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看世界》
我們把它稱作一粒沙,
但是它並不自稱為顆粒或沙子,
它沒有名字,依然完好如初,
無論是一般的或別緻的、
永恆的或短暫的、
不恰當的或貼切的名字。
我的一瞥、觸控,於它沒有任何意義。
它並不能感覺到自己被看見,被觸控。
它墜落於窗臺,
這是我們的經驗,卻不是它的。
為此,這與墜落在其他事物上並無差別,
也無從確定,它已墜落,
或者,還在墜落。
對於湖泊,窗子可以看到美妙的景色,
但是,景色並不會觀看自己。
它存在於這個世界,
無色,無形,
無聲,無臭,無痛。
湖底並沒有底部,
湖邊也沒有堤岸。
湖水感覺不到自己的溼潤或乾澀。
對自己而言,波濤,無所謂單數或複數。
波濤將寂靜潑濺於自己的喧囂之上,
在無所謂大或小的卵石上。
這一切都在天空之下,其實不曾有天空,
太陽落下,其實一點也沒有下沉,
藏於心不在焉的雲層,其實也並未藏匿。
風吹皺雲層,唯一的理由是,
它在吹。
一秒鐘逝去,
第二秒依然是一秒鐘,
第三秒。
唯有對我們而言,這才是三秒鐘。
時光飛逝,如一名攜帶緊急訊息的郵差。
但那隻不過是我們的比喻。
人物是杜撰的,其匆忙也是假裝的,
傳遞的也不是人的訊息。
《種種可能》
我偏愛電影。
我偏愛貓。
我偏愛華爾塔河沿岸的橡樹。
我偏愛狄更斯勝過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偏愛我對人群的喜歡
勝過我對人類的愛。
我偏愛在手邊擺放針線,以備不時之需。
我偏愛綠色。
我偏愛不把一切
都歸咎於理性的想法。
我偏愛例外。
我偏愛及早離去。
我偏愛和醫生聊些別的話題。
我偏愛線條細緻的老式插畫。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我偏愛,就愛情而言,可以天天慶祝的
不特定紀念日。
我偏愛不向我做任何
承諾的道德家。
我偏愛狡猾的仁慈勝過過度可信的那種。
我偏愛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愛被征服的國家勝過征服者。
我偏愛有些保留。
我偏愛混亂的地獄勝過秩序井然的地獄。
我偏愛格林童話勝過報紙頭版。
我偏愛不開花的葉子勝過不長葉子的花。
我偏愛尾巴沒被截短的狗。
我偏愛淡色的眼睛,因為我是黑眼珠。
我偏愛書桌的抽屜。
我偏愛許多此處未提及的事物
勝過許多我也沒有說到的事物。
我偏愛自由無拘的零
勝過排列在阿拉伯數字後面的零。
我偏愛昆蟲的時間勝過星星的時間。
我偏愛敲擊木頭。
我偏愛不去問還要多久或什麼時候。
我偏愛牢記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墓誌銘》
這裡躺著,像逗點般,一個
舊派的人。她寫過幾首詩,
大地賜她長眠,雖然她生前
不曾加入任何文學派系。
她墓上除了這首小詩,牛蒡
和貓頭鷹外,別無其它珍物。
路人啊,拿出你提包裡的計算機,
思索一下辛波絲卡的命運。
《三個最奇怪的詞》
當我說“未來”這個詞,
第一音方出即成過去。
當我說“寂靜”這個詞,
我打破了它。
當我說“無”這個詞,
我在無中生有。
《在一顆小星星底下》
我為稱之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誤謬之處,我向必然致歉。
但願快樂不會因我視其為己有而生氣。
但願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漸衰退的記憶。
我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萬物向時間致歉。
我為將新歡視為初戀向舊愛致歉帶
遠方的戰爭啊,原諒我帶花回家。
裂開的傷口啊,原諒我扎到手指。
我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向在深淵吶喊的人致歉。
我為清晨五點仍熟睡向在火車站候車的人致歉。
被追獵的希望啊,原諒我不時大笑。
沙漠啊,原諒我未及時送上一匙水。
而你,這些年來未曾改變,始終在同一籠中,
目不轉睛盯望著空中同一定點的獵鷹啊,
原諒我,雖然你已成為標本。
我為桌子的四隻腳向被砍下的樹木致歉。
我為簡短的回答向龐大的問題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嚴啊,請對我寬大為懷。
存在的奧秘啊,請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縫線。
靈魂啊,別譴責我偶而才保有你。
我為自己不能無所不在向萬物致歉。
我為自己無法成為每個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
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
噢,言語,別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
《頌揚自我貶抑》
禿鷹從不認為自己該受到懲罰。
黑豹不會懂得良心譴責的含意。
食人魚從不懷疑它們攻擊的正當性。
響尾蛇毫不保留地認同自己。
胡狼不知自責為何物。
蝗蟲,鱷魚,旋毛蟲,馬蠅
我行我素且怡然自得。
食人鯨的心臟也許重達百斤,
和其他部位相比卻算輕盈。
在這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上
諸多獸性的徵兆當中,
無愧的良知排行第一。
《失物招領處的談話》
我在北上途中遺失了幾位女神,
在西行途中遺失了一些男神。
有幾顆星已永遠失去了光芒,無影無蹤。
有一兩座島嶼被我丟失在海上。
我甚至不確知我把爪子遺落在何處,
誰披了我的毛皮四處走動,誰住進了我的殼裡。
當我爬上陸地時,我的兄弟姐妹都死了,
只有我體內的一根小骨頭陪我歡度紀念日。
我已跳出我的皮,揮霍我的脊椎和腿,
一次又一次地告別我的感官。
我的第三隻眼早已看不見這一切,
我聳動肩上的分枝,我的鰭抽身而退。
遺失了,不見了,散落到四面八方。
我對自己頗感詫異,身上的東西所剩無幾:
一個暫且歸屬人類的獨立個體,
昨天遺忘在市區電車上的不過是一把雨傘。
《自切》
在危險中,那海參把自己分割成兩半:
它讓一個自己被世界吞噬,
第二個自己逃逸。
它暴烈地把自己分成一個末日和一個拯救,
分成一個處罰和一個獎賞,分成曾經是和將是。
在海參的中間裂開一個豁口,
兩個邊緣立即變成互不認識。
這邊緣是死亡,那邊緣是生命。
這裡是絕望,那裡是希望。
如果有等量,這就是天平不動。
如果有公正,這就是公正。
死得恰到好處,不過界。
從獲拯救的殘餘再生長。
我們,也懂得如何分割自己,
但只是分成肉體和一個碎語
分成肉體和詩歌。
一邊是喉嚨,另一邊是笑聲,
輕微,很快就消失。
這裡是一顆沉重的心,那裡是不會完全死,
三個小字,像光的三片小羽毛。
我們不是被一個豁口分成兩半,
是一個豁口包圍我們。
《烏托邦》
一切都變得清清楚楚的島。
這裡你椏以站在證據的堅固地面上。
這裡除了抵達的道路沒有別的道路。
灌木被累累的答案壓彎。
這裡長著“猜對了”之樹,
它的枝椏自古以來就不糾纏在一起。
簡單直接得令人目眩的“解理之樹”
長在“原來這麼容易之泉”旁邊。
越是深入樹林,“明顯之谷”
就越是開闊。
要是有任何疑問,風就把它驅散。
回聲沒人呼喚地響起,
熱心解釋世界的秘密。
右邊,一個住著“意義”的洞穴。
左邊是“深信之湖”。
“真理”脫離水底然後輕盈地浮上水面。
山谷上高聳著“不可動搖的信念”。
從它的尖峰可以一覽無遺地俯視“問題的核心”。
雖然如此迷人,這島沒人居住,
而在海岸附近看得見的小小腳印
都毫無例外地伸向大海。
彷佛這裡只有離開,
躍入深處便一去不返。
生命那不可測的深處。
《植物的靜默》
我知道葉片、花瓣、穗子、球果、莖幹為何物,
四月和十二月將對你們做些什麼。
儘管我的好奇得不到迴應,
我還是特意向你們其中一些俯身,
向另一些伸長脖子。
我已擁有一系列你們的名字:
楓樹、牛蒡、獐耳細辛、
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
你們卻沒有我的。
我們正一起旅行。
同行的旅人總是閒談,
交換看法,至少,關於天氣,
或者,關於一閃而過的車站。
不可能無話可說:我們擁有太多共同的話題。
同一顆星球使我們彼此聯絡在一起。
我們投下影子,依據同樣的定律。
我們試著理解事物,以我們自己的方式。
那些並不知曉的事物,使們更為親近。
我將盡我所能解釋這一切,隨意問吧:
雙眼看到的事物像什麼,
我的心臟為了什麼而跳動,
我的身體為何沒有生根。
但如何回答無法提出的問題,
尤其是,當提問者如此微不足道。
林下植物、灌木林、草地、燈芯草叢——
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只是獨白。
你們都沒有傾聽。
與你們的交談是如此必要,卻不可能。
如此緊迫,卻被永遠擱置,
在這倉促的人生中。
《一粒沙看世界》
我們把它稱作一粒沙,
但是它並不自稱為顆粒或沙子,
它沒有名字,依然完好如初,
無論是一般的或別緻的、
永恆的或短暫的、
不恰當的或貼切的名字。
我的一瞥、觸控,於它沒有任何意義。
它並不能感覺到自己被看見,被觸控。
它墜落於窗臺,
這是我們的經驗,卻不是它的。
為此,這與墜落在其他事物上並無差別,
也無從確定,它已墜落,
或者,還在墜落。
對於湖泊,窗子可以看到美妙的景色,
但是,景色並不會觀看自己。
它存在於這個世界,
無色,無形,
無聲,無臭,無痛。
湖底並沒有底部,
湖邊也沒有堤岸。
湖水感覺不到自己的溼潤或乾澀。
對自己而言,波濤,無所謂單數或複數。
波濤將寂靜潑濺於自己的喧囂之上,
在無所謂大或小的卵石上。
這一切都在天空之下,其實不曾有天空,
太陽落下,其實一點也沒有下沉,
藏於心不在焉的雲層,其實也並未藏匿。
風吹皺雲層,唯一的理由是,
它在吹。
一秒鐘逝去,
第二秒依然是一秒鐘,
第三秒。
唯有對我們而言,這才是三秒鐘。
時光飛逝,如一名攜帶緊急訊息的郵差。
但那隻不過是我們的比喻。
人物是杜撰的,其匆忙也是假裝的,
傳遞的也不是人的訊息。
《種種可能》
我偏愛電影。
我偏愛貓。
我偏愛華爾塔河沿岸的橡樹。
我偏愛狄更斯勝過陀思妥耶夫斯基。
我偏愛我對人群的喜歡
勝過我對人類的愛。
我偏愛在手邊擺放針線,以備不時之需。
我偏愛綠色。
我偏愛不把一切
都歸咎於理性的想法。
我偏愛例外。
我偏愛及早離去。
我偏愛和醫生聊些別的話題。
我偏愛線條細緻的老式插畫。
我偏愛寫詩的荒謬
勝過不寫詩的荒謬。
我偏愛,就愛情而言,可以天天慶祝的
不特定紀念日。
我偏愛不向我做任何
承諾的道德家。
我偏愛狡猾的仁慈勝過過度可信的那種。
我偏愛穿便服的地球。
我偏愛被征服的國家勝過征服者。
我偏愛有些保留。
我偏愛混亂的地獄勝過秩序井然的地獄。
我偏愛格林童話勝過報紙頭版。
我偏愛不開花的葉子勝過不長葉子的花。
我偏愛尾巴沒被截短的狗。
我偏愛淡色的眼睛,因為我是黑眼珠。
我偏愛書桌的抽屜。
我偏愛許多此處未提及的事物
勝過許多我也沒有說到的事物。
我偏愛自由無拘的零
勝過排列在阿拉伯數字後面的零。
我偏愛昆蟲的時間勝過星星的時間。
我偏愛敲擊木頭。
我偏愛不去問還要多久或什麼時候。
我偏愛牢記此一可能——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
《墓誌銘》
這裡躺著,像逗點般,一個
舊派的人。她寫過幾首詩,
大地賜她長眠,雖然她生前
不曾加入任何文學派系。
她墓上除了這首小詩,牛蒡
和貓頭鷹外,別無其它珍物。
路人啊,拿出你提包裡的計算機,
思索一下辛波絲卡的命運。
《三個最奇怪的詞》
當我說“未來”這個詞,
第一音方出即成過去。
當我說“寂靜”這個詞,
我打破了它。
當我說“無”這個詞,
我在無中生有。
《在一顆小星星底下》
我為稱之為必然向巧合致歉。
倘若有任何誤謬之處,我向必然致歉。
但願快樂不會因我視其為己有而生氣。
但願死者耐心包容我逐漸衰退的記憶。
我為自己分分秒秒疏漏萬物向時間致歉。
我為將新歡視為初戀向舊愛致歉帶
遠方的戰爭啊,原諒我帶花回家。
裂開的傷口啊,原諒我扎到手指。
我為我的小步舞曲唱片向在深淵吶喊的人致歉。
我為清晨五點仍熟睡向在火車站候車的人致歉。
被追獵的希望啊,原諒我不時大笑。
沙漠啊,原諒我未及時送上一匙水。
而你,這些年來未曾改變,始終在同一籠中,
目不轉睛盯望著空中同一定點的獵鷹啊,
原諒我,雖然你已成為標本。
我為桌子的四隻腳向被砍下的樹木致歉。
我為簡短的回答向龐大的問題致歉。
真理啊,不要太留意我。
尊嚴啊,請對我寬大為懷。
存在的奧秘啊,請包容我扯落了你衣裾的縫線。
靈魂啊,別譴責我偶而才保有你。
我為自己不能無所不在向萬物致歉。
我為自己無法成為每個男人和女人向所有的人致歉。
我知道在有生之年我無法找到任何理由替自己辯解,
因為我自己即是我自己的阻礙。
噢,言語,別怪我借用了沉重的字眼,
又勞心費神地使它們看似輕鬆。
《頌揚自我貶抑》
禿鷹從不認為自己該受到懲罰。
黑豹不會懂得良心譴責的含意。
食人魚從不懷疑它們攻擊的正當性。
響尾蛇毫不保留地認同自己。
胡狼不知自責為何物。
蝗蟲,鱷魚,旋毛蟲,馬蠅
我行我素且怡然自得。
食人鯨的心臟也許重達百斤,
和其他部位相比卻算輕盈。
在這太陽系的第三顆行星上
諸多獸性的徵兆當中,
無愧的良知排行第一。
《失物招領處的談話》
我在北上途中遺失了幾位女神,
在西行途中遺失了一些男神。
有幾顆星已永遠失去了光芒,無影無蹤。
有一兩座島嶼被我丟失在海上。
我甚至不確知我把爪子遺落在何處,
誰披了我的毛皮四處走動,誰住進了我的殼裡。
當我爬上陸地時,我的兄弟姐妹都死了,
只有我體內的一根小骨頭陪我歡度紀念日。
我已跳出我的皮,揮霍我的脊椎和腿,
一次又一次地告別我的感官。
我的第三隻眼早已看不見這一切,
我聳動肩上的分枝,我的鰭抽身而退。
遺失了,不見了,散落到四面八方。
我對自己頗感詫異,身上的東西所剩無幾:
一個暫且歸屬人類的獨立個體,
昨天遺忘在市區電車上的不過是一把雨傘。
《自切》
在危險中,那海參把自己分割成兩半:
它讓一個自己被世界吞噬,
第二個自己逃逸。
它暴烈地把自己分成一個末日和一個拯救,
分成一個處罰和一個獎賞,分成曾經是和將是。
在海參的中間裂開一個豁口,
兩個邊緣立即變成互不認識。
這邊緣是死亡,那邊緣是生命。
這裡是絕望,那裡是希望。
如果有等量,這就是天平不動。
如果有公正,這就是公正。
死得恰到好處,不過界。
從獲拯救的殘餘再生長。
我們,也懂得如何分割自己,
但只是分成肉體和一個碎語
分成肉體和詩歌。
一邊是喉嚨,另一邊是笑聲,
輕微,很快就消失。
這裡是一顆沉重的心,那裡是不會完全死,
三個小字,像光的三片小羽毛。
我們不是被一個豁口分成兩半,
是一個豁口包圍我們。
《烏托邦》
一切都變得清清楚楚的島。
這裡你椏以站在證據的堅固地面上。
這裡除了抵達的道路沒有別的道路。
灌木被累累的答案壓彎。
這裡長著“猜對了”之樹,
它的枝椏自古以來就不糾纏在一起。
簡單直接得令人目眩的“解理之樹”
長在“原來這麼容易之泉”旁邊。
越是深入樹林,“明顯之谷”
就越是開闊。
要是有任何疑問,風就把它驅散。
回聲沒人呼喚地響起,
熱心解釋世界的秘密。
右邊,一個住著“意義”的洞穴。
左邊是“深信之湖”。
“真理”脫離水底然後輕盈地浮上水面。
山谷上高聳著“不可動搖的信念”。
從它的尖峰可以一覽無遺地俯視“問題的核心”。
雖然如此迷人,這島沒人居住,
而在海岸附近看得見的小小腳印
都毫無例外地伸向大海。
彷佛這裡只有離開,
躍入深處便一去不返。
生命那不可測的深處。
《植物的靜默》
我知道葉片、花瓣、穗子、球果、莖幹為何物,
四月和十二月將對你們做些什麼。
儘管我的好奇得不到迴應,
我還是特意向你們其中一些俯身,
向另一些伸長脖子。
我已擁有一系列你們的名字:
楓樹、牛蒡、獐耳細辛、
槲寄生、石楠、杜松,勿忘我,
你們卻沒有我的。
我們正一起旅行。
同行的旅人總是閒談,
交換看法,至少,關於天氣,
或者,關於一閃而過的車站。
不可能無話可說:我們擁有太多共同的話題。
同一顆星球使我們彼此聯絡在一起。
我們投下影子,依據同樣的定律。
我們試著理解事物,以我們自己的方式。
那些並不知曉的事物,使們更為親近。
我將盡我所能解釋這一切,隨意問吧:
雙眼看到的事物像什麼,
我的心臟為了什麼而跳動,
我的身體為何沒有生根。
但如何回答無法提出的問題,
尤其是,當提問者如此微不足道。
林下植物、灌木林、草地、燈芯草叢——
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只是獨白。
你們都沒有傾聽。
與你們的交談是如此必要,卻不可能。
如此緊迫,卻被永遠擱置,
在這倉促的人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