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琉璃巧育兒
-
2 # 南南曉曼
我女兒班級裡就有一例,兩個男生總是打架。。。就用A和B代替名字吧,小A是班裡的小霸王,總是打這個,推那個。。。老師也拿他沒辦法,其他同學就躲著他,倒黴的小B總是躲不過,幾乎每天都帶著傷回去。有一天,小B睡覺做夢都說,別打我別打我,小B媽媽才意思到問題嚴重,去學校找老師,可是老師說管不了他。。。於是小B爸爸,在班群裡@小A爸爸,直接說了這件事,說了不止一次兩次了,希望好好教育下小A。結果小A爸爸語出驚人,說我家孩子,打你家孩子,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家孩子肯定有錯在先!小B爸爸當時就不樂意了,說你就這態度嗎?!每天都是我家兒子帶著傷回來,一點點也就算了,可是現在,孩子心理都快出毛病了!你家孩子你不教育,我要替你教育了!你家住在哪裡?我們倆有必要練練了!!!火藥味十足啊!小A爸爸很爽快的給出了家庭住址,說練練就練練,誰不來誰孬種。。。後來班級老師園長,分別給兩位家長打電話協調,園長核實小A打人事件,最後小A被勸退學,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孩子小,家人必須出面保護孩子,和老師溝通不好的話,就直接去找打人的那個孩子,警告他,以後不可以欺負你家孩子。。。孩子小,你不保護她,誰會保護她?
-
3 # 一個碼字工
當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發生衝突後,首先要鎮定自己的情緒,並穩定孩子的情緒,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講出真相,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後果,確定相應的責任。如果是自己孩子的責任,要帶孩子主動和對方道歉。如果是對方責任,要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的行為,不可以模仿,並鼓勵孩子心胸開闊,不去斤斤計較一些小事。
同時,要鼓勵孩子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如果方法很合理,要及時肯定鼓勵。如果方法不妥,要幫助孩子分析不妥之處,並共同商量解決辦法。總之,孩子們發生衝突,我們應該視情況採取不同措施。更為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中就要教給孩子一些處理矛盾的方法,這樣孩子才能在遇到問題時採取積極的迴應措施。
-
4 # 謎婷幼教小課堂
看完您的描述,作為家長,遇到這樣的事情,肯定會很擔心。
肯定很想知道孩子到底該怎麼辦?該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交往呢?該如何教育孩子保護自己呢?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孩子打架的原因1.行為比語言快
孩子喜歡打架的原因,多半是行為比語言快。很多事情直接上手不上腦,欲解決不了的事情,或者不知道該怎麼解決的事情,上手比上腦容易。
2.身體界限不清晰
孩子的身體界限不清晰。所以,對於傷害別人的行為,沒有意識。
孩子的身體界限不清晰,意味著孩子會隨意觸碰別人的身體,甚至做很多傷害別人身體的行為。而對於自己的身體,有時即使被別人傷害了,也不一定會有感覺。
3.不懂得如何交往
孩子的交往問題,是孩子的一大難題。幼兒園也是一個小社會,各種各樣的人都會有。
當孩子不懂得如何交往時,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直覺辦事。而他們的直覺就是直接上手。這是人類的本能反應。當遇到不能接受的事情時,如果沒有經過很好的引導的話,就會打起來。
其實誰都不願意看到有孩子互相打架的行為,包括老師!但老師真的不是聖人,沒有三頭六臂。一雙眼睛也不能同時看著二三十個孩子。
而且,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一瞬間。一瞬間的事情能阻止得了多少?其實是家長自己帶孩子,孩子與孩子間的交往,打打鬧鬧總在所難免吧。
家長的做法1.氣勢洶洶的找老師,要求老師下不為例!不允許再出現任何孩子受傷的行為!
如果,你氣勢洶洶的找老師,要求老師,保證下不為例,不允許再出現任何孩子受傷的行為!
那麼,老師的做法很可能就是,把你的孩子保(gu)護(li)起來。
只有保(gu)護(li)起來了,不接觸任何孩子,才能得到全方位的保護呀。
試問一下,這個結果是你想要的嗎?
2.家長直接出面,到班上找肇事者
如果家長直接出面,氣勢洶洶的到班上找出肇事者,聲稱一定要把打自己孩子的那個孩子打回來,或者,對著肇事者,大喊說,你爸媽是怎樣教育的?
這樣的結果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敢再交往,又或者,再次遇到事情,不敢再告訴自己的父母。
孩子雖小,也是有自尊心的。當家長如此氣勢洶洶的去找肇事者,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而且孩子也能感受到肇事者的情緒,肇事者肯定也很害怕。
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把這件事情說出來了以後,才導致這種結果,是自己不好。所以再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自己就不敢再告訴父母了。
3.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責備老師,質問老師如何看管孩子的?
如果家長當著孩子的面責備老師,質問老師是如何看管孩子的?
孩子接收到的資訊也只是,我打架了,我被打了,不是我的問題,是老師的責任。我沒有問題,老師有問題。孩子學會了推卸責任。
這樣的孩子,永遠也學會不了自己解決問題。敢問,家長能保護孩子一時,能保護孩子一世嗎?
一點建議1.幫助孩子理清事情緣由
幫助孩子理清事情緣由,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引導孩子把事情的詳細經過說出來。這能幫助孩子更清晰的看到問題的真相。
2.幫助孩子建立界限
幫助孩子建立界限:.我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別人如果想觸碰我的身體,需要先經過我的同意。
同樣的,如果我想觸碰他人的身體,也需要經過他人的同意。
3.幫助孩子把行為與人剝離開
幫助孩子把行為與人格剝離開,錯誤的只是打人這個行為而已,孩子還是好的。
即使雙方打架了,也只是打架的行為不可以而已。我們只需要糾正打架的行為。
4.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交往
幫助孩子明辨是非,告訴孩子哪些是可以的,哪些是不可以的?
有哪些行為做了以後就會引起別人的某些反應,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交往。
例如,如果想加入某些小朋友一起玩時,可以詢問,我可以加入嗎?或者想玩某個小朋友的玩具時,可以詢問那個孩子,請問我可以玩嗎?
引導孩子學會交往,自己解決問題,比家長出面保護孩子更重要。
5.引導孩子保護自己
如果,某些傷害行為依然頻繁發生,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當這些行為發生時,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
例如,當其他小朋友想要打自己的孩子時,可以引導他大聲的說,我不願意!你沒有權利打我的身體!
如果傷害性行為仍然發生,可以引導孩子躲閃,躲避這些行為對自己的傷害。
如果,仍然發生,可以建議老師,暫時把他們分開。不過,通常這樣的建議,老師會執行,但也有執行不了的時候。
孩子都會有交往的需求,儘管在一起,偶爾會發生傷害性行為,但還是喜歡彼此在一起玩的感覺。
成人是不可能完全阻止得了孩子自發的交往行為的。
6.尊重孩子的選擇
尊重孩子的選擇,孩子特別喜歡與某個孩子在一起玩,是因為那個孩子身上有自己沒有的特質。
這種特質會吸引孩子持續與那位孩子一起玩,儘管也許彼此會出現傷害性行為。但也是孩子的選擇。
孩子不像成人。通常他們上一秒還在對彼此說,不要再跟你做好朋友了,下一秒就能和好如初,開開心心的,又蹦又跳去玩了。
請尊重孩子的選擇。
願每個孩子都有五彩繽紛燦爛的童年。
願每個生命都能被愛所照亮。
-
5 # 一眼萬年之後不了了止
正好談一談這個問題。
今年我兒子剛剛上幼兒園,這個是我最關心的問題,一天在想會不會受別人的欺負,或者小朋友之間打架,想了很多。但是到後來就漸漸的就不會這樣想了。
現在的幼兒園,如果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個班最起碼有2個老師或者2個以上的老師照看,其實很多媽媽不知道,小朋友在離開爸爸媽媽後,還是很乖的。
如果小朋友打架,也是語言表達不清楚,或者是這個小朋友拿那個小朋友的東西,就會打架。剛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如果覺得自己的東西被別人拿了,自己的主權受到侵犯,就會直接動手,不過幼兒園都是小孩子,打架不會很嚴重,老師看見肯定會阻止,不會任遊他們打架的。
如果是小打架,沒有傷到哪裡,哪可以不要過多的干涉,因為一但打架,兩個寶寶肯定都有不是,不要小題大做,找到別人家去鬧畢竟大家都是在同一個班接孩子,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如果你家寶寶沒有動手,別人家的寶寶動手打到你家寶寶,我覺得應該去幼兒園,當面可以找幼兒園老師來說一說這個事情。必須要讓打人的家長來,因為有些問題不是老師能管的了的。
最後,不管孩子跟誰打架,首先了解為什麼打架,瞭解清楚,這樣再來判斷接下來應該做什麼,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就被打了,一定就是別人家孩子的錯。
老師說他倆最近天天在一起玩,說他倆在玩耍的時候都不會交往,所以容易發生衝突,打架!但是,不能容忍的是對方打架總是抓臉,孩子每天回來臉部都有抓痕或者抓破的痕跡,家長能否干預,怎麼幹預?
回覆列表
這個是因為孩子還不會處理和別人的爭端。家長需要多教育孩子。面臨和別人的矛盾時應該如何解決。
首先,如果你家孩子平時很乖巧,只是經常和某個小朋友一起玩時打架,和別的小朋友反而不會打架的話,那有可能是對方孩子有比較多的暴力問題。
其次,如果是和大部分孩子都容易產生矛盾的話,那就是自家孩子的問題,家長需反省自己的教育是否不到位導致?
當然,你得問清楚孩子原因,和他的想法。
1.首先和自家孩子交流問清緣由。先問孩子,什麼原因起衝突?搶玩具?誰先動手的?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幼兒園的孩子基本上已經能夠表達清楚了。重要的是大人如何發問,問出孩子的真實想法。
基本上孩子一般都不會特意使壞。比如大家都喜歡某個玩具,就容易產生衝突。瞭解問題的根源才能解決問題。
2.如果是對方先動手打人。問清楚事情緣由後,告訴他誰先拿到玩具誰先玩,動手搶和打人的那個就不對。
對方打你,除了先保護好自己,可以警告他:這是我先拿到的,我先玩,你要玩得話要排隊。打人不對,再打我要告訴老師。
如果對方還是不聽繼續打人,肯定也不能給人家欺負。但是要告訴孩子,要保護自己的頭和臉和重要部位。自然也不能打對方這些地方。
2.如果孩子先動手打人的。教育孩子這樣不對。不管任何情況下,問題解決不了可以找老師,找大人,不能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孩子做錯了就一定要懲罰。才能記住這個教訓。可以懲罰他不能玩喜歡的玩具,喜歡看的動畫片,或者罰站,反省。這個月不能買玩具了……
3.找對方家長溝通。找對方家長溝通一下。如果是孩子做錯了,讓孩子主動向對方道歉。懇求原諒,並且保證下次不這樣了,我們下次一起好好玩。
如果是對方做錯了,讓對方孩子道歉,告訴自家孩子我原諒你,下次不再這樣了,我們還是好朋友。
4.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孩子的矛盾都是小問題,家長切記態度要平和端正,不要上升到攻擊孩子或者貶低對方。更加不要追究到道德層面激發矛盾。
孩子雖然做錯了,但是還是孩子,只要好好教育,就會教的好。
古人所說的孺子可教也。就是這個意思。
5.趁機教育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都是在磕磕碰碰中成長的。只有吃一暫才能長一智。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最好是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看法。
問問孩子為何會這樣,你打算如何解決。再次還遇到這個問題怎麼辦?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