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盡心上
-
2 # 範老師家教智慧
如果是您的孩子,這是一個很好的使孩子成長的機會,建議您和孩子好好找一找被孤立的原因。從原因中找到孩子能力上的不足:比如說,不習慣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說話不計後果、在和別人交往中過於看中自己的利益等。
透過家長的幫助,當孩子逐漸掌握了和他人相處的技巧、具備了相應能力時,問題自然可迎刃而解。
切忌盲目指責埋怨,家長要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站在孩子身後一起面對困難。
-
3 # 語文線上
在中學孩子被孤立了怎麼辦?
被孤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你周圍有一個圈子,他們有說有笑,有打有鬧,但面對你的時候,他們卻視若無睹。甚至,你想融進他們裡面去,但他們都有意識地規避你,他們本來說的興高采烈,但你一到場的時候,立馬四散,或者馬上都不出聲了。這還不是最厲害的,最厲害的莫過於他們抱成一團故意和你作對,比方說每逢過生日的時候,他們會互相邀請,但唯獨不會邀請你,過完生日以後故意在你面前炫耀過生日時的所見所聞。或者他們互相贈送禮物,但就是不給你買、、、、、更有甚者,湊在一起說你的壞話,故意敗壞你的名聲。當他們在你面前眉飛色舞的時候,你面紅耳赤,心神不寧,尷尬不已。但他們看在眼裡,似乎很享受你的這種不適和難受。
對於年幼的被孤立的孩子,如果處理不好絕對是一場災難,相信有很多的孩子,為了融到圈子裡不惜犧牲自己的尊嚴,也有很多孩子由此改變了自己心性,變得不自信,脆弱多疑,友好的門檻降低,擇友的門檻也在降低。被孤立的孩子,往往一旦有人對你好,她往往立馬答應,並且投懷送抱。已完成自己的救贖,擺脫被孤立的境地。不說別的,你見過很多很漂亮的小女孩,到頭來卻找了一個奇醜無比的男生,你看著都彆扭。大部分就是這樣的境地。當女孩因為漂亮而不有意識地孤立,便降低了自己的門檻。
面對這樣的情況應該怎麼辦?
我在上初中的時候,也曾經被孤立過。知道嗎?
我上初中的時候,轉入了我們縣城的中學,有很多的不適應,那些孩子都是縣城裡的,見多識廣,特別有優越感,而剛剛轉入的我來說,彷彿醜小鴨一樣,他們在你面前談天說地,眉飛色舞。但從來不和你說話。有一天,我和一個同學鬧了一點矛盾,這可不得了,他竟然聯絡了很多同學不和我說話了。我甚至能夠感覺到他們背後的惡毒,總是對我指指點點。
那一段時間,我很擔心下課,因為下課以後,我就會顯得很孤獨,沒有人和我說話,也沒有人和我玩。我希望上課的時間長一些,那樣我就不至於我太孤單。每次下課後,我上完廁所,就坐在座位上等著上課鈴響,但往往上課鈴總是遲遲不響,等待彷彿總是那麼漫長。
我也由此更加刻苦地學習,我總是提前做完老師的作業,當別人抱怨作業多的時候,我卻嫌作業太少。有一次老師問我們作業到底多不多,因為有家長投訴孩子作業太多,別的同學都說多。我卻大聲說:作業不多。老師說:多長時間能夠完成?我說:頂大十五分鐘。老師目瞪口呆,其他同學紛紛側目。我不怕寫作業,我喜歡做數學題,我喜歡讀書,因為這樣可以打發掉很多孤單的時間。
慢慢的我對是不是孤立我,已經不在意了,因為我從學習上找到的樂趣更多,我成績穩步提高,由開始班裡的中游,慢慢的進入了辦理的前十,最後進入班裡的前三。我越來越有目標感,越來越有勁頭,我對於那些同學關心什麼已經毫不在意了。畢業考試的時候,我考了全縣的第一!同學們都對我刮目相看。
和我鬧矛盾的那個同學,沒有考上高中,她去了一所很偏遠的鄉鎮中學學習,那些整天抱成一團的,也大部分進了技校。我感覺到我被“朋友”了起來,有一次我病了,請了假在家休息,竟然全班的同學都來看我了,有的竟然買了禮物。從來沒有過的禮遇。
中學生被孤立了怎麼辦?
我覺得很簡單。
1.不要理他們,你無法改變別人。你無法改變別人對你的看法,你也無法左右別人的行為,那麼就讓這種行為存在下去,不要去理他們,當你越感覺到尷尬,感覺到心神不寧,感覺到面紅耳赤,感覺到難堪的時候,他們正在享受你的這種狀態。他們要達到的目的就是這樣的,你的反應正是他們想要的。你越在意,那麼他們就會越抱成一團去“折磨”你。所以,不要理他們,如果他們齷齪,就讓他們齷齪去,不要降低自己的要求,不要降低自己的自尊。更不要在這個時候降低自己的交友門檻。
2.努力做好自己。你要努力做好自己才行,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要努力使自己強大起來。這樣才行。
一句話我特別欣賞:當你軟小的時候,這個世界你的敵人會越多。當你強大以後,這個世界朋友會很多。朋友的多寡,是你的實力成正比的。你自己強大了,你的朋友自然會躲起來。
你同學中,考上北大清華的那些同學,我相信在你們嘴裡不知道重複了多少遍,彷彿他們就是你的朋友一樣,但他們可能壓根就不認識你。偶爾和你吃頓飯,足夠有人炫耀一陣了。就是這個道理。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請相信,你的實力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也就是說,你才是你真正的朋友,你才是你自己的鐵哥們。不論怎樣被孤立,請相信,你才是你真正的朋友!明白這一點,一切都會好起來!每人能夠孤立你! -
4 # 東榮962
孩子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都應站在孩子一邊,共同去克服,首先找出原因,再進行工作,萬萬不可激怒的行為行事。找同學,找老師協商,總會有辦法。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多。
-
5 # 繆繆溪
從陌生的遊樂場開始,或者夏令營,或者逛街購物開始讓他主動和陌生人打招呼。克服遇人交流的困難。什麼原因被孤立?
-
6 # 09160513033
對於有志的學生來說,被孤立是件好事!看自己哪科成績不理想,就去跟哪科老師好,勤奮、努力學習,將來考個重點大學,找個理想的工作,讓孤立你的人舔你的屁股!
-
7 # 牧遙
在中學,孩子被孤立了怎麼辦?這個問題問得好,被孤立的孩子很可憐無助,學習沒有興趣甚至在學校還度日如年,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作為家長,你一旦發現自己孩子被孤立,私下裡馬上跟班主任取得聯絡,告訴班主任孩子的現狀和困惑,請求班主任的幫助。班主任會透過跟同學的個別談話溝通中,瞭解孩子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然後會委婉地引導你的孩子跟同學相處。
我做過這事。
一個學生被認為在宿舍偷過錢,結果全班同學孤立她。得知情況,我趕緊私下裡找到這個同學,誠懇地跟她談了一番話,她一再向我保證沒偷過錢。然後我找其他同學再個別談話,得知她們之所以認為該同學偷錢,兩個原因:一是那天她最後一個離開宿舍;二是她表哥(同班同學)說她小時候偷過他幾支畫畫的彩色筆,推斷出她有偷盜習慣。
全面瞭解以後,我當著全班同學批評他們“斷案”的輕率,說即使有同學一念之差做了一回小偷,也應該給別人改過的機會,而不是一棍子將人打死。誰小時候沒偷過東西?誰敢說自己沒偷過東西?老師就偷過,小時候我偷過我大伯家的葡萄:那天月色很美,葡萄架下一串一串的……我和小夥伴偷偷地潛入葡萄園……我還偷過臨村山上的竹筍:大清早,大霧迷濛,分了山砍了柴的竹筍插滿山頭,壯觀而美麗……老師做了兩回賊但是,冠上“賊”帽終究不好聽,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名譽,古人把名譽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如果誰一念之差拿了別人的錢,你悄悄放回去,下次不再犯就可以了。
這麼談了大半節課之後,問題解決了,長長舒了一口氣。學生絕大多數都聽老師的話,所以遇到這種情況,還是找老師吧,當然孩子回到家,家長自己也要引導教育鼓勵孩子,糾正孩子一些行為習慣包括生活習慣,幫助孩子融入集體。
回覆列表
被排斥的孩子還會報告更強的孤獨感。這些都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地發展。事實上,一些長達十餘年的追蹤研究發現,童年時的同伴評價仍能很好地預測個體未來的心理健康情況:過去得到同伴消極評價的人,未來心理問題比其他人多2.5倍。而且,同伴關係不僅僅影響心理健康,也能預測未來的師生關係問題、退學、自尊和不良生活狀態。
那麼,也許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就會自動發展出社交能力,脫離“被排斥”和“被忽視”的領域了?可能,但遺憾的是,不盡然。另一項為期四年的追蹤研究探討了“被排斥的孩子”的穩定性。
結果顯示,四年前“被排斥的孩子”們,四年後有30%仍舊屬於“被排斥的孩子”,還有30%則成了“被忽視的孩子”。其中,攻擊性強的孩子,往往也是最穩定的“被排斥的孩子”。風水並沒有輪流轉。許多心理學家都相信,人際溝通技巧是可以培養的,並且社會技能的訓練可以對這些朋友很少的學生產生幫助。
第一,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父母要意識到,這類事件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小事情。也許每個孩子的情緒呈現都不一樣,父母需要及時評估,孩子遭遇到的關係欺凌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如果孩子連續好幾天都悶悶不樂、動不動就大哭,甚至睡眠也不太好,那父母就需要引起重視了,這時最重要的是安撫孩子的情緒,鼓勵孩子把心事說出來,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從負面情緒中抽離出來,當孩子感覺很好的時候,他才能積極配合家長解決問題。
第二,就事論事,和孩子同伴家長友好溝通
家長從孩子那裡得知事情的真相後,還需要“暗中調查”一番,確認事件的真實性,因為有的小孩子在描述事情的過程中會無意誇大。一旦確認孩子遭遇關係欺凌的“主要嫌疑人”,家長可以先私下和對方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切忌一言不合就給孩子貼標籤,每個孩子的家庭環境不一樣,這對孩子來說是無法選擇的。而問題的暴露對家長來說,也是一次再教育的機會,孩子之間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本著為了孩子好的宗旨,就事論事,雙方家長都友好溝通,是解決好問題的基礎。
第三,積極找老師溝通
在學校,老師是和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在孩子眼裡就是絕對權威人士,有時候老師一句話頂上家長十句話。因此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老師而忽略了和老師的溝通。
曾經有一個朋友給我說過,她的孩子被同學辱罵、排擠,引發了嚴重的情緒問題,她第一時間和班主任反饋和確認情況後,班主任很重視,還為此召開了以語言欺凌和關係欺凌為主題的班會,據老師反饋,和平時的班會比起來,欺凌主題的班會上,孩子們發言都特別踴躍,紛紛表示自己曾經遭遇過同學的“欺凌”,也許他們之間的所有小矛盾都被定義為“欺凌”還不太合適,但這個現象至少可以說明,欺凌現象很常見,也曾經深深地影響過孩子的心靈。
第四、鼓勵孩子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當欺凌發生時,照顧到孩子的心理固然重要,但父母也不要一味的“外歸因”,也要適當的“內歸因”。現在的孩子都生活在物質條件優越的時代,很難不被嬌生慣養,要說抗挫能力,現在很多孩子還真的不如以前的孩子。但我們的孩子總要走向社會,面臨形形色色的人,去改變、去適應。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在面臨校園同伴關係問題時都不堪一擊,長時間走不來,那他們將來如何融入這個殘酷的社會?
小小的孩子,心智還在發展中,他們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需要父母的積極引導,有時候,你的一個觀點也許會幫孩子開啟新的世界;有時候,你的一句鼓勵,會讓孩子獲得更多力量;有時候,你的一句肯定,會讓孩子獲得更多自信。
請一定要告訴孩子,家是愛的港灣,遇到走不出的困惑時請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永遠是TA堅強的後盾;告訴孩子,外面的世界也許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努力做積極樂觀、內心強大的自己,就能離自己滿意的人生近一點,再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