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雲焦點說

    騎兵最重要的是憑藉馬的奔襲速度,快速到達敵軍身邊,雖然二戰時期有槍有炮,但是機槍得換彈夾,步槍得上子彈,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只要騎兵發起衝鋒,還是可以衝到對方陣地廝殺的。

    對於中國廣袤的土地來說,騎兵還是有用武之地的,比如在地形平坦的華北地區,而且中國那時候裝備十分簡陋,騎兵在近代戰爭中的作用也是可以發揮的。

    當然,日本還以為世界其他國家裝備都不怎麼樣,比如在和蘇聯的諾門坎戰役,還以為蘇聯是沙俄時期的軍事水平,結果在蘇聯的重型武器下,日本輸的很難看,日本大炮射程都夠不著蘇聯陣地,還採取了人肉炸彈的方式進行襲擊,結果還是慘敗。

    所以雖然在二戰中貌似用不太上,但是日本資源有限坦克這種重武器本來就不多,在亞洲戰場上,日本戰線拉的太長,就顯得很少,裝備也不太好,騎兵這種相對古老的作戰方式,也就只能在當時裝備不好的亞洲戰場使用了。

  • 2 # 露苓蝴蝶

    那是因為比起歐美那種現代化機械化戰爭模式,中國實在太弱了,火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配備騎兵蠻划算的,既可以衝擊國軍脆弱的防線,又可以節省維護機械化部隊的開支。對日本這樣一個國小資源有限的國家來說,是經濟的。

  • 3 # 釣魚倌

    騎兵,世界上最古老且獨立的兵種。

    騎兵在傳統的戰爭史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過去在世界上任何戰場,不管是大兵團的重甲衝鋒,還是小股部隊的快速突擊,騎兵都在衝鋒陷陣中給對手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和摧殘。

    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熱兵器的主流發展,騎兵也逐漸褪去了歷史的光環,各軍事強國已經使用坦克和裝甲車來代替傳統騎兵的衝鋒陷陣的作戰功能了。日軍在二戰期間還在配備騎兵,是有特殊原因的。

    一、對人海戰術的崇尚

    二戰中,日本還是崇尚一戰時的人海戰術,而機動性強、衝擊力大的騎兵對這種戰術來說是最好的選擇。

    二、戰場特殊環境下的要求

    二戰時日軍也有大量裝備了坦克和裝甲車的機械化部隊,且在攻城掠池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日軍還是把騎兵部隊主要投入在亞洲戰場,因為亞洲的戰場多山區,並不適合機械化部隊作戰,所以日軍就給每個部隊配備了騎兵,發揮騎兵優異且快速的機動作戰能力。

    三、軍隊光榮和驕傲的象徵

    其實日本騎兵在二戰前已經走向沒落,在熱兵器面前基本失去了昔日冷兵器時代的作用。但騎兵就像日軍的指揮刀一樣,當作是日本軍隊的光榮和驕傲而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在戰場不管是作戰還是運輸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就是二戰時日本為何給每個部隊配備騎兵的原因。

  • 4 # xiayuan-wang

    騎兵在平原作戰還是非常有優勢的。對騎兵產生足夠威脅的槍炮配置一般多在歐洲戰場, 那裡不但普遍裝備自動武器,而且裝甲部隊已經成為攻堅利器, 也成為戰場最突出的主角, 騎兵無論在速度,防護和攻擊力等方面都遠遠不足以擔當大任。而在東方戰場, 由於武器落後, 特別是自動武器的匱乏, 裝甲武器又處在原始階段, 所以在一戰時大放異彩的騎兵部隊(如波蘭騎兵)在二戰的東方戰場還能起到類似一戰的效果。

  • 5 # 歷史軍魂

    騎兵是一個古老的兵種,二戰時期除了中國和日本有騎兵之外,歐洲國家蘇聯、德國、波蘭等都有騎兵部隊。

    騎兵的機動效能比步兵強,步兵一天可行軍30公里,而騎兵一天可以行軍50公里。二戰時期的日本和美、英、德國家相比,其工業能力算比較弱的。因此,日軍不可能像歐洲國家那樣進行坦克群的機械化作戰。在中國戰場,中國的工業能力比日本還弱。因此,在中國戰場絕對不會出現騎兵拿著馬到去劈坦克裝甲車的一幕。

    騎兵的使用能彌補機動能力的不足,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國家。石油是戰爭資源的一種,如果日本工業發達,加之有足夠充足的石油,它為何不依靠燒油的汽車和坦克裝甲車呢?,這些東西的機動能力遠遠強於騎兵。關鍵就在於二戰時期的日軍還達不到這種地步,依靠四條腿馬總比兩條腿強啊。

    日軍的騎兵並不是在所有的地方都使用,在中國戰場也只有在平原地區才使用。在這些地方中國軍隊的火力較弱,騎兵擁有優勢。而在南方水網密集,根本就不適合騎兵作戰。同樣的道理,抗戰的時候,日軍在北方大量修築碉堡、炮樓,在南方為什麼沒有呢?

  • 6 # 紅色手電筒

    不只是日本,二戰中的各個國家中,一般是師一級的部隊中都會編有一些騎兵部隊,包括美軍,美軍在菲律賓甚至還有一個不滿員的騎兵團。

    和大多數人的想象不一樣,二戰中的騎兵與其說是騎兵不如說是騎馬的步兵,馬是主要的機動工具,到了戰場,騎兵大部分是下馬作為步兵作戰,這還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做槍騎兵,而一般我們喜歡看到騎馬揮刀的那種是輕騎兵或者叫驃騎兵,在二戰的時候已經很少見了。槍騎兵是主要的騎兵。

    騎兵在通常的作戰使用中,已經很少直接衝擊步兵的防禦陣地,因為這樣的戰法損失太大而戰果太小。直接乘馬衝擊也就對付八路這樣的子彈都得數著打的部隊還行,對付國軍正規軍都不行。有一個間接的例子,西北馬家軍的騎兵就是對彭總的一野可以說是連戰連捷,由於一野裝備太差,火力太弱根本頂不住馬家軍騎兵的衝擊,但是隨著打下了太原的解放軍開到,由於在太原繳獲頗豐,裝備改善很多,馬家軍騎兵再次進行這種乘馬衝擊的時候,就被解放軍發揮火力優勢打得丟盔卸甲。

    而日軍的騎兵肯定不會幹這種犯傻的勾當。而且我原來在李雲龍為什麼要有一個騎兵連中也列舉過騎兵部隊要幹很多事情,反而這種乘馬衝擊反而是最少的。騎兵主要是進行偵察,聯絡,保障側翼的安全這些任務,尤其是偵察,騎兵偵察可以說是日軍主要的戰術偵察手段,後來日軍把各師團的騎兵聯隊大部分改成了搜尋聯隊,執行同樣的任務。

    而在歐洲德軍除了偵察搜尋這些任務以外,還有反遊擊作戰,中國這邊由於游擊區大都在山地,騎兵的用處不大,不過偵察還是很重要的任務,尤其是騎兵偵察兵,畢竟偵察兵可以站在馬背上可以看得遠一點,而且八路伏擊部隊也真的有被站的高的日軍騎兵發現的戰例。

    不過,畢竟二戰開始已經是完全開始由機械化裝備取代動物執行戰鬥任務了,騎兵這種縱橫戰場一千年的兵種也到了告別的時候了。

  • 7 # 戰爭之王

    因為各個軍兵種的消亡和發展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在二戰中,雖然坦克裝甲部隊已經大為發展,成為了二戰中最為耀眼的明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騎兵這一軍種的消亡,二戰中依然有很多國家有騎兵存在。同時日本陸軍在二戰時,其作戰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戰時期,因此騎兵在其軍隊的重要性要比別的國家更強一些。

    還有一個問題是日軍當時的作戰目標並不是很強。比如當時的中國軍隊,很多中國軍隊甚至還不如一戰時期的西方軍隊,普遍缺乏機槍等自動武器,在火炮方面更是十分缺乏,步兵最基本的步槍不僅型號雜亂,而且子彈的補給也是一個巨大的問題。當時日軍機械化水平不高,保有很多騎兵部隊,而面對中國軍隊這樣火力嚴重不足戰鬥力差的對手,日軍的騎兵自然能有很大的發揮餘地

    可是日軍騎兵也只能在中國戰場飛揚跋扈了。在東南亞地區、太平洋戰場等,面對盟軍更強的火力,比如面對大量裝備的自動武器的步兵、炮兵力量、坦克裝甲兵等,騎兵這種十分明顯的目標幾乎就是活靶子,只會為盟軍徒增戰績。

  • 8 # 薩沙

    二戰中,配備騎兵的絕非日軍一個國家。

    實際上,英法德蘇都有騎兵部隊,只有財大氣粗的美軍沒有。

    日本配備騎兵,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一,日本的國力不能實現摩托化和機械化。

    從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間,日本汽車總產量是39萬8947 輛,最高年份在1940年,達5萬7330輛。這個數字實在太少,無法滿足200萬日軍的需要。

    同樣是1940年,蘇聯生產了14.54萬輛汽車,德國約30萬輛,英國也有40、50萬輛,而美國竟達 447.1萬輛,超過日本16年總產量的10倍。

    沒有汽車,就更別提裝甲車,那麼不用馬匹又用什麼組成快速部隊呢?

    第二,騎兵仍然具備相當的偵查、搜尋、偷襲能力。

    二戰中,小股騎兵在中國、東南亞、太平洋這種複雜地區,遠比機械化部隊摩托化部隊有用。

    基本人能夠透過的地形,騎兵基本都能透過。

    而且騎兵行軍速度是人的一倍以上,非常適合作為步兵集團的偵查、搜尋部隊。

    同時,在大會戰期間,騎兵部隊還可以高速推進,甚至深入敵後進行襲擊、破壞等任務。

    第三,日本騎兵並不是在馬上作戰的

    二戰中的日本騎兵,馬匹和腳踏車一樣,只是運輸工具。

    所有的騎兵,作戰期間必須下馬,和步兵一樣使用步槍、機槍和火炮作戰。

    日軍騎兵部隊也是配備機槍和火炮,甚至衝鋒槍的。

  • 9 # 倫敦上空的噴火

    第一 二戰中除了美英以外的主要產戰國仍然大量保持騎兵部隊第二 日軍也不是所有師團都有騎兵部隊

    二戰中為什麼還有騎兵這個“落後”兵種,這個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講起。19世紀末自動武器出現後騎兵已經很難正面突破步兵防線,但是騎兵仍然擁有機動優勢。在哪個汽車尤其越野卡車沒有普及的年代,騎馬仍然是在野外快速的機動的重要途經,騎馬機動的騎兵自然有其用武之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軍事家們就認為騎兵在下次戰爭中仍然能發揮巨大的戰略作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的運動戰中騎兵也發揮了不小的作用,當西線進入漫長的塹壕戰之後,騎兵才是暫時喪失了其戰略價值,因為騎兵和步兵一樣無法突破塹壕。

    但1916年英華人把坦克運用在戰場上後,西線騎兵又短暫的獲得表演的空間。一戰的坦克的確可以有效突破由機槍和步兵組成的塹壕,但是其普遍只有5-6公里的時速,根本無法承擔突破塹壕後對敵軍進行追擊的任務,當時有沒有足夠的越野卡車和快速的履帶車輛來運載步兵進行追擊,只有騎兵可以承擔在坦克突破塹壕後的追擊擴大戰果的任務,而且英法在一戰期間也都是怎麼幹的。

    而東線和中東戰場,因為雙方都沒有構建起西線那樣嚴密的塹壕防線,所有騎兵依然能發揮戰略機動兵力的作用。1918年9月的巴勒斯坦戰役中,英軍三個騎兵師在炮火和空軍的支援下掃蕩了巴勒斯坦的土耳其軍隊,一天之內便前進了四十公里。證明了當時騎兵在寬大戰線上仍然能發揮作用。

    時間進入二戰,坦克不再是慢吞吞的鐵疙瘩了,時速平均都可以達到40公里以上,而且當時世界各主要軍事強國都裝備了具備較強越野能力的卡車,和一定速度的裝甲履帶車輛,使得步兵也有能力跟隨坦克部隊進行進攻。

    當時值得注意的是有了這些快速坦克和快速運兵車,不代表所有部隊都能裝備,英美財大氣粗能給步兵部隊裝備足夠的卡車和裝甲運兵車,不代表其他國家也能做到,蘇德雙方就無力給所有步兵部隊裝備足夠德機動車輛,沒有足夠車輛的部隊也不能叫步兵用雙腿跟著坦克突擊吧(步兵趴在坦克上跟隨進攻德方式只能在短距離內使用,長途機動是做不到的),這個缺自然由騎兵來補了(同理還有騎腳踏車的部隊也是同理)。

    蘇德都沒有足夠的機動車輛,那日本自然更缺了。可機動迂迴,偵查襲擾,快速反應這些任務這些需要機動性強的部隊來幹,日軍保留騎兵自然也是很正常的。像日軍在中國戰場上的最後一次成功的攻勢作戰——老河口戰役,就是日軍第四騎兵旅團最先達到戰鬥位置 最先展開戰鬥,行進速度比戰車第三師團的坦克部隊還快。

    再回答多餘的一個話題,日軍也不是所有師團都有騎兵部隊,日軍騎兵部隊隨著戰爭程序是不斷縮小規模的,許多精銳師團的騎兵聯隊改編成了搜尋聯隊-即以汽車和裝甲車替代馬匹作為運載工具。而且騎兵部隊也不是想有就有的,所有許多戰爭末期組建的魚腩師團只有八個步兵大隊,不要說騎兵部隊連身管炮兵都沒有。

  • 10 # duh23333

    日軍二戰時只在適合於騎兵作戰的中國的東北及華北等地配備了騎兵。一是日本的自然資源有限,不可能將以前的騎兵一下子更換。二是中國的一些地方的地形也適合騎兵作戰,所以就可以發揮騎兵退役前的餘熱。

  • 11 # 優己

    這主要是因為戰場的需要!中國戰場上沒有足夠的槍炮,對騎兵威脅不是很大。其次,日軍在節約戰略物資,把這些物資投放到太平洋戰場上去。

    日本一直都是缺資源國家,發動二戰的目的也是掠奪各國的資源。這就造成了他們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重新分配。比如,日軍的兵力分成了兩個部分,他們把三分之一的軍隊投放在太平洋上與美軍作戰,把三分之二人數的軍隊放到中國戰場。但是在作戰物資分配上面,太平洋日軍所獲的給養佔了日軍所有給養總和的五分之四。也就是說,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其實物資也是匱乏的。他們沒有足夠的汽油去發動坦克裝甲車卡車等去機動部隊。所以,騎兵作為日軍的主要作戰序列也是無奈的選擇。

    當時日軍的石油必須從馬來印尼等地進口,然後再到日本提煉再運送到中國戰場來,使得日軍的燃油一直都不寬裕。日軍在運兵方面除了火車跟部分卡車機車,有一半以上的部隊運輸全部靠腿。騎兵在中原戰場應用有個好處就是給養就是不用喝油,草料可以就地解決。戰死的馬匹還能充作軍糧,這是資源綜合利用的好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4不鏽鋼固溶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