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ay徐徐

    根據印象中的演義,簡單分兩類,一類是拋棄袁紹跑過來的,另一類是投降或者俘虜過來的。肯定有不全,希望大家補充。

    第一類就是大名鼎鼎的謀士三人組,荀彧,荀攸,郭嘉。他們三開始為袁紹打工,後來感覺袁紹這人名不副實,而且組織內都是拼關係,派系鬥爭嚴重。相反透過伐董之戰曹操嶄露頭角,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第二類人就很多了,最著名的有兩個。帶路黨兼嘴炮黨許攸,是他把袁紹內部軍事機密向曹操透露得底掉。他背叛袁紹的原因就一個,後方家人違法亂紀,被留守鄴城的審配執行法律了。

    另一個就是連諸葛亮都非常忌憚的張郃,他是袁軍中有數的將領,只是前期並不是很受袁紹待見,獨領方面軍作戰的基本是顏良文丑,沒他啥事。烏巢糧倉被偷襲後,袁紹軍隊還沒崩潰,有兩種不同意見,以張郃高覽為代表的軍方派認為必須救援糧倉,以郭圖為首的參謀派認為曹操主力不在,可以趁機擊潰曹操大營,一舉扭轉戰局。而袁紹參謀團最著名的謀士,總參謀長怚授卻因為意見不合,被下獄。袁紹這時果斷了一把,決定放棄救援糧倉,攻擊曹操大本營。但老袁也不想想,打了幾年的相持戰,雙方的大本營基本都是金城湯池,哪裡那麼好打!張郃狂攻幾次後無法實現目標,只好上報袁紹,郭圖聽了後急眼了,這不是表明他沒能力嗎?這口鍋得甩,於是汙衊張郃充滿失敗情緒,對主公命令陽奉陰違,不出力。前線的張郃聽了大為惶恐,無奈之下帥主力軍向曹操投降,至此袁軍大崩潰。

    失敗後俘虜的小魚小貓很多,比較有意思的就是陳琳這兄弟,當時袁紹昂揚出兵的時候,命令他做了一篇檄文,那篇文章千古有名,和後來的駱賓王的號稱兩大戰爭檄文。曹操看了之後冷汗淋漓,偏頭痛都治好了。被俘後曹操第一時間問他,我和你是有仇,但我家祖宗和你沒仇吧,你差不多18代都罵翻了!陳琳不虧是袁紹的文膽,囁囁嚅嚅的說了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大度的曹操於是放了他。

    有一個人需要提及,田疇。他原來也屬於袁紹管,袁紹失敗後他就隱居了。曹操聽說過他的大名,把他重新請出。他為曹操在蕩平北方少數民族,征服今天北京,遼東這一塊立下汗馬功勞。

  • 2 # 風逍逍兮易水寒

    大家好,我是歷史風雲閣閣主!

    三國是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最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個時期之一。得益於《三國演義》的傳播,現代人對三國時代的歷史比較熟悉,三國的歷史故事也是如數家珍,三國也作為古代的代表性時期吸引著無數人去了解中國歷史。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梟雄,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文學家。曹操一生之中南征北戰,打了無數場大大小小的戰役,讓他損失最為慘重的可能就是赤壁之戰了。赤壁之戰中,曹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意圖統一南方,沒想到被周瑜一把大火燒了個精光。

    損失最慘重的是赤壁之戰,印象最深、最艱難的戰役莫過於官渡之戰了。官渡之戰中,曹操是弱勢的一方,絕大多數領域都被袁紹壓制,那是決定北方霸主的關鍵性戰役,也是曹操一生中打得最艱難的戰爭,最終,曹操慘勝,奪得了北方霸主的位置。

    曹操和袁紹本是兒時的好朋友,但是為了霸主之位也不得不兵戎相見。這種情況在亂世很常見,因為立場不同、利益不一致而分道揚鑣的親人、朋友多了去了。

    三國時期除了那些驚心動魄的戰爭外,文臣之間的鬥智,武將之間的鬥勇也是很大的一個看點。也許有些人不知道,曹操的很多文臣武將都是從袁紹處投奔而來。

    一、荀彧

    荀彧,字文若,東漢末年潁川荀家人,是名副其實的世家子弟,出身較好,學識淵博,才能頂尖。

    大家都知道,古代從仕都是講究家世的,不僅君擇臣要看家世,臣子選擇主子除了看其發展潛力之外,也會看家世和名聲。袁紹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傳人,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在朝廷之上,為了維護漢室的尊嚴,執劍與董卓針鋒相對,為他贏得了不少名聲。

    袁紹在當時是天下最值得投資的一路諸侯,不僅名聲大,家世顯赫,而且到處招賢納士,儼然是要成為天下第一諸侯的模樣。憑藉著袁家的關係網和袁紹個人的名望,很多能人異士都前往河北投奔了袁紹,其中就有荀彧。

    荀彧是世家子弟,自然也比較傾向於同為世家的袁紹,荀彧一出仕就在袁紹賬下效力。荀家也是世家之中的龐然大物,荀彧一投奔袁紹就被待之位上賓。荀彧雖然傾向袁紹,但是他也是一個頭腦清醒的人,見了袁紹之後,荀彧認為袁紹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人,於是荀彧離開了袁紹。

    此時,曹操在兗州招兵買馬,引進人才,荀彧幾經權衡之後,認為曹操才是成就霸業之人,才是他要找的明主,,於是荀彧直接投奔了曹操。曹操得到荀彧後非常開心,稱讚荀彧為“吾之子房”。

    事實證明,荀彧的眼光非常毒辣,曹操的魄力、能力和志向都遠超袁紹,雖然袁紹藉助自己的家世成為了天下第一大諸侯,但是曹操在荀彧等一幫賢臣良將的輔佐下,最終笑到了最後。

    二、郭嘉

    郭嘉的大名在三國時期可是如雷貫耳,他號稱“鬼才”,是當時最優秀的謀士之一,三國時代在謀略方面能與郭嘉相提並論的人不超過五個。而曹操能統一北方,郭嘉發揮得作用功不可沒。

    郭嘉字奉孝,也是潁川人,跟荀彧是好朋友。郭嘉一開始也投奔了袁紹,他想看看袁紹值不值得自己效力。見了袁紹後,郭嘉立馬就看出了袁紹是一個沽名釣譽、優柔寡斷的人,雖然袁紹效仿古人禮賢下士,但是卻不會用人,不善決斷,他與荀彧的看法一樣,認定袁紹不能成事,於是郭嘉也離開了袁紹。

    離開袁紹後,郭嘉在家閒坐了幾年,直到好友荀彧將他推薦給曹操。當時曹操頗為器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賬下缺少能隨軍出謀劃策的軍師,於是荀彧就推薦了郭嘉。曹操與郭嘉見面後,共同探討了天下大勢。最終曹操下定結論,能幫助他成就霸業的只有郭嘉,而郭嘉也認定曹操就是他要找的主公。

    郭嘉從此就成為了曹操的軍師祭酒,跟隨曹操南征北討,出謀劃策。郭嘉的“十勝十敗論”是他一生之中的閃光點之一,當時曹操擔心自己不能抵抗袁紹,主帥的信心出了問題,那還得了,於是郭嘉就丟擲了十勝十敗論。

    郭嘉根據對袁紹心理狀態的準確判斷,列舉出了十條理由,證明曹操必勝而袁紹必敗。郭嘉的分析有理有據,還幫曹操擬定了近期和遠期的作戰目標,承擔了曹操集團戰略制定者的角色,極大的提振了曹軍計程車氣和信心,也確立了郭嘉在曹操智囊團中的核心位置。

    三、張郃

    張郃是袁紹手下的重要將領,與高覽、顏良、文丑並稱為“河北四庭柱”,屬於袁紹手下最頂尖的將領之一。張合的能力極強,以巧變著稱,擅長利用地勢地形來制定軍事行動,在三國後期,他是諸葛亮最為頭疼的對手之一。

    張郃本是冀州刺史韓馥的部將,在黃巾之亂中,張郃為鎮壓河北的黃巾軍立下了不少功勞。袁紹巧取冀州後又成為了袁紹的部將,為袁紹擊敗公孫瓚和張燕,統一河北做出了重要貢獻。

    官渡之戰中,袁紹剛愎自用,不納良謀。在曹操親自帶兵燒燬袁紹設在烏巢的糧倉後,他不僅不去救烏巢,反而聽從郭圖的餿主意,圍魏救趙進攻曹操的大本營,迫使曹操回軍救援,這樣烏巢之危自解。

    但是進攻烏巢的是曹操,烏巢守將是否能在曹操手下堅持到袁軍攻破曹操中軍大營還是個問題,更別說要攻破曹操的中軍要耗費多少精力和時間,而且烏巢被毀肯定會影響士兵的戰鬥力。郭圖似乎完全沒想到這些,張郃卻想到了,但是袁紹沒有采納張郃的建議。最終烏巢糧倉被焚燬,曹操的中軍大帳也沒攻下來。

    袁紹這個人平時表現得禮賢下士,但是實際上是一個小肚雞腸、僅僅計較的人。打了勝仗還好,打了敗仗他肯定要找一個人來背鍋,田豐跟沮授就是這樣被袁紹下獄的,郭圖擔心袁紹遷怒自己,於是惡人先告狀,誣陷張郃和高覽暗通曹操,出工不出力,還詆譭袁紹。張郃得知後,怕袁紹處置自己,加上袁紹大勢已去,他和高覽商議後,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投奔了曹操。

    張郃是河北四庭柱之一,他的投降對曹操的意義太重大了,曹操親自迎接張郃、高覽,對他們委以重任。張郃加入曹操賬下後,也是忠心耿耿,在曹操攻佔河北和平定馬超韓遂的叛亂中,張郃立下了赫赫軍功,成為了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

    四、許攸

    許攸大家都不陌生了,他就是那個曹操光著腳跑出去迎接,改變了官渡之戰結局的關鍵性人物。

    雖然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許攸都是以一個貪財好色,懦弱無能的形象出現,但是許攸確實是一個有才能的人。他小時候與曹操、袁紹交好,三人都是好朋友。袁紹執劍對抗董卓的廢帝之舉後,許攸投奔了袁紹,成為了袁紹手下重要的謀士,位高權重。

    許攸在袁紹的稱霸之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他跟袁紹是發小,袁紹對他的信任也比其他人要多一些,許攸雖然生性貪婪,但也是一個智謀之士。在袁紹奪取冀州,擊敗公孫瓚的戰爭中,許攸都是幫助袁紹出謀劃策的功臣。

    官渡之戰爆發,許攸隨軍出征。初期,袁紹憑藉絕對優勢死死地壓制住了曹操。隨著戰事的推進,袁紹的補給線拉得越來越長,袁曹雙方開始進入對峙時期。袁紹的八大謀士相互之間都看他人不順眼,經常內鬥。

    這時,許攸的家人在鄴城因貪贓枉法被捕入獄,留守鄴城的審配終於抓到了許攸的把柄,連忙派人去報告前線的袁紹。此時許攸正在勸袁紹分兵連夜奔襲許都,他認為曹操傾全力來抵抗袁紹,許都必定空虛,如果派一支騎兵輕裝前進,便可輕而易舉佔領許都,首尾夾攻曹操,必能擊敗曹操。袁紹得到了審配的報告,立馬氣就不打一處來,將許攸亂棍打出。

    許攸搞清楚袁紹為什麼對自己態度突然變差後,心中恨極了審配,越想越氣,最後一氣之下投奔了另一位好友曹操。許攸處於袁紹的決策層,掌握了袁軍許多機密,曹操得知許攸前來投奔,連襪子都沒穿,冰天雪地的打著赤腳就跑出去迎接了。

    許攸投奔曹操後,急需立下大功確立自己的地位,他非常清楚自己掌握的軍事機密對曹操有多大的價值。他一針見血的曹操軍最大的軟肋就是糧草不足半月,必須速戰速決,但是正面對戰,曹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於是許攸將袁紹軍的屯糧之所及佈防這等最高級別的軍事機密和盤托出,曹操大喜過望,馬上調兵,當夜就燒燬了烏巢。袁紹幾十萬大軍的糧草被曹操燒燬,軍心不穩,在接下來的交戰中,曹操士氣旺盛計程車兵戰勝了士氣低迷的袁軍,成就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

    除了以上四位,還有陳琳、高覽、董昭、朱靈、辛毗、崔琰等大才都從袁紹集團投奔了曹操。袁紹家世好,聲望高,一開始誰都以為他是最有希望成就霸業的諸侯。但是袁紹的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將一手好牌打了個稀巴爛。

    袁紹蒐羅了無數賢臣能將,但是在他的短視之下,統統為曹操做了嫁衣。曹操集團決策層的重臣很多都是從袁紹處投奔而來,可以說曹操的一統北方的半數班底,都是建立在袁紹的基礎上的。

  • 3 # 南方鵬

    袁紹曹操舊交,同朝為臣又是好友,時逢亂世,各自發展,弄至刀兵相見,積不相能,最後大打出手,曹勝袁敗,勝者席捲所有,敗者全軍盡墨,這對老友的交鋒後,袁紹手下不少人才為曹操所納用,在後來的內政外交軍事各方面大放異彩,比較知名的有:

    其中還有一位易為人所忽視的大人物荀彧荀文若,初時在看到潁川為四戰之地後勸鄉人離開,自己也攜家族到河北,受袁紹重用,看出袁紹不能成事,便投奔曹操,賢士相見恨晚,曹荀一見互相心折,荀彧說遇到明主,曹操說“吾之子房”,曹操的功業,如果沒有荀彧相助,未必不能成就大業,但絕不會那麼順風順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隆皇帝為何要出動22萬軍隊,耗時5年進攻大小金川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