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哆啦A夢怕什麼
-
2 # 好好耗
不考慮通貨膨脹,現在全球票房
1.《阿凡達》,27.88億美元(2009)大家記得主演的名字嗎?奧斯卡和金球獎提名和獲獎的是影片本身和導演詹姆斯.卡梅倫。
2.《復仇者聯盟4》27.73億美元(2019)
角色多到一張海報放不下。鋼鐵俠、滅霸、鷹眼也都提名過奧斯卡,是很棒的演員。但這部戲是不可能讓他們提名錶演獎的。
3.《泰坦尼克》21.87億美元(1997)
中國中國產電影的票房冠軍是《戰狼2》(2017),57億人民幣
吳京因為此片成為了百花獎影帝。功夫明星吳京作為演員我們不能說不優秀,但很明顯這個優秀程度和票房的關係不成比例。
票房僅僅可以用於評判商業電影,很多優秀的藝術電影票房可以說極其慘淡。近期我們引進了三大電影節的獲獎影片
《羅馬》(2019),中國票房509萬人民幣
《小偷家族》(2018),中國票房9700萬人民幣,已經比我想象的高多了。
比較專業的電影媒體除了票房,已經開始把豆瓣和IMDB的評分納入了比較的範圍,也算是進步吧。
-
3 # 敦敏健康
現在是商業社會,票房就是經濟,票房就是影響力,媒體比票房也很正常,這就好比公司企業比銷售業績一樣,所以我認為是很正常的商業邏輯。
如果因為一部優秀的作品,口碑非常高,人與人就會傳遞影片的價值,那麼觀眾買票看電影票房高就是很正常的商業行為!這也正好反應了明星演員演技不錯!也可以側面反應明星口碑好演技好,所以反應一個演員是否有優秀是主要的一個指標!
但是目前影視圈也確實出現一種為了拍片提高收視率,花錢購買票房的行為,這種就不能真實的反應一個明星是否優秀了,屬於商業造假
所以,正常的沒有虛假票房的行為存在我認為確實反應一個演員是否優秀的指標,但是不是絕對的,因為一部電影的票房,跟導演,編劇,視覺特效,劇情都有極大的關係!
-
4 # 睇影戲
針對樓主問題
問題一:媒體可以透過新電影的介紹來介紹票房,迅速的擴大流量,讓網友瞭解新聞
問題二:大部分是可以,因為不同的演員號召票房的能力不一樣。
-
5 # 偉恐天下不亂
我覺得票房和演員、電影的好壞關係沒那麼大。
1、高票房的電影:《奔跑啊兄弟》。質量不用說吧,沒什麼質量,純娛樂,坑!舉例說明,我不一一列舉了。
2、電影的票房取決去:宣傳+明星效應+符合這個時代口味+內容有深度,其中幾個加起來決定的,不是由單一質量決定的。很多質量高的電影票房卻不一定好!《十二怒漢》就是。反而,一些宣傳到位,炒作到位,明星粉絲效應的電影卻能火起來,取得高票房。
3、如今的電影還處在靠宣傳和炒作明星、話題來達到票房的階段,遠沒有達到靠質量競爭的階段。這是演藝界的目前的狀態。這也是導演、演員、監管局需要努力做好的事。
4、票房一定程度上存在造假問題。有的高票房水分多。更別提質量了。
5、如今的大眾品位不高。低階趣味、搞笑等流行,喜歡看的電影大部分都是一些輕鬆娛樂或者恐怖刺激,或者有喜歡明星的電影。迎合大眾口味的電影票房就高,而不一定是質量高票房就高。
但其實也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像如這兩年娛樂圈電影的發展如徐崢所說,好演員的春天來了,比如寫實電影《我不是藥神》看過的觀眾都被感動落淚;動作大片《紅海行動》看的觀眾熱血沸騰;更有今年的《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鉅製的先河。
-
6 # 電影彈力喵
首先票房對於一部電影來說,肯定是非常有意義的,但票房只是電影的一個標籤化評判標準,僅代表電影在市場這個維度優秀與否,不能代表全部。
就和豆瓣或貓眼這些平臺的評分一樣,能讓你快速定義一部電影,但只代表很單一的一個方面。
明白了票房的意義,再分別回答題主的兩個問題:
媒體對比票房資料,更容易製造話題性,也能讓受眾更簡單、更快速的瞭解一部電影的情況。
基於從眾心理,高票房電影的媒體內容,也能吸引更多讀者。
票房的多少是否能反應一個演員優質與否?這個問題可以很肯定的回答,票房的多少並不能反應一個演員是否優質。
首先在今天的電影市場,影響一部電影最終票房成績的因素非常之多,優質的演員或流量明星,為一部電影帶來的票房提高,只能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起決定作用。
也許早年間還能有一個明星撐起票房的情況,但現在一部電影的票房,從前期的劇本到拍攝執行,再到上映前的宣發、檔期和排片,各個環節都有影響。
而一個演員是否優質,我認為首先看這個演員是否有好的挑戲眼光,複雜或有成長曲線的角色,肯定更能體現演技。
其次是演員是否對角色有個人理解,即便戲是爛片也不代表有爛演出(可以參考吳鎮宇、黃秋生等演員,演過的爛片不計其數,但從來沒有爛演出,甚至還能讓平庸的角色帶來個人魅力的光彩。)
-
7 # 電影星聞官
任何行業都很現實,包括媒體也是一樣。如果報導某一部電影,它的票房不高、評分不好,資料都差的很,媒體不知怎麼去報導,因為沒有資料如何證明好,如何去對比,相反如果資料好,就會大力報導,資料擺在前面,不得不承認現實,同樣媒體也需要盈利、也要閱讀量跟大響知名度,沒資料報導,沒資料對比怎麼讓讀者看?
票房的多少大體上是會反映一個人的演技,當然並不是所有影片都是票房高就能反正演員優秀
也有其他原因所在,只是大多數都是票房高認可演員的演技。就如:吳京的《流浪地球》豆瓣評分:7.9分,票房:46.5億。就是觀眾很認可這部電影,認可吳京的演技,才會有這麼高票房、觀眾評價才會這麼好。如果不認可票房跟評分絕對不會取得這麼好的成績,甚至連看都不想看。
所以資料能讓媒體更有說服力、發言權。正所謂有對比才有傷害,沒資料只是空口說。有了好的資料就能反映電影劇情、演員演技、口碑等,得到觀眾認可,從而產生高的票房。
-
8 # 刺蝟哥793
電影說到底是一種藝術化的商品,透過公映實現收益,本身是娛樂工業的屬性使然。而對於一部人氣和流量的評比,票房數字是一個非常重要也比較直觀的量化指標,當然這種純數字的比拼與演員優秀界定之間是否具有強關聯性,則是一個見仁見智且值得商榷的問題。
其一,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的差異。通常情況下,純商業電影因為深諳受眾的欣賞趣味和偏好,在傳播力和變現能力上超越相對小眾的藝術電影司空見慣。但對於一個演員而言,一個爆米花電影所引流產生的票房神話,也有可能在另一部相對冷門晦澀的作品遭受冷遇,變成所謂的“神經刀”,而實際上,在深刻題材中的表演,或許更能證明這個演員的進步。
其二,穩定輸出就是一種能力。馬未都有句名言:以前是物以稀為貴,現在是物以“知”為貴。在一個資訊過載的時代,一個優秀的演員如果不能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影響力和賣座能力,那麼這種”優秀”起碼不是大眾意義上的“優秀”,而忽視大眾口味,一味的曲高和寡,這種”優秀”的生命力能延續多久,我們也必須打上問號。票房的多與寡,其影響因素紛繁複雜,但演員的人氣口碑和業務水準,絕對構成影響電影公映成績的重要一環。
其三,“唯票房論”不可取,無視票房也不足取。好看又賣座是觀影者對電影永不懈怠的追求。希望自己喜歡的演員參演的作品大賣,期待自己的偶像在每一步作品中都奉獻超水平的表演,這本無可厚非。然而一部電影成功的標準太多,能兼顧精英文化的賞識和大眾口味,在藝術和民意之間獲得雙重認可,往往是求之不得。同樣,影響一部電影票房的社情風潮、電影的型別屬性、ip大小與主創團隊並舉的趨勢也似乎越來越明顯,演員的優秀與否,左右最終成績的效果也在弱化,當然超強粉絲向的電影除外。
當演員的戲份殺青,當他(她)的表演是走心的,當他們為了角色做出了辛苦的嘗試或大膽的創新,我們就可以認定他(她)是努力的,當努力到一定階段,優秀就會成為對個體付出的獎勵。而電影不是,電影要經過市場檢驗、要經由媒體和權威的評判,還是在歲月長河裡反覆提及。
優秀的演員不一定有好票房,票房高的未必有好演員,雖然我們都期望好演員必然帶來好票房,然而電影終歸是一種全民評價的產品,在人與作品之間做簡單的聯絡,是把多選題強制變成單選。
-
9 # 電影靈魂捕手
票房當然可以反映一個演員是否優秀,就拿當時很火的《泰坦尼克號》來說,影片雲集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等大牌演員,最終也取得了21.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而這兩位演員自然也是大牌演員,要是換做別人估計還真拿不到這麼好的成績,演員是一部電影的靈魂所在,一位好得演員可以讓一部電影更加的充滿人氣
但是在如今的時代,電影特效充斥著各種電影,除了優秀的演員,電影特效也能帶來更高的票房,就比如說現在全球票房排名第一的《阿凡達》,作為全球第一部3D影片《阿凡達》以 27.8億美元的票房奪得全球票房第一位
而《阿凡達》靠的就是電影特效,並非演員的演技,
-
10 # 草莓冰淇淋草莓
票房是一種資料,而資料是證明這部電影被觀看的人次的多少。
就像平時我們學習做卷子,老師也會統計得高分的資料,90分以上、80分以上....同樣的道理。而比票房是否真的能反應一個演員的好壞,是可以的,我認為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1.票房資料證明結果。10億、20億的票房會讓媒體有噱頭去宣傳,例如:《流浪地球》大賣46.5億,你還不來看嗎?你可以不知道46.5億有好多,但你可以瞭解46.5億的《流浪地球》,正因為有比票房,有資料,這樣子說明這部劇是有理由去觀看的。但也只是說明這部劇有吸引人的地方,是演員的演技、劇情反應這部劇很好看,在演員優秀的演技下,人民被吸引去觀看,這樣子看是可以證明票房是演技的體現。
2.票房是演員演技的一種體現。在現如今我們不論是不是一個演員的愛豆,我們都會去討論這個演員,例如她的演技好不好,表演誇不誇張,或者只是單純的無感情的表演,這樣子的討論或者想法會讓我們去看這部電影,而票房是演員演技的體現,這種體現有好有壞,例如在最近《流淌的美好時光》鄭爽還是存在很多小動作,撇嘴這些,我們會討論,這樣子也會使票房大賣。
單純的認為票房是說明演技好的也是不正確的,但也可以證明一定的資料在其中。
而媒體為什麼喜歡比票房呢?
1.票房是電影是否賺錢的一種體現。一般我們都會看到宣傳祝票房大賣,這樣子說明票房高是賺錢多最好的體現和證明。
2.比票房是媒體的生存之道之一。在娛樂媒體,他們每天的熱點新聞:今日你還看了多少億的電影嗎?你知道這部電影嗎?
3.比票房可以吸引觀眾的眼球,增加閱讀量。比票房會引發觀眾的閱讀,是一種宣傳方式和手段。
不論是媒體比票房還是票房是否可以證明演員的演技都是可以的。
回覆列表
不同年代,同樣一張電影票的價值和意義能一樣嗎?獲得含金量高的獎項多少更能體現一個演員的實力?
腦殘的人才會去比票房,20年前的電影票多少錢,現在多少錢,20年前百姓的經濟能力如何,現在百姓經濟如何,20年前的電影市場多少,現在電影市場多少,20年前各年齡段人口多少,現在呢?20年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少,一張電影票均價多少,佔比多少;現在人均收入多少,一張電影票多少錢?佔比多少……我覺得作為演員唯一可比性的是含金量高的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