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逸說

    處理中學生與家長的關係應該從三個方面來看,其一是關係,其二是角色,其三是責任。

    中學生與家長的關係來自三個方面,其一是作為血緣上來講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其次作為即將成年年齡而言他們是朋友交流的關係,第三作為有故事的過來人與新生代來講則是疏導和引導的關係。

    中學生與家長各自的角色,這跟他們所在的社會位置有所不同,在家裡是長輩跟晚輩的角色、體現在彼此尊重和尊老愛幼,在社會是相互獨立的角色、體現在彼此尊重和相互扶持。

    中學生和家長彼此的責任,體現了家長撫養要贍養和引導孩子、負責孩子的成長,作為孩子的責任則是尊重、學習和吸收父母的觀點和意見來促進自己的成長,同時在成年以後要孝敬和贍養父母。

    無論是關係角色還是責任,這都有一個度,我們不能過高越過這個度,也不能過低無視這個度。其實中學生與父母的關係好了,這個度是在變的,會朝著友好的角度去發展變化。

  • 2 # 小范老師

    家庭和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兩個重要的環境,教師和學生家長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環境下對學生進行教育工作,教師正確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一種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教師與學生家長關係十分重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直接的首要的模仿物件,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學習態度、情感性格等諸多方面。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孩子進入學校,則學校就成了孩子全面發展的主導因素,教師不僅透過言語有意識地對學生實施教育,而且以自身的完善人格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校和家庭是孩子學習生活的兩個重要環境,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家庭中的一切積極因素,排除不利影響,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應當看到目前我們一部分教師在對待與學生家長關係上還存在一些不良的傾向。

    一、不善於與家長交流溝通

    個別教師片面認為:作為學校教師,自己的職責就是教好書、育好人、完成好自己的教學任務,沒必要與家長交流溝通。豈不知育人的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教育必須要得到學生家長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完善地教育孩子。倘若忽視了家庭教育,那學校教育就會事倍功半,正如俗話所說:"十句好話抵不過一句壞話。”我們苦口婆心的說教還比不上家長的一次身教。孩子的主要活動場所是學校和家庭,接觸最多的是老師和家長,而孩子的天性是模仿性強,有時對是非分辨不清,家長和老師兩方面,一旦有一方引導不善,便會使學生誤入歧途,沾染上不良習慣。二年級有一位女生,平時挺聰明的,作業也按時上交,可一到了冬天,情況大變樣,要麼是作業不寫,要麼是作業了了寫幾個字,老師問她怎麼回事,她支支吾吾不肯說,後來才得知,是家長心疼孩子,怕孩子寫作業手腳凍壞了才不讓寫的,而孩子呢,正不想寫作業呢,現在有了家長這個堅固的擋箭牌,何樂而不為呢,可是孩子一旦養成這個壞習慣,單憑老師的能力想改是很難的,因為家庭作業是在家裡做的,要靠學生的自覺和家長的督促。可見,家長的影響不可小視呀!

    二、對學生家長不夠尊重

    有教師認為:學生家長知識疏淺,不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孩子學習不好了就非打即罵......於是在家訪或接待學生家長時,總是責怪、批評,缺乏應有的尊重。家長若到校向老師詢問一些事情,老師就認為家長多事。有一次,我正在辦公室辦公,突然聽見外面有激烈的爭吵聲。我慌忙停下手中的筆,循聲走去。只見三年級的王老師正在和一位家長高一聲低一聲的爭吵著。只聽家長說:“我只是過來跟你說說情況,你怎麼說話這麼難聽?”“我怎麼說話難聽了,你的孩子學習不好還想坐前面,你怎麼好意思提出來?”原來這是三年級劉戰的家長,劉戰眼有點先天性近視,學習成績有不太好,老師就把他調到了後排,劉戰看不見黑板上的字,有不敢向老師說,只好回家向媽媽訴苦。家長過來向老師反映情況,正好當時老師因為劉戰作業做的不好而生氣,又見家長“敢”向他提出這種“不合理”意見,便氣不打一處來,說話語氣重,兩人就這樣打響了“ 戰鬥”。其實,作為老師,如果能換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是一位差生的母親,能不想自己的孩子學習好嗎?可孩子不爭氣,家長也要陪著孩子受老師的氣嗎?再者,與其這樣吵吵鬧鬧,倒不如靜下心來與家長傾心交談,給家長一個自尊,給孩子一個機會,說不定,孩子還能從此“燦爛”呢!說不定,老師偶然的一個小小善舉就能改變孩子的一生呢!

    三、不注重與家長交流的方法

    交流是一門藝術,教師與學生家長交流更是一門藝術,個別教師在家長交流是缺乏耐心,不注意說話方式,三句話不對頭就翻了臉,問題未得到解決先把關係鬧僵。我就遇見過這樣一位教師,說話直來直去,見到“問題”家長先叨嘮孩子的種種不是:缺作業啦、上課愛搗亂啦、考試不及格啦......,說得家長的臉一會紅,一會白,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想趕快結束與老師的”談判”,家長也有自尊心啊!若是碰上“茬子家長“,那就更好看了,老師說家長嬌慣孩子,家長說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偏見,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針尖對麥芒,吵得不可開交,得,談話不歡而散,問題沒解決好,都鬧了一肚子氣。事後,家長找校領導說讓調離老師,老師找校領導讓這個孩子調班。原本融洽的師生關係由於交流不善而反目成仇,這樣還何談教育?遭殃的最終是誰?是無辜的孩子!

    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交流,看似簡單,但要將其處理好,卻非容易。應該看到教師正確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立一種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教師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十分重要。教師如何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瞭解學生家庭,熟悉學生家長。

    教師首先要認識到,教育是一個系統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密切配合,教書育人,不僅僅要了解學生本身,還要了解學生的家長,不但要熟悉學生的個性,還要了解影響學生成長環境,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熟悉學生家長的途徑太多了:用電話聯絡、上網、開家長會、家訪......,孩子成績考得好時,老師給家長髮個簡訊祝福一下,孩子的思想有波動時和家長見一下面,商量一下解決辦法;孩子受到委屈了對家長真誠地說聲“對不起”,如此一來二往,教師和家長就成了“親密姐妹”,教育起孩子來就同心協力,事半功倍。我校畢業班的凡老師看到自己班的李雲翔同學十分聰明,可就是家庭作業做得潦草不說,還錯了不少。後來一問家長才知道,李雲翔的父母做生意忙,孩子在家做家庭作業是邊看電視邊寫作業,一心二用怎能寫好?於是凡老師與家長見了面,說李雲翔這孩子很聰明,但學習態度還需要端正。家長是個明白人,立刻和老師達成共識,再忙也要管孩子的學習,並約定:每天的家庭作業由家長簽字,若沒有家長的簽字老師就不收不改。這一招果然奏效,李雲翔以後每天的家庭作業都工工整整地寫好,學習態度大有進步,成績也提高不少,可見家校合力的威力還是挺大的。

    (二)、尊重學生家長,建立平等關係。

    教師是知識分子,是人;學生家長不論是工人、是農民、是醫生,他們也同樣是人;人與人是相處,就應該是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地位平等的。教師職業之所以高尚,就在於自始至終都在以自己高尚的情操教育下一代人,對待學生家長我們更應該尊重。記得暑假剛開學第一天下午兩點,我在辦公室,忽然一男子氣沖沖闖進來,劈頭就問:“哪位是五年級的李老師?”我忙說:“我就是”誰知,男子一聽就情緒激動起來:“你咋當老師的,憑什麼讓我的孩子站一上午?”我這才注意到他旁邊還站著一小女生,是我們班的張靜。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忙問張靜:“你今天站一上午嗎?”張靜怯怯的說:“是的”男子更來氣了,嗓門更高了:“你們學校沒板凳咋的,還是我孩子犯錯了?”我想可能是上午剛開學,又是發書、又是領本子,忙得一團糟,肯定是疏忽了張靜當時沒有板凳坐,而張靜又老實,竟好站了一上午。我忙讓他坐下,給他倒了一杯水,嘴裡不停的說“大哥對不起,實在是我的疏忽,你先喝點茶消消氣。”誰知他連理都不理,我又接著說:“我剛接這個班,要說對你孩子有成見,也說不過去呀!現在,我馬上就去給孩子找板凳,你看行嗎?”這才見張靜爸臉上陰轉晴:“哪你快點:”我說:“好的好的”。送走他,其他老師忿忿不平地說:“你好是的,他那麼兇,幹嘛對他那麼客氣,再說這事又不是你故意的。”我說:“他樣做好是心疼孩子,雖說言辭激烈點兒,心情咱們得理解。”教師對待學生家長要以情相待、以心換心。尊重是交流的前提,作為教師,沒有理由不躬下身子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沒有理由高高在上,一副救世主的樣子。

    (三)、講究交流方法,促進和諧交往。

    長期以來,學生對教師的家訪常感不安,其原因是老師打小報告;學生家長對老師的“召見”,也是誠惶誠恐、忐忑不安。針對這一心理傾向,我們老師是不是應該在與學生家長交往中注意一下方式?比如說家長的時間是否非要選在孩子出現一些問題的時候?比如說“召見”家長的地點是否非選在教師辦公室裡?比如說談話的內容,是否應多選(或先選)一些家長喜歡聽的好話(以學生多一些表揚)?有一位副校長就非常注重和學生家長的交流方式,每次有學生家長到校,總是熱情打招呼。如果孩子的缺點是不愛學習,她就先說孩子有愛心愛幫助別人,讓家長聽得美滋滋的,即使孩子成績差,也不說成績差,而是“基礎不太紮實”。這樣家長容易接受,談話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既解決了問題,又給家長留下了“為人師表”有好印象。

    如何正確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的關係,是我們每一位教師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在教育不斷髮展的今天,我們是否應將平等對待家長、尊重家長作為一種理念,貫穿於與學生家長的每一個細節?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正確處理與學生家長的關係,那麼我們的教育才真正是辦成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 3 # 唐教

    首先家長得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形象及三觀,並且帶領還在進入正確的三觀,中學生時間往往都是思想比較活躍、叛逆的,在這個時候家長得適當鼓勵和以故事的方式去挽回,不能以打罵體罰責怪的情緒去,應當以寬恕的心態去正確糾正孩子的錯誤。

  • 4 # 玉溪華圖

    學生的教育成長和家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非常的重要,家長應該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中學時期的情況,並且做出相應的處理方式,不要孩子一犯錯就指責孩子這不好那不好,時常也要學會鼓勵自己的孩子,從聊天中瞭解自己孩子的理想和夢想,然後從而引導孩子在實現自己夢想的道路上加倍的努力,和孩子融洽相處的過程中陪伴孩子成長

  • 5 # 麥克華斯基

    關係都是相互的,得達成共識!父母首先要把孩子看成獨立的個體,而不是大家長作風。與父母處理好關係的前提是父母能讓孩子給他處理好關係。

    1、中學生尤其是初中生正處在生理的叛逆期。自己要知道這個時期的特點,控制自己的叛逆行為,相信大多數家長還是很通情達理的。

    2、經常跟家長談心,讓他們知道你已經長大了,事事都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可以還不太全面。總之跟小學是大不一樣了。讓家長跟得上你成長的步伐,改變原來的處理方法。

    3、對待問題要會從好處著眼,先考慮可以借鑑的東西。家長不是神仙,允許他們犯錯誤,他們明顯不對的,先不要頂撞,可以透過書面的方式跟他們解釋。

    4、多共同參與一些活動,提高溝通效率

  • 6 # 雲熙的爸爸

    自我心裡完善階段,更接受自己認同的事和人。

    不要說教,要做成朋友,

    一起去玩去瘋。

    幫助解決成長心裡問題,給出實際的解決方式和建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辨別藥害,怎麼補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