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機械工程師雷紅
-
2 # 驛城異客憶鄉人
題主的問題中為啥要加“農戶”二字呢?我家位於城市郊區,並不是農村,但是我家的習慣就是每年自己包粽子吃,很少出去買。
每年快到端午節時,我母親就會去市場買些粽葉回來,洗乾淨後泡在水裡,糯米也要提前泡一下,還會洗些紅棗作配料。
到了端午節的前一晚,母親就開始包粽子。先把粽葉從水中拿出來攤開,在粽葉三分之一的位置開始卷,捲成圓錐形,放入一半糯米,再放兩顆紅棗,然後再裝滿糯米,之後把粽葉裹緊,用線繩繫好,這樣,一個簡單的三角粽就做好了。
我並知道粽子要煮多少時間,因為都是母親看著火候,等粽子煮好後,就可以開吃了。吃的時候,剪開線繩,把粽子剝開放在碗裡,然後再撒些白糖,香甜可口。
我們鄰居,有些是出去買粽子吃,有些是自己包,之所以選擇不同,不外乎幾個原因:
一、自己動手包粽子吃,會有一種儀式感,是對傳統習俗的緬懷。
二、自己動手做的食物,吃起來比外面買來的要放心,首先是真材實料,再者,也乾淨些,畢竟都是自己親手洗乾淨、處理好的材料。
三、逢年過節時,自己準備過節的食物,這本身也是一種生活樂趣。就像我母親,她並不覺得包粽子是一種多累的活,或者說是多麻煩的活,包粽子對於她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我是一個懶人,能夠出去買的東西,就不會自己做,我想這也與生活環境有關。物流和外賣的急速發展,把大多數人都養懶了,這也直接導致了很多傳統習俗的丟失,就像是包粽子,你自己動手時會有一種儀式感,但是你要是買來吃的話,就不會有這種感覺。對一種習俗沒有了儀式感後,久而久之就會把這種習俗遺忘,我想這是大多數人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每次母親包粽子時,我都會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然後還要多吃幾個,讓母親開心,也讓自己銘記這是華人的傳統節日。
-
3 # 大武河
每年端午節我們都要自己包粽子,從來不會去超市買現成的粽子,感覺自己包粽子,才是真正的有過端午的味道。
端午節其原意是為了紀念楚國士大夫屈原,祭奠和懷念這位忠誠正直、有氣節,卻被誣陷打擊,因悲憤投江而死的歷史人物。隨著年代更迭,時光流逝,人們紀念這位歷史人物的方式演變成了一種有儀式感的節日,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是在包粽子吃粽子的過程中聽屈原的故事,知道和了解屈原這個歷史人物,所以端午節原本就是一個最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的節日。
對於這樣一個節日,吃粽子變成有文化趣味的事,粽子已經不僅是一種食物,而變成有文化具象的東西,從去早市買粽葉,到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整個過程,不同的地區貫穿著不同的故事和風俗。比如,江浙一帶有許仙和白娘子的故事,端午這天要喝雄黃酒,過夏天的時候才能百蟲不近身。而我們中原地區,每到這一天,媽媽和外婆奶奶們一定會給家裡的孩子準備用五種顏色絲線搓成的五色線,綁在手腕和腳腕處,還會給孩子們身上掛上自作的裝有艾草的香囊,求吉利,避蟲彘,每家每戶的門和窗戶上也會插一束艾草求吉避邪。這些,絕不是到超市買一包粽子可以感受到的,過端午不等於吃粽子。
時代在變遷,這個社會的腳步越來越快越來越快,快到人們只能聽到高鐵嗖嗖而過的聲音,看到飛機瞬間直入雲霄的樣子,人們的腳步已經快到不願意、也沒時間坐下來寫一封情真意切的家信,而改用瞬間即到電話微信語音,言簡意賅就事論事;人們忙的沒時間進廚房精心準備一頓飯菜,而改吃快餐外賣;人們極少能坐下來和麵、拌餡、擀皮包做一頓合口味餃子,而改吃速凍餃子。一切皆因腳步太快、事務太忙,所以有多少人能有心思品味著端午的樂趣,親自去洗刷散發著竹葉清香的粽葉,再準備好香甜的大棗,浸泡好糯米,融進歷史的遐思和生活的味道包一次粽子呢?社會的快速發展已經把曾幾何時平常普通的生活一幕,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
4 # ZHANGRUPlNG
題主:端午快到了,很多農戶都喜歡自己包粽子,反而不喜歡買的粽子,為什麼?
做一做市場調查,也很有益。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自己包的粽子價廉物美爽口,親自動手製作還夾帶自豪感與成就感。其它方面的原因,我們也來列舉一下,您贊同就好。
1.市場上的粽子優缺點共存。
優點是:新鮮,品種多,價格有高有低,適合各類人群,為祭祀活動提供方便,既合理利用了時間,又經過批次生產滿品大眾的口福等。不足則是:
①有些粽子價格賊貴;
②保質期儘管可以稍長,但如嘗荔枝一般,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不再,三日後色香味俱無也,甚至冷粽與熱粽也難調百人味;
⑤饋贈起來,自己沒包一個粽子,都是買來的,感覺不太真實;
⑥購買力有限,消費者嘗不夠,生遺憾;
⑦不能傳承手藝,幾年不包粽子,也許就不會包了;
2.農戶都喜歡自己包粽子。
探究其喜歡這樣做的原因,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①材料放心。從粽葉到糯米\黃糖白糖及細繩等,自家備齊。
②時間充足。穀雨至端午節這段時間,龍舟雨多,農民農活相對輕鬆一些,有時間包粽子,還可以把包粽子的手藝練得更好一些,粽子的三個角,還有繩子的松與緊,配料放哪些更有味兒,都可以去嘗試。
④便於饋贈。農民隨心來包,自己的勞動果實彌足珍惜,心裡想饋贈多少就多包一些,也只是舉手之勞。
⑤製作起來有益身心。邊製作,邊設計端午祭祀活動,把龍舟節過得更有意義,讓自己光陰沒有虛度,端午安康,傳承文化更給力。
綜上所述,農民喜歡自己包粽子,不喜歡買的粽子,就圖個實實在在,對包粽子這門手藝情有獨鍾,把端午祭祀先人的活動傳承下去,守這本份,真的很好!不過,題外話,在異鄉漂泊的城市建設者們,諸多無奈,只有買一串人家煮熟了的粽子,也來品品嚐嘗,寄託對先人的哀思了。
-
5 # 方源先生說健身
美好一天很榮幸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認為粽子文化,是中國獨有的端午文化之一。粽子文化起源於楚國,即今天的湖南,傳說屈原不滿楚國的統治,跳暹羅江以明節。
我認為端午親手做粽子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是一種過節的儀式,即使直接到集市上買更方便,但卻少了一種過節的儀式感,少了過節的韻味。
對於這樣一個節日,吃粽子變成有文化趣味的事,粽子已經不僅是一種食物,而變成有文化具象的東西,從去早市買粽葉,到準備包粽子的材料,包粽子,煮粽子,吃粽子的整個過程,不同的地區貫穿著不同的故事和風俗。
農村人時間不是問題,對於農民而言,他們時間相對充裕和自由,所以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了,而且自己做的話,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成本相對較低,味道也美。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楚韻春秋
題主問的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為什麼現在還有人堅持自己在家包粽子”,加了“農戶”作限定,可能是感受到了農村還有端午的氣氛,或者農家自己包的粽子味道好。我出身於農村,記得小時候家裡窮,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好吃的東西。因此對孩子們來說,每年最開心的時候,除了過年就是過端午了。因為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媽媽就會包很多粽子給我們兄弟姐妹吃。每當一家人坐在一起咬著濃香的粽子,滿口都是幸福的味道,而且這個粽子裡,還包含了媽媽的味道。這是一種難以忘懷的記憶。
隨著國家的發展與經濟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很多,現在很多人認為自己包粽子太麻煩了,還不如直接在外面購買來得直接方便,並且隨時可以買,不一定非得是過端午的時候。儘管如此,但是還是有人堅持自己在家包粽子,包括很多農戶,到底是什麼讓他們這樣堅持呢?
一、經濟實惠
粽子市場品種雖然多,但價格貴,而且還不一定新鮮。精打細算的農戶(或市民)會親手包粽子過節,做得多的話還會送親戚或朋友,很實惠,而且更有人情味。
二、食品安全
食品的安全是現在社會上最為熱門和擔憂的話題。即使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粽子,都會有令人不放心的地方,何況還有很多小型作坊生產的粽子。所以自己動手才是最安全放心。
三、家庭氣氛
國家把端午節列為法定節日,也是為了弘揚傳統,增強文化自信。因此過端午節吃粽子其實不只是為了飽口腹之慾,更多是要感受一種端午的氣氛。而粽子的氣氛更多的不在於吃,而在於包的過程,一家人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動手,更能體現端午節吃粽子的真正意義。
四、傳統習俗
包粽子是端午習俗之一,其它還有划龍舟,掛艾葉等,端午文化豐富多彩,只有全面理解它的文化意蘊,我們才能更好保護端午節這一重要遺產,才能更好地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如今又快到端午節了,如果條件許可,我們何不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過端午,即經濟實惠安全衛生,又可以弘揚文化傳統,還可以享受節日的美好與天倫之樂。
-
7 # a鄉風鄉情
我就喜歡自己包粽子,我親自去超市選購糯米,蜜棗粽葉,因為平時基本不吃,只在端午節包一次,所以米,棗,葉我都選最好的。因為我們家人只喜歡吃蜜棗粽,我每次只買蜜棗。
現在人越來越重視健康,尤其吃的東西,首先考慮該食物的安全性,考慮到超市賣的成品粽子,為了延長粽子保質期,會加防腐劑,也有可能為了增加粽子的香味加香精等新增劑。在街上買會考慮到他們購買的食材的質量,因此,大多數人都喜歡在家自己包粽子
包粽子的材料買回來後,先把糯米淘洗乾淨,然後泡上,大約泡到四小時,也有人泡兩小時,泡久一點粽子煮熟了會更軟糯。
粽子一般都在端午頭天晚上包好,煮粽子也是有講究的,以前燒煤球爐的時候,先換上兩塊煤球,在放粽子的鍋里加足水,大火燒開約一小時,再改小火,煨一夜,(中間要保證煤爐不滅)第二天一早把粽子拾出來涼著,剛出鍋的粽子口感並不好,要把粽子晾著,等不熱不涼的時候口感最好,香,甜,軟,糯
。後來不燒煤球爐了,煮粽子用電飯煲和高壓鍋,用這兩樣煮出來的粽子,總感覺沒有煤球爐煮出來的好吃。
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試,做個比較。
-
8 # 執筆吟唱
這個問題就像,在家做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不在外面吃,非得下班還在廚房噼裡啪啦的弄個不停。
1.做飯享受的這個過程的樂趣,當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才在自己家人面前,你會被自己的巧手所折服,而且看著家人吃的很香別提心裡那美滋滋的快樂了。
2.衛生: 自己做的飯菜也好,包粽子也好,親手做的吃的放心,吃的舒心。
3.是一種回憶。作為90後的我,從小就見到父母白天把粽子包好,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起來煮鴨蛋,煮粽子,好讓我們早上起床就可以吃。這畫面值得我一輩子的珍藏和定格,如果以後端午節粽子都是買來吃,即使再好吃,我都覺得缺少了媽媽的愛。
-
9 # 一點廚房呀
端午節又快到了,在農村很多家庭中都喜歡自己包粽子,這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農村家庭中一般一些家庭情況都不是很好,在家自己包粽子要比去集市上或者超市上買粽子要划算的多,所以這是農戶喜歡自己在家包粽子的原因之一。
在端午節中,最重要的習俗就是吃粽子,如果粽子是自己包的話,這在節日中會更有參與感,在農村家庭中,對傳統節日看的比較重要,更喜歡遵循傳統節日的習俗,所以很多農戶都喜歡自己包粽子,來使自己在節日中更有參與感。
回覆列表
我是農村呆的時間長,可能各地原因不一樣,但主要歸結為以下三個方面:
1、時間問題:農村人時間不是問題,對於農民而言,他們時間相對充裕和自由,所以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了,而且自己做的話,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做,成本相對較低,味道也美;
2、原材料問題:對於農村人而言,做粽子的原材料方便,隨手可得。
3、成本問題:這幾年,市場上的粽子五花八門,價格高的達幾元甚至十多元一個,這種成本,對於一個普通的農村人而言,是承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