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知悟小道
-
2 # 大洋網
更環保。
圖@視覺中國
你印象中的植物印染是怎樣的一種工業?低端,汙染?這一切或許即將顛覆。今年7月,新型印染技術“零排印染”即將在廣州國際時尚週上正式釋出。這項也被稱為“無水印染”的全新技術,首創性地解決了全球時裝行業一直面臨的大難題:傳統印染工業中的水汙染,同時還將印染工藝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未來2~3年內,老牌時裝之都廣州將因為這項技術的應用,重構傳統時尚加工產業,直指時裝產業金字塔頂端。這項歷經了20年研發的科研成果,蘊含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新科技呢?本報記者獨家為你提前一探究竟。
遺憾 傳統印染下 那些無法實現的設計織物印染是時裝產業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直接關係到設計師的想法能否順利實現。而在傳統的印染工藝之下,設計師常常面臨著怎樣的困難呢?
資金短缺 小單隻能傍大單
Olivia,獨立品牌設計師,她記得那是一個特別熱的午後,自己手拿著從法國親自採集回來的面料與蕾絲邊裝飾,卻因在廣州無法找到對應打版的工廠而焦頭爛額。“當時覺得特別絕望,沒有工廠願意為這麼小量的單來開印打樣,而我也絕對不願意為了增加開印量而去選擇更便宜的面料輔料。”緊接著的一週內,為了堅持自己最初的設計構想,Olivia幾乎跑遍了廣州及周邊的中小型工作坊,穿越髒亂的小巷,拜託著各種熟人牽線的負責人,結果仍然是殘酷的,最終,她只能選擇了自力更生,自己親手做。因為工作室啟動時的資金短缺,早期的樣衣幾乎都是孤品。
複雜工藝實現程度低
而即使是有充足的訂單數量,工藝上的門檻也將許多設計師的想法擋在了外面。設計師李澤權在打造Mordorf時,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當時Mordorf的設計團隊們準備打造一種重工業味的反覆荷葉邊牛仔系列。“當時為了這個設計,跑了無數個工廠打了差不多50多條樣板,依然沒有一個是滿意的,而昂貴的成本也花費出去了。”李澤權回憶說,設計師原定的細節熒光粉色,印染工廠根本無法套出滿意的色階。最終,不願意將就的Mordorf不得不放棄了這部分設計。
突破 不用水 卻能染出更精細的色彩而這些設計師們曾經經歷過的艱辛,未來都會被即將對外發布的零排印染改寫。無水印染,其實是“零排印染”最初的命名。它透過多項發明專利、創新型印染技術、染化料再生技術,結合自行研製的專有裝置生產線,達到100%回用水的要求。怎樣不用水,來達到印染織物的目的呢?全球原創設計聯盟主席兼廣州服裝設計師協會主席李基海告訴記者,“無水”有兩重突破性:一是代表100%的印染過程的水都能迴圈使用;二是利用了一種免汽蒸、水洗的活性染料印染的轉移裝置及方法,因此不需要用水就能印染織物。
在傳統印染工藝裡,如果將染料、輔料、化料看成一個100%的整體的話,僅需要30%的總和就達到了面料本身的飽和,剩下的70%都是浪費掉的耗能,而這部分能耗又會以工業廢水的形式成為水汙染的源頭。從理論到實現,零排印染技術發明人兼全球原創設計聯盟印染科創委員會主任鄒恆餘用了20年時間。“最初的工具就是一個迷你放模收模轉移裝置。”鄒恆餘表示,當時這個裝置無法量產,而且效果不甚好。直到2003年時,鄒恆餘成為了內地首個實現“真絲皮革”的發明人,製作成品的標準達到義大利標準。“我當時藉助了絲綢的韌性,解決了皮革強度問題,用樹脂加上點陣式工藝,解決了皮革柔軟手感的問題。”以此皮革製造的先進技術作為鋪墊,15年後鄒恆餘終於實現了“零排印染技術”的突破。
在環保意義之外,無水印染同樣實現了工藝上的重大突破。鄒恆餘告訴記者,由於傳統工藝印染後必須透過烘乾與飽和汽蒸來將纖維所含羥基開啟,同時糊料中必須含有大量的鹼,大量的鹽和尿素才能保證顏色鮮豔,多餘的染料、浮色必須要洗掉,同時去掉化學殘留,因此它必須要水洗。而零排印染技術利用了纖維素織物活性染料染色,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助劑情況下達到最佳染色率和染色效果,同時也不需要水洗。
零排印染作品。零排印染作品。
無水印染VS其他印染技術從效果上看,成品質量高於目前所有新型印染技術。
零排印染技術的工藝沒有材料限制,覆蓋面廣,無顏色限制,且色牢度基本都可以到係數4以上,可實現全透底,滲透性好,無化學殘留,所有指標都超過國家標準,多項指標都成為行業領先水平。而對比起目前已有的新型印染產業技術,零排印染技術有著絕對的優勢。
亮點 柔性智慧 釋放設計靈感在零排放印染技術中,有一項功能叫“柔性智慧”,李基海告訴記者,它實際上是實現“量少個性”的關鍵部分,“自主研發的超臨界精準噴射加精準鐳射裁剪,可以做到一邊印染,一邊半成品就完成直接進入下級流程, 一改過去印染行業起印量的長期門檻。”零排印染的柔性智慧可以實現僅用100米甚至50米的布匹就能打樣,而且在實現設計師設計圖樣的還原度上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峰值。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中國服裝設計金頂獎獲得者張肇達,是目前唯一的能提前嘗試使用這項技術的時裝設計師。張肇達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他想要設計一款牛仔褲的情景:“那時候想要牛仔圖案加上洗水效果,就需要先跑去可以洗水的工廠等著滾筒運轉,並多次調試出符合圖樣設定的洗水效果後,再跑去另一個可以實現牛仔布上印染花紋圖案的工廠,如此類推。”張肇達表示,因為高度智慧定製功能,曾經必須透過印染以及洗水才能達到的“圖案”與“洗水效果”,通通都可輕易在一臺機器上迅速成型。“設計師們會發現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一下子得到快速的成型與釋放,這將會更加激發他們的設計靈感。”李基海表示。
鄒恆餘特別指出,這項一次性印染的技術還實現在不同的面料上。“比如現在我們印染的面料有50%是滌綸50%是棉,從前需要分散染料來實現二次印染,現在就能實現一次性印染。” 為什麼如此神奇?鄒恆餘表示這是由於運用了精準的活性染料的原因,由於各自針對不同的面料來進行纖維分子的結合,所以當面料走過機器時,混為一體的活性染料則自然而然地跟隨各自匹配的面料來走位,這就是我們最終能看到兩種面料混紡織物可以一次印染成型的原因。
影響 重工藝時裝價格明顯下降據悉,“零排印染技術”即將在7月初到廣州國際時尚週上進行正式的全球釋出。“服裝行業的升級,需要一個顛覆性的東西出現來打破傳統工業附帶的汙染問題。”——“零排印染技術”的出現,也許正是個契機。李基海表示,“零排印染技術”是一項能夠助力廣州,輻射中國,甚至可以影響世界的環保產業發展。“在未來2~3年內,廣州這個老牌的時尚加工製造、流通的龍頭城市將因為這項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將重新站在全球產業金字塔的頂端。”
同時,李基海也指出,“不要以為這項技術與我們日常生活毫無關係,零排印染技術的成品織物成本比傳統將明顯下降,這代表我們以後可以以更便宜實惠的價格買到比從前更高質量的商品了。”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零排印染技術”將不僅僅用於時裝行業與服裝製造產業,未來它完全可以根據不同行業的功能性材料的需求來實現一個技術定製服務。李基海舉例說,除了建築、汽車、裝飾領域外,零排放技術還能應用到醫療領域,“我們可以定製具有特定功能的環境材料,如防紫外線、防靜電的手術衣服等。”
圖/本刊資料(除署名外)
-
3 # 前瞻產業研究院
印染行業轉型升級程序進一步加快
2018年1-10月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464.76米,較2017年同期增加6.36%,增速較2017年增加4.83個百點。面臨全球經濟弱復甦、市場需求動力不足、資源環境要素受制約和環保壓力增大等問題,印染行業轉型升級程序進一步加快。
2018年中國染料產量分析預測
其中,在2018年,分散染料的產量將達到50.34萬噸,活性染料的產量應達27.87萬噸。但是據染料市場分析統計中國目前分散染料產能只有約50萬噸,活性染料產能只有約45萬噸。根據以往的開工率情況,疊加2018環保監管力度遠超前幾個年份,染料的供需處於緊平衡狀態。
2013-2018年中國染料產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染料行業前景分析
1、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最佳化產業佈局。儘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產國,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行業的技術創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一些主業突出、產品研發水平高、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在帶動性、方向性、戰略性等方面起到明顯引領作用。染料企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適應性、差異性調整,實施品牌戰略。
染料新產品研發的方向側重於紡織纖維發展的色彩需求,同時關注老產品的質量改進、節能降耗,適應新型染整工藝的發展要求。染料企業迎合市場發展的新需求,滿足紡織印染工業新工藝、新纖維以及節能減排的要求,彌合染料新品種創制研發能力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2、加強技術創新、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染料工業已經具備行業創新的能力,創新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基石,也是企業擴大市場份額和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源泉。未來,染料行業將是一個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投入、高回報的創新型行業,由中國製造提升為中國創造將成為染料企業的新常態。
3、生產方式整合化與自動化,生產裝備現代化升級改造
目前,國內的染料生產雖經技術改造,工藝技術有所提高,但是大多仍以粗放型、敞開式、間歇式和勞動力密集型方式作業,對環保、安全二故的應急處理能力較差,反應控制不夠精準,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收率難於達到要求,一是造成原材料的浪費,二是反應產物和異構體多,三是給後續的廢棄物處理帶來壓力,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成本,以致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不高。
4、環保監管趨嚴,染料行業優勝劣汰趨勢加速
長期以來,中國環保產業存在“重投資、輕監管”治理思路,在環保投資大幅增加的同時,監管、執法力度不夠導致環保裝置設施實際執行情況較差,大量不具備相應實力的企業進入染料行業。伴隨環保監管長效機制的加速建立,國家在環保方面投入監管力度持續增大,特別是新《環保法》實施後,一些排放未達標準的中小企業基本處於整改、半停產、停產狀態,對淨化染料市場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和產能逐步被清除出市場。
2018年染料市場均價將較2017年略有提升,但整體上行空間較小,漲幅預估在5%左右,而其年內價格波動區間同樣難現較大提升。分散染料方面受大型工廠營銷策略改變預計將出現較為明顯的提漲,漲幅預估在20%左右,且低端價位上行幅度或高於高階價位上行幅度。
-
4 # QYResearch
全球分散染料的主要參與者包括Dystar、Huntsman、Huntsman、Yorkshire、BASF、Archroma、Varshney Chemicals、Akik Dye Chem、浙江龍盛、浙江閏土、吉華集團、亞邦集團和安諾其集團。排名前兩名的是浙江龍盛和浙江閏土,市場份額約為36%。中國和歐洲地區是主要的消費基礎,中國佔30%,歐洲佔21%。
2020年中國分散染料市場規模達到了XX億元,預計2027年可以達到XX億元,未來幾年年複合增長率(CAGR)為XX% (2021-2027)。
回覆列表
謝邀,這個我不太懂。我只說一些自己在生活中的認識。第一,環保問題,國家越來越重視環保險,從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看,印染業縮減。第二計算機行業發展促進辦公無紙化,紙張會越用越少。第三印染會多方面發展,比如廣告,書籍等,行成集中式經營。未來競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