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寰方藏寶精品推薦
-
2 # 奧森書友會
歷史上,寧都素有“文鄉詩國”之譽。為何有此盛譽?因自唐宋以來,寧都文人學士眾多。據史料記載,在唐至清末的科舉考試中,共考取進士125人,其中狀元2人,探花1人。一起來看看寧都的名人有哪些。
鄭獬
鄭獬(1022-1072),字毅夫,號雲谷,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江西寧都梅江鎮西門人,因其祖父前往湖北安陸經商,定居安陸。
鄭獬年少以才學聞名,詩詞文章風格豪放、工整,同輩中沒人能同他相比。皇祐五年(1053)考中進士第一名,後任陳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賢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誥。
宋英宗即位後,修治其父宋仁宗的墳墓永昭陵,一概採用宋仁宗之父宋真宗的級別。鄭獬進言:“目前國庫空虛,財政吃緊,不久前賞賜軍隊,不得不橫徵暴斂,富民都開始怨恨朝廷。先帝一生節儉愛民,他的墳墓,卻要效模擬宗死時的國家強盛時代,難道不傷害仁宗一生勤儉的美德嗎?”鄭獬還說,當前冗官太多,充斥於各級各類機構,不要誤用僥倖之徒。他希望朝廷廣攬賢才,不要讓人才沒有被埋沒。
宋神宗初年,神宗晚上在內東門召見鄭獬,命令他起草吳奎知青州和張方平、趙抃任參知政事的三份檔案,賜給他一對蠟燭,送他回舍人院,任命他為翰林學士。
鄭獬被臨時調任開封府知府。平民喻興與妻子一起謀殺一名婦女,鄭獬不肯按照王安石的新方法辦案,王安石對他很反感,把他調任侍讀學士、知杭州。御史中丞呂誨請王安石把他調回來,王安石不聽。不久,又調任青州。當時正發放青苗錢,鄭獬說:“我只看到了青苗錢的害處,不忍心看到老百姓無罪而被關進監獄。”
鄭獬藉口生病,請求退職,去世時五十一歲。家庭貧窮,子女幼小,棺材放在廟中十多年,無錢安葬,滕甫任安州知州時,才得以下葬。
鄭獬善詩文,為官正直,詞作亦清新質樸,簡練明快,《宋史》稱其“詞章豪偉峭整,流輩莫敢望”。著有《鄖溪集》三十卷,《觥記注》《幻雲居詩稿》各一卷。
曾原一
曾原一,字子實,寧都梅江鎮人,曾興宗孫。
曾興宗,南宋慶元五年(1199)特奏進士,後授廣東肇慶推官,他自幼篤志理學,師事朱熹。朱熹稱他“純茂篤實,切已致思,用功正當”。後因朱熹遭貶株連,丟官歸寧都,率家隱居於金精山西邊的篔簹谷。他在篔簹谷結廬講學,授徒傳文,四方求學者慕名雲集。
曾原一自幼聰慧伶俐,好學善思,博學多才、才華橫溢,受祖父喜愛。後因避亂鍾陵,結識戴復古。戴復古,浙江紹興人,曾拜在陸游門下,以詩聞名於世。他好遊天下名山,常來往於金精山篔簹谷。曾原一與他結識後,談古論今,結為知己,一同組建“江湖吟社”,詩名大噪,“海內宗之”,由此寧都被譽為詩國。
其時,曾原一家住梅江鎮南阜民內巷,他與從弟原成以及一些文人詩友常在巷內構思作文,吟詩放歌,此巷被稱為構思巷、鬥詩巷。
宋寶佑年間,曾原一攜家眷離開縣城梅江鎮,隱居蒼山,自築“萬松亭”居住,與家人自耕其食,雖窮老蹭蹬,但潛心著述,一生詩著頗豐,有《蒼山詩集》《選詩衍義》等問世,海內詩人都極崇敬他,一直把他當成寧都地方詩歌界盛行的開創人。
王陽明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1472年生於浙江餘姚,明代傑出的哲學家、教育家和文學家。因其曾築室於故鄉陽明洞中,故世稱陽明先生。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
明正德年間,他以右僉都御史身份任南贛巡撫,治理動亂之中的贛南。他率領軍隊在贛南境內及其周邊的閩、粵、湘邊境各地作戰,打過許多漂亮仗。在南安(大餘)、橫水(崇義)、桶崗(唐江)等地創造過以少勝多、速戰速決的戰例,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他能文能武,是中國歷史上不多的文武雙全的人才。
當時贛南在全國經濟文化方面相對落後,他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廣為傳播他在哲學和文學上的獨創見解,促進了贛南文化的發展。
歷來流傳著一種說法,說“贛州話是王陽明教出來的”,是否確實,已無從查考。按理,靠一個人教出一個城市數萬人日常使用的方言來似乎不可能,但王陽明確實採取各種措施在贛州城區推廣“官話”,使語音極靠近普通話的贛州方言統一起來、普及開來,令其成為贛州城區市民沿用至今的日常用語。
王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推薦勳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不等朝廷的批覆就回去了。1529年1月9日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餘縣境內)舟中。
戚繼光
戚繼光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其祖居地為江西省贛州市贛縣湖江鄉夏府村,其六世祖由夏府遷往山東。據山東《戚繼光志》,戚繼光的祖先只能追溯到他在山東蓬萊的前六代,即戚詳——戚斌——戚桂——戚諫——戚寧——戚景通(戚繼光之父),而戚祥之前則為空白。
《戚氏族譜》載,夏府戚氏前六世世系:始祖:戚文盛(重四郎);二世:仲禮、仲賢、仲開(無後);三世:元海、元達;四世:均福(元達子);五世:以莊;六世:明德(此處族譜注“明初從戎立功徙居山東登州”)。
《明史·戚繼光傳》載,戚繼光祖先“世登州衛指揮僉事”,其祖先遷徙之後的定居點為山東登州,即蓬萊。《戚氏族譜》載明德“徙居山東登州”,兩者相吻合。
戚斌《戚氏族譜序》載:康熙七年,他在通州遇到一位祖上是夏府戚氏的長者,長者說:“幼時,戚將軍繼光來京,寓我家,語我父曰:‘吾祖世職登州,爾祖戎定邊衛,今雖異處,原同一家。’”
由江西省贛縣政協牽頭組成的“戚繼光祖籍考證工作小組”前往山東省蓬萊市進行調查考證,戚繼光第十一代後裔戚兆華談到,小時候其先人曾對他說過:他真正的祖籍是在遙遠南方的虔州(虔州即贛州的古稱)。
羅牧
羅牧,字飯牛,號雲庵、牧行者、竹溪,系清初著名的山水畫家之一。明天啟二年(1622)出生於寧都縣釣峰鄉,被“揚州八怪”譽為“一代畫宗”“江西畫派英才”。他的畫被康熙皇帝鑑賞,旌為“逸品”。
羅牧系農家子弟,出身貧寒。他自幼聰穎好學,十多歲時從釣峰來到縣城梅江鎮,師從魏書學畫。
魏書,字石床,梅江鎮人,工詩詞,善書畫,真草隸篆運筆如神,畫山水、竹木、鳥獸,窮態盡妍,是當時寧都一位頗有名望的畫家。羅牧投其門下後,刻苦認真,深得其法,常受魏書誇讚。
順治乙酉年(1645),清兵攻佔南昌時,羅牧24歲,習畫已有七八年,畫技日臻成熟,並拜林時益為師,學習製茶技術,為他後來的遊歷生活提供經濟來源。順治八年(1652),他遷居南昌,結識不少明遺民中的文人、畫家,如當時有名的畫家徐世溥等,獲益匪淺,畫技長進甚快。
羅牧44歲時遷居揚州,在那裡結識許多畫家,如當時有名的畫家惲壽平等。他們技藝相同,思想相通,彼此推崇。不久,時局動盪,羅牧遷回南昌。這段時間,他常去北蘭寺與一個叫澹雪的和尚相聚談經論畫,並在和尚引見下,開始同一些官場文人來往,當時八大山人也常去寺裡作壁畫,他們便常在一起談經論畫,或賦詩唱和。這個時期,他經江西巡撫推舉,獲皇帝授予的“御旌逸處士”封號。
羅牧的繪畫活動,主要在順治、康熙二朝。他早年師從魏書學習畫技,後又自學繼承名畫家黃公望、董其昌的畫法,所畫筆意空靈,林壑森秀,墨氣翁然,獨具風格,頗為名流稱重。他與八大山人等組建“東湖書畫會”,交遊雅集,形成江西畫壇的畫家群,江淮一帶的畫家,畫技畫風頗受其影響。
李宜青
李宜青,字荊山,寧都琳池人,唐由隴西遷徙入贛,李姓先祖李子魚的裔孫。清雍正七年(1729)鄉試拔貢,乾隆元年(1736)會試進士,“賜進士出身。誥封奉政大夫、戶部河南主事,轉員外郎,升郎中,掌江南道監察御史、鴻臚寺少卿,升光祿寺少卿,巡察臺灣,丙科會試同考官加三級,紀錄四次。”告老還鄉時年已六十八歲,淡泊名利,不言榮辱,七十多歲壽終正寢。
乾隆二十八年(1764),李宜青奉旨巡察臺灣,時任江南監察御史兼提督學政。到任後他懲辦一批貪官汙吏,為民除害。接著他革除弊政,實行減租、減息和免賦,減少人民負擔。同時,倡導為官要清正廉潔,臺灣政風為之一新。
在巡察臺灣期間,他不僅力主整肅吏治、振興教育、發展農業,而且還會同督軍、總兵,北以基隆、南以高雄為中心據點,加強海防建設,提高防禦外患能力。
他從自己的薪俸中拿出六百兩紋銀,建起“海峰”“崇文”兩座書院,並親自授課,從識字教育開始,到詩書禮儀、農耕紡織,實行學以致用的教育方針,史料上載譽他“士皆感奮”。
他不僅從家鄉寧都聘請大批農業和手工業能工巧匠,還從外地引進水稻、甘蔗等農作物優良品種至臺灣,全面深入地推廣先進的生產方式方法,也改變了臺灣人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
3 # 追寧都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寧都人都一直自稱自己是寧都州人,這是因為寧都在元朝和清朝是直隸州(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在民國和解放初是地區專署,所以寧都人都自稱為寧都州人。
寧都州城雖然不大但有著千年的歷史,高大的城牆和厚重的城門,封閉這街巷和房屋。本質上還是民口聚居的鄉村,城裡和城外的百姓過的依然是田園生活。比之村莊,城裡人的優越在於生存之地的安適,以及州官縣令直接統治下高人一等的身份。城裡人下鄉驕矜,有如北京人上海人屈尊紆貴到外地,雖然他可能只是都市裡的無民小卒。
州城內最多的就是祠堂了,道光四年修撰的直隸志說:“州城祠宇,視他郡縣為多,蓋東南近閩、廣,西北與撫、建、吉安交界。當明季時,山寇竊發,不能村置土堡,建祠於城,為避寇計也。然昔之建祠於城者,必種樹,恐無薪也;必掘井,慮乏水也;必建倉,可預谷也。太平既久,但置空祠於城,城中無隙地,則於城外接之,蓋相沿成俗。大宗祠外復建小宗祠,一族不止一小宗。於是城之內外,為祠者十之三四,為民居者十之六七。”
州城現在保留較完整的古建築是北門的拱辰橋和臨江的古城牆。拱辰橋建於宋代,後在清代重修,歷經千年。
古城牆最早建於隋代,後明代擴建州城時又新建一段新城牆,花費十萬白金,修建完成後州城有十三個城門。解放後,老城牆徹底平毀,建了些機關單位。新城牆大部拆除,只留下瀕臨梅江的一段,作為防洪堤。儲存下拱辰門、德義門、陽和門(東門碼頭)、朝陽門、集賢門幾座城門。
寧都兩次升州
1
第一次,1295年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十一月,升寧都縣為州,下轄石城縣,屬贛州路。這也是寧都第一次升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贛州路為府,改寧都州為寧都縣。洪武九年(1376年),寧都縣屬江西布政使司贛州府。
第二次,1754年
清初沿明制。乾隆十九年(1754年),升寧都縣為直隸州,轄境相當今江西省寧都、石城、瑞金等縣市地。這是歷史上寧都第二次升州。
寧都歷史上一直都是江西東南區域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在民國和解放初期是地區專署,寧都還兩次成為江西省省會。
回覆列表
該縣自古人文鼎盛,從唐代到清末,有進士125人,舉人412人,先後出了狀元鄭獬、謝元龍,南宋出了右丞相崔與之,明代出了工部尚書董越,清代出了聞名全國的“易堂九子”,被揚州八怪推為“一代畫家”的羅牧等。 除此之外,寧都還是楊公風水遺蹟保全較多的風水名地。有楊公與其弟子廖瑀、曾文辿親扦名地跡眾多,如孫中山先生始祖孫俐墓、盧光稠母親墓、盧氏祖墳以及賴氏祖地、劉宗臣鐵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