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98896138607

    太極、形意、八卦三大內家拳,除了具有相同的拳法理論和風格特點之外,也有它們各自所獨有的特色,而所謂“特色”即是與其它拳法在身形動作和訓練方式上或大或小的“區別”。 在太極八卦圖上,形意拳走的是兩個“魚眼”,講究“斜插直入、剛中寓巧的整體爆發力”;太極拳走的是黑、白兩個陰陽魚中間的那條曲線,講求一個“化”字:“不離不即,不丟不頂,引進落空”;而八卦掌走的是兩個陰陽魚外面的圈線,講的是“剛柔相濟”,注重一個“變”字:“或粘或走、或開或合、或離或即,忽剛忽柔,變化莫測,無有定形”。因此,八卦掌腰的轉動幅度要大,身形的鑽翻搖返、俯仰遊縱、高低轉換以及“橫勁兒”的使用頻率要多,走中發力、以斜打正、步法左右掰扣的特點要突出,它主要練的是“身法和步法”。這就是八卦掌與其它內家拳法在訓練身形動作上的區別。 “走中發力、轉身換步和橫勁兒的使用”靠的是行走中腰胯抻開之後腰的粘力和旋力,而“直步橫行”是八卦掌用以鬆開腰胯,提高腰部平行旋轉幅度,進而增強“橫力”的最好訓練手段。在八卦圖上,乾(西北)、坎(正北)、艮(東北)、震(正東)、巽(東南)、離(正南)、坤(西南)、兌(正西)八方成圓;在拳法中,按照這個道理繞點走圓、左右迴圈、擰旋走轉正是八卦掌最便捷的訓練“直步橫行與步法轉換”之法。換句話說,為了松膀子、抻腰胯、開筋骨、長粘力和訓練“移步換形、脫身換影”之能,最好的練功方法就是走圈。站樁和坐功在所有的拳法門派中(包括八卦掌)幾乎都有;而動靜相兼的走樁(走圈)之功,卻是八卦門最獨到的基本功。八卦掌身法和步法的功夫就是轉圈“轉”出來的,走圈功就是八卦掌的特徵。這就是八卦掌與其它內家拳法在訓練方式方法上的區別。 聽說,早年一位八卦掌老前輩幹活兒時也不忘練功,每天都是馬步站樁端著大笸籮搖煤球,當他去另一頭兒倒煤球時,總是上身側轉,將盛得滿滿的大笸籮端在身後,雙腳直邁前行,日復一日地練出了功夫。可見練八卦也可以直著走,但終歸還要練出“直步橫行”的功夫,即:兩胯、兩腿衝向前方行進,而上半身卻在腰的帶動下轉向了身側。所以,轉圈功正是練這種功夫的最好方法。據前輩們講,八卦掌最初就只有轉圈和單換掌,後來的許多掌式套路都是二、三代先師們為了方便教授學生才創編出來,因此繼承傳統除了最主要的掌式身法之外,最不能丟的就是轉圈功。 從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的拳法口訣中可以看出,“順項提頂,松肩墜肘,緊背空胸,溜臀收肛,氣潛丹田”等項,都是三家共有的內容,而“合肘掩心出抱力,斜身擰腰中平轉”,卻是八卦掌特有的“要求”。關鍵在於:走圈功正是練出以上所有這些“功夫”的“方便法門”。也就是說,在一圈又一圈的走轉功法中,同時具備著“動”與“靜”兩個功法“要素”:一面是雙腳輪換著被軀體“提拉”起來再往前送出去;另一面卻是在“凝神靜氣”之中,雙手找出“合勁兒”置於胸前“定”住不動,並隨著上半身轉向身側。兩個“要素”截然分明,卻渾然一體。走轉掌之時,兩手蓄力如擰繩,身如螺旋,要練出“橫勁兒”,走中發力,側面進擊。走圈練好了,還能做到行走之中或者生活當中:一舉一動、隨時隨地“收穀道(提肛)”,使丹田氣足,功力深厚。這也是八卦掌的特點之一。 “提肛”是功夫,強行必致病,須與“頂懸”之功結合才能自然做到。走圈可以增強周身的氣血執行,速度可快可慢,須順其自然,早練氣,晚練神,“快”練身步,“慢”練功夫,又可“抻筋拔骨”。從大處說,走圈如同月亮饒地球:身體繞樹走是“公轉”,上半身往圓心及身後旋是“自轉”;從小處說,走圈時身體就像“一盤石磨”:胯以下是不動的磨盤,腰以上是轉動的磨盤,擰旋走轉當中,兩胯面向圈線不動,而腰卻是帶著上身與雙臂始終往圓心旋轉不停。走圈當中,無論步子快慢,都要像“行雲流水”,身子不可高低起伏;還須時時保持身體“中正”:頭懸於天,身子懸於頸項,四肢懸於軀幹,身體每一個關節處都鬆開“掛”住了,這即是貫穿全身的陰陽對立統一。此時,方能保證“斜身擰腰”時身體不偏。 況且,只有在這種“功夫狀態”下,前文所說的“內家拳所共有以及八卦掌所獨有的功夫要求”,才能隨著功夫的進展自然而然地練出來。關鍵是看住這個“勁兒”別讓它跑了。否則,“掛勁兒”丟失,“頂頭懸”就沒了,重心不穩,拳架沒了“中正”,所有關節的“陰陽對立”也沒有了;全身一盤散沙,“松肩墜肘、函胸拔背、溜臀收肛,氣沉丹田”全都談不上。還有,所謂“斜身擰腰”也不是腰使勁兒硬往裡擰,而是依靠“頂懸”之勁兒將腰胯相對鬆開,使上半身在上下方向(頭與腳)和前後方向(伸出之雙掌與不動之身)同時具有的“對立統一”推動下自動帶著雙臂往圓心旋轉。因此,說是“檸腰”其實是“松腰”,“擰”的動作不是用勁兒去擰,而是“掛勁兒”找到之後腰就鬆開了,自然可以流轉出一股“旋腰的勁兒”。反過來,沒有了“頂懸”腰也鬆不開,此時你如果還想使勁兒去擰腰,必然是脊柱不正、呼吸不暢、氣血受阻,日久成病。 說起來,不單是擰腰,所有的功法動力都來自天地交泰的種種“卦”象。“卦”乃“掛”也,正如我師所說:“一肢分兩節,四肢為八掛”。四肢皆掛於軀幹之上,全身的骨節也是一節節都掛著,這個“掛勁兒”猶如掛鐘的鐘擺,永不停歇地輕輕擺動,即:“頭往地心不斷勁兒地、沒完沒了地下落,直到“返勁”出來,輕輕帶動了全身的肢體動作。這個“落勁兒”和“返勁兒”就是走圈和一切掌式的動力,“天地交泰之氣”是“力源”,丹田是藏“氣”之所;而堅持一個“松”字:以“凝神靜氣”來鬆開筋骨、舒緩肌肉,就是打開了“氣”與“力”的通道。拳諺所說“用意不用氣與力、不努氣不努力”即是如此。換句話說,就是要隨時隨地不使拙勁兒。 日常生活中,我們的一舉一動常常是拙力百出,凡一用力則氣憋胸口,卻還處處渾然不覺;練功就是要去掉僵力和拙力,讓肢體氣暢力通,一切順其自然。一是要明白,只有“順其自然”地“放任”自己的肢體順著它放鬆的勁兒去走,才能最終引領它做好各種功法動作。也就是說,功法口訣中所要求的,原本就符合人的自然生理狀況,我們就是要解放被生活緊張、勞累所捆住的手腳,先去隨著它,再去引領它,曲中求直不用拙力,才能有成。不然,肢體沒有松透、松舒服了,就讓它按動作要求去做,一定會“氣滯力僵”,適得其反。二是要知曉,功夫須循序漸進,不可急於求成。無論“頂懸、松膀、旋腰、溜臀、松胯、合膝、磨脛、提肛”,都是日復一日自然而然練出來的,不能死板硬套地按照功法口訣強迫肢體去做“擰腰、提肛、合膝掩襠、裡直外扣”等種種動作。 功法口訣是前人功成之後的經驗總結,不是練功中的硬性規定,前一層次的功夫到了,後面的“要求”也會自然達到,如果硬性去做,只能是“虛火上攻,口乾舌燥,逆氣上行”,而且“顧東顧不了西”,哪樣也做不好,何日能達“整體之勁兒”?只有好好去練“初步的、要求不嚴格的走圈功”(可以配合站樁之法),循序漸進地去體會“陰陽對立統一”之感,儘量早一些找到走轉中的“頂懸”,保持身體“中正”,才能“提綱契領”地逐步做好各項功法要領。因此,所有這些不是“做”出來的,是找到了前文中所強調的“掛勁兒”之後自然出來的。這個“掛勁兒”對頭來說就是“頂頭懸”,對身體四肢來說就是找到了各個骨節、關節的“對立統一”,松長了筋脈,舒緩了肌肉,打通了氣血,也使四肢“力”的傳遞更加通暢、直接,並且逐漸生出變化中的“內勁兒”。根據個人練功體驗,這種“順其自然和提綱契領”的練功方法不但不慢,而且比任何其它方法都要快得多。 松腰是八卦掌等內家拳的要點,比它更重要的就是“頂頭懸”。“頂頭懸”是“綱”,綱舉目張。有了“頂頭懸”一切隨之而來。從外面說,就是有了身之“中正”;從裡面說,就是將“百會”與“會陰”打通,強化了氣脈。不管把“頂頭懸”比作蓋房時用的“千鈞墜”,還是修汽車的“千斤頂”,都是上為天所繫,下為地所吸,同時具有兩個上下對撐的力。把這個“勁兒”放到全身內外各處,前後左右上下皆是如此。兩力的方向相反,缺一不可,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這就是“頂頭懸”的真義。從頭的感覺入手,可以找到全身的感覺,都是一個“掛勁兒”。“頂頭懸”又叫作“虛領頂勁兒”,“虛”就在意識層面裡,最初我們可用“頭(千鈞墜)落地心”的方法入手,兩力對拉沒有止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等到有了“掛勁兒”的感覺,再把這個方法扔掉。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描繪功法的詞句都不是形容詞,每個字都有實實在在的含義,說“千鈞墜”落地心,上掛天下墜地,就要找到這個真正的感覺,一點兒也不能含糊。不管你練了多少年八卦掌,沒有找到“頂頭懸”仍然是一腳門裡一腳門外,不能真正入門,而一旦有了它,一把鑰匙能開千把鎖。初學走圈時應該放鬆心態,對周圍環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時間一長,就可以把“心”真正地靜下來,從而做到心定神嫻,兩手相合,中氣一團。這樣轉圈可以“靜氣蓄神”,使身體吸收“氣”的能量大於體力的消耗,比尋常走路還要省力。 轉掌之中,雙手為“合抱力” 上下力相同。此時舌抵上顎,頭頂懸,意念一到自然送出雙手。前輩們曾說,功深之後轉掌時的底手肘尖應該儘量做到與肚臍重合(功夫不深就做不到),這不是功法要領,也不是固定的拳法模式,僅僅是一個“檢測標準”,看看你的膀子是否松到了家。此時,如果腰松的不好,又失去了身體中正,上身向圓心裡旋的時候,肚臍眼也會隨著上半身往裡旋,底手肘尖就更“夠不著”肚臍眼了。也就是說,頂懸找好,保持中正,腰胯鬆開,在此情況下上身往裡擰旋,肚臍眼就會留在原地,不會隨著上半身走。這樣,雙膀徹底鬆開之後,底手肘尖才能“夠著”肚臍眼。“合抱力”也要有一定功夫才能找好,但到了更深的功夫層次後,這個“合抱力”的“焦點”會從上面的雙臂、雙手的纏裹之勁兒轉為下面的掩襠、吸胯、合膝之勁兒,這時的“合抱力”才跟丹田說上了話。可見,功夫都是層層遞進。另外,“擰旋走轉”之中立樁腳須放平、五趾自然抓地。無論式子高矮,“溜臀吸胯”之後,上身須直起來如坐板凳,不能“蹲身、彎腰、撅臀”。“蹲”則腰滯,“坐”則腰活。所有這些,也是有了“頂懸”和“中正”之後才能自然做到。 走圈時,裡腳前邁時為擰(腳與手前進的方向相反),外腳前邁時為旋。一擰一旋連綿不斷,就把身體重心從一腿“悄然”轉到另一腿,在行進中做到了“虛實轉換”。因此,應該逐漸做到:行進中前腳送出去尚未沾地之時,重心始終在立樁腿(後腿)之上,此時立樁腿的膝蓋不能超過本腿的腳尖以使自己重心不失;只有當前腳沾地並且往前趟步的時候,才能移動後腿所支撐的身體重心。還有,當一腿支撐身體重心時,另一腿的腳從後腳變前腳是由軀幹提起來後再送出去的,其送出之“力”在於意念“松落”與腰的“擰旋”這兩者的結合,不需要後腿用蹬力來相助。也就是說,當身體重心移動的時候,不能有一點往上起和往前蹬的勁兒。後腿一蹬則氣滯、力斷、重心失,違背了拳理。兩腿輪換來承擔身體重心應是虛實分明,沒有雙重;兩腿的陰陽轉換應是氣息綿綿,粘長之力不斷。 傳統文化中的“中庸”是對一切事物保持“中正不偏”;它代表的是一種真正的“恰到好處”、“無過無不及”的辨證思想。這裡的“中”是公正、適當,“庸”是“用”和“常”,又稱為“不偏不倚”。但是,它絕不是“永遠抱騎牆態度和走中間道路的老好人”的意思。“首鼠兩端”和“騎牆”表面看來十分靈活,遇到事就會“氣滯力僵”,受人控制。在拳法中,“中庸”就是保持身體“中正”,而“雙重”之病就是“拙力相抗、力滯、失重、騎牆”。因此,走圈時應時刻保持身體重心“相對”地放在一條腿上,“進退行止”自己掌握,兩腿的“虛實轉換”只是腰在“擰”或“旋”之時一瞬間換位的事情。不能是行進中虛實不分明,重心總是在兩腿之間,永遠處於“漂移、位移”狀態;這樣走圈就成了尋常人走路,雖然可以健身,卻不能成為內家武功的練功手段。走圈功既是內家拳的基本功,也是一種健身氣功。作者:張鐵生(文章未完待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一輛家用中型轎車。希望落地25萬元以內,跑高速穩當,隔音好,省心耐用。哪款好,求大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