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昨日晚間,因為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公司釋出11篇評級為強烈推薦的研報,未對立案調查情況進行風險提示等原因,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管局釋出對民生證券的警示函,並直指其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把關不嚴等問題。自2017年12月29日復牌後,ST保千里連續走出了28個一字跌停,並在當時創下了A股連續跌停的記錄,雖然此後又被ST天馬的29個跌停重新整理紀錄,但其當時“一瀉千里”的架勢著實也讓股民們“開了眼”。券商研報還可信嗎?
4
回覆列表
  • 1 # 胡兄視野

    說實話,類似這樣的現象,曾經也經歷過,往往看到研報推薦大力推薦某股票,那麼該股票確實在之後這段時間,會出現一路走低的現象。那麼研報到底有用嗎?個人認為得分情況來看:

    1、行業學習用。如果只是作為企業戰略研究,行業學習,還是有一定的借鑑之處。從大方面來說,研報對行業的整體把控,包括政策、行業趨勢、市場分佈、標杆企業,還是比較到位。尤其對欲瞭解某個新行業,一份行業報告,不說讓你十分精通,成為專家級人物,但至少讓你不再是盲人摸象。

    許多企業做戰略研究,及諮詢公司,欲瞭解一個新行業,研報是一份不錯的工具。

    2、具體投資用。如果用於具體投資,那就要斟酌斟酌。再好研報,也不可能對標的企業,面面俱到,尤其許多企業機密。

    一份行業報告擺在眼前,不但要抽絲剝繭,驗證正確與否,可能話,最好實地考察。這也是許多私募等常做的事。當然如果作為普通二級市場投資者,尤其普通股民,那就要睜大眼睛。

    3、研報終究是二手資料,已經過人為加工,帶有主觀色彩。何況,哪個行業沒有利益糾纏?尤其資本市場本就是一個大型博弈場。這方面在美國資本市場就得到很好的闡釋,許多上市科技公司股價波動的背後,都站著華爾街的影子。不說別的手段,單單一個股票評級,就足以影響上市公司的股價波動。

    比如,據吳軍博士所述,2004年,美國證監會在Google上市3個月後解禁一批創始人和員工的股票,Google股票流通量翻了一番,股價相應下調了15%,這時,高盛發表研究報告,力挺Google,並上調了Google的股價預期。Google的股價在報告發表後,幾小時暴漲10%,順利化解了因內部解禁而帶來的賣壓。

    而對價值不大科技公司,一旦他們未能達到預期,華爾街就會無情打壓。

    所以,對於研報,要看你需求到底是什麼,要辯證的看問題。

    胡兄,持續創業者,獨立諮詢師,某大型民企戰略投資高階研究員,商業、網際網路觀察者。

    關注胡兄頻道,讓您收穫第一手商業邏輯、創業的心得。

  • 2 #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保千里28個跌停,民生證券竟然11次"強烈推薦",券商研報當然不可信。

    民生證券對保千里這家上市公司的問題不知道嗎?民生證券當然知道保千里的主營業務出了問題,主營業務沒有生意可做,沒有錢可賺,民生證券竟然還11次"強烈推薦",這就是欺騙投資者,這就是參與上市公司造假和虛假包裝上市公司欺騙投資者。

    民生證券為什麼參與保千里的造假欺騙,原因很簡單,就是收了保千里的錢,拿人錢財幫人家保千里造假來欺騙投資者。

    民生證券這種行業和做法在中國證券市場是思空見慣,證券公司都這麼幹,證券公司90%都在參與上市公司的包裝造假,而且已經形成了包裝造假的產業鏈。

    民生證券公司不幹別的證券也會幹,民生證券想賺這筆錢就得參與造假欺騙投資者,這在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形成行業潛規則了。之所以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質量不高,上市公司敢於造假欺騙投資者,是因為專業的證券公司在幫上市公司造假欺騙投資者,而證券公司參與造假欺騙投資者的違法成本又太低。

    而歐美證券市場對於證券公司參與上市公司包裝造假欺騙投資者的行業,處罰都非常嚴格,歐美的證券公司只要參與一次上市公司的造假欺騙投資者,基本上是罰款到傾家蕩產,證券公司的高管及參與的工作人員也要判處二十年以上的徒刑。

    所以,歐美的證券公司參與上市公司造假欺騙投資者的很少。在中國這種造假行為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券商研報根本不可信。

  • 3 # 杜坤維

    券商研報應該客觀、真實、準確。

    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公司釋出11篇評級為強烈推薦的研報,未對立案調查情況進行風險提示等原因,其結果令人悲催,ST保千里連續走出了28個一字跌停,並在當時創下了A股連續跌停的記錄。

    如何評價這一事件,筆者覺得民生證券連續強烈推薦顯然不客觀,存在問題,但是因為監管部門沒有披露民生證券研報失水準的原因,作為局外人評價這一事件要以事實為準神,不能臆測更不能猜測,以自己的想象去評價這一事件。

    作為券商研報,如果不經過實地調研,僅僅依靠公司提供的財務資料,採用一定的模型進行分析預測,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因為這是建立在上市公司的資料真實上得出來的結論,一旦上市公司提供的資料都是注水的甚至就是胡編亂造的,分析人員不加核實,研報得出來的結論就會大失水準,甚至牛頭不對馬嘴。

    很多時候即使到公司調研,有關人員陪同調研,如果公司刻意隱瞞,也未必能夠得到真實的第一手資料。

    筆者非常敬重渾水的職業精神,據媒體資料,渾水一般會去上市公司辦公地點與其高層訪談,詢問公司的經營情況。渾水更重視的是觀察工廠環境、機器裝置、庫存,與工人及工廠周邊的居民交流,瞭解公司的真實運營情況,甚至偷偷在廠區外觀察進出廠區的車輛運載情況,拍照取證。渾水將實際調研的所見所聞與公司釋出的資訊相比較,其中邏輯矛盾的地方,就是上市公司被攻擊的軟肋。我們很多分析師沒有這樣的敬業。很多人到公司走馬觀花的看一看聽一聽就是很敬業了,有部分分析師完全憑藉上市公司財報來分析,甚至部分人相互參考別人研報,草率下結論,形成研報大同小異。

    研報需要更加準確,這是市場的要求,但是對民生證券研報的評價需要客觀,不能臆測。

  • 4 # 陸燕青

    普通散戶見到的券商研報大都已經“過時”。由於失去了時效性,所以對於投資者來說,參考價值已經大打折扣。如果券商的研究報告有理有據,其研究分析的股票往往已經漲了很多,此時再介入難免成為接盤俠。

    券商研報作為投資參考文獻,理應客觀、公正,能夠給予股民以科學的投資建議。然而,由於各方面的利益驅使,疊加券商研究報告監管空白,造成了民生證券竟然11次"強烈推薦"這樣的奇葩。不僅使得相關的投資者蒙受財務損失,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券商研報的公信力,使之成為沒有贏家的零和遊戲。或者成為股票中機構套現的煙幕彈,乃證券市場的負能量。

    券商研究報告 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投資的絕對依據。券商的研究報告 一般都是有償服務,基金公司花錢購買,然後券商出具報告。此外中國A股上市公司雖多,業績能長期穩定增長的很少,大部分企業業績都有波動。相關的證券研究人員僅僅靠一二次上市公司調研,難以獲得第一手資料,更難以把握公司業績的增減。

    比如這個保千里,從2012年最低價格起到2015年,3年間漲幅接近10倍。就是這樣一個當年的大牛股,現在因為業績不達標等各種利空淪為垃圾股,股價跌回起點。而個別券商不知道出於何種目的居然大力推薦,可見目前對券商的證券監管還遠遠沒有到位。

    券商研究報告,大都會以事實、資料、調研資訊等作為依據,對相應的股票的價值進行綜合分析,總結出關於行業或宏觀政策的看法,並對相關股票的年度業績進行投資評級。

  • 5 # 艾米的投資圈

     券商研報可信嗎?母豬都能上樹了,哈哈。

    從本質上來說,券商賣方研究,只有賣方銷售,沒有研究。用某分析師朋友的話說“狗屁研究,本質上就是銷售,隨便從北清復交等名校招個應屆生,培訓2個月後,套路都會了。”

    所以對於民生證券這“保千里研報門”,我一點都不驚訝,這本來就是券商賣方研究常態呀。為了拿到業績派點,誰不可著勁兒的忽悠,交易越頻繁佣金越高;為了年底的新財富評選,誰不是不要臉的到處拉票,能進前3名則年薪百萬可期。

    中達股份(600074.sh)當初在非公開發行股份收購深圳保千里電子100%股權,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的時候,就造假虛增資產評估2.74億元,後來被證監會處罰後股價一洩千里,到現在已經吃了28個跌停。我一個不太熟悉的朋友,名人(在此不點名了)2015年趁著自己名氣大,募集了個私募,也不知道聽了誰的忽悠,重倉保千里。後來聽說,他去西藏自駕遊了,以療心靈創傷。不過,他還是運氣好的,如果持有到現在,估計跳樓的心都有了。

    回到正題,券商賣方研報可信嗎?我覺得可以看推薦邏輯,結合公司年報來看邏輯,如果像民生證券這樣僅僅是因為“本次立案調查結果對公司的主營業務不構成重大影響……”之類模糊的推薦理由,還是算了吧。

    通常賣方研究極力推薦某股,要麼是它的客戶重倉了此股,急需要拉高出貨解套;要麼是跟上市公司有某種利益勾兌。

    請自行腦補“神霧環保研報門”,某著名環保行業研究員的洗地之作——“動了我的愛股,當然要懟回去”。

    如果你信了他的話,那麼買神霧環保現在已經跌了80%。

    腦子最好用自己的,別輕易相信。這做到好難呀,本寶寶近期因為聽信一個非常非常要好的朋友所謂的內幕資訊,已經虧了20%了。這是我三個賬戶裡唯一虧損的一個,難過,難過……

    讓我靜靜地待一會兒。

  • 6 # 手機使用者5739204593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行業--證券諮詢!這行業的從業人員,自己不能炒股,每天卻假話大話空話套話教別人炒股!更加不可思議的是,講假話大話空話套話的這些人,年薪竟高達幾十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如果有一天,有人腦筋突然短路,說出真話,立馬被炒魷魚,成為無業遊民!

  • 7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保千里的28連跌卻收到了民生證券的十一次力挺,這讓人們不禁懷疑券商研報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券商研報質量的確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有一些券商內的投資分析家所提供的研報準確率的確堪憂。筆者透過大資料統計各個投資分析家所提供的研報數量和準確率發現,其中不乏準確率低於10%的人存在,甚至有的分析師全年準確率低到了4%,全年47篇預測只有兩篇正確,這類分析師的研報真可謂“另類的明燈”啊!

    當然,研報也不全是質量不好的,還是有很多預測準確率高的分析師的。透過大資料的分析發現,中信證券的鄢鵬,興業證券的張曉雲等等,預測準確率都達到了100%,其中鄢鵬和申銀萬國的應振洲,以41篇的高產和100%的準確率佔據榜首。而透過比較各券商的研報質量發現,長江證券以16000篇研報和70%以上的正確率成為了綜合質量最高的證券公司,興業證券的質量也可圈可點。

    券商研報釀成的慘案不止保千里這一家,曾經的方大炭素,天舟文化也都讓券商非常尷尬,所以說,研報的質量還需投資者仔細甄別,好的研報的確能夠為投資提供好的指導,而差的研報就要提醒投資者有效避雷了。之所以出現質量較差研報的原因有很多,其間的利益糾葛也無法言說,作為投資者,只能提升自身辨別能力,謹慎行事了。

  • 8 # 幸運的倖存者

    保千里公司因為涉嫌財務造假,被證監會停牌、立案調查和釋出強制性退市風險警示書,而且為公司審計財務的會計師也表示拒絕出具審計意見書。

    在保千里被立案調查後,民生證券釋出11篇保千里公司的研報,研報中未對立案調查情況進行風險提示,並給出強烈推薦評級。因此證監會發布對民生證券的警示函,指出其研究報告存在嚴重問題。

    難道民生證券對於保千里公司的真實經營狀況和相關公開資訊毫無所知,並在完全沒有實地調研的情況下,閉門造車以自我想象創造出11份問題研報?或者是民生證券故意誤導投資者?

    要知道,在2017年年底復牌後,ST保千里連續走出了28個一字跌停,創下了A股連續跌停的記錄。如果有投資者相信研報內容,並簡單地根據研報內容買入股票,豈不是虧損慘重?

    人無信不立,何況是作為擁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券商出具的研報應該把公正和可觀擺在第一位。尤其是在經營資料和經營狀況的描述上,更應該保證客觀公正。否則,任何一份水平低劣、缺乏公正的研報,不但會受到監管層的質疑和管制,也會失去股民的支援和信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辣大骨怎麼做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