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練,找感覺.
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吹奏樂器。廣泛流行於西南一帶的農村中。也稱“吹葉”,即吹樹葉發聲之意。吹葉的傳統由來已久,隋唐時代的九部樂、十部樂中就有吹葉;從五代時期的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石刻上也有吹葉的雕像。可以吹奏的葉子有十多種,如龍眼葉、竹葉、柳葉、桔樹葉、冬青葉、楊樹葉、桐葉等。要選擇新鮮、柔軟、厚薄均勻的葉子。吹奏時,將葉子橫放於唇下,用手指扯住葉子的兩端,開著上唇吹奏。能發出清脆悅耳、優美動聽的音調來。用以伴奏山歌或獨奏各種樂曲。電影《血與火的洗禮》插曲《苦歌》即以樹葉為主奏樂器。
木葉,是苗、瑤、侗、彝、壯、布依、黎、土家、僳僳、阿昌、白、傣、水、哈尼、仡佬、仫佬、毛南、滿、蒙古、藏、漢等族單簧氣鳴樂器。苗語稱黑不龍、促戈腦。侗語稱巴眉、嘎不洛。彝語稱斯切、斯切嫫。壯語稱拜美。廣泛流行於黔、川、滇、湘、鄂、桂、閩、海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
在中國中南、西南清澈的江河兩岸,在雲、貴高原的山間小路上,經常可以聽到一陣陣高亢、悠揚的樂聲,這是聰穎的少數民族人民,利用一種葉面光滑、具有韌性的橢圓形樹葉,透過各種吹奏技巧而發出的清脆、明亮的樂音,就像是多才多藝的山歌手在歡樂地歌唱。木葉,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樂器,深受中國許多少數民族人民的喜愛。樹葉雖小,音色優美,音樂動人,獨具風采。
關於吹木葉的起源,在黔東南的苗家村寨裡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有個苗族青年小夥叫姜兄九,有個姑娘叫戛兄九,他們的家被一座高山阻隔著,終年不得相見。有一次,他們“遊方”(即男女青年用對歌來談情說愛)時一見鍾情。沒過多久姑娘就到姜兄九家來了,可是小夥的母親對姑娘不中意,總想叫她走。為了能挽留姑娘,姜兄九就裝病臥床不起,姑娘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服侍。戛兄九不知是計,服侍三載不見病癒,便提起包袱怏怏離去。姜兄九緊追出門,順手摘下門前的花椒樹葉,放在嘴邊吹吐真情。優美而懇切的木葉聲飛過田野、山崗,飄到半山坡上,姑娘聞聲而返,小夥的母親見姑娘這樣一片深情,再也不趕她走了。他們結成美滿姻緣,從此,他們一家過上和睦幸福的生活。
在布依族民間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葉起堆堆,可惜阿哥不會吹,哪時吹得木葉叫,只用木葉不用媒。
傳說孤兒丹葉,勤勞而純樸,以打柴賣草為生,年到25歲還未娶妻。一天,他在打柴歸途上歇息,見到一種叫關門柴的葉子翻卷合攏起來,經微風一吹,竟然發出悠揚的“嗚嗚”音響,他隨手摘下一片試著一吹,葉子也發出清脆的樂聲。此後,他每天上山砍柴,都要摘幾片葉子吹,一連吹了三七二十一天,吹奏技巧熟練了,他能把自己苦難的生活和悲歡的心情,用二十一種喜怒哀樂的曲調表達出來。誰知這優美動聽的樂曲,竟撥動了天上七仙女的心絃,她不顧天上的清規戒律,毅然下凡來和丹葉“浪哨”(布依語為談情說愛之意)。丹葉在南龍山上,七仙女在北鳳坡上,互相用木葉聲傳送著一首首浪哨歌,你吹來一首,我回答你一首,兩個越吹往一起走得越近,當丹葉走到兩山中間時,只見七仙女像山茶花一樣羞答答地等在那裡,手上還拿著一片不老不嫩的葉子。他們成了親,過著男耕女織的美好生活。從那時起,布依族就興吹木葉,青年男女就用木葉聲傳遞愛慕之情,很早就產生了這首“只用木葉不用媒”的情歌。類似布依族這樣的傳說,在僳僳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中也很流行,直到今天,他們仍有吹葉邀情的風俗。
木葉,是最簡單、最古老的樂器。原始社會狩獵時代,曾用以擬聲捕獵禽鳥,後來逐漸轉化為以聲代樂、以音伴唱的樂器了。幾千年來,吹木葉盛傳不衰,但見於史籍較晚。到了唐代,吹木葉更為盛行,在皇室宮廷樂隊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正式用於“十部樂”的“清樂”中。《舊唐書?音樂志》稱吹木葉為“嘯葉”。並記述宮廷音樂“葉二歌二”。表明在樂隊中有歌唱者二人、吹葉伴奏者二人。唐代歷任嶺南節度使的杜,精於研究吹葉,他在《通典》(卷一一四)中說:“銜葉而嘯,其聲清震,桔柚(葉)尤善;或雲卷蘆葉為之,如笳首也。”《新唐書?音樂志》更明確記載演奏宴會時有“吹葉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樂隊在演奏像《景雲河清歌》和《霓裳羽衣曲》等重要樂曲時,也一定要有吹葉。這時的木葉,已身價倍增,受到隆重禮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楊柳枝詞八首》(六)中形象地寫道:“蘇家小女(六朝歌妓蘇小小)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唐代詩人郎士元,在《聞吹楊葉者二首》詩中描繪得更加淋漓盡致:“妙吹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恨賒。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可見,那時人們就津津樂道木葉吹奏技藝之高、音樂感人魅力之大了。晚唐之時,洛陽有位名叫柳枝的歌女,年方17歲,就已擅長吹叶音樂,她在管絃的伴奏之下,可奏“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使聽者無不蕩氣迴腸,為之震憾。
在唐代的文獻中,也記載著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吹奏木葉的文字,在當時的南詔地區(今雲南大理),青年男女戀愛時就常以葉聲表達愛慕之情。唐代樊綽的《蠻書》中有:“俗法,處子孀婦,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壺盧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在四川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二十四幅樂舞浮雕中,其中就有一幅是樂師口含木葉吹奏的影象,他席地盤腳,正襟端坐,右手兩指岔開扶葉,左手中還持一串樹葉備用,表情逼真,栩栩如生。以上所述完全證明,早在1000多年前,木葉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是唐代、前蜀宮廷樂隊中的常用樂器。
吹木葉,要選擇優良的樹種,通常採用桔、柚、楊、楓、冬青等無毒的樹葉,葉片的結構勻稱,正、背兩面都應平整光滑,以柔韌適度、不老不嫩的葉子為佳。太嫩的葉子軟,不易發音;老的葉子硬,音色不柔美。葉子的大小對吹奏也有很大關係,過大或太小的葉子既不便吹奏,發音也不集中。一般使用的葉片,以葉長5.5釐米、中間葉寬2.2釐米左右的比較適宜(圖)。葉子不耐吹用,一片葉子吹幾次就會發軟破爛,不能再用,所以吹奏時奏者需有多片樹葉備用。
演奏時,要先把葉片上粘附的灰塵輕拭乾淨,將葉片正面橫貼於嘴唇,用右手(或左手)食指、中指稍微岔開,輕輕貼住葉片背面,拇指反向托住葉片下緣,使食指、中指按住的葉片上緣稍稍高於下唇。運用適當氣流吹動葉邊,使葉片振動發音。木葉就是簧片,口腔猶如共鳴箱,雙手也可幫助起共鳴作用,透過嘴勁、口形、舌尖的控制,手指繃緊或放鬆葉片等各種技巧,改變葉片的振動頻率,可吹奏出高低、強弱不同的音響,音域達十一二度。若要使它發出不同的音色,就需要運用不同的吹奏方式,通常是按住葉子的下半片,用氣吹其上半片,還有一手按住葉片,另一手輕輕拍打,像吹口琴那樣,發出來的音響既有共鳴,又能產生波浪音;而技巧比較高的是將葉片夾於唇間,不用手扶即能吹奏,像吹竹笛那樣,隨著曲調的高低,送出急緩有別的氣流,吹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技巧特別高超的演奏者更使人歎服,能夠一口同時吹響兩片木葉,不用手指幫助,同樣可以奏出動人的曲調。木葉吹奏高低音時,需運用不同的氣量,唇部也隨之忽松忽緊,控制氣流的送出。吹木葉不能隨意斷氣、斷音,特別講究曲調圓滑流暢、婉轉悠揚。
木葉的音色和小嗩吶相似,清脆明亮、悅耳動聽、近似人聲,俗話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而這小小的一片樹葉,卻可與人聲媲美,就像人聲歌唱一樣,並且具有山鄉風味。它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有著十分豐富的表現力,演奏的樂曲大都選自人們所喜聞樂唱的民歌曲調。在湖南等地,還用木葉為戲曲伴奏。在白族、傣族,木葉還用於白劇、傣劇音樂中。
苗族的黑不龍,是黔、滇、湘、桂等省、區的苗族人民喜愛的吹奏樂器,多使用桔葉、柚葉和冬青葉吹奏。靠近江河地區的苗家人,還有使用大魚鱗片吹奏的,既耐用又發音響亮。吹木葉特別受到苗族青年的青睞,它與愛情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人們常說:吹木葉可以獲得愛情,木葉聲是幸福的先聲。有一首苗族民歌這樣唱道:“一首木葉一首歌,兩首木葉翻山坡,三首木葉翻岔口,阿妹何時得見哥?”在苗族地區,每當月朗風清之際,就會從寨邊飄出娓娓動聽的木葉聲,這是青年小夥子在邀請姑娘出來“遊方”,姑娘也能根據木葉吹出的曲調,辨別出自己的情侶。所以在苗族的民歌中,有“吹木葉要趁葉子青,談戀愛要趁年紀輕”等諸如此類的詞句。
在苗家,老人和女性是不吹木葉的,只有年輕的小夥子才是吹木葉的能手。直到今天,每當青年男女舉行“遊方”、“搖馬郎”、“採花山”等社交、戀愛活動時,悠揚的木葉聲此起彼伏。在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苗族小夥子用黑不龍吹的獨奏曲《情調》,旋律柔美、明快,吐音純淨、清晰,滑音抒情、自然,具有苗寨獨特風格。
在廣西瑤族愛用榕樹葉、龍眼葉、橄欖葉和荔枝葉吹奏。瑤族有著古老的風俗,每年春節至春耕前,家家備宴暢飲,串寨互賀,小夥子和姑娘則吹奏木葉、翩翩起舞。在一年一度的“浪平”歌會上,到處響起悠揚委婉、優美動聽的木葉聲。
聚居在黔、桂、湘三省區的侗族人民,巴眉多用樟樹、白臘樹等質地稍硬、韌性較好的嫩葉子,發音明亮、悠揚。一般多在白天於戶外吹奏,如山上勞動、路上行走時常常吹奏自娛。除獨奏外,也常為侗歌伴奏。侗族的青年,常用木葉吹奏情歌調,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一帶流行的《玩山歌》,唱時就用木葉伴奏幫腔,它從“初相會”到“阿辛嘗”,中間包括“相思”、“情深”、“白話”、“分離”等歌調,是專門用以傳情達意的。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貴州省三穗縣一帶聚居的黔、湘邊境附近的侗族男女青年,都要到景色秀麗的聖德山趕山、對歌,縣文化館還組織吹木葉比賽,優勝者常常成為姑娘的意中人。
彝族的斯切是川、滇、黔等省彝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一般選用萬年青葉或梧桐葉吹奏。四川省涼山彝族稱木葉為葉笛,在大涼山地區流傳的民間故事《大雁姑娘》,生動地敘述了聰明伶俐的鍋莊娃子,吹得一手好葉笛,引來了大雁姑娘結成佳侶的故事。雲南省瀘西縣的彝族青年,用斯切吹奏的《爬山調》格外動聽。貴州省彝族地區常用木葉為民歌伴奏,稱伴奏的二聲部民歌為“倒扣”,伴奏的三聲部民歌稱作“三倒扣”。
壯族的拜美,是壯家人最喜愛、流傳最廣的樂器,多選用榕樹、龍眼、荔枝、橄欖等較為柔軟、富有韌性的樹葉吹奏。聚居於桂、滇等省、區的壯族人民,常在勞動休息、趕集串寨和對歌賽會等場合中吹木葉,是生活中離不開的樂器,不論在山野林間,還是上、下工的路上,隨時都可聽到木葉吹奏的《山歌調》,正如一首山歌所唱:“太陽出來紅彤彤,扛起鋤頭去做工,今年增產多幾成,吹起木葉慶年豐。”雲南省壯鄉有首民歌這樣唱道:“壯家本愛吹木葉,祖孫一輩傳一輩,舊時一吹苦水流,如今一吹心頭醉。”壯族青年小夥子到歌墟對歌時,常用木葉向姑娘傾吐衷腸。雲南省瀘西縣的壯家小夥子,特別愛吹《山歌調》。
布依族的青年也喜歡用木葉傳情,姑娘們常在晚飯以後,穿戴整齊等待心上人的到來,有一首《浪哨歌》中這樣唱道:“堂屋點燈屋角明,屋後傳來木葉聲,木葉好比撥燈棍,晚上來撥妹的心。”在湘西土家族流傳著這樣一首情歌:“吹聲木葉唱聲歌,木葉掉下九江河,千里聽見木葉叫,萬里聽見郎唱歌。”
吹木葉在白族中流傳極為普遍,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的白族人民,常用竹葉、柳葉、慄葉和梨葉吹奏。民間藝人技藝高超,吹奏方法多樣,其中鶴慶縣農民盲藝人張樹先,他一人常操梆笛和木葉兩件樂器吹奏,忽而笛聲嘹亮,忽而葉聲悠揚,表現了青年男女歡樂對歌的情景,樂曲有《梅花調》等。
自己練,找感覺.
中國民間流傳的一種吹奏樂器。廣泛流行於西南一帶的農村中。也稱“吹葉”,即吹樹葉發聲之意。吹葉的傳統由來已久,隋唐時代的九部樂、十部樂中就有吹葉;從五代時期的古墓中發掘出來的石刻上也有吹葉的雕像。可以吹奏的葉子有十多種,如龍眼葉、竹葉、柳葉、桔樹葉、冬青葉、楊樹葉、桐葉等。要選擇新鮮、柔軟、厚薄均勻的葉子。吹奏時,將葉子橫放於唇下,用手指扯住葉子的兩端,開著上唇吹奏。能發出清脆悅耳、優美動聽的音調來。用以伴奏山歌或獨奏各種樂曲。電影《血與火的洗禮》插曲《苦歌》即以樹葉為主奏樂器。
木葉,是苗、瑤、侗、彝、壯、布依、黎、土家、僳僳、阿昌、白、傣、水、哈尼、仡佬、仫佬、毛南、滿、蒙古、藏、漢等族單簧氣鳴樂器。苗語稱黑不龍、促戈腦。侗語稱巴眉、嘎不洛。彝語稱斯切、斯切嫫。壯語稱拜美。廣泛流行於黔、川、滇、湘、鄂、桂、閩、海南、內蒙古和東北各地。
在中國中南、西南清澈的江河兩岸,在雲、貴高原的山間小路上,經常可以聽到一陣陣高亢、悠揚的樂聲,這是聰穎的少數民族人民,利用一種葉面光滑、具有韌性的橢圓形樹葉,透過各種吹奏技巧而發出的清脆、明亮的樂音,就像是多才多藝的山歌手在歡樂地歌唱。木葉,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天然樂器,深受中國許多少數民族人民的喜愛。樹葉雖小,音色優美,音樂動人,獨具風采。
關於吹木葉的起源,在黔東南的苗家村寨裡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很早以前,有個苗族青年小夥叫姜兄九,有個姑娘叫戛兄九,他們的家被一座高山阻隔著,終年不得相見。有一次,他們“遊方”(即男女青年用對歌來談情說愛)時一見鍾情。沒過多久姑娘就到姜兄九家來了,可是小夥的母親對姑娘不中意,總想叫她走。為了能挽留姑娘,姜兄九就裝病臥床不起,姑娘也就一直留在身邊服侍。戛兄九不知是計,服侍三載不見病癒,便提起包袱怏怏離去。姜兄九緊追出門,順手摘下門前的花椒樹葉,放在嘴邊吹吐真情。優美而懇切的木葉聲飛過田野、山崗,飄到半山坡上,姑娘聞聲而返,小夥的母親見姑娘這樣一片深情,再也不趕她走了。他們結成美滿姻緣,從此,他們一家過上和睦幸福的生活。
在布依族民間流傳著一首古老的情歌:高山木葉起堆堆,可惜阿哥不會吹,哪時吹得木葉叫,只用木葉不用媒。
傳說孤兒丹葉,勤勞而純樸,以打柴賣草為生,年到25歲還未娶妻。一天,他在打柴歸途上歇息,見到一種叫關門柴的葉子翻卷合攏起來,經微風一吹,竟然發出悠揚的“嗚嗚”音響,他隨手摘下一片試著一吹,葉子也發出清脆的樂聲。此後,他每天上山砍柴,都要摘幾片葉子吹,一連吹了三七二十一天,吹奏技巧熟練了,他能把自己苦難的生活和悲歡的心情,用二十一種喜怒哀樂的曲調表達出來。誰知這優美動聽的樂曲,竟撥動了天上七仙女的心絃,她不顧天上的清規戒律,毅然下凡來和丹葉“浪哨”(布依語為談情說愛之意)。丹葉在南龍山上,七仙女在北鳳坡上,互相用木葉聲傳送著一首首浪哨歌,你吹來一首,我回答你一首,兩個越吹往一起走得越近,當丹葉走到兩山中間時,只見七仙女像山茶花一樣羞答答地等在那裡,手上還拿著一片不老不嫩的葉子。他們成了親,過著男耕女織的美好生活。從那時起,布依族就興吹木葉,青年男女就用木葉聲傳遞愛慕之情,很早就產生了這首“只用木葉不用媒”的情歌。類似布依族這樣的傳說,在僳僳族等其他少數民族中也很流行,直到今天,他們仍有吹葉邀情的風俗。
木葉,是最簡單、最古老的樂器。原始社會狩獵時代,曾用以擬聲捕獵禽鳥,後來逐漸轉化為以聲代樂、以音伴唱的樂器了。幾千年來,吹木葉盛傳不衰,但見於史籍較晚。到了唐代,吹木葉更為盛行,在皇室宮廷樂隊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正式用於“十部樂”的“清樂”中。《舊唐書?音樂志》稱吹木葉為“嘯葉”。並記述宮廷音樂“葉二歌二”。表明在樂隊中有歌唱者二人、吹葉伴奏者二人。唐代歷任嶺南節度使的杜,精於研究吹葉,他在《通典》(卷一一四)中說:“銜葉而嘯,其聲清震,桔柚(葉)尤善;或雲卷蘆葉為之,如笳首也。”《新唐書?音樂志》更明確記載演奏宴會時有“吹葉一人”。
值得一提的是:樂隊在演奏像《景雲河清歌》和《霓裳羽衣曲》等重要樂曲時,也一定要有吹葉。這時的木葉,已身價倍增,受到隆重禮遇。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楊柳枝詞八首》(六)中形象地寫道:“蘇家小女(六朝歌妓蘇小小)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唐代詩人郎士元,在《聞吹楊葉者二首》詩中描繪得更加淋漓盡致:“妙吹楊葉動悲笳,胡馬迎風起恨賒。若是雁門寒月夜,此時應卷盡驚沙”。“天生一藝更無倫,寥亮幽音妙入神。吹向別離攀折處,當應合有斷腸人。”可見,那時人們就津津樂道木葉吹奏技藝之高、音樂感人魅力之大了。晚唐之時,洛陽有位名叫柳枝的歌女,年方17歲,就已擅長吹叶音樂,她在管絃的伴奏之下,可奏“天海風濤之曲,幽憶怨斷之音”,使聽者無不蕩氣迴腸,為之震憾。
在唐代的文獻中,也記載著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吹奏木葉的文字,在當時的南詔地區(今雲南大理),青年男女戀愛時就常以葉聲表達愛慕之情。唐代樊綽的《蠻書》中有:“俗法,處子孀婦,出入不禁。少年子弟暮夜遊行閭巷,吹壺盧笙或吹樹葉,聲韻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在四川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二十四幅樂舞浮雕中,其中就有一幅是樂師口含木葉吹奏的影象,他席地盤腳,正襟端坐,右手兩指岔開扶葉,左手中還持一串樹葉備用,表情逼真,栩栩如生。以上所述完全證明,早在1000多年前,木葉不僅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是唐代、前蜀宮廷樂隊中的常用樂器。
吹木葉,要選擇優良的樹種,通常採用桔、柚、楊、楓、冬青等無毒的樹葉,葉片的結構勻稱,正、背兩面都應平整光滑,以柔韌適度、不老不嫩的葉子為佳。太嫩的葉子軟,不易發音;老的葉子硬,音色不柔美。葉子的大小對吹奏也有很大關係,過大或太小的葉子既不便吹奏,發音也不集中。一般使用的葉片,以葉長5.5釐米、中間葉寬2.2釐米左右的比較適宜(圖)。葉子不耐吹用,一片葉子吹幾次就會發軟破爛,不能再用,所以吹奏時奏者需有多片樹葉備用。
演奏時,要先把葉片上粘附的灰塵輕拭乾淨,將葉片正面橫貼於嘴唇,用右手(或左手)食指、中指稍微岔開,輕輕貼住葉片背面,拇指反向托住葉片下緣,使食指、中指按住的葉片上緣稍稍高於下唇。運用適當氣流吹動葉邊,使葉片振動發音。木葉就是簧片,口腔猶如共鳴箱,雙手也可幫助起共鳴作用,透過嘴勁、口形、舌尖的控制,手指繃緊或放鬆葉片等各種技巧,改變葉片的振動頻率,可吹奏出高低、強弱不同的音響,音域達十一二度。若要使它發出不同的音色,就需要運用不同的吹奏方式,通常是按住葉子的下半片,用氣吹其上半片,還有一手按住葉片,另一手輕輕拍打,像吹口琴那樣,發出來的音響既有共鳴,又能產生波浪音;而技巧比較高的是將葉片夾於唇間,不用手扶即能吹奏,像吹竹笛那樣,隨著曲調的高低,送出急緩有別的氣流,吹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技巧特別高超的演奏者更使人歎服,能夠一口同時吹響兩片木葉,不用手指幫助,同樣可以奏出動人的曲調。木葉吹奏高低音時,需運用不同的氣量,唇部也隨之忽松忽緊,控制氣流的送出。吹木葉不能隨意斷氣、斷音,特別講究曲調圓滑流暢、婉轉悠揚。
木葉的音色和小嗩吶相似,清脆明亮、悅耳動聽、近似人聲,俗話說:“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而這小小的一片樹葉,卻可與人聲媲美,就像人聲歌唱一樣,並且具有山鄉風味。它可以獨奏、合奏或為歌唱、舞蹈伴奏,有著十分豐富的表現力,演奏的樂曲大都選自人們所喜聞樂唱的民歌曲調。在湖南等地,還用木葉為戲曲伴奏。在白族、傣族,木葉還用於白劇、傣劇音樂中。
苗族的黑不龍,是黔、滇、湘、桂等省、區的苗族人民喜愛的吹奏樂器,多使用桔葉、柚葉和冬青葉吹奏。靠近江河地區的苗家人,還有使用大魚鱗片吹奏的,既耐用又發音響亮。吹木葉特別受到苗族青年的青睞,它與愛情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人們常說:吹木葉可以獲得愛情,木葉聲是幸福的先聲。有一首苗族民歌這樣唱道:“一首木葉一首歌,兩首木葉翻山坡,三首木葉翻岔口,阿妹何時得見哥?”在苗族地區,每當月朗風清之際,就會從寨邊飄出娓娓動聽的木葉聲,這是青年小夥子在邀請姑娘出來“遊方”,姑娘也能根據木葉吹出的曲調,辨別出自己的情侶。所以在苗族的民歌中,有“吹木葉要趁葉子青,談戀愛要趁年紀輕”等諸如此類的詞句。
在苗家,老人和女性是不吹木葉的,只有年輕的小夥子才是吹木葉的能手。直到今天,每當青年男女舉行“遊方”、“搖馬郎”、“採花山”等社交、戀愛活動時,悠揚的木葉聲此起彼伏。在雲南省屏邊苗族自治縣,苗族小夥子用黑不龍吹的獨奏曲《情調》,旋律柔美、明快,吐音純淨、清晰,滑音抒情、自然,具有苗寨獨特風格。
在廣西瑤族愛用榕樹葉、龍眼葉、橄欖葉和荔枝葉吹奏。瑤族有著古老的風俗,每年春節至春耕前,家家備宴暢飲,串寨互賀,小夥子和姑娘則吹奏木葉、翩翩起舞。在一年一度的“浪平”歌會上,到處響起悠揚委婉、優美動聽的木葉聲。
聚居在黔、桂、湘三省區的侗族人民,巴眉多用樟樹、白臘樹等質地稍硬、韌性較好的嫩葉子,發音明亮、悠揚。一般多在白天於戶外吹奏,如山上勞動、路上行走時常常吹奏自娛。除獨奏外,也常為侗歌伴奏。侗族的青年,常用木葉吹奏情歌調,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一帶流行的《玩山歌》,唱時就用木葉伴奏幫腔,它從“初相會”到“阿辛嘗”,中間包括“相思”、“情深”、“白話”、“分離”等歌調,是專門用以傳情達意的。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貴州省三穗縣一帶聚居的黔、湘邊境附近的侗族男女青年,都要到景色秀麗的聖德山趕山、對歌,縣文化館還組織吹木葉比賽,優勝者常常成為姑娘的意中人。
彝族的斯切是川、滇、黔等省彝族人民喜愛的樂器,一般選用萬年青葉或梧桐葉吹奏。四川省涼山彝族稱木葉為葉笛,在大涼山地區流傳的民間故事《大雁姑娘》,生動地敘述了聰明伶俐的鍋莊娃子,吹得一手好葉笛,引來了大雁姑娘結成佳侶的故事。雲南省瀘西縣的彝族青年,用斯切吹奏的《爬山調》格外動聽。貴州省彝族地區常用木葉為民歌伴奏,稱伴奏的二聲部民歌為“倒扣”,伴奏的三聲部民歌稱作“三倒扣”。
壯族的拜美,是壯家人最喜愛、流傳最廣的樂器,多選用榕樹、龍眼、荔枝、橄欖等較為柔軟、富有韌性的樹葉吹奏。聚居於桂、滇等省、區的壯族人民,常在勞動休息、趕集串寨和對歌賽會等場合中吹木葉,是生活中離不開的樂器,不論在山野林間,還是上、下工的路上,隨時都可聽到木葉吹奏的《山歌調》,正如一首山歌所唱:“太陽出來紅彤彤,扛起鋤頭去做工,今年增產多幾成,吹起木葉慶年豐。”雲南省壯鄉有首民歌這樣唱道:“壯家本愛吹木葉,祖孫一輩傳一輩,舊時一吹苦水流,如今一吹心頭醉。”壯族青年小夥子到歌墟對歌時,常用木葉向姑娘傾吐衷腸。雲南省瀘西縣的壯家小夥子,特別愛吹《山歌調》。
布依族的青年也喜歡用木葉傳情,姑娘們常在晚飯以後,穿戴整齊等待心上人的到來,有一首《浪哨歌》中這樣唱道:“堂屋點燈屋角明,屋後傳來木葉聲,木葉好比撥燈棍,晚上來撥妹的心。”在湘西土家族流傳著這樣一首情歌:“吹聲木葉唱聲歌,木葉掉下九江河,千里聽見木葉叫,萬里聽見郎唱歌。”
吹木葉在白族中流傳極為普遍,聚居於雲南省大理的白族人民,常用竹葉、柳葉、慄葉和梨葉吹奏。民間藝人技藝高超,吹奏方法多樣,其中鶴慶縣農民盲藝人張樹先,他一人常操梆笛和木葉兩件樂器吹奏,忽而笛聲嘹亮,忽而葉聲悠揚,表現了青年男女歡樂對歌的情景,樂曲有《梅花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