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門嶺的柿子樹
-
2 # 14813996143
朱標傳說是馬皇后所生,也很有軍事才能,但不如朱棣跟朱元璋一起從大小戰場經驗?論本領不如朱棣,但坐天下只雖治理,朱標手下猛將眾多,所以朱元璋還是喜歡朱標的原因。
-
3 # 讀史之樂
俗話說得好:虎父無犬子。朱標作為指定的皇位繼承人,得到了得天獨厚的政治資源,文有李善長,武有徐達,身邊有一群牛人輔佐,還有朱元璋的親自指導,無論是軍事能力還是政治手腕應該都不差,如果說弱,那看跟誰比,和他老爸比,是弱,和其他人比,一點都不弱。
老朱為什麼特別鍾愛朱標呢?
朱標是朱元璋的嫡長子。出生於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當時朱元璋27歲左右,正在率軍攻打集慶(今南京市),得知朱標的出生,朱元璋在當地的一座山上刻石曰:“到此山者,不患無嗣”。古人平均壽命普遍較短,成家較早,27歲才有第一個孩子,應該算比較晚了。在戰火中出生的朱標給他帶了來的欣喜之情難以名狀,甚至認為朱標的出生是老天的賞賜。
老朱對朱標不遺餘力地將他當作接班人來培養,即使在行軍打仗的艱苦條件下也不忘對朱標的教育。 朱標是跟著老朱打江山的孩子,明朝建立的時候朱標13歲,朱二朱三朱四估計剛會自己吃飯,就是說除了朱標其餘的孩子都沒跟老爹共患難過,也就是說每當老朱到了生死關頭,都只會對朱大說,孩子猥瑣點趕緊跑,將來給你老爹報仇。 明朝建立起來的前十年,北元勢力不小,他去親征,中央交給朱大他最放心。
在在老朱創業期,只有一個已經稍微長大懂事的孩子,十幾年父子性命相依的感情是別的孩子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只有老朱和朱大是真的互相托付過性命的父子。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朱標很弱嗎?個人並不這麼認為。朱元璋的確曾經責備過朱標文弱,但那是父親的恨鐵不成鋼,是朱元璋拿自己作為參照物得出的結論。朱元璋是什麼人?跟他相比,能有幾個不弱的?在這樣的父親眼中文弱的孩子未必就是真文弱。實際上,朱標的能力應該還是不差的,他差得只是一個更大的歷史舞臺。只可惜,這一切都在洪武二十五年戛然而止了。
明興宗、懿文太子朱標,明太祖朱元璋嫡長子,生母為孝慈高皇后馬氏(也有記載為李淑妃,但個人持保留態度)。元至正十五年生。吳元年被立為吳王世子。洪武元年,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對於這個兒子兼皇位繼承人的培養,朱元璋可謂是不遺餘力,使出了吃奶的勁兒,真心希望這個兒子能成為像自己一樣出色、甚至超過自己的好皇帝。五歲起,朱元璋便讓朱標師從當時的大儒宋濂,開始正式啟蒙。之後,在宋濂的悉心教育下,朱標的文化素養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這一點是他老子朱元璋可望而不可及的。
再看看洪武元年的太子東宮僚屬。左丞相李善長兼太子少師,右丞相徐達兼太子少傅,中書平章錄軍國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馮勝兼右詹事等等等等。看清楚,這可不是後來的那些個加銜,是實打實的職務。朱元璋為了讓兒子朱標更好地實習、歷練,索性直接把東宮僚屬和政府機構合併,以便在自己因故外出時由皇太子朱標監國,直接上手實習,絕對可謂煞費苦心。隨著朱標年齡漸長、閱歷漸豐,洪武十年,朱元璋正式宣佈:“今後一切政事並啟太子處分,然後奏聞。”什麼意思?“以後所有的政務你們都先去找小朱同志處理,然後告訴我老朱一聲就行了。”換句話說,從洪武十年至洪武二十五年,朱標整整當了十五年的“實習皇帝”。而這十五年裡,作為“帶教老師”的朱元璋對於朱標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因此,我們大致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朱標或許比不上朱元璋,但作為一個“皇帝”,對時局的判斷、對政務的處置還是合格的,起碼朱元璋本人是認可了的,不是嗎?為了明朝的江山穩固,朱元璋不可能僅僅因為朱標是自己的皇太子就這麼稀裡糊塗的認可了,朱標必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的。
同時,朱標的懷柔手段用得比朱元璋似乎還要強一些。面對存在利益衝突的兄弟們,尤其是同為馬皇后嫡出的秦愍王朱樉、晉恭王朱棡。朱標沒有刻意打壓,反而是盡力保全。老爺子發火要處置其他兄弟時,朱標通常都會盡力勸阻,而不是落井下石。甚至,在藍玉建議其防範甚至除掉明成祖朱棣時,他也沒有采納。朱標一點兒不擔心這些兄弟?肯定不可能。朱棣的野心他不知道?必然也不是。一來,朱標的儲位已定,朱元璋專心培養,朱標短期內沒有被換下場的風險。二來,朱標有能力壓住這些“地頭蛇”兄弟們,至少朱標本人是有這個自信的。因此,朱標採取了懷柔的手段,從感情上拉攏,至少讓兄弟們沒有任何“造反”的理由。這實際上正式朱標的高明之處,暗裡防範、明裡拉攏。如此一來可以猜測,朱標如果即位,必然不太可能出現他兒子朱允炆粗暴撤藩的那些事,面對強大的“中央軍”,朱棣沒有被逼入死角,憑著手裡那點兒“地方部隊”,敢不敢或者願不願意冒險就很難說了。
此外,朱標對於軍隊的控制能力想必朱元璋也是滿意的。因為朱標沒去世之前,朱元璋對於淮西勳臣集團基本上沒有動太大的手術,包括藍玉在內的“淮西悍將”們,也基本都活得好好的。由此可見,在朱元璋心中,朱標是完全可以鎮得住這些老傢伙的,不是嗎?朱元璋憑什麼這麼認為?僅僅因為朱標是自己的兒子?必然不是。否則,朱標去世之後,朱元璋也就沒有必要為了孫子明惠帝朱允炆能當個安穩皇帝而大肆殺戮功臣悍將了。只有一個解釋,朱標本人是強悍的,強悍到對這幫老傢伙已經產生了震懾作用,朱元璋沒有過分擔心的必要。
因此,說朱標在政治、軍事方面很弱似乎無從說起。或許他比朱元璋少了那麼點兒“狠”,但卻絕對不弱。朱標是有能力震懾眾多兄弟和勳臣悍將的,而政務方面就更不必說了,十五年的“實習皇帝”,早已練就了朱標過硬的行政能力。相反,朱標少了點兒“狠”,卻多了不少“懷柔”,這對於一個守成之君而言,是優勢而不是劣勢。實際上,朱標缺少的僅僅是一個更大的歷史舞臺而已,缺少的是棒棒噠的身體。如果朱標沒有英年早逝,未必就不如後來的皇帝朱棣,或許比朱棣更強也說不定。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在中國古代,開國皇帝對繼承人往外是非常挑剔的。很多開國皇帝感嘆嫡長子“不類我”,因此在傳位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心。比如,秦始皇覺得嫡長子扶蘇“不類我”,把他發配到邊關修長城。劉邦覺得劉盈“不類我”,就算已經立劉盈為繼承人了,也想把他換掉。朱棣覺得他的嫡長子朱高熾“不類我”,遲遲不願立他為太子。趙匡胤也是覺得他的兒子趙德昭、趙德芳都“不類我”,沒有很快確立他們為繼承人,才給弟弟趙光義留了機會。康熙皇帝(他從功績上說,其實也算一個開國皇帝)也是覺得他立的繼承人胤礽“不類我”,因此,雖然很小就把他立為太子,但後來兩次廢黜了他。
(朱元璋劇照)
說起來,朱元璋也是覺得嫡長子朱標“不類我”的。但是為什麼,朱元璋卻毫不懷疑地把朱標確立為繼承人,從來沒想過要換他呢?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朱元璋認為朱標“不類我”?朱元璋是一個從底層草莽中一路拼殺當上皇帝的,他殺伐果敢。尤其是上臺以後,嚴厲而殘酷地打擊那些他認為可能對他的皇權構成威脅的人。手段非常毒辣。可是,朱標卻是一個溫文爾雅、敦厚善良的人。他非常反感朱元璋的殘殺,還想辦法救了宋濂等不少人。以至於因為這些事,和朱元璋吵了不少架。
讓後世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名山藏》記載的,有一次朱標再次勸諫朱元璋不要濫殺人,朱元璋把一根棘杖放在地上,讓朱標拿。朱標不敢拿,於是朱元璋把上面的刺全拔了,再讓朱標拿。朱元璋用這樣的方式讓朱標警醒。但是,朱標依然不醒悟,還說“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氣得朱元璋抄起一根凳子就追打他。而且,按照《明史》的記載,朱標正是因為觀念與朱元璋不合,最終鬱悶而死了。
由此可見,在朱元璋眼裡,朱標是完全“不類我”的。
(朱元璋與朱標)
可是,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對他的信任,卻是空前絕後的。
我們比較一下朱元璋和康熙。康熙為什麼兩廢太子?就是因為他懷疑太子想提早奪他的皇位,康熙甚至直言不諱地說胤礽曾和索額圖勾結起來,“潛謀大事”。但是,朱元璋卻一點兒也不擔心朱標提前奪位。他把自己的官員,又都全部封為東宮太子的官員,這到康熙那裡是不可想象的。康熙連一個索額圖都不能容忍,怎麼能容忍全部官員“交通太子”呢?那不是立馬就會引起造反嗎?還有,朱元璋經常把政事交給朱標,讓朱標直接處理,不用給他請示。這也有“預先干政”的嫌疑啊!可見,朱元璋對朱標是完完全全放心的。
那麼,既然朱標明顯“不類我”,為什麼朱元璋卻對他深信不疑呢?
有人可能說這是因為朱標是嫡長子。這個道理顯然是行不通的。前面我們講到的秦始皇、劉邦、趙匡胤、朱棣、康熙都因為嫡長子“不類我”,而撤換太子的事。因此,嫡長子並不是這些開國皇帝們的第一選項。再說了,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就應該繼續在兒子中輪班。但是他沒有輪班,卻直接傳位給了孫子。由此可見,他也不是考慮所謂的“嫡長子制”。
(朱允炆劇照)
那麼,朱元璋是怎麼考慮這個問題的呢?
我覺得,朱元璋之所以一定要把皇位傳給朱標,恰恰是因為朱標“不類我”。也就是說,朱元璋其實是非常欣賞朱標這種“不類我”的。《名山藏》裡記載朱元璋因為朱標“不類我”,抄著板凳追打他這種事,多半是作者自己的一種臆想。
朱元璋明白,“馬上可以打天下,馬上不可以治理天下”。要治理天下,確實必須講究“仁德”,行“堯舜之道”。但是,這是要有一個過程的,只有把那些有功之臣都給誅殺了,把那些刺頭給捋平了,才能行“堯舜之道”。也就是說,朱元璋想的是,他自己來做這個“暴君”,把做“仁君”的機會交給他的兒子。朱標生性仁厚,是最恰當的傳位人選。
為什麼朱標去世後,朱元璋不傳位給朱棣等兒子,一定要傳位給孫子朱允炆,也是因為朱允炆和朱標的性格一樣,是一個仁厚的人。
(參考資料:《明史》)
回覆列表
朱標是大明朝的第一代太子,關於他的軍事才能,史書裡沒有明確記載,因為他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打拼天下,逐鹿中原,到明朝1368年建立時,小朱也才十三歲,剛剛小學畢業的年齡還太小,擔不起軍事重任;其次朱元璋在當吳王時就已經立小朱為世子,明建國後更是被立為太子,國之儲君自然更不能輕易就去殺伐征戰了,但是作為馬上皇帝朱元璋的兒子肯定軍事才能和素養也是有的,親眼目睹老朱的軍事指揮不說,老朱也派出了強大的整容來輔導太子,像大元帥徐達任太子少傅、常勝將軍常遇春為太子少保、馮勝、廖永忠、康茂才……等一大批開國將帥等來教導,應該說小朱的軍事才能還是很不錯的,只是史書沒有記載或者沒有機會顯示而已!
小朱的軍事才能雖然沒有明確的展示出來,但他的政治才能確是十分突出的;從小就被老朱派出宋濂、劉基、章溢等名士來教育和輔導,引導小朱正心治國,使他明白創業艱難守業更難;後來老朱看到小朱長大成人,就讓太子處理一切政事,然後奏聞,有意讓小朱練習國政,輔助老朱處理國家大事,體現出了出色的政治才能,深得諸王和文武大臣的愛戴;再加上小朱為人有愛有仁,正好彌補其父朱洪武的剛猛,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威望!
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自西周以來宗法制度的確立,長子被賦予繼承人的主要角色,歷朝歷代的皇帝莫不希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穩固長遠,嫡長子繼承製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持換代的穩定,消除其它皇子的野心,朱元璋自然也是深知此理,畢竟歷史教訓歷歷在目:秦換太子,二世而亡;隋廢長立幼,也是二世而亡,教訓殘痛;雖然朱標也常和老朱意見不和,甚至有次老朱追打小朱,但是老朱也沒有動過換太子的心,或許他也明白,意見相左未必是壞事,自己的殺伐治國只能維持一時,要江山永固還需要朱標的仁愛來鞏固;老朱對小朱的愛可以從小朱死後,老朱又把小朱的兒子確立為繼承人看出來,只不過他控制不了死後的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