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推理館楊掌櫃
-
2 # 文湘子
王倫與晁蓋,作為水泊梁山前兩任寨主,都死於非命,王倫為林沖所殺,晁蓋卻在攻打曾頭市時中箭不治而亡。因後人對晁蓋之死是否存在陰謀尚有爭論,因此對於暗害之說,此文不作深究。但梁山前後眾將及《水滸傳》讀者對二人的死,態度截然不同,卻是不爭的事實,本人認為,這是有理由的,比較二人:
一.出身及上山起因不同。王倫落第書生,家境貧寒,是純粹為生計而落草。而晁蓋為東溪村保正,職位不高但家境殷實,只因朋友義氣,遭官府追殺不得已而上梁山。
二.能力不同。王倫僅為一介落第書生,除略知之乎者也之外,手無縛雞之力。而晁蓋不但槍棒嫻熟,身強力壯,而且有膽有識。
三.格局不同。王倫落草的目的,無非小打小鬧,僅為生計,胸無大謀亦無大志,不外乎剪徑路人,有酒有肉裹腹便知足矣,卻並不敢招惹官府,更遑論打富濟貧。晁蓋則不同,晁蓋義薄雲天,敢作敢為,一旦落草,便立志幹出一番大事業,替天行道,矛頭直指朝庭,直指貪官汙史。
四.結交朋友不同。堪為王倫朋友的,無非杜遷宋萬,能力平平,唯唯諾諾,手下烏合之眾不過百餘人。反觀晁蓋,卻仗義疏財,廣交天下英豪,主政梁山後,招兵買馬,勢力大增,可以說,梁山的真正基業是晁蓋創下的。
五.待人態度不同。王倫忌賢妒才,有幸可得林沖相佐而竟不容,以致殺身之禍。而晁蓋卻能不問出身廣納英豪,且禮賢下士,知人善任。並多次謙讓寨主之位,讓梁山眾好漢無不感動。
由此,也就決定了二人死後,梁山眾人對二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對王倫是鄙視,認為是為一己之私而亡,咎由自取死不足惜;而晁天王卻為梁山大業衝鋒陷陣,為眾兄弟而死,死得壯烈,讓梁山上下群情激憤扼腕痛惜,讀者也無不為之落淚。
-
3 # 中山柴
首先我不贊同晁蓋之死是遭遇內鬼奪權,這種說法只是眾多讀者的再創作,它雖然看起來有鼻子有眼,實際說不通,宋江在江州身犯大案,要不是晁蓋出手,他早就到陰曹地府去行及時雨去了,他被救上梁山,晁蓋有再造之恩,梁山好漢為歷代人所傳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人恩怨分明,如果宋江心懷齷齪,以謀殺手段奪權,追隨他的好漢們會怎麼想?他還是那個能讓人“納頭便拜”的呼保義“宋哥哥”嗎?
所以宋江謀權害命,是純屬胡咧咧。晁蓋之死,完全是歷史的正常過渡,晁蓋不死,梁山的命運將走向別的方面,如果寫出來,我們看到的就不是以招安為主題的《水滸》,而是別的書籍了。
晁蓋與王倫,是梁山前後的兩位主人,這兩人有個共同點,就是都死於非命,但死得大不相同,晁蓋之死,死得壯烈,但也死得不暝目,畢竟是兇手逍遙,不能手刃,而王倫之死,卻是冤有頭債有主,俺林沖在此,是俺是俺就是俺!
為什麼人們同情晁蓋不同情王倫?因為晁蓋為人正直,無論是對待兄弟,還是對待百姓,都願意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另外,他高度重視名聲,對用下三濫手段搞雞鳴狗盜的行徑十分反感,他要斬石秀和時遷就是例子,這樣的人遇難,自然讓人同情。
王倫就不一樣了,做為嫉賢妒能的代表人物,他的行為不僅可恨,而且可笑,他之所死,死得其所,不值同情。
但我還是要同情一下王倫,我覺得在這件事上,林沖也太狠了些,他王倫雖然百般刁難,但人家畢竟最後還是容你了嘛,你要火併也可以,將其拿下,逐下山寨,有何不可?難道區區一個白衣秀士,還怕他反了不成?
-
4 # 佔禮雜談
這當然與作者對人物的刻畫引導有關。
對於王倫,作者對他不但沒有一點同情心,甚至還很厭惡。王倫無大錯,但是很世俗心眼很小,可以說是個目光短淺毫無英雄氣概之徒,他和施耐庵不是一類人。對於他,施耐庵寫的很直接,沒有什麼難理解的。而對於晁蓋,施耐庵表達的是不一樣的。
縱觀水滸傳對人物的描寫,施耐庵推崇的是那些視金錢如糞土,視生死如雲飛,視朋友如手足之豪傑,晁蓋恰恰屬於這樣的人。晁蓋的缺點是缺少才能,他根本不勝任梁山之主之職。
宋江和晁蓋本來就是一個地方的人,兩人是非常好的朋友,應當說倆人互相是非常瞭解的。晁蓋以前對宋江始終是充滿敬佩的,後來宋江上了梁山後,晁蓋對宋江的做法開始有些不以為然。特別是宋江時刻想招安,想投靠朝廷的想法,讓晁蓋感到不滿。但是由於他缺少才能,缺少籠絡人心的本事,更缺少軍事指揮才幹,想限制宋江的已經力不從心了。尤其是他的好朋友吳用的轉向,更是讓晁蓋沒有了回天之力。
而宋江對晁蓋的瞭解則更深,他們雖然是好朋友,宋江對晁蓋還是有些瞧不起的。說宋江上梁山後架空晁蓋謀害晁蓋,是現代有些研究者的為了博人眼球臆造的論斷。事實上宋江沒上梁山前就已經知道晁蓋志大才疏。在江州,晁蓋發兵救宋江的時候,宋江身為被救者已經越權替晁蓋指揮起軍隊來。下面就是水滸傳中的描述:
宋江起身與眾人道:“小人宋江、戴院長,若無眾好漢相救時,皆死於非命。今日之恩,深於滄海,如何報答得眾位?只恨黃文炳那廝,無中生有,要害我們,這冤仇如何不報?怎地啟請眾位好漢,再做個天大人情,去打了無為軍,殺得黃文炳那廝,也與宋江消了這口無窮之恨。那時回去。如何?”晁蓋道:“賢弟眾人在此,我們眾人偷營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似此奸賊,已有提備,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隊人馬,一發和學究、公孫二先生,並林沖、秦明都來報仇,也未為晚。”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夠得來。一者山遙路遠,二乃江州必然申開明文,幾時得來?不要痴想,只是趁這個機會,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準備,難以報仇。”花榮道:“哥哥見得是……
以上就是水滸傳第四十一回,宋江被救後為是否馬上去殺黃文炳,宋江和晁蓋產生的分歧。可以看出宋江很強勢,有點不給晁蓋面子。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宋江對晁蓋非常瞭解,知道自己在晁蓋心中的份量,知道晁蓋大度一定不會生氣,所以他才這樣放肆,也可以看出宋江根本沒有瞧起晁蓋。
宋江上梁山後,自然更是鋒芒畢露,帶兵打仗屢建奇功,晁蓋自漸形穢也是必然的。當然人是有自尊心的,晁蓋也一樣,這樣的局面讓他很不舒服,他也想表現一番,結果飲恨曾頭市。
本來施耐庵對於晁蓋和宋江的矛盾描寫的很含蓄,但是晁蓋臨死的遺言卻讓他們的矛盾浮上水面。也讓人對晁蓋受傷死亡的過程產生聯想,於是就有了宋江謀害晁蓋一說。事實上以當時宋江的實力,根本沒有謀害晁蓋的必要。他只要按部就班的繼續下去,他就是山寨的實際領導者。最起碼說宋江謀害晁蓋不是水滸傳這篇小說所要表達的本意。
不管承認不承認,水滸傳對於宋江這個人物的塑造完全是正面的。他為人仁義厚道憐貧扶弱,性格豪放廣交天下豪傑,忠君愛國為國家血戰沙場。謀害晁蓋,根本不符合宋江性格。反觀晁蓋臨死的留言,則顯得很小家子氣——把梁山的首領推選這樣的大事和為個人報仇這樣的私怨綁架在一塊——有公私不分之嫌。
現在的讀者為什麼喜歡晁蓋,主要是對於宋江的招安不認同的結果。宋江的招安,讓梁山這一群充滿豪情天不怕地不怕好漢成了朝廷的犧牲品,造成了梁山將士死傷大半後果。從對宋江的悲慘結局的描寫可以看出,施耐庵對於宋江招安這件事的看法應該也是很矛盾的,但是梁山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卻是一個非常難以解決之問題。
不管怎麼說,現在的讀者對梁山好漢這個結局是非常不滿意的,對宋江招安是厭惡的,這樣才更加喜歡晁蓋,如果晁蓋不死,梁山的未來也許是另一個結果。而梁山最開始的首領王倫,他的存在只能阻礙梁山的發展。這是他和晁蓋區別所在,也是讀者對於他們感情不一樣的原因。
-
5 # 戴草帽的小老鼠
《水滸傳》中,同樣是被奪權暗算,但同情晁蓋的讀者明顯的要比同情王倫的多。造成這種反差,除了王倫自身嫉賢妒能的毛病,主要的還是因為二者有無遇到宋江的差別。
王倫一心想壯大梁山,卻又嫉妒能力比他強的人。林沖好不容易拉下臉上梁山求收留,王倫則因為林沖的聲望和能力找各種理由拒絕,要不是林沖堅持低姿態,說不定還得流浪下去。後來,晁蓋等一大批人上山,眼看平衡要被打破,王倫拒絕得更乾脆。同樣是梁山大哥,晁蓋這方面顯得大氣多了。比如宋江兩次帶上山的共28人,很明顯的晁蓋派系一下子被壓倒,但晁蓋從來不猶豫,來的都歡迎。包容心的差別,導致王倫人氣遠遠比不上晁蓋。
同情晁蓋的讀者較多的另一個原因,主要的是與宋江有關。首任梁山大哥王倫與宋江沒什麼交集,如果沒人提到他,還真會被忘掉。第二任大哥晁蓋,在很多人眼裡,這是被宋江一步步算計、一點點踩著上位的可憐大哥。晁蓋不僅有海納百川的胸懷,為人做事相對宋江來說是顯得一身正氣且光明磊落。比如他提出不得騷擾平民和濫殺無辜的要求,與宋江縱容手下作惡的做法相比,贏得了很多人的好感。更重要的一點,宋江上山後與吳用串通,兩人一步步架空晁蓋,而晁蓋直到臨死前才發出對抗的聲音“誰捉住史文恭誰當頭”,這點讓他贏得不少同情分。
王倫就像是一個過客,與梁山對梁山興衰幾乎沒什麼影響,而晁蓋則是一個被人踩倒然後踢開的悲劇人物,自然而然的,同情晁蓋的讀者也就多了起來。
-
6 # 使用者王者孝
王倫與晁蓋不同
王倫是落泊書生,心胸狹窄,嫉賢妒能。林沖被迫上梁山,儘管攜有柴進的親筆書信,由於能不及林沖而被王倫拒林沖落草。雖然在眾弟兄的說勸下,留了林沖,可窺王倫心懷之一斑。當晁蓋一行,攜千金帶義士來投王倫,又是純心拒絕,推晁蓋人等於無路,足見王倫的所為違背江湖道義,人之常理。水滸傳中宣楊的義字,王倫半點沒有,一點不講究。闖蕩江湖不講人脈,佔山頭,山頭則敗,做買賣辦公司則衰,王倫的書都就飯吃了,一點墨水沒有。王倫的情節不多,告訴人們,讀書人不同情並和廣大勞動人民交朋友們,則一事無成,會成為伴腳石,被廣大勞動人民踢開。在作者的筆下,不是踢開,而是把他殺了。這樣的人無論水滸傳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不會得到人們的同情。
晁蓋則寫王倫不同。
江湖名人托塔天王晁蓋,扙義輸財,同情被封建地主壓迫的勞動人民,憎恨貪官汙吏。在水滸傳中,身上滿滿的正能量。敢劫朝庭重臣的"皇綱“,帶領農民造反上梁山。為梁山好漢的形成,無論在人脈還是在財力上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忠義,給梁山帶來興盛,同時也有隱患,宋江的入夥無疑是給自已及梁山的未來,埋下了定時炸彈。為了寫粱山的投降,作者筆下的晁蓋被人暗算至死,讓位於宋江。
廣大讀者同情晁蓋的自然比王倫多。現實生活中,人們喜歡晁蓋這樣的豪爽扙義的,為人實實在在,敢做敢為,做事為大家著想。拉扞起義反朝庭反貪官,與宋江的只反官不反皇帝載然不同,有著原始共產主義之烏托邦的理想。宋江與王倫都有塹棲身的想法;宋江為招安曲線求官;王倫混飯吃把農民當傻子,自作聰明。
回覆列表
個人覺得兩位前寨主都是可憐人,也都值得同情。
若論大眾評價,確實是同情晁蓋的人居多,同情王倫的人較少。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因素。
第一,就個人能力看,晁蓋畢竟是個英雄,氣量膽識受人敬重,也能容得下豪傑。而王倫不過落魄書生,手下只容的下杜遷、宋萬之徒,對於林沖、楊志則百般打壓,暴發戶之流,很有些讓人看不起。
第二,就敘事節奏來看,林沖妻離家破,風雪山神廟險些被害,好容易逃出生天,來到了梁山泊,卻遭到王倫百般排擠,讀者鬱悶已極,更加重了對王倫的怨恨。而晁蓋經歷七星聚義,取了生辰綱,接任了寨主,豪傑紛至沓來,梁山日趨壯大,很有些高歌猛進的勢頭,讀來心中振奮,頗受鼓舞。至於暗中被宋江排擠,明裡死於史文恭之手,都為晁蓋拿到了同情分。
第三,就道義來看,林沖落魄來投,王倫不能相容,是王倫錯。而晁蓋本身只是領導能力有限,並無大過,被身邊“兄弟”背叛慘死,也是宋江、吳用錯。故而晁蓋似乎更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