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咽喉要道之一: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十分重要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用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獲取鉅額的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
蘇伊士運河在1869年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它連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海運最頻繁的航線之一。同時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貿易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
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之低窪的三角洲,東面是乾旱的西奈半島。 蘇伊士運河穿過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印度洋。地峽是由海洋沉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的砂礫、尼羅河的沖積土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在地峽處開鑿運河,溝通洋或海,可以節約海上航程。
馬克思曾經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根據統計,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公里以上。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得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線起來,是全世界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蘇伊士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再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
咽喉要道之二: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一條漫長海峽,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近代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國際上習慣用它稱呼該海峽。新加坡海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運送。大多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大約1080千米。最寬處達370千米,最窄處37千米,是連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馬六甲海峽連線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日本稱馬六甲海峽是其海上的“生命線”。每年大約有5萬艘船隻透過馬六甲海峽,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崛起,據預測這個數字在20年後將增加一倍。並佔據世界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額。世界四分之一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歷史久遠達2000多年,是環球航線的重要環節,馬六甲海峽由於同時兩岸泥沙不斷向海峽內淤積,海岸線每年大約向前伸展60~500米。如果按照此淤積速度,馬六甲海峽1000年內就會消失。因而加強航道疏浚和綜合治理是十分艱鉅任務。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國際水道。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肩。
作為連線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運輸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馬六甲海峽曾先後接連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華人所控制。
馬六甲戰略位置儘管十分重要,但也面臨的幾個重要的難題,如下:
一是通航的路徑狹小。比如馬六甲海峽南部出口,有一條在新加坡附近的水道,儘管有805公里長,但最窄處只有37公里寬,對於海上交通造成不便。
二是海盜十分猖獗。由於馬六甲海峽是世界繁忙的水道,再加上海峽有很多寬度狹小地方。因此,早在19世紀時,馬六甲海峽就是一個海盜十分猖獗的海峽。到了21世紀海盜也並未消失,而是日益猖獗。由於馬六甲海峽處於三國交界處,國際間的合作有些問題。三國海軍需要全年全天候巡邏馬六甲海峽。
三是恐怖主義威脅。由於馬六甲海峽寬度最窄處只有37千米,深度只有25米。因此,很多專家擔心如果恐怖分子將一些船隻弄沉船隻,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四是印尼的煙霧。由於印尼時常發生森林大火,同時有些印尼土著部落又有火耕的傳統,經常造成馬六甲海峽出現煙霧,影響了航行安全,有時能見度僅僅200米。
五是水深漸淺、伴隨著擱淺的事故。馬六甲海峽海底平坦,多為泥沙質,而且水流平緩,容易淤積泥沙,所以水下有數量不少的淺灘與沙洲。巨大的郵輪擱淺事故時有發生。有人預計,由於兩岸泥沙迅速淤填,在一千年後,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可能相連線,馬六甲海峽將會消失。
咽喉要道之三:霍爾姆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線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作為當今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又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爾木茲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類似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因為是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都有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需要透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
霍爾木茲海峽扼守波斯灣的出口,並且是盛產石油的波斯灣的十分重要門戶,在戰略上和航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透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洲、日本和美國等地。波斯灣產油國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它們共同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的60%的供應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每天差不多有近200條油輪運載這些國家的大約2000萬桶的原油透過海峽,。預測,一旦被切斷,西方經濟無疑就會遇到致命威脅及打擊,因此,霍爾木茲海峽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並非空穴來風,歷來是世界列強控制的重要目標。
咽喉要道之四:直布陀羅海峽
直布陀羅海峽,是連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位於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間,北岸為英國的直布羅陀南岸為摩洛哥。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兩岸山勢雄偉,景色十分優美。沿岸有直布羅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達等港口。
由於直布羅陀海峽則是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並且和地中海一起構成了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天然分界線,因此,被譽為西方的"生命線"。
從軍事角度看,直布羅陀是軍事戰略性重鎮,直布羅陀海峽還是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和北約各國海軍進出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是美國地中海艦隊的根據地,美軍可藉此隨時控制和封鎖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出入大西洋的必經之路
直布羅陀海峽作為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
直布羅陀領土糾紛,是西班牙和英國之間長期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以來,西班牙始終沒有放棄對直布羅陀的領土主權要求。二戰期間,英國加強了軍事防禦,西班牙也長期對直布羅陀半島進行封鎖。1959年西班牙政府求助聯合國,希望藉助聯合國的力量迫使英國歸還直布羅陀主權,但英國認為直布羅陀是自己的非自治領土,拒絕歸還。後來,直布羅陀舉行過公投,但結果大多數人支援歸屬英國。英西兩國就直布羅陀問題進行多次對話,但兩國圍繞直布羅陀的主權、對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海域的控制權等問題始終爭執不下。目前在直布羅陀海峽長期保持軍事存在的,除了英國和西班牙外,還有非洲的摩洛哥以及美國。
咽喉要道之五:百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平均深度約30米~50米,最狹處約85千米;海峽內島嶼羅列,其中包括代奧米德群島(約16平方公里及聖勞倫斯島(約2560平方公里)。
這個海峽連線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曾經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擁有四個身份:一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線;三是俄美兩國的分界線;四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透過處。
咽喉要道之六: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十分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
巴拿馬運河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長度約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一側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由於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一直被美國所控制。100年來,巴拿馬運河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花園。美國不僅擁有巴拿馬運河區的永久租借權,而且還可駐軍,形成“國中國”狀態。到了1999年,經過漫長的談判,巴拿馬政府才從美國手中收回了運河控制權。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兩條人工水道之一,另外一條為著名的蘇伊士運河。歷史上,行駛於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船,原先不得不繞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而使用巴拿馬運河後,可大幅縮短航程約15,000公里。尤其是由北美洲的一側海岸至另一側的南美洲港口也可節省航程多達6,500公里。航行於歐洲與東亞或澳洲之間的船隻經由該運河可減少航程3,700公里。 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寬150米至304米。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並設有6座船閘。船舶透過運河一般需要9個小時,可以通航76000噸級的輪船。值得一提的是,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咽喉要道之七:土耳其海峽
被稱為“天下嚥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
世界咽喉要道之一: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是一條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十分重要的咽喉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蘇伊士運河是埃及用人民血汗和生命築成的,但卻為英、法的運河公司把持。蘇伊士運河公司每年獲取鉅額的利潤,成為埃及的"國中之國"。
蘇伊士運河在1869年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貫通蘇伊士地峽,它連線地中海與紅海,提供從歐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海運最頻繁的航線之一。同時也是亞洲與非洲的交界線,是亞洲與非洲、歐洲貿易來往的主要通道。運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蘇伊士城,長190公里。
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運河西面是尼羅河之低窪的三角洲,東面是乾旱的西奈半島。 蘇伊士運河穿過蘇伊士地峽,溝通地中海和紅海、印度洋。地峽是由海洋沉積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時期積存的砂礫、尼羅河的沖積土和風吹來的沙等構成的。在地峽處開鑿運河,溝通洋或海,可以節約海上航程。
馬克思曾經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根據統計,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公里以上。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得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線起來,是全世界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蘇伊士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再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
咽喉要道之二: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位於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之間的一條漫長海峽,是由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三國共同管轄。馬六甲是馬來西亞近代一個重要的國際貿易交通港埠,國際上習慣用它稱呼該海峽。新加坡海峽只是其中的一小段。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85%的石油依靠水路運送。大多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大約1080千米。最寬處達370千米,最窄處37千米,是連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國際水道,馬六甲海峽連線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日本稱馬六甲海峽是其海上的“生命線”。每年大約有5萬艘船隻透過馬六甲海峽,尤其是中國的經濟崛起,據預測這個數字在20年後將增加一倍。並佔據世界海上貿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份額。世界四分之一的運油船經過馬六甲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歷史久遠達2000多年,是環球航線的重要環節,馬六甲海峽由於同時兩岸泥沙不斷向海峽內淤積,海岸線每年大約向前伸展60~500米。如果按照此淤積速度,馬六甲海峽1000年內就會消失。因而加強航道疏浚和綜合治理是十分艱鉅任務。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上還是軍事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國際水道。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肩。
作為連線印度洋和南海的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和中國之間最短的海上航道,因此也是世界上水上運輸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馬六甲海峽曾先後接連被阿拉伯人、葡萄牙人、荷蘭人和英華人所控制。
馬六甲戰略位置儘管十分重要,但也面臨的幾個重要的難題,如下:
一是通航的路徑狹小。比如馬六甲海峽南部出口,有一條在新加坡附近的水道,儘管有805公里長,但最窄處只有37公里寬,對於海上交通造成不便。
二是海盜十分猖獗。由於馬六甲海峽是世界繁忙的水道,再加上海峽有很多寬度狹小地方。因此,早在19世紀時,馬六甲海峽就是一個海盜十分猖獗的海峽。到了21世紀海盜也並未消失,而是日益猖獗。由於馬六甲海峽處於三國交界處,國際間的合作有些問題。三國海軍需要全年全天候巡邏馬六甲海峽。
三是恐怖主義威脅。由於馬六甲海峽寬度最窄處只有37千米,深度只有25米。因此,很多專家擔心如果恐怖分子將一些船隻弄沉船隻,將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損失。
四是印尼的煙霧。由於印尼時常發生森林大火,同時有些印尼土著部落又有火耕的傳統,經常造成馬六甲海峽出現煙霧,影響了航行安全,有時能見度僅僅200米。
五是水深漸淺、伴隨著擱淺的事故。馬六甲海峽海底平坦,多為泥沙質,而且水流平緩,容易淤積泥沙,所以水下有數量不少的淺灘與沙洲。巨大的郵輪擱淺事故時有發生。有人預計,由於兩岸泥沙迅速淤填,在一千年後,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可能相連線,馬六甲海峽將會消失。
咽喉要道之三:霍爾姆茲海峽
霍爾木茲海峽是連線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霍爾木茲海峽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該地區,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作為當今全球最為繁忙的水道之一,霍爾木茲海峽又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霍爾木茲海峽被譽為西方的"海上生命線"。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石油運輸通道——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
霍爾木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類似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公里,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38.9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因為是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都有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需要透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
霍爾木茲海峽扼守波斯灣的出口,並且是盛產石油的波斯灣的十分重要門戶,在戰略上和航運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透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洲、日本和美國等地。波斯灣產油國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它們共同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的60%的供應量,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每天差不多有近200條油輪運載這些國家的大約2000萬桶的原油透過海峽,。預測,一旦被切斷,西方經濟無疑就會遇到致命威脅及打擊,因此,霍爾木茲海峽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並非空穴來風,歷來是世界列強控制的重要目標。
咽喉要道之四:直布陀羅海峽
直布陀羅海峽,是連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位於西班牙伊比利亞半島最南部和非洲西北角之間,北岸為英國的直布羅陀南岸為摩洛哥。全長約90千米。該峽最窄處僅13千米,其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自大西洋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度為每小時4千米。兩岸山勢雄偉,景色十分優美。沿岸有直布羅陀、阿耳赫西拉斯和休達等港口。
由於直布羅陀海峽則是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並且和地中海一起構成了歐洲和非洲之間的天然分界線,因此,被譽為西方的"生命線"。
從軍事角度看,直布羅陀是軍事戰略性重鎮,直布羅陀海峽還是美國海軍第六艦隊和北約各國海軍進出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西班牙羅塔海軍基地是美國地中海艦隊的根據地,美軍可藉此隨時控制和封鎖直布羅陀海峽。直布羅陀海峽也是俄羅斯黑海艦隊出入大西洋的必經之路
直布羅陀海峽作為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大西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是兵家必爭之地。
直布羅陀領土糾紛,是西班牙和英國之間長期懸而未決的歷史遺留問題。長期以來,西班牙始終沒有放棄對直布羅陀的領土主權要求。二戰期間,英國加強了軍事防禦,西班牙也長期對直布羅陀半島進行封鎖。1959年西班牙政府求助聯合國,希望藉助聯合國的力量迫使英國歸還直布羅陀主權,但英國認為直布羅陀是自己的非自治領土,拒絕歸還。後來,直布羅陀舉行過公投,但結果大多數人支援歸屬英國。英西兩國就直布羅陀問題進行多次對話,但兩國圍繞直布羅陀的主權、對直布羅陀海峽附近海域的控制權等問題始終爭執不下。目前在直布羅陀海峽長期保持軍事存在的,除了英國和西班牙外,還有非洲的摩洛哥以及美國。
咽喉要道之五:百令海峽
白令海峽,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是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是連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通道。平均深度約30米~50米,最狹處約85千米;海峽內島嶼羅列,其中包括代奧米德群島(約16平方公里及聖勞倫斯島(約2560平方公里)。
這個海峽連線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來自丹麥探險家的維他斯·白令。他在1728年俄國軍隊任職時候曾經穿過白令海峽,是第一個穿過北極圈和南極圈的人。
位於亞洲東北端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間的白令海峽擁有四個身份:一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線;三是俄美兩國的分界線;四是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透過處。
咽喉要道之六: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連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十分重要的航運要道,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的“世界橋樑”。巴拿馬運河由美國建造完成,1914年開始通航。現由巴拿馬共和國擁有和管理,屬於水閘式運河。
巴拿馬運河從一側的海岸線到另一側海岸線長度約為65千米(40英里),而由加勒比海的深水處至太平洋一側的深水處約82千米(50英里),寬的地方達304米,最窄的地方也有152米。由於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巴拿馬運河的經營權一直被美國所控制。100年來,巴拿馬運河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花園。美國不僅擁有巴拿馬運河區的永久租借權,而且還可駐軍,形成“國中國”狀態。到了1999年,經過漫長的談判,巴拿馬政府才從美國手中收回了運河控制權。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兩條人工水道之一,另外一條為著名的蘇伊士運河。歷史上,行駛於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船,原先不得不繞道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而使用巴拿馬運河後,可大幅縮短航程約15,000公里。尤其是由北美洲的一側海岸至另一側的南美洲港口也可節省航程多達6,500公里。航行於歐洲與東亞或澳洲之間的船隻經由該運河可減少航程3,700公里。 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寬150米至304米。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並設有6座船閘。船舶透過運河一般需要9個小時,可以通航76000噸級的輪船。值得一提的是,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
咽喉要道之七:土耳其海峽
被稱為“天下嚥喉”的土耳其海峽,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黑海海峽。它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三部分,全長345 km,土耳其海峽是亞、歐兩洲的分界線。 東北端為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南端為達達尼爾海峽,兩海峽之間是土耳其內海馬爾馬拉海。兩岸主權均屬於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