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令狐伯光
-
2 # 邢浩特
本質都是劇本,一個是擺明了架空,一個裝模作樣的還原。
就個人來講我願意相信長安十二時辰。
封建農耕生產力哪來的幾十萬上百萬兵?
沒有廣播電視社交媒體,咋可能做到政令一呼百應?
上頭一句話,下面層層曲解,不作為,走形式,中飽私囊,古代絕對比當今更甚。
-
3 # 影視劇材優選
說起這個問題,其實挺矛盾的。《長安十二時辰》的主基調是對歷史的架空,但是在很多細節方面還是進一步還原了歷史。
《大明王朝》作為中國產電視劇的巔峰之作,以“倒嚴”為故事主線,描述了嘉靖皇帝在位五年的歷史,在這部電視劇中,能看到的是一群老戲骨在飆戲,劇中對於歷史的還原是相當厚重的,人物的刻畫也是有血有肉,這可能也是他歷經十多年仍被觀眾津津樂道的原因吧。
《大明王朝》中,嘉靖分明知道嚴嵩貪汙,卻依然留著嚴嵩,為什麼?因為他需要嚴嵩為他斂財,有的時期皇帝不適合做,只有嚴嵩是最適合的。同樣,他還需要嚴黨為他維持朝堂穩定,平穩江山社稷。
嚴嵩知道自己是嘉靖的一顆棋子,當他的貪婪不斷刺激嘉靖的時候,他就為自己留下了一條退路,甚至不惜東南生靈塗炭。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只要東南倭寇不絕,他就倒不了臺。這份心機,這份拿捏不愧為一國首輔。
海瑞則是不負國家,有負妻子。劇中海瑞的夫人也算是以為知書達理的佳人,奈何婆婆刁鑽,海瑞無情,最終於歸家途中難產而死,海瑞得知竟然以一句“海瑞不孝”結束了一段幾十年的夫妻之情,讓人暗恨不已。於國,海瑞剛毅正直,為打擊嚴黨身先士卒,對於國家社稷,海瑞仁至義盡,就是這樣矛盾而又鮮活的人物才能讓嘉靖也困擾許久。
明史作為中國歷史上史料記載最為詳細的一個朝代,《大明王朝》透過一群優秀的演員,以嘉靖、海瑞為中心,深度還原了嘉靖時期最後五年的歷史故事。
而《長安十二時辰》是對歷史進行架空的情況下創造出來的。
一部《刺客信條》、一個腦洞設想,這就是《長安十二時辰》的起源。
馬伯庸透過《刺客信條》的靈感創作了《長安十二時辰》,原本大體上是對歷史的一次架空。在電視劇中,經過精心的製作,不少的細節方面又重新對唐朝進行了一次還原。
比如服飾、禮儀等已經講過太多次,這裡也就不再展開,但是不容忽視的是它對於歷史是高度還原的。
今天我們主要講講裡面的人物。
李必:
李必原型為著名謀臣李泌。《南陵無雙譜》記載:侯名泌,子長源,少時體輕,骨節珊然,謂之鎖子骨,所至聞空中異香嘗也......曰:勿多言,領取十年宰相。後以宰相兼學士,事四君出入中禁。
劇中李必的形象與史書記載高度重合,且李必開場說道:我姓李,乃前朝隋李,吾六世高門望族。七歲與張九齡稱友,九歲與太子交。符合歷史上的李泌。
何執正:
何老先是一句“不知細葉誰裁出,春風二月似剪刀”表明了他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賀知章,
首先,劇中的何老與賀知章一樣嗜酒,他在歷史上與李白共稱“飲中八仙”。其次他的官位最高到秘書監,劇中被人稱為何監,與歷史上的賀知章一模一樣。
劇中結尾的時候,何執正題了一首詩,就是《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觀眾也是由此推論出何執正最後的結局是告老還鄉。
再到高高在上的聖人:
聖人本是開創了大唐的盛世場景,而後昏庸無道、寵信奸佞、生活奢靡,硬生生地把大唐盛世作沒了。這樣的皇帝在歷史上比比皆是。
帝王本無情,聖人為把持朝廷,親自為太子樹立了右相這個大敵,只為制衡太子的發展,權衡術用在這個上面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了。
歷史上唐玄宗一樣,寵信奸相楊國忠和楊玉環,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至此,如日中天的大唐緩緩落幕。
除了這些人物,還有張小敬、太子、檀棋等等都富有鮮活的人物特點,在唐朝繁盛的歷史中,總能在這條歷史長河中看到他們的身影。
再到劇中的服飾、美食、禮儀、配飾等等細節,編劇一定花了太多的心思,不然,觀眾無法看到這麼一個由盛轉衰的唐朝畫面,也無法感受到那個朝代應有的絢爛!
你說《長安十二時辰》架空歷史吧,劇中的場景明明白白展現了大唐玄宗時期的特色;你說它還原歷史吧,它又是根據《刺客信條》的靈感而來,在對這部電視劇反覆的研究後,我才覺得這個結論比較合適:它是帶著架空歷史的主基調,對玄宗時期的大唐人物進行了一個還原。
不知道你們又是怎麼認為的呢?
回覆列表
《長安十二時辰》的角色成為近幾年難見的人物群像。
這種性格命運有血有肉的角色群像,達到近幾年中國產古裝劇的天花板。
《長安十二時辰》本質上是部架空歷史劇,內地古裝劇別的方面不擅長,歷史劇一直是最驕傲的部分。而依託在中國真實歷史背景下,卻塑造出了大量有血有肉的人物群像,曾經有過很多經典作品。已經封神的《大明王朝1566》,堪稱歷史劇榜上的巔峰之作。《大明王朝》表面求道求長生,不上朝不理政的嘉靖,實際透過各種隱喻讓下屬猜測聖意,控制各方勢力平衡。不爭不搶,軟弱無能,知人善任,求天下太平的裕王;剛正不阿,國之利器的海瑞。
忠貞無二,全心全意侍奉皇帝的大太監呂芳。心狠手辣,忘恩負義的太監陳洪;心狠手辣,講義氣的楊金水,上進隱忍,天賦過人的太監馮寶。其它角色還有嚴嵩,嚴世番,徐階,高拱,張居正,趙貞吉,胡宗憲,芸娘等等。
《大明王朝》的人物角色未必符合歷史史書的記載,但導演和編劇根據真實歷史的大明朝,塑造出大量千人千面,一人多面,有血有肉的人群群像。
中國產古裝劇自《大明王朝》過後,這種塑造出大量精彩的群像古裝劇,數量確實不多。年代劇《北平無戰事》能算一部,宮鬥劇《甄嬛傳》和《琅琊榜》都能算作一部。《長安十二時辰》塑造的人物角色群像。
近幾年的國內古裝劇只怕很難有能超越的了。
如同古代政治人物解構,《長安十二時辰》自然是遠遠不如《大明王朝》人物角色的深邃,但也塑造得十分鮮明,導演導演想要表達的內涵也不少。
如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後來寵幸奸佞昏庸的聖人。在《長安十二時辰》裡,他是大唐獨一無二的聖人,大唐權力最高的擁有者。他前半生治理王朝進入前所未有的盛世,出場前故意引導太子和右相權力鬥爭,來製造大唐朝廷的平衡。
自已的生活極具奢靡,寵信佞相,寵愛貴妃,殊不知繁盛的大唐朝堂,早已經被蛀空了。在劇中“太上玄元燈樓”那一場戲,明明已經說服反派蕭規的玄宗,轉身自詡超越堯舜的神,這老小子真的飄了。
大唐聖人親手點燃了太上玄元燈引來災難,跟著流落到人間見識自已盛世的大唐,人民卻多有疾苦。但歷史終究不能改變,歷史告訴我們,玄宗重回朝堂過後,不但沒有處理奸相李林甫,相反讓其掌權達到頂峰。後來玄宗更是寵幸楊貴妃和姦相楊國忠,最終十年後“安史之亂”爆發,華夏曆史上最偉大的王朝由盛轉衰。
如躊躇滿志胸有才幹,立志推行新法的太子李嶼。真實歷史上太子名叫李享,電視劇裡改成了李嶼。本劇裡李嶼是一名很有才幹的太子,雖然和林九郎的權鬥是不可避免的奪位。但他非常清楚王朝出現的問題,於是制定了新稅法,對於徵兵和很多問題都有應對之法。
太子李嶼上對於皇帝十分仁孝,但聖人擔心奪權卻始終防著自已的兒子。
劇裡,太子對於聖人的感情複雜,既有仁孝,又有難過。最後鏡頭是明明得到右相的證據,卻慢慢將其信件給燒光了,坦然面對一切。歷史上太子李亨即位成為唐肅宗,但最終功績只有平叛安史之亂,新稅法最終沒能頒佈推行,也沒能挽回唐朝由盛轉衰的頹勢。
何監和右相這對政治人物,可以說是做為映象一般的存在。右相林九郎可以說是本劇設定明顯的反派之一,他權傾朝野,口口聲聲自已“大唐律法由我參與制定,我得守。”,自已是法家,為了大唐天下為好。但右相為了構陷太子,各種陰險手段就不提了,自已獨掌三司權印,濫用私權。
在聖人失蹤過後,表面上是下屬教唆置聖人性命不顧,還要推永王為新君。實際上,仍然是欲掌天下權柄。但過程當中,右相使用的很多權力手段,卻又不得不佩服,這樣一個千古佞相,可以說淋漓盡致。
何監的戲份在劇中雖遠不如右相那麼多,但何監因為年老,仍然百般照顧學生李必,全力護持自已的學生太子。對於聖人也是一邊終生尊敬,一邊卻也痛恨自已無法改變聖人想法。
在花萼樓何監以死諫的言論,何監是真正從內心熱愛那個開放包容,鼎盛繁榮的大唐天下。電視劇最後也以何監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結局。觀眾是看得心酸,又有著一種名臣悲涼而歸的心情。
再到本劇最重要的幾位主角,一直守著第八團的長安,自已心中的長安,普通百姓的長安的男主角張小敬。在播到後期的時候,不少觀眾吐槽張小敬人物崩了,應該為了第八團的兄弟,跟著蕭規一起轟了聖人。
實際上張小敬始終是為了百姓,為了那些普通人堅守著這座城市,還有自已心中的公義。再到因為第八團兄弟無辜喪命,組建蚍蜉撼動鯤鵬的蕭規。很多觀眾覺得奇怪,蕭規最後為何沒有殺了聖人,還是角色也崩了。實際上在救聖人之前,蕭規根據聖人的行動,發現聖人只是昏庸並非不愛大唐,不愛每一位大唐百姓。
蕭規在救聖人那時就轉變了觀念,可能蕭規最終像大多數中國古代名人一樣。皇帝只是暫時昏庸,他只是受到奸臣的矇蔽,喚醒皇帝過後,皇帝今後一定會開始勵精圖治,讓每個百姓過上好生活吧。
《長安十二時辰》這部劇出彩的角色太多了。貴族出身,不幸為奴,心中始終抱著能有一番作為的女主角檀棋。因為祖上輝煌,想重回家族榮耀,所以立場反覆橫跳的姚汝能。
再到從流民到隴右道兵,在兄長幫助下來到長安西漂,想要在長安混個飛黃騰達,也是為了前程立場不定,最終卻為守護靖安司而壯死戰死的長安崔器。
為了自已官運,鑽營投機,讓無數觀眾恨得牙癢癢的元載。聰明機警,才華過人,但一直吃不上飯的書生程參。老兵油子的趙參軍,無才只會溜鬚拍馬吉溫,相信右剎能給國家帶來希望,一直放不下女兒的狼衛曹破延,大唐人形AI、最早程式設計師,最終被設計成終極大反派的徐賓;老謀深算的大太監郭利士,還有忠心耿耿的將軍陳玄禮等等。
聞染、何孚、陸三、聞無忌、葛老、魚腸、丁老三、許鶴子等等。
哪怕大量只有少少戲份的小配角,燕小乙、丁瞳兒、平康坊的姑娘李香香和阿枝、阿枝口硬心軟的哥哥,為救張頭犧牲的幾名不良人,日本留學工匠師晃分,靖安司的官吏安柱國。還有元載撐起整個家的小胖丫頭,前面出場讓人擔驚受怕,最終還是被唐軍殺害的理髮師託尼,還有他可愛的女兒小季姜。哪怕最後幾集聖人落難,短暫出場的小祝玄一家人。
“阿兄帶我晝夜不停,遊走長安三日,帶我見了很多人,做紙船的紅袖阿婆,馴駱駝的阿羅約,吹笛子的薛樂工,烙胡麻餅的回鶻老羅。”“直到在長安見到他們,長安好吃好喝好生活,當然讓人想留下,可讓我真覺得活著有意思的,就是長安城裡,再普通不過的這些人”
《長安十二時辰》時辰對於歷史人物的解構還原,深度上或許不如《大明王朝》,但這部劇性格鮮明的人物群像刻畫,真的過於深刻,讓觀眾愛恨交加。
我們愛它的真實精彩,恨它的無力改變!最後當每一位鮮活出彩的角色都留下在你的腦海,這部中國產劇就足以被奉上了神壇。相信近些年甚至未來幾年的古裝劇,只怕是很難再有《長安十二時辰》這樣人群像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