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北非遺尋蹤
-
2 # 五臺春曉
八百莊堡,八百戲樓。南有閩南土樓,北有蔚州古堡。八百莊堡至今仍然保留345座。但是,保護的步伐似乎始終跟不上城鎮化開發的步伐,蔚州古堡到了非保護不可的地步。拯救蔚州古堡,拯救這一長城腳下的文化遺產,迫在眉睫。
-
3 # 瓊崖視點
此外,我們也可以帶上子女去參加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活動,培養他們的興趣,透過一代又一代人的瞭解、學習和弘揚,進行時代性傳承。
中國幅員廣大、歷史悠久,儘管漫漫歲月侵蝕,城鄉各地依然儲存著大量的歷史建築、歷史街區和古鎮古村。大江南北,氤氳著或婉約或豪邁、或粗獷或優雅的華夏兒女,傳承著多元的地域民俗,在星羅棋佈的城鎮中穿梭,細數那些人事、風物,揭開隱藏其間的文化脈絡。那些不起眼的衚衕弄堂,也許存留著質樸鮮活的市井習氣;街頭巷尾的地方小吃,也會蘊含著人們篳路藍縷的生存智慧;即便是那些古城遺蹟、斷垣殘壁,至今還是存在著揮之不去的斑駁記憶,值得世人永久地細品。
毋庸諱言,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護工作起步較晚,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重視下,經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世界公認的非凡實績。2011年,中國頒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它標誌著這一保護業已上升為國家意志。國務院已建立了9部委組成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迄今,中國大體建立了動態性的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將非遺從單項保護提升到與其依存的文化空間進行整體性保護,目前中國已設立了閩南文化、徽州文化、熱貢文化等15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誠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上所表示:“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走在了世界前列”。然而,倘若冷靜理智地評判中國的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工作,它仍存在著一些“短板”,面臨著下階段保護工作亟待解決的難題。譬如很多古建築儲存狀況不容樂觀,亟待搶救保護;不少地方真文物保護不力卻大力興建“假古董”,傳承文化變成了以謀求政績為目的的旅遊開發和文化地產開發;地方一線工作者青黃不接,專業人才匱乏,甚至出現從事非遺保護工作者缺乏最基本的非遺知識的咄咄怪事;目前各高校幾無開設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專業課程,培訓呈現“空白”。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從誕生到發展,無論是興衰還是榮辱,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都留存著自己的獨特足跡,其物化形式便是文化和自然遺產。後人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乃是敬畏歷史。歷史是有靈魂的。在一定意義上說,那些文化和自然遺產無疑是載附著歷史的靈魂。它代表了城鄉不同歷史階段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特點,乃至反映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與居民的關聯,蘊含著諸多的歷史資訊,堪稱一個國家或民族發展的“化石”,它是不加粉飾的歷史記憶,也是人們藉以確定自己身份的文化背景。正是基於這一理論的前提,1877年,英國在莫里斯的倡導下成立古建築保護協會(簡稱SPAB),立即得到全世界各國的響應,從而拉開了現代社會古建築保護運動的帷幕。《威尼斯憲章》作為一部古建築保護法,首次明確:“保護一座古建築,意味著適當地保護一個環境”。
海德格爾曾在《人詩意地棲居》演講中說:“棲居的基本特徵就是保護,這種保護使得天、地、神、人四者歸於一體,統一在整體的存在之中”。他特意指出:人類所要保護的是兩種“物”——“生長的物”(自然生物)和“不生長的物”(古建築物等文化遺產)。為了中國各民族能永遠承載歷史文化的記憶,我們真的亟需以一種“敬畏歷史”的態度來儘快、盡好、盡多地保護好“生長的物”和“不生長的物”,遺澤後代子孫呵!
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珍貴物質文化遺產。這些年,中國不遺餘力地加大著對它們的保護力度:在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實施了平安故宮等一大批重點工程專案;在加強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用五年時間,累計完成可移動文物修復和博物館藏品預防性保護專案1000餘項,修復文物4萬餘件;在提升考古發掘保護能力方面,2013年以來共實施考古發掘保護專案3000餘個,取得重大發現。
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並瞭解這些中華文化的瑰寶,透過它們感受中華文化的價值與魅力,從而更好地保護它們?近來,《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說話》等一批電視節目走紅,受到了大批觀眾特別是年輕群體的追捧。這些節目著重講述文物背後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和曲折經歷,在引人入勝、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帶人領略中華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博物館等在這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統計,全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多達3萬餘個,開展約11萬次專題教育活動。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和文化館(站)等策劃推出了一批精品展覽展示活動,開發了一批優秀文化創意產品,許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博物館已成為地方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品牌和依託。
“博物館是收藏、保護、研究文物的寶庫,又是展示、宣傳的一個殿堂,博物館如何做好這份工作?”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認為,首先要加強對館藏文物內涵的挖掘和闡釋,找到更多的文物自身價值,挖掘文物背後的故事。在展示方式上也需要改進,與現代科技結合,傳播更多的資訊。“還需要加大對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力度,把文物元素融合到產品當中,讓觀眾透過產品消費認識我們傳統文化的內涵。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針對生產生活中各類問題的“解決方案”。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是我們祖先為解決安全舒適居住問題的辦法;宣紙傳統制作技藝是解決文字書寫、文化傳播問題的辦法;中醫針灸是解決治療保健養生問題的辦法。這些體現中國智慧、承載中國價值、凝聚中國精神的“解決方案”被廣泛傳播、廣為接受,進而成為獨樹一幟的東方智慧、東方價值,代表著人類文明的驕傲。
各族人民創造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千百年之文化流變,因時而變、因地制宜,被不斷再創造,賦予時代內涵,滿足時代需求,並在創新發展中一脈相承。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活在人民中間,須臾不能脫離人民及其實踐活動,人民既是創造者,也是擁有者。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要秉持在人民生產生活和日常應用中傳承發展的理念,尊重人民作為創造者和擁有者的主體地位,禮敬文化遺產和傳承人,尊重傳承人的文化傳承和文化創造,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性流變性,尊重傳承人自主評定自己的文化遺產而不受制於外部評判的權利,廣泛聽取和採納傳承人的工作建議。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以“人”為承載者的活態傳承的文化遺產,是人民大眾傳承至今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這些特徵使得非物質文化遺產顯著區別於歷史文物、古蹟遺址、文獻記錄等其他各類文化遺產。倘若脫離了人民大眾守護傳承的社會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會失去生命力,“物化”成為物質文化遺產,成為民俗館、博物館的展陳物件,成為圖書館、資料館的文獻檔案。
基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口傳心授的特點,傳承人處於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中心位置。傳承人一手託著歷史,一手連著未來,他們的狀態決定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狀態。傳承人所具有的精巧的構思、高超的技藝、獨到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在實踐中秉承的規範、規矩,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靈魂。他們的知識技能、核心技藝、獨特技巧可以用圖文記載下來、以聲像記錄下來,但是實踐和創造行為實際上是非物質形式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最有效的保護手段之一,就是保證其傳承人進一步發揚這些知識和技能,並將這些知識和技能傳給下一代。儘管生產工藝品的技術和烹調技藝都可以寫下來,但是表演與創造行為是無形的,其技巧、技藝僅僅存在於從事它們的人身上。所以,許多代表性傳承人被稱為“人類活財富”“人類活珍寶”。正是在傳承人世世代代的賡續守護、傳承發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歷經千年綿延不絕,歷久彌新。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快速變化,許多文化遺產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發生著重大改變,傳統的傳承方式也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家庭結構和教育模式,透過傳統方式培養新一代傳承人面臨諸多困難,許多遺產存在傳承斷檔乃至消失的危險。
為此,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要抓住培養傳承人群體這個關鍵,抓住提高保護水平增強傳承活力這個重點,不斷厚植傳承土壤,形成良好氛圍,增強傳承後勁。要不斷提高傳承人的可見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增強傳承人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為傳承人提供必要傳承保障和傳習條件,支援傳承人提高傳承實踐能力,支援傳承人透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如果從堅守人民立場的角度來審視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會發現許多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例如存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同於“文物”,不尊重傳承人結合時代要求進行文化創造的現象;存在忽視人民大眾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權利人的現象,制定有關保護政策和方案未能廣泛徵求民眾意見,未確保相關社群和群體在自身遺產保護中發揮首要作用;一些機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合作保護計劃中,過度考慮自身商業利益,未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社群、群體成為主要受益者,甚至威脅到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有的習慣於外部評判非物質文化遺產,不科學地干預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以保護遺產的名義阻礙傳承人等。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民的遺產,人民是遺產的最大利益攸關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堅守人民立場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要讓人民成為文化遺產的真正主人,切實維護人民權益。在工作中做到保護政策措施、工作方案尊重相關社群群體的意願,行動計劃的實施有相關社群群體的廣泛參與;科學記錄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提高傳承人的社會影響力,為傳承人收徒傳藝、傳承傳習提供必要條件;尊重傳承人的再創造權利,不輕視不貶損傳承人的文化創造;維護和保障傳承人受教育的權利,開展交流合作的權利;確保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為人民所共享;確保人民對保護工作的監督權,確保人民是保護成效的最終評判者。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夕,文化和旅遊部確定並公佈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名單,共1082人。從2006年中國開始實施非遺代表性專案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制度以來,中國已有3068人獲得認定。
除了逐步建立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保護制度外,這些年,中國以保護傳承的實踐、能力、環境為著力點,不斷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水平。對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和傳承人進行搶救性保護,啟動實施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工程。目前已對839位國家級專案代表性傳承人開展了搶救性記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孕育發展的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設立了2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各省區市共設立了146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努力實現“遺產豐富、氛圍濃厚、特色鮮明、民眾受益”的建設目標。
保護工作首先應推動非遺的多樣化宣傳,在注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宣傳的同時,也要注重對非遺保護目的、宗旨等內容的宣傳,宣傳正確的非遺保護觀念,在社會中構建起良好的非遺保護意識,特別糾正非遺保護實踐中以經濟利益作為首要指標的觀念。其次建立非遺保護的合作機制,協調好政府、社會團體、民眾等各方面的利益訴求,維護好非遺生存的土壤。第三,規範非遺傳承活動,進一步完善傳承人體系,建立監督機制,確保傳承活動有效展開,積極探索將非遺傳承融入現代教育體系的模式和方法。第四,推動非遺保護與高新技術的融合發展,不僅將現代科技作為記錄、儲存、宣傳的手段,還可以根據非遺自身需求,探索新技術與非遺更好的融合發展,從而使非遺透過相關技術研發獲得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