民眾,可想而知當時袁術手下的軍隊是何其之多。據史料記載,當時袁術可調動的軍隊就達十多萬,而當年官渡之戰,袁曹雙方的總兵力也不過這麼多罷了!

    但可惜,袁術欠了最重要的一個條件,那就是人和,而這也是袁術為什麼沒能夠完成統一霸業的關鍵原因。

    袁術其實只不過是個目光短淺的鼠輩,在汜水關之戰中,為了一己之私,就敢斷了孫堅糧草就可以知道袁術為了自己,真的是什麼都幹得出來,而且欠缺大局觀。汜水關之戰中十八路諸侯討董,任務就是討伐董卓,但是袁術卻只是為了藉機吞併土地,可想而知,只是一個鼠目寸光之輩,後來以為得到了天時、地利就敢稱帝,其實也符合袁術的性格。

    袁術高估了自己的政治智商,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群臣勸阻,悍然稱帝,很快就為自己的愚蠢買單了。袁術稱帝的行為備受各路諸侯的指責,瞬間成了眾矢之的。特別是孫策的反叛,對於袁術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很多朋友一直認為孫堅,孫策是獨立的一路諸侯,其實不然,孫氏一直是袁術的部下,當時孫策的舅舅吳景,堂兄弟孫賁等人皆是袁術手下大將)

    加之袁術稱帝那年,江淮地區恰好碰上災荒,然袁術不恤民生,反而奢侈荒淫,橫徵暴斂,最終眾叛親離,先後被呂布,曹操擊敗。於199年窮途末路之際,吐血身亡!

  • 2 # 蕭湘居士__

    袁術,智、謀、兵、財`關鍵的量氣概能有帝皇之閎嗎?他可稱帝到不如袁紹更象點。老兄無能,老弟自尋死路了。蠻象張勳的。

  • 3 # 跨越時空—散發弄舟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為了爭權利、搶地盤,今兒這兩家動刀子,明兒那三家互毆了,各處是狼煙兵戈。

    袁術依仗家族在朝廷攢下多年的威望與勢力,在江淮一帶也有了一塊不小的地盤,跟隨他的大多是受過袁家提拔和恩惠庇廕過的官吏和門生,還有不少傍大樹的賓客。一時人氣很旺,聲名很響。

    袁氏家族四代有人在朝中位居高官,都是可以直接與皇上一塊兒議政的位子。天下很多官員都走過袁家的門路,當時袁家勢力風頭無兩。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袁術,打小就不知道“苦”字怎麼寫,長大後,身邊更是恭維之人簇擁。這樣的環境成長起來,自然養成性格驕縱,除了服些老子,誰都不服的脾性。

    天下一亂,袁術有了自己的地盤,手下一些阿諛之人,便用了一些讖語來奉承他,說他當代漢而立,恰好他又從部下孫堅那弄到了玉璽,便有點飄了。

    公元197年,昏了頭的袁術自稱天子,國號仲家。

    當時漢朝未亡,漢獻帝還在呢,雖然是在曹操的“扶持”下,你小子袁術就野心昭然,改朝換代,這不是找打嗎?!

    爭勢力,搶地盤,誰先出刀子,總得有個由頭。尤其古人講究師出有名,貿然尋釁出手,臉上還真有些掛不住。這下好,袁術給人家送上去出兵的理由。

    可能他想,我已稱帝,以老袁家的聲望,歸附的人會更多。也可能想,誰不服,就來打唄,我有錢有人任性。就沒想到,自己給自己使了個昏招。

    有人問了,袁術手下就沒有個賢明的人勸諫過他嗎?人還真不多,有兩三個,主薄閻象、依附他的孫堅之子孫策,勸過他,可他正飄著,全聽不進去。孫策是明白人,一看不是事,直接斷交,自創事業去了。這也說明,袁術手下,賢明智略之人本就不多,多是感恩他袁家以前的恩惠之人,卻於人情。再就是才賢不夠、諂諛之人,且跟著大哥,混吃混喝再說。

    《三國演義》中,不提曹劉孫手下賢能了,就是劉表、劉璋等,羅貫中還寫了蒯越、文聘、伊籍、黃權、張任,出來為自家主公跑跑龍套、站站腳。袁術那,就小筆墨了一個紀靈,還讓張飛一矛搠死。可見,袁術手下,能掛上擋的助手,還是真少。

    找打的理由給了,再不動手,真不給面子了。曹操早就在那磨刀呢,當下先後聯絡攛掇呂布、劉備等,發兵進擊。呂布先前還想與袁術結為兒女親家,一看袁術不著調,改和親為動手。劉備更是氣憤,天下是劉家的,要論稱帝,也不該是異性啊。

    幾輪重拳掄過去,袁術就吃不住勁了。按說他也有幾個盟友的,群毆起來,也能來助助拳的。可是他這一稱帝,盟友都不傻,幫你打,打勝了,是為你添磚加瓦,打敗了,自己損兵折將,划不來。都閃一邊了。就連他的本家哥哥袁紹,不但沒幫他,還暗中助了曹操不少力。

    曹操征伐袁術,攻城之時,身先士卒,站在軍士之間搬土運石。大小將士士氣高昂,覺得都是在為扶漢討逆而戰。 幾輪戰事下來,袁術節節失利,人散財竭。沒辦法,燒掉宮室,去投另地的部下陳簡、雷薄,還被拒之門外。

    袁術氣鬱成疾,坐在竹床上長嘆:沒想到我袁術到了這一地步。最終吐血而亡。

    論勢力,當初群亂中,他與從兄袁紹絕對拔尖。倘若他緩稱帝,與袁紹聯手對外,天下群雄還真沒有不怵頭的。

    性格決定命運,可惜他與袁紹都是打小受人恭維,當慣了大哥,性情自傲,不肯一時居人之下的角色。兩兄弟非但和睦不多,還常常明裡暗裡互相使絆子。一手好牌讓他打的稀爛。不過,袁術也算有權有錢任性了一把,只是這任性有點過度,付出的代價是一生在蜜罐子裡成長,臨終想喝口蜜水,卻連口溫水都喝不上了。

  • 4 # 劉坤忠120

    仲氏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弱小最無能最愚蠢的皇帝,他若能成功,真的是沒有天理。。。。。。袁術乃東漢四世三公袁氏家族袁逢嫡子,年青時為虎賁中郎將,後進為後將軍。漢末諸侯稱霸,袁術以家世的影響聚積力量,佔據穎川,南陽,淮南一些富庶之地,稱雄一方。董卓忤逆朝廷,十八路諸侯聚集討伐,袁紹為盟主,袁術為糧草供應使,袁氏兄弟只是名聲大,能力小。袁術心胸狹窄,貪圖利益,十八路諸侯無功而散。董卓及朝廷百官西撒長安,江東孫堅進駐洛陽,竊取傳國玉璽,在回江東路上被荊州劉表部將黃祖所抯,交戰被射殺。其子孫策率部所回江東,因勢力弱小,不得已歸附袁術,拜術為義父,借兵東征,以玉璽抵押。玉璽在手,皇帝不做,那裡傻瓜,袁術伶俐智昏,在沒有任何優勢的基礎上競然公然稱帝,為仲氏皇帝。有玉璽不做皇帝是天與不取,不做為就不會作死。袁術手下沒有優秀的治國安邦能臣名士,沒有勇冠三軍的能征善戰大將,穎準之地為各諸侯所佔地,四面八方受敵。袁氏世受國恩,朝廷有難,不思報國,還公然稱帝,為天下人所不齒。稱帝也要看自身的能力和條件,袁術的兵力遠不及袁紹,打不過曹操,呂布,劉表,甚至連劉備陶謙聯合也能打敗袁術,他成為眾所矢之,被曹操進擊,在撒出壽春向青州投靠袁譚的路上因糧食不足,絕望吐血而死。自不量力,枉自稱大,豬狗不如的袁術天理難容。

  • 5 # 穿越再現彼岸

    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國號仲氏。此時漢獻帝還在曹操手中,“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術是個官二代,他們家族四世三公,袁術是嫡子,而袁紹這個便宜兄弟是一個婢女所生,家族中根本沒有什麼地位,袁術也看不起袁紹,目空一切,兄弟相親一說沒那回事。(袁術稱帝時軍閥割據形勢圖,袁術確實狂妄、妄想了)

    袁術、袁紹家族門生故吏滿天下,當他們割據一方時很多人來依附,尤其是袁術,以袁家嫡系一代為根本,蒐羅的門生故吏有不少。諸侯聯合進攻董卓時,袁術的手下孫堅更是打頭陣,擊敗了董卓的各路人馬,勢不可擋。(袁術劇照)

    當時袁紹提了一個建議,要立漢朝宗室的劉虞為帝,對抗董卓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袁術看不起這位同父異母的兄弟,對這個提議根本就不理睬,藉口推辭。劉虞已經成年,而且手下擁兵不少,袁紹的意思是借立劉虞為帝,袁紹、袁術可以聯盟,將來獲得更大的好處,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袁術卻早就有自己稱帝的心思。

    袁術和袁紹兩兄弟達不成協議,反而反目成仇。孫堅還在洛陽打董卓,袁紹就派人頂替孫堅豫州刺史的位置,要攻佔孫堅的老巢,袁術親率部隊擊退袁紹派來的軍隊。

    袁術還攻擊當時袁紹的聯盟曹操所佔據的兗州,大敗而回;他又攻擊九江郡,殺死揚州刺史,自稱徐州伯;194年攻擊徐州的劉備,反而讓呂布襲佔了徐州,袁術也獲得一些地盤。他利用自己的軍隊四處攻伐,佔領地盤,樹敵非常多。(這條三國時期的讖語,害死了不少人,都想自己稱帝,代替漢朝國祚)

    孫堅死後,袁術巧取豪奪了孫堅獲得的玉璽,自從得到傳國玉璽後,袁術就飄飄然了。按照現在的說法,袁術非常迷信,而且有妄想症。當時流傳於民間有句讖語:“代漢者,當塗高也”,袁術認為說的就是他自己。而袁氏家族出自於古代的陳國,是舜帝的後裔,漢朝按照五德始終說應該是火德,而舜帝是土德,土承火德,順應天命。

    195年,漢獻帝逃出長安,被人追殺。袁術自認為漢朝國祚已經衰微,於是問手下自己稱帝如何,手下大都不說話,只有一個閻象說了真話,這惹得袁術憤怒不已。既然手下不說話,袁術就占卜稱帝的吉凶,結果他還真有帝王命。算了一卦為理由,袁術就稱帝了!(袁術和玉璽形象圖,這個玉璽也害死了不少諸侯)

    稱帝后的後遺症馬上就來了,先是孫策脫離袁術集團自立,接著呂布和曹操都擊敗了袁術的軍隊,袁術實力大損。各方實力不斷的侵蝕袁術的地盤,袁術部下紛紛離散,各自找新的主人。袁術迫不得已求助於袁紹,袁紹答應接納他,不過隔著曹操、劉備的防區,袁術又被打了回來,糧食供給斷絕的袁術想要找一碗蜂蜜水都沒有找到,氣的吐血而死。

    不過袁術祖上的地位,他的兒子投奔了孫策,做了吳國的郎中,他的女兒嫁給了孫權,孫女嫁給了孫權的兒子孫奮。

    袁術稱帝純屬鬧劇,他個人狂妄、迷信、妄想,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滅亡是遲早的事。

  • 6 # 小莊QRHY

    術稱帝失敗的外部原因在於當時漢天子仍在,因此稱帝並不名正言順,面臨其他諸侯的群起而攻,內部原因則是稱帝后,袁術治下的底層士兵和人民生活飢困,民不聊生。具體原因如下;

    一、袁術稱帝的行為,被天下諸侯所不齒,袁術等於成為了眾矢之的,不久就接連遭到孫策、呂布、曹操三方的叛盟與打擊。

    1、孫策在江東脫離袁術而自立,逐走袁術任命的丹楊太守袁胤,並連帶使得袁術的廣陵太守吳景、將軍孫賁在收到孫策的書信後,棄袁術投孫策(兩人皆是孫策親戚),使得袁術喪失廣陵、江東等大片土地,勢力為之一挫。

    2、呂布大敗袁術軍,在淮北大肆抄掠。

    3、曹操親自征討袁術,在蘄陽擒斬袁術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袁術奔逃到淮南。

    二、袁術稱帝后,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生活上奢侈荒淫,揮霍無度,而軍中計程車兵卻處於飢寒交迫的狀態。在他的腐敗統治下,江淮一帶民不聊生,許多地方斷絕

    袁術稱帝失敗後的結局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無路的袁術,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陳蘭,卻為雷薄等拒絕,於是又將帝號歸於袁紹,袁紹同意接納袁術。

    於是,袁術前往投奔袁紹長子、時任青州刺史的袁譚,結果在路上被曹操派來的劉備、朱靈軍截住去路。袁術不得過,又退往壽春。六月,退軍至江亭。當時軍中僅有麥屑三十斛,時六月盛暑,袁術欲得蜜漿解渴,又無蜜。嘆息良久,乃大吒曰:“袁術怎麼會到這個地步!”最後嘔血鬥餘而死。

    袁術從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壽春,率其部曲奉術柩及妻子依附袁術的故吏廬江太守劉勳。孫策破劉勳後,袁術的家眷被孫策所得。後來,袁術兒子袁耀,仕吳國郎中,袁術的女兒成為孫權的夫人,袁耀的女兒許配給孫權的兒子

  • 7 # 雲天廣闊

    一個人能夠稱帝,必須要有稱帝的條件和稱帝的智慧,這個智慧不但要有一個集團,而集團裡的人必須是出類拔萃,必須是足智多謀。

    而駕欲這些人的組織者,必須能夠在這些足智多謀的人裡頭,他們獻岀的謀略中,挑選最佳的謀略來取得勝利,而袁術不會。

    並且袁術沒有這個能力。

    曹操有這個能力。

    曹操兵雖然並不多,但是,曹操知道糧草是軍隊的根基,人越多,消耗的糧草越大,一個軍隊,如果沒有糧草,這個軍隊就立刻會瓦解崩塌。

    而曹操非常善於籠絡人心,曹操知天時,知地利,知人和,而袁術差許多。

    曹操擁有這些智慧和他智慧的集團班底,袁術的失敗就必然了。勝利屬於智謀者,而不屬於袁術。

  • 8 # 東風閣紫門休武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他採用的是自立(自己當皇帝)當時漢天子還在,名不正言不順。

    2.他當上皇帝后,生活上極度奢侈,荒淫揮霍,毫無節制。後宮妻妾多達數百。

    而他軍中計程車兵卻時時飢寒交迫。

    3.當時江淮一帶財竭力盡,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

    之後,袁術先後被呂布和曹操擊敗。想投奔舊部雷薄和陳蘭,遭到二人拒絕,後來又想把皇帝的稱號拱手奉送給袁紹,自己去投奔袁譚,結果在半路上而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1金維他對面板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