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燈影書畫
-
2 # 恭一學堂
對當代繪畫有什麼影響和意義:這個當代是指藝術思潮的當代還是歷史時期的當代?
如果是前一個當代,與長安畫派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是後一個當代,也無從發現和斷定有什麼影響和意義。
-
3 # 鴻鵠迎罡
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看看“長安畫派”形成的歷史背景。
1961年國慶,生活和活躍在西安的六位畫家(趙望雲、石魯、何海霞、方濟眾、李梓盛、康師堯),一起在首都“中國美術館”聯合舉辦了“國畫習作展”。
他們的畫作跳出古人的藩籬和西畫的條條框框,以廣袤、蒼涼的大西北為表現題材,把地域特色和時代氣息合二為一,極力開掘黃土高原的古樸和厚重,作品讓觀者耳目一新。
趙望雲作品·炊煙
經過大量傳播,迅速引起了藝術界的廣泛關注,轟動畫壇,西北這片區域的中國畫創作成為全國的焦點。
石魯作品·轉戰陝北
至於“長安畫派”的意義,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在創作手法上,他們致力於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主張,一反清末、民國年間中國畫壇摹古不化之風,大膽走向生活,主動對接社會現實,大量進行寫生創作,給當時較為死沉的中國畫注入了新感覺和新形式,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畫風。
何海霞作品·幽谷奔流
其二,“長安畫派”讓陝西、乃至西北地區的國畫創作,重新回到國內藝術領域的中心版圖。
自公元10世紀北宋范寬之後,中國西北這片區域逐漸成為藝術荒地,鮮有叫得上名字的畫家載入史冊。當進入20世紀,趙望雲橫空出世,以高尚的人格,在西安團結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了“長安畫派”,開闢了中國畫發展的第三條道路,即以寫生為主的直面現實的創作道路,為中國畫發展樹立了一個標杆。
方濟眾作品·巖畔秋興
我覺得,長安畫派直面現實生活的繪畫方式對當代畫傢俱有很好的啟示意義。
表現生活中看到的東西,是長安畫派核心藝術思想。我們傳統的山水畫裡邊,點景的都是高人隱士,而長安畫派的畫家,尤其趙望雲就不是這樣,他常畫眼睛看到的現實中的物象。這樣做能使作品具備強烈時代感,讓人一看就能知道作品的社會背景。
趙望雲作品·邊塞風光
但是,現實感太強的作品,不容易使其境界拔高,而進入想象自由馳騁的境界。如何用生活消解藝術,昇華藝術才是畫家需要考慮的。以趙望雲為首的長安畫派的畫家一直這樣摸索著走過來,他後期作品完全從心靈流露出來,把生活溶解和消化,提純到一種藝術語言的新高度,達到化境。
趙望雲的這種探索模式和做法,對當代畫家來說,無疑是活教材。
-
4 # 千千千里馬石魯新傳統花鳥畫作品
長安畫派是新中國提出的一個說法。主要是對以趙望雲先生為領軍人物的一批畫家的繪畫思想,創作方法的概括。
為長安畫派造像:趙望雲、石魯、何海霞趙望雲先生在三十年代,就以在《申報》上發表了自己的旅行寫生,引起文化界的矚目,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還積極支援趙望雲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的寫生繪畫,這給了趙望雲走上以繪畫反映現實生活,很大的信心。
解放以後,趙望雲擔任了陝西美術界的領導。他自己首先深入林區、牧區寫生創作,給新時代帶來了新的繪畫氣象。
趙望雲選入新中國第一屆“現代中國畫作品”的畫作《伐木工人》在他的影響下,石魯先生還有他的學生黃胄先生,都把深入生活,作為畫家的一件大事,甚至是畫家一生的使命來看待的。
所以,長安這個古老的城市,因為有這樣一群畫家,給全國畫家帶來了新的啟發。
例如,黃胄先生直接在生活中寫生繪畫。他畫了兩萬多幅速寫,最後,把速寫的線條引入中國畫創作,成功產生了新的繪畫美學,對全國的中國畫學習創作,帶來了啟發畫影響。
石魯晚年的作品個性突出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黃胄的中國畫學習和創作方法引入中央美院中國畫教學體系。
齊石、史國良就是黃胄的追隨者,現在,他們的中國畫成績都不低。
而黃胄就是直接受趙望雲影響的畫家之一。
趙望雲以寫生為基礎的創造,突出中國畫味道,沒有西化的傾向而又不同於古代的構圖安排像長安畫派產生這樣巨大深遠影響作用的畫家,可以說,已經幾百年不見了。
我們不能不說,長安畫派,其實也是對長安盛唐文化的一次復興。
中國的唐代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朝代。
在這個朝代,吸引了全國的優秀畫家,創造了盛唐的輝煌。
長安畫派把黃胄排除在外,這是非常沒有道理的。黃胄與長安畫派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他的繪畫學習於長安,成熟於長安,並且與長安畫派核心人物趙望雲、石魯關係非常密切。黃胄的畫風就是長安畫派的精神,也是唯一影響中國的畫家。僅僅唐玄宗一個時代的四十多年,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吳道子、張萱、王維、韓幹、周昉都產生在這個時代,這個地區。
但是,唐代以後,長安的全國中心地位改變,在長安產生巨人的優勢就不多了。
不過,宋代也產生了范寬這樣的巨人大師。這說明長安的文化底蘊是非常深厚的。
但是,畢竟文化中心遠離長安,長安在中國的影響力是不斷下降的。
新中國出現影響全國的“長安畫派”,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長安畫派的繪畫作品,既有新的繪畫元素,又沒有很濃的西化色彩,這是長安畫派最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做深入的思考。
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長安畫派雖然是一個群體畫派,但是,這個畫派還是與全國其他地區的繪畫美學質量有一定的差距。
我們就以黃胄、石魯為例,儘管他們都有影響全國的成名之作,但是在繪畫的深入研究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
無論的人物造型還是筆墨語言,都沒有較大的深刻突破。
我個人希望新一代的長安畫派畫家,能夠比老一代人為中國畫發展,做出更大貢獻,真正實現重振長安雄風的偉大夢想。
在筆墨深度有一定差距,這是長安畫派要努力的地方我們今天面臨的中國畫深入發展的難度和高度,已經遠遠不是趙望雲、黃胄那個時代的難度與高度。
完成重振長安雄風的歷史使命,絕對不是空談口號,而是要向老一輩畫家那樣,去實實在在的學習和創造。
-
5 # 畫微言
長安畫派是一個現代人炒作的一個概念而已,遠沒到蓋棺論定的時候,人永遠是近視的,離得近雞毛蒜皮就見得多,再加上人為炒作,混淆視聽,讓現代人覺得很高大上的樣子,但是時間是無情的,歷史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扮,不知道這個畫派能不能等到蓋棺論定的那一天就已經湮沒呢?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石魯、趙望雲等先生對中國畫的探索精神是可貴的。也可以說長安畫派是現代繪畫的探索者之一,探索者多,最終留下來的少,真正能影響後人的更少。
長安畫派本就是現代,對現代書畫市場的影響一定是有的。
-
6 # 瀚墨尋夢
長安畫派以及新金陵畫派的命名起始於1961年,當年5月,南京畫家傅抱石,亞明等一批畫家的"山河新貌"畫展在京中國美協展覽館舉行,150幅作品,引起轟動,郭沫若,王昆侖賦詩讚美,葉淺予,鬱風,老舍等撰文評論,復又巡展五大城市,5個月後,趙望雲.石魯為首的西安美協中國畫研究室習作展赴京展出,同樣引起關注,美術界前輩將兩畫展作比較,在首都召開的座談會上,談到兩地風格和流派問題,認為"已逐漸形成顯然不同的地方風格,在流派中再有個人風格",畫派命名也有變化,如稱西北畫派,關中畫派,窯洞畫派等,後來定名為郭沫若提的"長安畫派",另一畫派曾起名江蘇畫派,金陵畫派,到80年時,葉淺予在一書序言中將這一畫派稱新金陵畫派。兩畫派以地域命名,代表兩種不同文化型別,一以西北高原文化代表,一以江南水鄉文化代表,文化傳統,審美取向,藝術風格有各自的代表性典型性,美術界流行"東看金陵.西望長安"一說。長安畫派的代表人物是指當年參展的六位畫家,趙望雲,石魯,何海霞,方濟眾,李梓盛,康師堯,這一畫派在陝西特有的地理風貌和人文歷史影響下產生,強調生活為我出新意,我為生活傳精神,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影養,創作關注現實,努力創新,飽含生活氣息,畫派的指導思想是"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畫派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是趙望雲,他以平民化的藝術觀,樸素的寫生精神,結合傳統繪畫思想,形成他獨特藝術風格,他的藝術思想對其他5人都有影響,他培養的學生中,方濟眾是六人之一員,他將另一學生黃胄推薦到部隊,後成為畫壇一大師級人物,其子女也有數人成知名人物,大子趙振霄是著名大提琴家,三子趙振川是著名畫家,四子趙季平是著名作曲家,2006年趙望雲百歲誕辰時其眾子女無私地將父親三百多幅作品捐贈中國美術館,當時正是名人書畫價格高漲之時,常聽到某些名畫家因家藏幾幅名畫,遺屬或後人為財產鬧得不可開交,而趙家子女此舉足以表明趙家家風。畫派另一重要畫家石魯,曾系統受過國畫和西畫訓練,在延安時搞過版畫,建國後遷往西安,從寫實轉變到以形寫神,他的畫以奇特構圖,金石味的筆墨,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晚年轉向粗放狂野神秘的風格。何海霞原師張大千,飽覽和臨摹了大量古畫真跡,五十年代遷居西安,是長安畫派重要畫家,他的山水水墨.青綠.界畫多領域均有建樹,作品個性鮮明,立意雄奇,筆力雄健,墨色渾厚華滋,蔚為大觀。方濟眾.李梓盛,康師堯亦都各具特色。現今,這些畫家都己作古,進入八十年代以後,表現現實的藝術精神沒有過時,在新的歷史環境下得到傳承和發揚,2016年,畫派繼承人,趙望雲之子,長安畫派研究院院長趙振川帶採風團重走西北寫生之路,他說: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是長安畫派傳家寶。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這一藝術思想,對當代畫家應該有重要指導意義。趙望雲作品石魯作品何海霞作品方濟眾作品康師堯作品,李梓盛作品。
回覆列表
謝鴻鵠迎罡友邀答。
“長安畫派”是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迄今在中國仍頗有影響的一個美術團體。
“長安畫派”畫作欣賞
上個世紀60年代,以趙望雲、石魯、方濟眾、何海霞、李梓盛、康師堯等畫家為代表的西安美術團體在北京組織了一次巡迴畫展,他們以表現黃土高原古樸倔強為特徵的山水畫和表現勤勞淳樸陝北農民形象的人物畫,在中國畫壇引起轟動。因趙望石、石魯等或為西安畫家或是寄居於西安的畫家,西安舊稱長安,因此被人稱做“長安畫派”。“長安畫派”從此聲名鶴起。
“長安畫派”畫作欣賞
“長安畫派”的繪畫題材以山水、人物為主,兼及花鳥;作品多描繪西北特別是陝西地區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尤鍾情於陝北黃土高原的山山水水。“長安畫派”在創作手法上,致力於中國畫的繼承與創新,提出“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藝術主張。大膽走向生活,大量寫生創作,給當時較為死沉的中國畫注入了新感覺,新氣象,形成了陝北風味的獨特畫風,成為60年代在中國影響較大的一個畫派。
“長安畫派”畫作欣賞
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一大批中青年畫家活躍於西北畫壇,他們繼承發揚長安畫派“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優良傳統,立足黃土,紮根生活,反映現實,憑籍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濃郁的鄉土風情,以新的審美情懷和繪畫語言,創作了大量具有西北尤其是陝西特色的繪畫作品。
“長安畫派”畫作欣賞
長安畫派的藝術貢獻在於打破了文人畫的歷史侷限,給傳統繪畫賦予了新的時代精神,為中國繪畫藝術的發展開闢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路向,並形成了一整套表現大西北山水和風土人情的筆墨技法。如在藝術審美上,以山水畫為載體,透過蒼茫厚重的自然環境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西北人的靈魂;在表現手法上,創造了“黃土高波皴”等技法。“長安畫派”開拓了中國山水畫新的審美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