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劉姥姥進大觀園,來到瀟湘館,林黛玉挨個給大家上茶。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這是不是透露出王夫人對林黛玉的不滿意?
10
回覆列表
  • 1 # 萍風竹雨123

    大約受王熙鳳的“媳婦茶”影響,題主草木皆兵了。《茶經》上說茶在民間婚俗中具有“純潔、堅定、多子多福”之意。又因“種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生也……”因而,在一些地方便有“定親茶”“媳婦茶”之說。有認同,認可之意。

    王熙鳳曾送茶葉給林黛玉,黛玉喝著不錯,王熙鳳表示再送些,並要請黛玉幫個忙,黛玉打趣她:喝她家點茶,便要支使人了,王熙鳳也開黛玉玩笑:“喝了我家的茶,怎麼不給我家當媳婦兒”。

    其實“喝茶”有很多含義的,如宴會上,二人意見相同時,可以以茶代酒的“知心茶”,如向別人道歉時的“賠禮茶”,以及接受道歉時的“原諒茶”,或者達成協議時的“同盟茶”等。

    而賈母,王夫人等人到瀟湘館,林黛玉命人奉茶,“紫鵑早打起湘簾,賈母等進來坐下。黛玉親自用小茶盤兒捧了一蓋碗茶來奉與賈母。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這裡奉茶是很明顯的“待客之道”,表示對來人的尊重,敬的是“待客茶”。王夫人代表其他人拒絕,一是不渴,不需要,二是體貼,不讓黛玉等忙亂。哪裡有半點“媳婦茶”的意思?

    王夫人出身王家,做為當家主母,還不至於守著婆母,當著眾人向林黛玉這個孤女發難,不然,就有以老欺小,以強欺弱,不尊長輩的大帽子扣下來。

  • 2 # 阿丹151014015

    一杯茶,還真的不至於吧!

    一大群人過來瀟湘館。如果人人一杯茶也夠丫頭子們忙一陣子的了,黛玉又要給長輩們一一奉茶真是比較折騰的事情。再說賈母邀劉姥姥遊大觀園一路吃吃喝喝不斷,一時間王夫人說不渴也正常。不給林姑娘添麻煩也是一種體貼,賈母也說知道姑娘們都怕弄髒了屋子呀!個人認為王夫人是好意,尤其當著賈母的面更加註意不給黛玉添麻煩了。一群老老少少開開心心的遊園活動中,瀟湘館裡的一杯茶實在跟“寶黛姻緣”扯不上啥關係呀!

  • 3 # 君箋雅侃紅樓

    王夫人不讓林黛玉倒茶給她吃表明王夫人和林黛玉不親近,兩人維持著客套的關係,也表明王夫人不同意寶黛姻緣。

    四十回,賈母帶劉姥姥逛大觀園來到林黛玉房中小坐,這是唯一一次描寫王夫人到林黛玉房中,其中兩個細節值得注意。

    其一,林黛玉給賈母等倒茶,王夫人說:“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其二,賈母因見窗上紗的顏色舊了,便和王夫人說道:“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了後來就不翠了。這個院子裡頭又沒有個桃杏樹,這竹子已是綠的,再拿這綠紗糊上反不配。

    這兩個小細節很多人一看就過了。但正是這兩個細節表明了王夫人對林黛玉的漠視態度。

    一,王夫人對林黛玉漠不關心。

    王夫人對林黛玉不感冒是早有跡象的。林黛玉和王夫人間幾乎極少交流。王夫人作為榮國府的當家人,林黛玉的日常應該由她負責。可她卻並不顯得親熱。二十八回難得林黛玉和王夫人碰頭,王夫人也主動詢問林黛玉的身體和吃藥情況。但林黛玉一句話就暴露了王夫人這話是事後諸葛亮。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顯然賈母先過問了,王夫人才又問的。

    賈母到了林黛玉房中,一眼就看出來窗紗舊了,還提出瀟湘館外面竹子多,貼綠色窗紗並不好看。王夫人當然管不到一個小小的窗紗上面,可作為當家人,王夫人的態度也是下人們的態度。王夫人對林黛玉模稜兩可,下人們自然就馬馬虎虎。一個窗紗表明王夫人對林黛玉並不關心。舊不舊,顏色是否好看並不在王夫人的關注範圍。

    二,王夫人對林黛玉表現排斥。

    王夫人說她不喝茶,固然可能早上才吃過。不想林黛玉麻煩。但作為禮儀,卻是拒絕的意思。賈母也應該才吃過,卻接受了林黛玉的茶。王夫人這裡旗幟鮮明表明拒絕喝茶,就是一種下意識不接受的態度,與賈母形成對照。

    而茶一直以來都是婚姻當中不可或缺的聘禮的一部分。甚至吃茶也有講究。現在許多地方仍把訂婚、結婚稱為“受茶”、“吃茶”,把訂婚的定金稱為“茶金”,把彩禮稱為“茶禮”等等,這都是古代婚俗的延續。所以二十五回,王熙鳳才拿吃茶調侃林黛玉。

    鳳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閒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這裡更清楚的表明茶葉有暗示婚姻的意思。王夫人這裡拒絕林黛玉的茶,既是她心中想法的行動表示。也是曹雪芹暗示王夫人不同意寶黛姻緣的一種委婉寫法。

    綜上。王夫人是絕對不同意賈寶玉娶林黛玉的。為此她精心炮製了“金玉良姻”,就是告訴賈母,她不同意將林黛玉嫁給賈寶玉。紅樓夢雖然沒有那麼多的陰謀。但成人之間觀點不同的態度還是隱晦的表現在字裡行間。雖然表面都是一團和氣,但暗中的較量從來都存在。這也是曹雪芹的一種“真事隱”的寫法!

  • 4 # 屏山品紅樓

    這個問題稍微有點玻璃心了。

    賈母兩宴大觀園,陪著劉姥姥遊玩了園內好多處,屬於走馬觀花式的遊覽,停留時間比較長的算是瀟湘館和櫳翠庵,妙在兩處都有奉茶,在探春的秋爽齋時間相對更短,貌似探春就沒準備,到了寶釵的衡蕪苑給我們的感覺大夥可能都沒坐下,說了幾句話大家就出來了。所以,這幾處,真正需要喝茶的,只有櫳翠庵,因為剛吃完一肚子酒肉,需要用茶行行食,再者,古人從來講究禪茶一道,而最有可能的是大家吃完了飯,正需要吃茶,早有人通報妙玉,老太太眾人一會兒過來吃茶,所以,眾人才能一進門坐下,妙玉立刻就奉了茶出來,古時不比今天,開水保溫是個大問題,若要烹茶必是現燒水,賈母眾人到位再準備顯然不可能。這一天的活動本就是走走停停的動態過程,有專門的正餐安排,茶酒都是齊備的,看看姑娘們的屋子不過是參觀式的,可見不止在瀟湘館,其它所在也一樣,不會停留太長,沒有茶也不算失禮。

    林黛玉親奉茶給賈母,倒也不是說就是多餘,眾人來了,黛玉做為主人,備茶、奉茶是待客禮儀,再說,這是大家剛剛開始遊覽,興致正高,在這裡要停留多長時間黛玉並不清楚,既然賈母王夫人己坐下,奉茶就是極日常普通的定式一般,而絕非刻意。黛玉這麼做很正常。

    王夫人不讓黛玉準備了,是讓她不必忙活,意思是坐不了一會兒,姑娘忙活一大陣子,可能喝不了一口就要走了,沒有必要。這裡面也體現了長輩的體恤,和願不願喝黛玉的茶扯不上關係,再說了,這麼多的女眷,尤其是婆婆賈母還在現場,王夫人只會表現出對黛玉的體諒,絕不會表現半點挑剔刻薄,再怎麼樣,王夫人貴族出身,幾十年豪門生活,她基本的氣度和涵養是不會有問題的,她和黛玉三觀不一,不願黛玉做自己的兒媳婦是真,但這些只會埋在心裡,不可能在眾人尤其是賈母面前流露出來,王夫人還不至於這麼小家子氣。

  • 5 # 海闊天空詩酒花

    這個問題說的是《紅樓夢》第四十回賈母帶劉姥姥逛大觀園的事。

    到了瀟湘館,林黛玉作為主人,為長輩奉茶,而王夫人當時回絕了。

    這是否透露出王夫人對黛玉不滿意、拒絕寶黛姻緣的意思呢?

    從表面看,這樣的聯絡似乎有些牽強。但仔細琢磨之後,我覺得這種聯想也不無道理。

    理由倒不是說奉茶代表定親。雖然古時茶禮是定親的一種說法,王熙鳳也曾經拿“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來打趣黛玉,但畢竟在日常生活中茶的應用更廣泛,總不能隨便喝口茶就往姻緣上面扯。當時是一眾人等到瀟湘館“參觀”“作客”,黛玉作為主人奉茶是正常的禮儀,沒必要進行多餘解讀。

    但在當時的情景下,王夫人拒絕這杯茶確實也同樣顯得沒必要。沒必要的事情卻做了,就是表達一種潛意識裡的不滿意、不喜歡。

    書裡是這麼寫的:

    紫鵑早打起湘簾,賈母等進來坐下。林黛玉親自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茶來奉與賈母。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聽說,便命丫頭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張椅子挪到下首,請王夫人坐了。

    賈母帶著王夫人、鳳姐、李紈、劉姥姥、眾姑娘丫鬟,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瀟湘館。這種陣勢,大概是瀟湘館接待過的最高規格的賓客團了。首席丫鬟紫鵑捲簾迎客,合乎禮儀。因為有賈母等長輩在,黛玉親自奉茶,同樣合乎禮儀而且顯得尊重。

    這時候,王夫人突然來一句不吃茶、不用倒,在那種場合下,就顯得有些突兀了。

    突兀在哪裡?我覺得有幾個地方:

    1.不知道作者是否有意省略,根據原著文字,黛玉給賈母奉茶,為啥是王夫人接茬說不喝茶?賈母都沒發話,這樣不是對賈母不尊重麼?

    2.也許原文應該有黛玉給賈母奉茶之後再給王夫人奉茶,然後王夫人才說不喝、不用倒這樣的話。但即便如此,王夫人也應該表示自己不喝即可,為什麼要說“我們不吃茶”?這不又是越俎代庖替賈母發話?賈母都沒說不吃茶,王夫人這個“我們”是什麼意思?

    3.也許王夫人覺得大隊伍只是短暫逗留,不需要喝茶,所以林黛玉可以省點事?但照理說,這樣的大隊伍到訪,林黛玉都應該招呼大家喝茶,這才是待客之道。哪怕大隊伍只是在門口站一站就走,哪怕最後大家一口茶都沒動,黛玉也不能省略請大家喝茶這道程式,否則就是失禮。除非是帶隊領導賈母發話“不必了,我們一會就走”。賈母沒發話,王夫人就叫黛玉省略奉茶這道程式,豈不是陷黛玉於失禮的境地?

    事實上,大隊伍不但沒有“一會就走”,反而是在瀟湘館逗留了比較長的時間。長到足夠劉姥姥對瀟湘館的陳設讚不絕口,足夠賈母詳細指導落實瀟湘館窗紗更換事宜,並順便給小輩們科普了一把“軟煙羅”,足夠薛姨媽中途從外面進來加入大隊伍——客人非但沒有走,還從外面有新的客人進來,要是黛玉聽了王夫人的話沒倒茶,一大屋子人坐了那麼久,聊了那麼久,面前一杯茶都沒有,像什麼話?

    所以王夫人說這句話,客觀上簡直就是給黛玉挖坑。也許王夫人只是自己沒想多逗留,但即使這樣,也不能代表大隊伍說出“我們不吃茶,姑娘不用倒”這樣的話,要是黛玉傻傻地照做,就等於在那麼多人面前顯示自己多麼沒禮貌了。

    4.王夫人不喝茶,黛玉就叫丫頭把自己常坐的椅子讓給王夫人坐。這正好顯示了黛玉的聰明和高情商。一方面順從了王夫人,另一方面又維持了對王夫人的禮遇和尊重,不會在眾目睽睽之下讓人覺得自己不懂事、沒禮貌。但也正是這個把上茶改為上座的舉動,證實王夫人剛才那句叫黛玉不用倒茶的話說得不合時宜。因為這一次王夫人沒有說不坐。既然王夫人坐了,就說明她也知道賈母帶領的大隊伍是要在瀟湘館逗留一陣的。坐都坐下來了,哪有不喝茶的道理?

    所以,綜合來說,黛玉這一次的表現沒有任何不妥,反倒是王夫人這句話說得很不妥。最不妥的地方在於“我們”,一下子就把所有人代表了。她一來不是參觀隊伍的帶隊領導,二來也不能代表其他人表態,怎麼都不應該說出這句話的。

    頂多是她自己不想喝茶,那可以,但這樣的話就不應該說“我們”,而且從禮儀來說也應該說一個理由,比如一會就走、剛吃過不想再吃等等。這樣沒有任何理由就一句生硬的“不喝”,在那個應該講究禮儀的場面上是不大恰當的。

    因此,我認為這句話是王夫人當時下意識的反應。她確實一向不怎麼喜歡林黛玉,也確實從心裡拒絕寶黛姻緣。如果不是賈母帶隊,估計她自己壓根不想來瀟湘館。無奈跟隨大隊伍來了,但心裡還是想早點走完程式就走人,根本沒興趣在這裡逗留。

    所以當黛玉奉茶來到她面前時,心不在焉的王夫人大概就順著自己的小心思,衝口而出地說了這句話。透露出的心思就是:我不想跟你打交道,你也不用忙乎。只是當時在場面上,總還得維持著長輩的身份禮儀,所以說出口時很自然地“我”就成了“我們”,一來是說場面話的語言慣性,二來也透露出自己能夠替代賈母成為拍板人的小心思。

    我估計這話說出口后王夫人自己也有點察覺不妥當了,所以黛玉讓她坐的時候她沒再節外生枝。後文還有賈母跟王夫人說要換窗紗的事情,如果說這表示賈母對王夫人剛才說那句話的失禮有所不滿,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不過賈母說話的藝術比“木頭似的”的王夫人高明多了,不會像王夫人那樣生硬,讓人下不來臺。具體可以參見之前回答的《賈母一個慈眉善目之人,為何在薛寶釵房間有了先怒後笑的失態之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姓應的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