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段崇瑞006

    一、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一萬三千餘里,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二、長城是作為軍事要塞而存在的,為了抵擋外族的入侵,數以百萬計的勞動人民肩挑背扛,無數人為此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三、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蹟,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內,而且作為世界聞名的八大奇蹟,現在只有長城和埃及金字塔依然存在。其他的早已支離破碎,有的甚至已經變成了傳說。四、從國內外影響上看,長城也是享譽世界,聞名中外的中華古代建築。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 2 # 輕輕河邊cao

    在歷史時期,構築長城的最初目的是用於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早在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的秦、趙、燕三國的北面是以遊牧為主的匈奴族,為了防止匈奴騎兵南下侵擾,他們在各自的北方邊界上築起了長城。秦始皇(前221—前210年在位)統一全國後,為了防止匈奴的侵擾,派30萬大軍及徵用的民夫、戰俘和罪犯近200萬人,把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線起來,成為萬里長城的雛形。秦以後的漢(前206—220)、北魏(384—534)、北齊(550—577)、隋(581—618)、金(1115—1234)幾個王朝,都先後對長城進行修補和增築。到了明代,漢族統治者為了防禦北方蒙古族和東北女真族的侵擾,又開始大規模修築長城,從洪武元年(1368)起,經歷了200多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長城的修築工程。

    為了加強長城的防務和指揮,方便調遣長城的沿線兵力,明政府把長城沿線分為九個防區,每區為一鎮,設總兵領轄。九鎮共有一千座以上的關隘(重要駐兵據點),關隘一般由城牆、城門、城門樓和甕城組成,有的還有羅城和護城河。

    俯瞰長城城牆是長城的主體部分。以山西到山海關這一段為例,它的斷面是梯形,下寬上狹,平均底寬6米,頂寬5米,高6.6米,內築夯土,外砌整齊條石和特大城磚。城牆的頂部可容納5匹馬或10個人並排行進,地面用三四層磚鋪砌,最上面一層是方磚,用石灰砌縫,整齊堅實。城頂兩側還有磚牆,內側為高約1米的女兒牆,外側為1.6米高的垛口,每個垛口上有一嘹望洞,下有射擊口。此外,城牆上還有排水溝和吐水嘴等設施。

    古代嚴密的烽燧制度使得長城的國防作用更加有效。據《居延漢簡》記載,當時“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燧和墩就是傳遞軍事情報用的烽火臺,遇有敵情,白晝燃煙,夜間點火示警。

    修築長城不僅工程量大,而且翻山越嶺,過高原,穿草地,施工十分困難。古代工匠從確定長城的走向,到障、堡、敵臺、煙墩等整個防禦體系的配置,以至城牆形制結構、選材用料,都巧妙地利用自然地形,就地取材,其構思的精巧合理令人歎為觀止。他們在極為艱苦複雜的施工過程中體現出的刻苦勤奮、堅忍不拔的精神,更為世人讚歎。

    萬里長城以其“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裡”久遠廣闊的時空跨度,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偉壯觀的建築奇蹟。

  • 3 # 我是李小逗

    長城並不是秦始皇時期開始修的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時就有了……歷史很久很久了並且每一個朝代幾乎都有修建長城,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中國的防守傳統希望和平不希望戰爭。

  • 4 # 怪蜀看史

    原因:長度、工程量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而且是在十分複雜的地形上建造起來的,是極其不容易的;二是兩千年來,在冷兵器時代和熱兵器不發達時代,為保護長城以南中國祖居的各民族的安全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她是華人民的驕傲,也是世界上的奇蹟。

    1、建築構造方面:

    在建築材料和建築結構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則,創造了許多種結構方法。有夯土、塊石片石、磚石混合等結構;在沙漠中還利用了紅柳枝條、蘆葦與砂粒層層鋪築的結構,在今甘肅玉門關、陽關和新疆境內還儲存了兩千多年前西漢時期這種長城的遺蹟。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臺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這一防禦工程體系,由各級軍事指揮系統層層指揮、節節控制。

    2、長度方面: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佈,歷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2009年測定的明長城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長城的意義:

    1、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2、軍事意義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線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3、象徵意義

    萬里長城自構築的那天起,就成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2000多年來,任何人都沒有能從認識上割裂萬里長城,因而也就無法割裂中華民族 。長城對華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

  • 5 # 意天使1

    萬里長城今尤在,誰曾見過秦始皇!

    一、長城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建築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一萬三千餘里,這樣氣勢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二、長城是作為軍事要塞而存在的,為了抵擋外族的入侵、保護國家人民能夠安居樂業而修建的,數以百萬計的勞動人民肩挑背扛,無數人為此付出了血汗、以至生命,這樣氣勢雄偉的人防工程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三、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蹟,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內,而且作為世界聞名的八大奇蹟。幾千年走來,現在只有長城和埃及金字塔依然存在。其他的早已支離破碎,甚至有的已經變成了傳說。四、從國內外影響上看,長城也是享譽世界的,聞名中外的古代建築。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遊覽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 6 # 天天來啦l

    長城有什麼特點

    1、歷史悠久:中國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相互防禦,便在各自管轄的境內築起了防衛牆,這便是長城的雛形。據_《左傳》記載,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楚國便修築起連綿數百里的長城。

    2、長度驚人: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表明,中國從春秋戰國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數民族政權在內),歷代對長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維修與增建。長城遍佈於黃河、長江流域的16個省、市、自治區,既有東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總長度達108000華里(計五萬四千公里)。

    3、工程浩大:據科學家粗略計算,如果把明長城的土、磚、石方用來修築一~條3尺寬,15 尺高的城牆,那麼可環繞地球一週; 假如用來鋪築- -條厚一尺,寬15尺的公路,則可繞環地球三週。

    4、建築高超:萬里長城所經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質地形極其複雜險峻,施工作業尤為艱難。要把長城修築起來,是必須懂得和應用數學、力學、幾何學、測量學、地質學、建築學以及組織、運輸等多種科學技術知識。

  • 7 # 老吳的2021

    在中國古代,修築長城的最初目的是用於防禦各諸侯國之間之侵略,到了明朝可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現在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傳統及傳統文化和民族交融的象徵。

  • 8 # 小軒生活

    長城是世界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原因如下:

    一、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它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蜿蜒一萬三千餘里,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二、長城是作為軍事要塞而存在的,為了抵擋外族的入侵,數以百萬計的勞動人民肩挑背扛,無數人為此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

    三、長城作為人類歷史的奇蹟,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內,而且作為世界聞名的八大奇蹟,現在只有長城和埃及金字塔依然存在。其他的早已支離破碎,有的甚至已經變成了傳說。

    四、從國內外影響上看,長城也是享譽世界,聞名中外的中華古代建築。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參觀了長城後說:“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 9 # 行走者believe

    從以下幾點來說明:

    1,開始修建時間和持續時間,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開始,延續不斷的修築了兩千多年。先秦長城後,出現了秦始皇長城,再後來,幾乎都要修築長城,漢、晉、魏、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的修築過長城。可以說是兩千多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2,建築設計。比如在修築方法上,兩千多年來人們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初期秦始皇就總結出了“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寶貴經驗。之後的每一個朝代修築長城都是按照這一原則進行。凡是修築關城隘口都是選擇在兩山峽谷之間,或是河流轉折之處,或是平川往來必經之地,這樣既能控制險要,又可節約人力和材料,達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效果。至於修築城牆,更是充分地利用地形,如像居庸關、八達嶺的長城都是沿著山嶺的脊背修築,有的地段從城牆外側看去非常險峻,內側則甚是平緩,有“易守難攻”的效果。更有甚者,比如在遼寧境內,明代遼東鎮的長城有一種叫山險牆、劈山牆,就是直接利用懸崖陡壁,把崖壁劈削一下就成為了城牆,簡直就是天然屏障。和我們看到的景觀圖完全是兩碼事。

    在結構上,長城絕對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多種防禦工事共同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比如“牆身”,平均高度8米,個別地區達14米。“烽燧”即烽火臺,白天濃煙,晚上烽火。還有“城堡”,每個城堡間約十里左右。

    3,長城的積極影響意義。軍事方面不談。自秦漢開始,長城的許多關口成為了農牧經濟文化的交易中心。甚至發展為重要城鎮。民族融合方面,比如唐太宗破突厥後,安置降眾在長城沿線,設定提督,任突厥人為都督。最重要的一點,那是長城的象徵意義,長城對華人來說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是中華民族大一統的象徵。

  • 10 # 百態看臺

    長城作為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無論從其軍事意義、設計建造及其規模等等都堪稱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建築;上下兩千多年 縱橫十萬餘里世界中古七大奇蹟之一 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

    首先長城作為軍事防禦工事,其最大的作用肯定體現在軍事上;長城是和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形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具有戰鬥、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在歷史上無數次阻擋並擊退遊牧民族的侵犯。當然長城不僅僅是作為一種被動防禦的存在,更大的意義在於,它是作為主動出擊的後方保障。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還曾以長城為屏障擊退日軍的多次強攻。

    其次長城的修築時間跨度長、浩大的規模也是世界首屈一指;從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到清朝眾多中原王朝,在2000多年裡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中國到目前多個省市都還有古長城的遺蹟;秦始皇時期,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擊敗匈奴後築起“西起臨洮(今甘肅),東到遼東(今遼寧),蜿蜒一萬餘里”的長城,至此有了萬里長城之稱。

    在和平無戰事時期關城則成了農、牧貿易之地,也是中原王朝外界與溝通的重要渠道。促成了中國古代與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這!就是街舞》第二季中馮正,三兒,阿k三人掰頭中,馮正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