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雜趣雜論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在諸侯國的時期,九鼎就已經不見蹤影了,秦朝的時候,九鼎就已經找不到了,難道說就沒有關於九鼎的歷史記錄嗎?還真有,根據《史記》的記錄,“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意思就是說,九鼎落入了泗水,那麼這九鼎是怎麼落入水中的呢?在秦昭襄王統治的時期,他得到了九鼎,於是他就準備運會都城,結果路過泗水的時候,九鼎掉進了河裡,雖然說找人去打撈,但是都沒有結果。相傳秦始皇也派遣了幾千人去打撈,但是都沒有結果,後期還有秦始皇派人打撈九鼎的畫像石,多半還是有一定可信的,但也有史料記載這件秦始皇撈鼎圖是漢初期為了政治炮製出來的政治宣傳畫,意思為漢代秦是天意所為,民心所向。所以不管這畫的意義,結果大家都不知道,畢竟沒有歷史記錄秦始皇找到了九鼎。而民間還流傳九鼎可能還埋葬於秦始皇陵墓內,這個得以後才能知曉。

      

  • 2 # 白居士點玄機

    九鼎乃天下一統之象徵,秦始皇造惡山積,上天震怒,豈能容他久坐天下?

    1.他重殺伐,滅六國,造了極重的殺業;

    2.他驕奢淫逸,修阿房宮,造了極重的淫業;

    3.他修長城、馳道,不給工錢,造了極重的盜業;

    4.施暴政,行酷刑,大失天和,極為不仁;

    5.焚書坑儒,毀滅聖教,罪在無間大地獄。

    正因為此,上天接連降災對他實行警告:

    1.13歲登基,16歲國內開始發生大饑荒;

    2.17歲,發生蝗災;

    3.18歲,冬天打雷;

    4.20歲,慧星多次出現;

    5.21歲,黃河氾濫;

    6.22歲,慧星再出,光芒遍天;盛夏結冰;

    7.24歲,旱災;

    8.28歲,地震;

    9.30歲,地震再發;

    10.32歲,大饑荒;

    11.34歲,天降特暴大雪,厚二尺五寸;

    12.46歲,出現熒惑守心;隕石落東郡,上寫“始皇帝死而地分”!

    同年秋某天,一位走夜路的使者從東經過華陰,突然有人手持玉壁將其攔住說:“請你把我這塊玉璧送給池君。”還說“今年祖龍死”。言畢不見。秦始皇對此鑑定結果是,這塊玉碧竟是八年前巡遊渡江時祭祀水神而投到江中的那塊!

    還在同年,始皇夢見和海神交戰,朝中占夢博士說:“水神,人不可得見,大抵都以大魚、蛟龍一類的形象出現。”於是,始皇在今煙臺福山,用邊弩射殺了一條大魚。回程途中,病倒在平津,七月死在今河北平鄉。

    秦始皇暴虐無道,發動戰爭,大行淫樂,毀滅儒教,不聽上天示警,不知悔改,違天背倫,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僅僅15年,秦國就滅亡了。秦始皇本人中年橫夭、死墮地獄,子孫斷絕,實乃報應也!

  • 3 # 大秦鐵鷹劍士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秦昭襄王五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55年,秦國攻滅西周,周之九鼎入秦。意外的事情是九鼎在歸秦途中掉進泗水河了,也就是九鼎沒有回到秦國。至於為何九鼎入秦要走泗水,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畢竟洛陽到咸陽有一條直路可走,沒有必要繞到江南走泗水河的。先秦時代的泗水河發源于山東的太平頂山,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濟寧市。秦始皇過彭城入泗水取鼎,而彭城是現在的江蘇省徐州市。濟寧市和徐州市相距數百公里,因此筆者認為司馬遷記載有誤。

    《秦本紀》西周君背秦,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九鼎是夏、商、週三代王權的像徵,據傳是當年大禹治水後收天下之銅所鑄造的九鼎。大禹將天下劃分為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共九州,每州設一個鼎,九鼎就像徵天下。西周建立後,周人將商朝都城朝歌一把火燒掉,然後在廢墟旁邊築洛陽城,以安九鼎。楚莊王曾問鼎中原,秦武王曾舉鼎而亡,九鼎成了王權最重要的像徵,得九鼎者得天下。

    《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始皇還,過彭城,齋戒禱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沒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巡視天下,到楚國舊地彭城,想起九鼎沒於泗水之中,為了彰顯秦德昭昭,秦皇命數千人下水尋鼎。古泗水河是黃河入海之道,江水濤濤,數千人下水依然無法尋得。秦始皇感嘆九鼎消失,於是收天下之兵,鑄十二金人以鎮國,奈何秦朝國祚較短,十二金人終究無法代替九鼎,最終被後世帝王融化鑄成銅錢使用。從此九鼎再沒有現過世,儘管後代不少帝王也派人下河求鼎。

    武則天當了皇帝后,建國號為周,於是她再造九鼎。神都鼎名永昌,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都。據傳武后九鼎中的梁州鼎用銅560700斤,十萬將士驅趕無數大牛、白象將其架立起來。北宋宋徽宗也造過九鼎,使用銅22萬斤,外表還塗了黃金粉。現在大禹九鼎、秦皇十二金人、武后九鼎、徽宗九鼎都不見了。

  • 4 # 縹緲峰下一粒沙

    “鼎”是青銅文化的代表,本是古代的烹飪之器,有三足的圓鼎,也有四足的方鼎。也許是因為鼎的形制太莊重沉穩,慢慢成了權力的象徵。“鼎”字也引申為顯赫、 尊貴、盛大、鄭重等等。

    “九鼎”更是中央政權的象徵,誰握有九鼎,誰就握有天下。所以歷代皇帝們都想擁有九鼎,秦始皇想要也不奇怪。

    但他派人打撈九鼎這件事兒有沒有發生過?還真沒人能確定。別說後世的我們不能,當時的朝中大臣也說不準。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秦始皇肯定是想要九鼎的,也會派人四處尋找,至於找的過程中有沒有潛入水下?那不重要。

    後世所知的是,秦始皇時九鼎並沒有現世。

    有種傳聞是秦始皇找到了九鼎,上面有成仙的記載,所以他才開始尋仙問道,但最終仙沒找到,自己卻死於巡視途中,九鼎做為陪葬品早已放置在了陵墓中——同樣不知真假。

    傳說中,九鼎是大禹在建立夏朝之後鑄造的,他把天下分為九州,一鼎代表一州,其上鐫刻本州的名山大川或代表性風物,這九隻鼎都收入夏朝都城中,表示“九州在手,一統天下”,只在重要祭祀時動用。

    但也有一種傳聞說,當時鑄造的就只是一隻鼎,名叫九州鼎,大家簡稱為“九鼎”,意義倒是一樣的,都象徵著統治天下的權力。

    我個人更傾向於九鼎是指九隻鼎。

    因為商代的時候,九鼎還沒有遺失,而商代對於王公貴族們使用代表身份的鼎有著嚴格的規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諸侯用七鼎,天子用九鼎”,如果貴族們都能用多隻鼎,天子顯然不會只用一隻,所以九鼎應該指的是九隻鼎。

    根據《墨子·耕注》的記載,“九鼎”的經歷是這樣的: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夏後、殷、周之相受也。

    從夏傳到周這條線是很明確的,秦滅周之後,還把九鼎搬到了咸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它們是好好呆在皇城中的。

    但到秦始皇統一天下時,這神器突然不知下落,並不是被偷或被搶,因為沒有相關的記錄,但它們就是不見了!

    在當時人們的心中,有九鼎才是上天認定的君王,沒有九鼎就會被懷疑有沒有掌控天下的資格。

    秦始皇拿不出九鼎,於是命令李斯用和氏璧雕刻了傳國玉璽,上面以小篆刻寫“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成為皇帝的信物。

    也就是說,傳國玉璽最初只是九鼎的替代品,如果九鼎在,也許還是會需要個玉璽來在各種公文上蓋章,但玉璽的作用就真和印章差不多了,不會被後世賦予那麼重大的意義。

    九鼎既然這麼重要,又不知遺失到哪裡去了,後世的皇帝們就想了個辦法:重鑄。女帝武則天和宋徽宗都曾重鑄過,雖然都是很精美宏偉的造物,卻已無法代表國家政權。

  • 5 # 酒熟梅子青

    先說結論:九鼎的傳說在中國曆來已久,九鼎更是皇權象徵,但這不意味著秦始皇真的派人來打撈過九鼎,就算是也未必是周朝的九鼎。(全文共1200字,只需3分鐘,就可以知道九鼎的下落)

    一、何為九鼎

    九鼎相傳是大禹統治時,收九牧之金而作成的器具。後來,九鼎被人們及帝王視為天子統治的權威。根據歷史考古發現,在殷商時期,對九鼎的記載幾乎找不到,這不禁讓人覺得有些奇怪。畢竟是商朝推翻了夏朝。然而到了周朝,關於對九鼎的記載則有多處可見,比如

    《史記· 周本紀》: 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寶玉”。

    又有:

    周公復卜申視, 卒營築, 居九鼎焉” 。

    此後的多少年裡,九鼎就一直是周朝天子統治天下的象徵。

    二、九鼎的下落

    如上所述,九鼎因為主要見於周朝,故而又被叫做周鼎。對於九鼎的下落,比較常見的就是“周鼎飛入泗水”,就是說周朝向東逃亡的時候,因為九鼎太重,所以就帶走了九鼎中的一隻,把它投入泗水。但其實這個猜測不是很站得住腳。理由在於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一件事情,說明鼎非常重,需要很多人才能搬運,不大可能一邊逃亡還一邊搬。據歷史記載:

    得九鼎, 凡一鼎而九萬人車免之, 九九八十一萬人, 士卒師徒, 器械備具, 所以備者稱。今大王縱有其人, 何塗之從而出” ?

    這個實際上記載著齊國幫助周王室打敗秦兵後,曾經想向周天子索要九鼎,但顏率說根本沒法運,因為經過魏國時,魏國必然會派兵來奪取。而且,九鼎很大,又不是細小之物可以隨身帶走,如何能瞞天過海?

    這也說明了周鼎應該不是在周天子及民眾逃亡時帶著,畢竟那麼重,攜帶著必然不利於逃跑。

    至於真實的周天子的九鼎在哪就不得而知了。

    三、秦始皇是否有打撈過九鼎

    個人認為,秦始皇在經過彭城時,確實有打撈過九鼎,但此九鼎非彼九鼎。也就算說,秦始皇打撈的實際上是其他九鼎。看到這,可能有些人會奇怪了,九鼎不是隻有周天子才有嗎?

    這個認識其實是不正確的。根據考古發現,在周朝末年,實際上當時大的諸侯國早就有開始鑄造九鼎了。比如曾侯墓挖出來的便是九鼎。這其實也是當時周王室式微,導致禮樂制度進一步破壞。

    《儀禮》:“ 天子九鼎, 諸侯七, 卿大夫五, 元士三也”

    因此,到了周朝末年,諸侯自己鑄造九鼎是很有可能的。

    實際上,彭城這個位置是很有可能是宋國都城的。這個錢穆大神的《先秦諸子系年考辨》有過考證,認為戰國後期,宋的都城應該是在彭城。這裡我就不班門弄斧了。

    那麼,泗水就在彭城之邊,則落入泗水的極有可能就是宋的九鼎,也就是宋鼎。

    這實際上司馬遷也做過推測:

    《史記·封禪書》:或曰, 宋太丘社亡, 而鼎沒於灑水彭城下四、結語

    考慮到九鼎的重量及人逃亡時的正常心理以及宋都城的位置,秦始皇可能真的派人去打撈過九鼎,但這個九鼎是宋國的九鼎,而不是周天子的九鼎。

    參考文獻:

    1.《史記·周本紀》;

    2.《史記·封禪書》;

    3.《儀禮》;

    4.《先秦諸子系年考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羅斯正在敘利亞對S500進行各項實驗,如果一旦研製定型,俄方是否還會拿出來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