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六齡童左右

    唐代詩人的知名度在過去沒有任何媒體傳播的情況下,可以說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這樣的大詩人,在他們的巔峰時期,只要他們一出場,幾乎萬人空巷,古井深柳,老幼皆知。寫的東西太多都是一時洛陽紙貴,這在古代是難能可貴的,那時候老百姓是真正的擁戴詩人,他們對詩人的喜愛不僅僅是精神層面上的,還有靈魂與心靈層面上的。不像現在的粉絲所追求精神層次上詩人們,只為滿足精神上的虛榮與心理上的優越。當然了現在個別真正的大明星詩人,像餘秀華、余光中、洛夫等都可以做到過猶不及的地步,儘管如此,在任何時代,我都認為,無論是文學成就還是詩人知名度各方面,現在都無法與盛唐所比,這與當時的國家政治,文化環境,文化經濟等各方面有關,尤其是在天子倡導文化治國的唐代。

  • 2 # 老胡說三農

    唐代的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是根本無法與現代詩人的知名度相提並論的!儘管唐代的詩人的詩作水平比現代許多詩人的詩作水平高出了許多也沒有任何作用。

    為什麼這樣認為呢?

    在唐代,是沒有任何傳播媒體的。一個詩人寫的詩歌再好也無法傳播出去。他們寫的詩也僅僅在小範圍內進行傳播。況且,那個時候許多人都不識字,也就更談不上對詩歌的欣賞了。所以,即便是某個詩人的詩歌進行了某種形式的傳播,也不會引起普通百姓的廣泛關注,所以,唐代的詩人根本沒有什麼知名度可言。

    我與杜甫是老鄉。很多年以前我就杜甫的詩歌問過一些老年人,他們幾乎沒人知曉。甚至,許多人都不知道杜甫是何許人也。由此可見,唐代的詩人是沒有知名度的。

    說到這裡,有人會抬槓。唐代的詩人沒有知名度,那他們的詩歌為何能夠流傳下來?

    其實,“流傳”與“知名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唐代詩人的詩作雖然許多老百姓不知道,但那些識字的文人墨客還是知道的。這些文人墨客出於喜歡和愛好會保留這些詩人的大作,並在家族中流傳至今。並且,王宮貴族中的人一般都是文化人,他們也會收集這些詩人的大作予以傳承。其實,這些形式就是“流傳”。而知名度是指普通大眾的知曉程度。如果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話,就不能稱其有“知名度”了。

    現在是個資訊廣泛傳播的時代,並且,絕大部分人都是“文化人”。現代詩人的詩歌會透過各種媒介傳播給許多受眾,不管受眾是否喜歡這個詩人的詩歌,但起碼知道了這個詩人的名字,混了個“臉熟”是最基本的。所以,現代詩人的知名度要遠遠高於唐代詩人的知名度,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 3 # 07說

    唐代尚詩不是新聞,作詩是科舉考試的必考題也不新鮮,還有所謂“行卷”的風氣,就是把自己以往的詩作集結一下,去給某個達官貴人或者郡主公主看,如果能得到對方的賞識,就更容易獲得名氣,而後平步青雲。所以你要說唐代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高不高,那是肯定的,一流的唐代詩人在當時就跟我們現在一流的文化名人、政治精英預備隊、電影明星這幾個角色相加的知名度。雖然政治權力和政治地位還欠缺火候,但社會名望和社會地位是很高的。

    需要強調一點的是,知名度這與傳媒性質沒有必然的關係。知名度本就是一個只在有能力“知名”的人群範圍內有效的名詞。而這些人,自古都在一個傳媒網路中。網際網路增強了這個網路連結的緊密度和活躍度,但卻不能從根本上擴大連結的這個範圍。因為自古被排斥在這個連結之外的都是掙扎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尚顧及不到區域的人。所以傳媒手段什麼的,並不是影響知名度傳播範圍的決定因素。再牛逼的文化名人,傳播不到不在乎文化,也沒有足夠的技術設施讓他們注意文化的區域。

    我說兩個數字大家就明白了。前幾天看到的新聞資料,中國即便到現在還有6億人不會使用網際網路,這個數字和我早些年看到的2008年統計的,中國還有8億農民這個資料參照著看,會有別樣的體會。什麼意思?中國十三億人,如果你能看到我這則問答,你就超過了一半的華人的文明水平。為什麼和我們一貫對網際網路的感覺不太相符?因為那只是感覺罷了。

    這是其一。

    其二,唐代詩人也分一流二流三流不入流。知名度逐層遞減。這個不消說。李白的知名度,不可能比二三流詩人低。所以這個問題我覺得,可能是在問唐代一流詩人在當時的知名度,和這些詩人在現在的知名度相比怎麼樣。

    但是,這裡有兩個特別容易造成混淆的問題。

    第一,詩人成名作,和我們現在認為的詩人的成名作,也不是同一個。什麼意思呢?其實,一個社會對詩歌水平高低的評價,和社會整體文化審美的風氣有很大關係。唐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階段對唐詩好壞的標準很不同。晚唐羅隱那樣的嬉笑怒罵的詩,在初唐和盛唐是絕對火不了的。有類似的作者,但他們的詩歌不是主流,也無法上升為那一個評價體系裡的一流。

    一個時代只能成就這個時代的英雄。而後人再看這個時代,根據不同的判定標準,會自然分割出新的英雄分級。比如王維在唐代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宮廷詩,風格是這樣的,如《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的“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被稱為“唐人七律壓卷”(壓卷的律詩也有很多說法,基本上不同人評就有不同的“最佳歌手”,一個道理)。

    但王維最終被世人,尤其被現代的人喜歡的,是他的田園詩。“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類的。成為大家體會閒適心境的絕妙詩句。

    第二,唐代時詩人的知名梯隊,和現在所看到的唐代詩人知名梯隊,不是同一個。我再舉個杜甫的例子。杜甫現在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沒有之一。李白可以和他相頡頏,但在學界,對杜甫的美譽度明顯要高過李白。而且這個範圍不是唐代,而是整個中國古代“詩人宇宙”(借用“漫威宇宙”這個說法玩一下),杜甫是最高峰。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冠絕詩人宇宙的詩人,在唐代什麼待遇呢?不說政治待遇了。單說對他詩歌的評價。剛才提到盛唐殷璠編的《河嶽英靈集》,收24位詩人,234首詩歌,但杜甫的詩歌一首不收。

    杜甫在盛唐的冷遇是非常明顯的。一直到中唐,韓愈說了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這算是把杜甫和李白並在一起說了。杜甫開始翻身。隨後名氣逐漸走高,但也沒見過有誰把他放到頂尖的位置。

    杜甫在詩壇的位置,是隨著歷史的前進不斷上升的。從盛唐的不值一名,到元明清之後的奉為詩聖,他的知名度在歷史中逐漸走上神壇。

    綜上兩點,其他的許多詩人和詩作的情況,也存在這樣的時代差異,程度不一。王國維說“層累的歷史”,意思是我們對歷史的理解是一層一層疊加起來的。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代,並不是古代人真實的古代。關於唐代詩人知名度的理解,也是如此。

    不過,時過境遷,我們依然在讀這些詩歌,依然有人能夠品評,能夠深味,能夠與這些詩人的精神穿越時間進行對話和神交。這就足夠了。至於說單純“知道他名字的人”,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杜甫和李白的詩歌在義務教育的教科書裡,需背誦篇目的比重冠絕詩壇。這兩位唐代詩人其知名度,只要是義務教育覆蓋的範圍,恐怕愛者愛,恨者恨,總之,是很難有人不知道的吧。

  • 4 # 煮酒君

    騷,這個詞在很多人眼中,少兒不宜。

    但這個字,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眼裡,則完全是另一個意思,連毛都說過:“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可見,古代的騷,意思是文風或者詩風高雅脫俗,獨步古今。

    唐人愛詩,唐人眼中最騷的人,毫無疑問是詩人。

    今天,我們一提到唐代詩人,幾乎毫無疑問,所有人都會脫口而出以下這些名字: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王維、杜牧、王昌齡等等。

    然而,在唐朝人眼裡,或者說他們的理解裡的騷人,和我們現在所理解的騷人,不是一回事。

    比如說杜甫,如果老先生活到現在,我們肯定會像眾星捧月那樣對他驚呼:你好騷啊。但唐朝人對杜甫的看法可能會是,你還不夠騷,差得遠。

    就比如我們剛提到的杜甫,在晚唐之前,他的詩基本受不到詩選者的青睞或者好評。

    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唐人選唐詩的選本,總共有十種:

    《唐寫本唐人選唐詩》(佚名),《篋中集》(元結),《河嶽英靈集》(殷璠),《國秀集》(芮挺章),《御覽詩》(令狐楚),《中興間氣集》(高仲武),《極玄集》(姚合),《又玄集》(韋莊),《才調集》(韋縠),《搜玉小集》(佚名)。

    可以說,這些唐詩選本基本囊括了盛唐到晚唐五代時期,文人騷客眼中唐代最牛逼的詩人和詩歌。

    那麼,有哪些人的詩歌最受這些詩選的好評呢?

    這裡有兩個標準:其一,詩歌入選的選本數量,其二,詩歌在同一選本里的入選數量。

    綜合這兩個標準來看,在唐人眼中,王昌齡、常建、錢起、郎士元、崔國輔,無疑是比較受公眾認可,騷氣十足。

    王昌齡就不多做介紹了,著名的詩霸,人送外號“七絕聖手”,大家還比較熟悉。但剩下的幾位,可能我們今人聽說過名字就很不錯了,更別提能記得他們寫過的詩了。

    下面,我們來說說常建,這可是唐代一位超級騷的詩人。

    殷蟠的《河嶽英靈集》作為唐人選唐詩影響力最大,最能引領一代之慧眼的選本,遴選標準異常苛刻。常建的詩,在後世頗有影響的詩選《唐詩三百首》裡收錄了兩首,《題破山寺後禪院》、《宿王昌齡隱處》,但在刻薄、挑剔的《河嶽英靈集》裡,則入選了十五首。

    並且,殷蟠給了常建非常高的評價:“建詩似初發通莊,卻尋野徑,百里之外,方歸大道。所以其旨遠,其興僻,佳句輒來,唯論意表。”

    還有就是錢起,這是一個在唐代比常建更為人熟知的名字,但在今天,可能錢起的知名度還不如常建。

    錢起之所以在唐代的詩壇十分的有名,是因為,他不但是一代詩壇的領袖,還是唐代文壇赫赫有名的一大男子天團“大曆十才子”的領軍人物。

    唐人對錢起的評價非常高,有“前有沈宋,後有錢郎”的說法。

    但是,如此有名的錢起,今天,我們卻變得特別陌生。

    錢起最有名的一首詩,是他在“高考”的時候寫的一首命題作文,題目是“湘靈鼓瑟”。

    很多人別說提筆寫,就連這個題目怕也看不懂吧?

    錢起看懂了,而且提筆就寫下了:

    善鼓雲和瑟,嘗聞帝子靈。

    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苦調悽金石,清音入杳冥。

    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

    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全詩沒有任何生僻字,沒有任何的無病呻吟和華麗辭藻,但要表達的意思全出來了。這就是高手裡的高手。

    崔國輔,我們可能連名字都沒聽過。要問,殷蟠對唐代詩人誰的評價最高,無疑是崔國輔。

    殷蟠對崔國輔的評價是:“國輔詩,婉孌清楚,探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古人不及,這四個字,就奠定了崔國輔在唐代詩壇的地位。

    此外,還有一些在唐人選唐詩裡出鏡率極高,但因為某些原因,今天已不太為人熟知的詩人,比如和錢起齊名的朗士員。

    以上,大致就是唐人眼中,唐代詩壇“獨領風騷”的一些人物了。

  • 5 # 特洛伊大阿哥赫克托爾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學術研究共識:

    唐時期,當時人們認為最著名的詩人是白居易。

    唐代詩人在歐美最著名的是寒山。

    杜甫宋代以後才逐漸被人們推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砂鍋紫蘇牛蛙做法乾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