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歸功於銀行的支援。
前面我們說到諾貝爾原意是設立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的獎項。到1968年的時候,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週年,追思諾貝爾所作出的貢獻,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還增設“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這一來,諾貝爾獎的資金到後來又變得非常充足了。
第二,要歸功於政策的支援。
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援下,諾貝爾基金獲得了免稅待遇。受到瑞典政府政策的感召,美國政府對於諾貝爾基金的投資也給予免稅待遇。
免除了稅收,諾貝爾基金自然得益不少。
另外,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使得諾貝爾基金投資方面多了一條生財之路。
第三,根本上得歸功於投資理財。
眾所周知,坐吃山空,諾貝爾再有錢,留下的遺產總歸是有限的,年年評選,實際上等同於消耗,怎麼著都會有用完的一天。
考慮到這一點,人家就不只是把錢存在銀行了,做了分散性投資理財。
最初的時候,諾貝爾基金非常保守,只投資於國債與貸款等安全的證券上。但由於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運作的開銷,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
為了能夠持續運營,諾貝爾基金會開始考慮其他的投資途徑。
1950至1970年這20年恰逢一輪大牛市,諾貝爾基金取得的年化收益率,比之前表現好得多。於是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
同時由於政策的開放,諾貝爾基金還將大量資金投入不動產(樓市)。
股市和樓市的大牛,使得諾貝爾基金快速增值,諾貝爾獎金額也不斷上漲。
由於以上諸多因素,使得諾貝爾獎金得以年年維繫,且用之不窮。
目前,由於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諾獎金額降低了20%,每項獎金由1000萬瑞朗降低到800萬瑞朗。惠財君相信,待全球經濟回暖之時,諾獎肯定又會再度升高。
第一,要歸功於銀行的支援。
前面我們說到諾貝爾原意是設立物理、化學、生理、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的獎項。到1968年的時候,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週年,追思諾貝爾所作出的貢獻,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還增設“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這一來,諾貝爾獎的資金到後來又變得非常充足了。
第二,要歸功於政策的支援。
在瑞典王國政府的支援下,諾貝爾基金獲得了免稅待遇。受到瑞典政府政策的感召,美國政府對於諾貝爾基金的投資也給予免稅待遇。
免除了稅收,諾貝爾基金自然得益不少。
另外,1953年,瑞典政府允許基金會獨立進行投資,可將錢投在股市和不動產方面,這使得諾貝爾基金投資方面多了一條生財之路。
第三,根本上得歸功於投資理財。
眾所周知,坐吃山空,諾貝爾再有錢,留下的遺產總歸是有限的,年年評選,實際上等同於消耗,怎麼著都會有用完的一天。
考慮到這一點,人家就不只是把錢存在銀行了,做了分散性投資理財。
最初的時候,諾貝爾基金非常保守,只投資於國債與貸款等安全的證券上。但由於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運作的開銷,到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
為了能夠持續運營,諾貝爾基金會開始考慮其他的投資途徑。
1950至1970年這20年恰逢一輪大牛市,諾貝爾基金取得的年化收益率,比之前表現好得多。於是將大量資金投入股市。
同時由於政策的開放,諾貝爾基金還將大量資金投入不動產(樓市)。
股市和樓市的大牛,使得諾貝爾基金快速增值,諾貝爾獎金額也不斷上漲。
由於以上諸多因素,使得諾貝爾獎金得以年年維繫,且用之不窮。
目前,由於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諾獎金額降低了20%,每項獎金由1000萬瑞朗降低到800萬瑞朗。惠財君相信,待全球經濟回暖之時,諾獎肯定又會再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