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農民10541

    自古至今,人們對求學是十分重要:求學望功名,生子望長成,做官望高升,正如千家詩所言: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商。

    小少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又范進舉人,把他樂瘋了,追求過度,結果毀了他一生。功名富貴夢成了泡影。

  • 2 # 梁生智

    中國宋代著名學者汪洙的《神童詩》裡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充分說明了“知識分子”的重要性。其實,不只是宋代,從開始,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均與“知識分子”有關。因為,“知識”運用好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所以,歷朝歷代均重視“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在得到重用後,隨著對社會的貢獻,自身及家庭也可以得到改變,以至有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說。而在知識分子成名成家的過程,自然也會有眾多違背社會公德的人和事。

    因為“知識”、“知識分子”可以改變命運,自然就會有人努力去獲取,希望成為“知識分子”,在這個過程中,也自然會產生各種怪現象。“范進中舉”即為典型。《儒林外史》形象、具體地再現了這種社會現實。所以,魯迅先生認為該書思想內容“秉持公心,指摘時弊”。

    看看我們當下社會,有許多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 3 # 當代詩怪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首勸學詩,在我看來,是古代的統治者,也就是皇帝,為了籠絡人才,才應運而生這首詩。古代文人,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金榜題名那一刻。所謂一舉成名天下知。一旦成功,所有的心酸委屈也就是值得的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那種興奮勁兒,由此可見一斑。

    但也有的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可能也是失意人的牢騷而已,古代文人大多說一生為了金榜題名而發奮。多讀書,肯定是好事嘛。不論過去,還是現在,讀書才能明事理。才能更好地應對生活。

    這是我的個人感覺,可能有失偏頗,但這是我的想法。不許別人更改。

  • 4 # 雲隱追夢

    在《儒林外史》一書中所描繪的大清王朝康雍乾盛世的背景下,作者刻畫了一系列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或正面,或反面,把對於時弊的認識提高到了整個科舉制度的認識,從而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作為直接的抨擊目標,充分揭露它對知識分子的腐蝕和摧殘,譴責它造成了勢力虛偽的社會風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當時,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舍著性命去求功名”,只有科舉才是求官的“正途”!功名富貴,核心在於做官,是封建知識分子圍繞著旋轉的軸心。對待功名富貴的態度是對明清文人的一個試金石,把他們放在這個聚光點上,足以顯現其靈魂,使之纖毫畢露,聲態並作地現身紙上。

    《儒林外史》對八股科舉的批判,體現了坐著對於知識分子社會出路和整體命運的觀察和思考。所以這種批判必然導致對於所謂康乾盛世的全面否定。從批判八股科舉到否定功名富貴、抨擊全社會的勢利和虛偽;揭露八股流弊到揭露封建社會的種種弊政,所以《儒林外史》的全部描寫都在告訴讀者:當時的知識分子沒有真正的出路。一般的讀書人,沒有很好的經濟條件很難做到像王冕那樣,決意功名而又衣食不愁。

    而反觀我們當代社會,我們必須先弄清楚怎麼樣才算是知識分子呢?那時的知識分子主要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的一批文人。而現在不一樣了,照《時代週刊》的時代論文所說,像得到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亦或是科學家,也不一定算是知識分子。該刊在兩個假定的條件下來替知識分子下定義:第一,一個知識分子不止是一個讀書多的人。一個知識分子的心靈必須有獨立精神和原創能力,他必須為追求觀念而追求觀念。第二,知識分子必須是他所在的社會之批評者,也是現有價值的反對者。批評他所在的社會而且反對現有的價值,乃是蘇格拉底式的任務。按照這一說法,似乎在中國當代也找不出幾個知識分子,是非常苛刻的。而在海耶克看來,一個人之所以夠資格叫做知識分子,是因他博學多聞,能說能寫,而且他對新觀念的接受比一般人來得快。

    我們先來比較一下社會的背景,在康乾盛世,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束縛百姓的思想,控制他們的學術自由,採取各種政策,愚昧百姓,文人幾乎沒有任何出路。而我們現在的社會相對來說更加自由,人民開化,思想開放,知識分子的出路更多了,能獲得相對安穩的生活和社會地位,所以知識分子的命運就更加多樣化了。

    我們先看從政的道路,儒家思想是積極用世的,對於建功立名本身並不持否定態度,他反對的只是不講文行出處的原則,寡廉鮮恥地去追求功名富貴。而《儒林外史》所諷刺的也只是口講倫理,滿肚子勢利見識的假道學,對於真心恪守封建倫理規範的“真儒”則主要是肯定和讚美。如范進從一個科舉制度的受害者變為科舉制度的推崇者,中舉前窮困潦倒,在科舉制度的長期摧殘之下,麻木空虛,中舉後榮耀光彩,卻連蘇軾是何人都不知道,寫出了當時科舉制度所造成的勢利虛偽的社會風氣。所以在我們現代社會,像“考公務員熱”的溫度持續不退,大家都想走向仕途。其實追求功名也是非常正常的,是人都要食人間煙火,要生存也必須基本的經濟條件。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功名而不擇手段,因為我們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是要有骨氣的,對於功名有著深刻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是最基本的,相對於一般人是更加高尚的,是追求節操的,所以不能因功名這些身外之物而喪失了自己的高貴的人格品性,知識分子更應該注重自己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物質財富,既然身為知識分子,就不能過分被功名富貴所累。

    我們再看學術研究的道路。傳記中的王冕的形象被改造加工,寫成了一個完全決意功名富貴,視功名如瘟疫、避之唯恐不及的人,依舊維持著自己藐視權貴、孤高傲視的品格。這樣的知識分子的形象是值得我們尊敬的,而吳敬梓也把這樣的一個純潔無暇、一塵不染的形象作為芸芸眾生做人的標準。所以我覺得,如果一個知識分子專心搞學術研究的話最好還是不要和政治搭上邊,認真鑽研自己學術問題,以免被功名壞了心境。一旦研究學術成為一種功利性的目的,它就基本遠離了學術的崇高性,反而淪為了庸俗。

    但是我認為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他的任務是艱鉅的,他不僅要憑藉著自己的才華獲取一定的政治地位,從而贏得一定的經濟地位,而且他真正的使命不在於這些身外之物,而是傳承和發揚。正如吳敬梓寫《儒林外史》,以知識分子的生活為中心,進而涉及教育、民生等廣泛的社會問題,從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晚期腐敗道和沒落的趨勢。雖然最後宣傳和實踐“禮樂兵農”的政治主張以失敗告終,但是有了這樣的先驅者,前一個倒下,更有後來人奮起直追。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的命脈,失去了命脈,民族賴以生存的環境被打破,這個民族也就毀滅了。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人追名逐利,奪權奪勢,能真正靜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可以說是已經沒有了。整個社會所瀰漫的是虛偽造作的霧霾,整個社會體制也難以培養出這樣精英式的人才。繼2009年國學大師季羨林逝世以後,中國也找不出第二位這樣的國學大師了,原因何在?同樣還是體制的問題,明清以八股取士,現代以高考取人,一考定終身的制度也讓多少學子十年寒窗苦讀,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為此犧牲了應有的歡樂。我們也需要一位知識分子來改造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塑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所以身為知識分子,我們更應該專心於學術研究,文化建設、思考社會,思考人生,不應過分看重於功名利祿,不為功名所累,更不應該不擇手段獲取名利,否則社會風氣敗壞,節操粉碎,社會之不幸,國家之不幸。

  • 5 #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儒林外史》是中國清代的一部長篇小說。作者吳敬梓(I701~1754)字敏軒。安徽全椒人。

    《儒林外史》是作者根據自己一生的境遇和體驗寫成的,書中對依身於科舉制度的儒林群醜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諷刺小說。

    全書由許多彼此獨立的故事傳遞勾聯而成。它以整個封建社會為批判物件,以不同型別的封建知識分子為中心,透過對他們生活和心靈的描繪與剖析,勾畫了一群儒林的醜惡形象。

    其中,有六十歲而未進學,但見貢院號板便一頭撞去,並滿地哭滾的周進,也有在鬍鬚花白之年,僥倖中舉後驚風失態的范進。

    有雖為"莊戶出身",但是在考取秀才後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的匡超人,也有借科舉功名獲取更大權勢,以魚肉群眾的豪紳地主嚴貢生、嚴監生兄弟,以及王惠、王仁、王德。(實則:亡惠、亡仁、亡德)。

    有心地善良,但是庸俗迂腐,始終以“舉業“求官為信條的馬二先生,也有虔誠於封建禮教,居然勸女兒為死去丈夫"殉節"的王玉輝。

    其他的如假託無意功名富貴,實因科名蹭蹬而混跡於世的各色“斗方名士",亦一 一躍然於書中。

    小說無情的揭露了這批精神空虛和墮落的知識分子的面貌,進而抨擊了戕害知識分子靈魂,使其道德淪喪的封建科舉制度。同時,又圍繞這群人物活動的環境,描寫了諂媚逢迎,貪贓枉法的腐敗吏治以及地主、官僚、鹽商、賢士、衙役、書辦、卜醫、星相、惡棍、騙子,乃至和尚、道士之間的勾心鬥角、互相傾軋的社會風習,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行將崩潰的趨勢。

    小說秉持公心,指謫時弊,其文戚而能諧,婉而多諷。所嘲諷之人物,寫的聲態並作,暴露無遺。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諷刺藝術的最高峰。

    書中的馬二先生,雖忠厚善良,熱心解人之危,但是迂腐庸俗,不通世務,把求取功名富貴,榮宗耀祖作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中國古典文學中著名的藝術形象。其原型相傳為作者的摯友,所以說寫出來更覺得生動。

    書中范進中舉一節,曾經多次入選中國的中學語文課本。

    前一段時間,有網友提出,中國的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中,如果是更換一部,以哪一部小說來替換?很多網友的第一推薦就是:《儒林外史》!

  • 6 # 王松林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這本書主要寫的是一批“學而優則仕”的學子進京“高考”故事,對八股文科舉制度進行了嚴肅批判。揭露了一些“知識分子”把讀書當成敲門磚,為了金錢,為了財富,他們可以廢寢忘食地讀書,就是為了要考取功名,升官發財。

    《儒林外史》是一部對知識分子命運探素的小說,在《儒林外史》一書中所描繪的大清王朝康雍乾盛世的背景下,作者從而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作為直接的抨擊目標,充分揭露虛偽的社"會風氣。讓人們看到,讀書人以“舍著性命去求功名”,只有科舉才是求官的“正途”!功名富貴,核心在於做官!

    《儒林外史》對八股科舉進行了嚴厲批判。

    作者對於知識分子社會出路和整體命運的觀察和思考。這種批判必然導致對於所謂康乾盛世的全面否定。從批判八股科舉到否定功名富貴、抨擊全社會的勢利和虛偽;揭露八股流弊到揭露封建社會的種種弊政。

    一部《儒林外史》反映封建末世信仰追求、文化教育危機的著作.它以士人生活為基本題材,假託明代社會背景,實則是向世人展示出清代知識分子生活的身不由己和壓抑,揭示 了封建社會制度導致了整個社會信仰追求、文化教育的危機。《儒林外史》認為:(1),八股考試不能真正選拔人才,而是引人追逐功名富貴;(2),有幸中舉之人若不是迂儒,即為酷吏,儒林缺少真儒,八股制度與其說是選舉人才,不如說是毀壞智慧;(3),整個社會的知識分子沒有理想的選擇,(4),八股制度和理學相為表裡,危害已不僅在儒林,而是殃及整個社會,揭示了當時社會信坎坷的人生。《儒林外史》所揭示的教育問題,八股考試不能真正選拔人才,而是引人追逐功名富貴,八股制度與其說是選舉人才,不如說是害了知識分子。

    《儒林外史》從教育學扣人才學的層面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1),《儒林外史》對舊的科舉制度進行嚴厲抨擊。(2),《儒林外史》反對八股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羅貫中為什麼在《三國演義》中要寫劉備臨終時交代諸葛亮可以考慮自立為王的那段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