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利刃號
-
2 # 嫻妹談兵
這得從T-34說起。二戰蘇聯的T-34無疑是整個二戰最成功的坦克。它是公認的現代主戰坦克的鼻祖,在T-34上,人們第一次把火力,防護,機動三大要素完美平衡在了一起。
而T-34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是先進的車身防彈外形設計。
因為T-34的成功,後來的蘇聯坦克在設計時都以發動機為先導引數(即透過發動機馬力確定坦克噸位),以防彈外形為核心設計坦克。所以你能看到,戰後的蘇聯坦克,在外形上都大同小異。T-44,T-54,T-62代表了戰後蘇聯主戰坦克第一代防彈外形。而T-64,T-72,T-80則代表了蘇聯坦克第二代防彈外形。
所以不誇張的說啊,T-34獲得的成功禁錮了戰後蘇聯坦克的設計。
T-44
T-54
T-62
這三輛坦克代表了二戰後,複合裝甲出現前的蘇聯標準坦克外形
T-64
T-72
T-80
這三輛坦克代表了複合裝甲出現後,蘇聯解體前的坦克標準外形。
從這一點你也能發現,蘇聯國家體系是有問題的,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設計的T-54到70年代的T-80,這幾十年間蘇聯設計師幾乎都是抱著二戰經驗去設計坦克的。固然,為了適應核大戰的要求,坦克也確實裝備三防系統,但是火控,人機工效等等問題始終沒有太重視。
相比之下,美國坦克的外形變化則大得多。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蘇聯坦克的人機工效,火控等等始終要比美國坦克差那麼些。畢竟蘇聯的坦克設計師們根本就沒把這些東西放在首要位置。
實際上蘇聯坦克設計也沒有一直止步不前,但是無人炮塔坦克或者無炮塔頂置火炮坦克一直沒有能夠解決自身的各種問題。
這並不是說蘇聯坦克水平差,事實上二戰後蘇聯在坦克設計領域的重大技術革新上始終是走在前面的,比如複合裝甲,無人炮塔,自動裝彈機,它們都是蘇聯坦克最早裝備的。
但是以蘇聯的坦克設計來看,當二戰時期取得的豐富經驗帶來的加成被抹平的時候,蘇聯坦克在單車效能上比不過美國坦克也是事實。當然了,很大程度上也確實是因為蘇聯坦克對於重量控制的太緊。無論是最初的T-54還是最後的T-80,它們的重量都不超過45噸,而美國的M1都快70噸了。
-
3 # 紫炎天魔
感謝邀請,首先兩個國家的製作水平和理念不一樣,一個是以質量求生存,一個是靠鋼鐵洪流和絕對數量。兩個製造的理念不一樣,毛子就是簡單粗暴,從坦克炮塔的鑄造工藝就可以看出來,簡單,實用,再生能力強,而美軍的工藝則相反,從戰勝國的角度獲得了大量的技術和資源支援就在提高自身裝備的質量。
-
4 # 眾人的黃昏
美蘇坦克的差異主要源於對坦克在戰爭中作用的不同認識。蘇軍的大縱深戰術是德國裝甲閃擊戰的變種,骨子裡是相同的。裝甲閃擊戰因其戰果太出乎人意料而被罩上了名不副實的光環,人們只把目光聚焦在曼斯坦因、隆美爾及裝甲洪流這些特殊因素上,忽略了戰爭的普遍規律。在總結法國速敗的經驗時,大部分人將失敗主要原因之一歸結於法軍未能將坦克如德軍那樣集中使用,他們忽視了另一支軍隊也是如此,那就是美軍。儘管美軍也有裝甲師,但大部分還是機械化步兵師,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支援步兵作戰,原因是後勤問題。將幾百輛四五十噸的油老虎集中在一個點上,後勤壓力之大,幾乎無法應付。當年拿破崙進攻俄國,不是沒考慮過俄羅斯廣垠的國土可能造成補給問題,他準備了空前的補及部隊,五萬匹馬,五萬匹騾子。但他將四十萬兵力集中在莫斯科一個點,交通資源立馬吃緊,與我們經常遇到幾道並一道造成的塞車類似。裝甲閃擊戰的後勤也是如此,T–34固然油耗少點,但蘇軍“大”字導致的數量上龐大,同樣令後勤頭痛,遇到炸補給線成癮的美軍,我覺得蘇軍縱不起來也深入不了。裝甲閃擊戰需要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配合才能成功,有點賭博的性質。如阿登反擊戰。美軍僅僅一個輕步兵師–101空降師死守巴斯通,就讓整個精心準備龐大閃擊戰役失敗,蓋因閃擊戰必須按嚴格的時間表到達一個關鍵的位置,即使巴頓的第三軍晚幾天到,101師被全殲,德軍也無法按時衝到海邊泡澡了,一個多星期的遲滯令閃擊戰就閃不起來了。要不是天公作美,十多天陰雪天使美空軍無法支援,在一條狹窄的山路上一條大龍般的德軍會被炸出翔來,其中當然包括最寶貴的汽油。閃擊戰大縱深,需要天時地利敵人失誤為條件,心理戰的味道也濃,取勝有很大的偶然性。總的來說,美軍不太看好坦克的縱深突擊作用,反而覺得支援步兵比較靠譜,至於縱深及對付敵人的坦克,美軍認為輔天蓋地的火炮,特別是飛機比較管用。飛機場在後方,不和前線爭緊缺的交通資源,美軍很滿意。美軍大量裝備的是完全不是德軍坦克對手的謝爾曼坦克,不是沒有可以對陣虎式虎王的坦克,潘興與超級潘興重型坦克有二戰最好90毫米坦克炮,裝甲與虎式相當,但重量才48噸,叫重型坦克都不太好意思。美軍方遲遲不大量生產裝備部隊,戰後人們將這事歸結於美軍的官僚主義,其實是美參聯部覺得支援步兵,30多噸的謝爾曼可以了。後來前線虎式恐懼症傳得太兇,整了一些去歐洲,有擊毀虎王的戰例,但戰爭很快結束了。當然,到了海灣戰爭,美軍的運力足夠,伊軍又那麼水,M1A1坦克營也就無後顧之憂的橫衝直撞,但那是後話。至於蘇軍坦克,其實也強不到那去,以色列的英國百夫長與美國巴頓坦克照樣把敘利亞T–55,T–62打得屍橫遍野。不要老讓阿拉伯駕駛員背黑鍋,蘇軍的重型坦克IS–3在布拉格還不是被反抗的市民搞掉十幾輛,搞得老大哥徹底打消了發展重型坦克念頭。最後總結一下,蘇軍認為坦克軍是戰爭的主力,坦克的縱深突擊是致勝的法寶。美軍認為坦克能在體系作戰中恰如其份地完成角色任務就行了,決定勝負的是制空權及可持續的綜合火力強度,觀念不同,造出來的坦克及坦克裝備數量自然不同。
-
5 # 江楓159723321
其實說白了,蘇聯在總結二戰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一切武器都是消耗品,不管是高科技還是低科技,既然是消耗品,那武器就做得儘量簡單和通用,利於生產,維修和保障。既是自身軍事戰略影響的結果,又是自身秉性的結果,還有自身工業水平的體現。
-
6 # 紅色手電筒
應該說,二戰以後的美英坦克和蘇聯坦克走了兩個不同的技術路線,而且都適應了各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水平。
蘇聯的坦克透過二戰後的總結,得出了一些結論性的經驗,蘇聯戰後的坦克都是按照T-34的經驗來設計,一個要求坦克要方便大量生產,二是要求坦克的火力防護機動三大效能相對要均衡,三是坦克操作要簡單,以便適應戰時補充的大量拖拉機手。
按照著種設計思路,蘇聯坦克普遍結構簡單,重量輕,但是火炮口徑大,火控系統簡單,生產的數量普遍比較大,象T-55/54的產量達到了10萬多輛。
而對於美英等西方國家來說,由於和蘇聯的工業基礎不同,而且西方國家的地面作戰經驗也和蘇聯相差很多,應該說美英軍隊的坦克作戰水平也就是小學生水平,而德軍和蘇軍都已經是有大學生水平。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的戰後坦克明顯的受到德華人的影響比較大,德國的黑豹坦克對於戰後西方坦克起了一個示範的作用。象法國甚至直接裝備了黑豹。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戰後的坦克普遍重量大,火炮口徑要小於蘇聯坦克,火控系統比較完善,結構相對複雜,重量大。這一點在黑豹和T-34/85的紙面效能對比上就表現的很明顯,兩者的綜合性能其實差不多,但是黑豹的重量明顯大於T-34/85,不過由於德國發動機的馬力比蘇聯大,兩者單位功率差不多,但是蘇聯坦克由於重量輕,實際上的速度要比黑豹快。
二戰後北約的基本戰爭的計劃是,利用一切手段頂住蘇聯的鋼鐵洪流,等待美軍從大西洋的那邊運過來海量的裝備物資,然後反擊。而蘇聯的戰爭計劃則是正好相反,戰爭一開始蘇軍的鋼鐵洪流就要儘可能快的達到大西洋海岸,所以西方的坦克對於機動的要求要比蘇聯坦克低,蘇聯坦克包括現在的俄國坦克還是要進行坦克飆車就是蘇聯人要快速的運動,接近西方國家進行近戰,以彌補自己在坦克火控系統上邊的不足,距離近了,火控系統差點也問題不大。
而西方國家的坦克也是要進行那種德軍在二戰後期經常進行的那種防守反擊作戰,所以用不著進行那種坦克飆車,但是對於坦克部隊的配合和通訊聯絡要求很高。這一點的區別,現在看看俄國每年的坦克兩項和北約國家的銀盃賽中設定的比賽科目就可以看出來雙方的戰術思路是截然不同的。
一方面是戰術思想的差異,還有就是雙方工業水平的差異了,西方國家的工業水平一向比蘇聯乃至現在的俄國要好,為了阻止先進的工業生產母機出口到蘇聯,原來還有個巴黎統籌委員會,制定一個名單明令禁止向蘇聯以及社會主義國家一些工業裝置,這個委員會甚至狂妄的宣稱如果巴統3000年前就存在,那麼今天車輪還是禁運範圍之內。
-
7 # 大衛思想
蘇聯的作戰思想簡單、粗暴而有效,利用鐵甲洪流淹沒對手,這是他們在二戰中得到的經驗,無需有多先進,皮實、抗造、簡單、易於大量生產,這些不僅僅表現在坦克上,即便是殲擊機,也如此——發動機壽命僅500小時,因為蘇聯人發現,在密集空戰條件下,500小時,不是飛機被幹掉,就是一身傷,修不修意義不大。
其思想本質是全面大戰和“斧頭政策”。
歐美的想法與蘇俄迥異,由於其工業體系優於蘇俄,很多國家領土面積也不大,每一件產品都必須精細,其本身也沒有“鞭撻”世界的想法,對蘇聯也是釆取守勢,電子技術對於蘇聯也遙遙領先,自然是在坦克方面有其不同的思想。
在工藝方面,歐美的坦克講究配重平衡,而蘇聯的軍事思想允許坦克“大頭沉”。
思想上、工業上和技術上要求的不同,當然會使坦克的“外貌”與“內容”大不相同。
-
8 # 792突擊步槍
世界上第一輛“標準”坦克是蘇聯的T—34坦克,坦克第一次有了“噸馬力”的概念;世界上第一輛大口徑、滑膛炮、冬季用高壓氣啟動柴油發動機、帶有了雙向穩定器的坦克是蘇聯的T—62坦克;世界上第一輛無人炮塔坦克(雙人坦克)是俄羅斯的T—15阿瑪塔坦克。蘇俄坦克總是領導著坦克的發展的潮流
-
9 # 美哥在旅途
美蘇的坦克差異其實很明顯的,美國坦克二戰設計製造水平一般,唯一的好處就是量大,早期坦克還有鉚釘,用星型航空汽油機改的發動機,造成車高沒法看,直到二戰末期坦克上才算安裝了正兒八經的坦克柴油機,但是美國坦克高高大大的缺點保留下來,一直到M60,美國坦克都是高大威猛型的,直到和西德合作專案,美華人才走向歐式坦克的設計思路,這個專案分家以後,出來的M1坦克,完全不同於以往美式坦克的外形,保留了一些美式特徵,又有歐洲味道吧,心臟改成燃氣輪機,坦克炮先是105後是120,都是北約標準口徑,當然美國的資訊化水平是世界級的,火控系統也當仁不讓是最好的,所以說,美華人造坦克完全是西方國家技術堆砌的結果
蘇聯人在1920年代結束內戰以後就仿製出自己的初代坦克,之後不斷消化吸收各國能用的技術,蘇聯人最值得驕傲的是他們的設計師,T34坦克更是影響後世坦克,蘇聯戰後的T系列一直走T34/85的道路,即強調機動性和火力,和為了防護的低矮外形,最重要的是造價便宜大量製造,到西方坦克升級到豹二和M1a1時,就搞T80和T72搭配,海灣戰爭以後則根據T72的缺點弄出T90,相比美國,蘇聯/俄羅斯的坦克設計更有味道,更出彩,畢竟蘇聯人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
10 # 東斯坦因
冷戰期間,蘇聯坦克重量輕、外形小、高度低、火力強、結構簡單、成本價格低廉, 且產量和裝備量大。與之相對的,美國坦克是重量重、外形大、高度高、機動性較好、結構複雜、成本價格昂貴、且產量 和裝備相對較少。
造成這麼大的差異,直接原因在於美蘇兩國的坦克總體設計思想存在很大不同。
蘇聯的設計思想,強調強調總體先進性,透過最佳的總體設計和採用對總體效能有利的技術和部件,來提高坦克的火力和防禦並相應提高機動性。
美國的設計思路,強調技術合格部件的先進性,透過採用整合先進技術和高效能部件,來提高坦克的防禦和機動性並相應提高火力。
而設計思想的差異,則是美蘇兩國不同的經濟、工業、科研、文化、軍事理念及戰術戰略等因素造成的。
首先,蘇聯在二戰中,積累了大量大規模裝甲作戰的的實戰經驗。蘇聯認為在世界大戰樣強度的戰爭中,坦克和裝甲兵的消耗量非常大。坦克設計必須要考慮到戰時方便生產和經驗不足裝甲兵的上手操作問題。因此,不宜把坦克設計得太複雜。而美國在這方面的理解遠沒有蘇聯深刻。
其次,蘇聯奉行的是以地面裝甲突擊為主的鋼鐵洪流戰術。執行這種戰術,需要組織龐大的坦克裝甲叢集。而蘇聯及其領導的蘇東陣營的整體實力,遠遜於美國為首的西方,真要是像美國那樣設計坦克的話,蘇聯恐怕會更早“玩完”。美國則是更在意制空權和制海權,海空軍是其重中之重,因此美軍擁有的坦克數量遠不及蘇軍,自然可以更加註重質量。
其三,蘇俄的軍事傳統中,普通士兵根本不被在意。所以,蘇聯坦克,空間狹小,舒適性差,且對於車組成員的防護也很不周全。當被擊中,蘇聯坦克很可能就會飛炮塔。而美國的“少爺兵”則“比較精貴”,所以美國坦克在乘員舒適性和防護方面做得比較好。如美軍的M1主戰坦克,炮塔採取隔艙化設計,當坦克被擊毀時,車組乘員的生存下來的可能性,要比蘇聯坦克高很多。這點在伊拉克得到了充分體現。
總體看,蘇聯坦克和美國坦克的設計是各有千秋。而對於中國來說,則採用包容發展之路。透過廣泛學習與借鑑其他各國的先進經驗,並積極引進其他各國最先進技術,並在引進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和再創新,實現裝備能力躍升,這是邁向強者風範的有效途徑。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11 # 浮世塵塵
在二戰這段特殊的時期,應該說是坦克的鼎盛時代,坦克產量呈爆發式增長,幾個參戰的主要軍事強國一年的產量隨隨便便就是幾千上萬輛,那段時期,美國和蘇聯的坦克在各方面效能上差異並不算大,基本上走的都是追求數量的路子。畢竟打仗對坦克的消耗太大,特別是這種世界級的大戰,往往一場坦克戰下來,陣地上遍地都是坦克的殘骸。
庫爾斯克號大會戰應該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坦克戰,雙方投入了上百萬兵力。如此規模的大會戰,雙方的損失也是極為慘重 ,德軍坦克就損失了1500輛,蘇軍損失更大,超過了6000輛。沒記錯的話,目前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現役坦克超過了6000輛,美國陸軍的現役坦克滿打滿算也不超過3000輛。
一場坦克大會戰的數量就超過了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服役坦克數量,不得不說,二戰才是坦克的高光時刻。隨著二戰的結束,世界各國都忙著大裁軍,蘇聯,美國在二戰時擁有上1000萬的現役軍隊。結束後短短几年就縮減了一大半的部隊,當然坦克也成了精簡的重要目標,大部分坦克都扔進了坦克墳場,有的更是被當做垃圾扔到了海底充當人工礁。
那段時期沒有主戰坦克這一說法,大致可以分為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各國都發展了多種型號的坦克,就坦克效能而言,各主要強國大體上處於同一個水平線(除了日本的豆丁坦克之外),但各有秋千,德國的豹式坦克各方面效能比較均衡,虎式坦克這是重型坦克之中的霸主,蘇聯坦克主要是T34,該型坦克可靠耐用,易於製造,在整個二戰中有43家工廠產了近4萬輛。
美國的則是謝爾曼坦克,當時坦克的動力都是柴油機,這個謝爾曼卻偏偏搞了個汽油機,這就導致謝爾曼坦克的中彈起火率很高,基本上只要捱上一發炮彈,有80%的機會起火,一旦起火裡面的成員那就是凶多吉少。主要原因就是汽油的燃點比柴油要低,又很容易揮發,謝爾曼因此贏得了“朗森打火機”的綽號。
此外,謝爾曼坦克的裝甲相比起德國的豹式坦克也要薄一些,他的主要型號裝備的是一門75mm坦克炮,威力明顯不足。現實中往往是多輛謝曼坦克才能對付一輛德國的豹式或者是虎式坦克。說完了缺點,也來聊聊謝爾曼坦克的優點,謝爾曼坦克的一大優點就是故障率低,相當於坦克中的豐田,這個直接決定了坦克的完備率和出勤率。
謝爾曼坦克另一個優勢就是他的炮塔轉速是最快的,炮塔轉一圈也就是10秒鐘,假如兩輛坦克同時發現,雙方又同時準備攻擊對方。那麼炮塔的轉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也許轉速慢的還沒有把炮口對準對方,對方的炮彈就已經朝自己的腦門上招呼了。
謝爾曼坦克的另一大優勢就是他的行進間射擊能力,這在當年絕對是一個黑科技,這一技術直到現在也不過時。當時其他國家的坦克要打擊對方,首先需要把坦克停下來,再轉動炮塔瞄準開火,而謝曼坦克能夠做到邊跑邊瞄準開火。也正因為謝爾曼坦克有這麼多的優點,所以儘管容易起火惹人非議,但美軍仍然把他當做坦克主力來用,整個二戰中,美國生產了5萬多輛謝爾曼坦克,不僅自用,來援助了很多國家,包括蘇聯。
從中我們也不難發現,二戰時美國和蘇聯的坦克大體上是處於同一水平,但某些方面的效能其實已經在逐漸拉開了。二戰結束後就是冷戰的開始,冷戰時,美蘇兩國都各自發展了自己的幾代主戰坦克,美國第一代主戰坦克是巴頓系列坦克,第二代則是m60,第三代則是m1。蘇聯發展的坦克型號更多,T54/T55應該算是第一代;T6 2/T64應該算是第二代;接下來就是著名的第三代坦克T72;還有最新的T80,T90,反正是種類繁多。
我個人的見解,美蘇兩國的第一代,第二代主戰坦克,效能差距也不是太明顯,當然得益於美國更先進的科研水平和製造工藝,美國製造的坦克在各方面效能上應該是佔有一定優勢。直到1980年第三代主戰坦克m1拉姆斯坦克的出現,兩國坦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明顯了,該款坦克不斷改進發展了多種型號,兩國坦克之間的差距是越拉越大。
美蘇兩國坦克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那就是美國坦克的設計製造充分考慮了人員的舒適度問題,這一點蘇聯坦克就比較欠缺。美國坦克坐進去感覺還比較舒服人性化,蘇聯的坦克就比較狹小壓抑。這其實也是有兩國的坦克設計理念所造成的,美國的坦克都設計的比較高大,而蘇聯的坦克設計的比較低矮緊湊。這一點其實從謝爾曼坦克就已經開始了,到了m60坦克服役時已經比較明顯了,到了m1坦克時就更加明顯了。我印象中蘇軍和美軍士兵在個頭都是比較高大的那種,蘇聯坦克兵卻對身高體型有一定的要求,他們更願意招收那種身材比較瘦小的人。
蘇聯坦克設計的低矮緊湊也有一定的道理,理論上坦克越小,被擊中的機率就越低,自然戰場生存率就更高,蘇聯坦克相當於是從物理方面來儘可能的提高坦克生存率,這本身也沒什麼不對,但如果一味的追求極致的低矮緊湊,就相當於是鑽了牛角尖,不可避免的就會造成坦克其他方面的不足。
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坦克的內部空間,坦克作戰就是幾個坦克兵坐在一個鐵罐子裡,剛坐進去也許一時半會並不覺得有什麼侷促,打仗時一坐進去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人長時間待在轉個身都比較難的空間內是比較煩躁的。也不是說美軍的坦克就能在裡面跳舞,只是說,相對而言美國坦克的空間要優一些。這就相當於是緊湊級轎車跟中大型轎車的區別,二者的區別也就差個幾十公分,但人坐進去的感覺是有明顯不同的。
如果有機會到美國和蘇聯的坦克內部去參觀一下,特別是到二者的駕駛室裡面去看一下。那個差距也是相當的明顯,蘇聯坦克還是那種手把加搖柄組合,屬於純機械式的操控方式,直白點說就像是開一輛老式拖拉機,開蘇聯坦克是很費力費神。而開美國坦克(特別是m1系列的坦克)就像是在開一輛機車,而且駕駛員是躺著開,再加上m1是燃氣輪機發動機,聲音小,動力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歐美國家的主戰坦克配備空調是普遍現象,而蘇聯乃至後來的俄羅斯坦克相當多的坦克並沒有裝備,估計新型的坦克應該也有了空調。有人會認為在打仗的時候還追求舒適度,是不是太過了?這應該說是理解上的誤區,舒適的駕駛體驗其實也是提高作戰能力。讓幾個人長時間待在噪音大,溫度高,空間狹小的坦克裡。
待久了任誰都不好受,這極大的影響了戰鬥力,坦克使用環境是相當惡劣的,基本上是逢山開路,遇水過河,坐在裡面跟坐在過山車裡面幾乎沒什麼區別。坦克的隔音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估計耳朵裡都要塞棉花,實際上各國的坦克兵都配備有專用頭盔,降低噪音就是這款頭盔的一個功能。
坦克就是一個大鐵疙瘩,人坐進去夏天的時候是相當的熱,再加上發動機的持續供熱,如果沒有一些必要的降溫措施,大熱天隨隨便便就是四五十度,如果行車時間長了,超過60度都是正常現象。哪怕的穿著褲衩坐進去,人也是受不了,更何況坦克兵都要求穿戴齊全。高溫導致內部人員心煩氣亂甚至中暑,自然而然也就影響到了作戰能力。
這是從坦克的駕駛體驗和舒適度這個方面來闡述了美國和蘇聯坦克的區別,二者的這方面區別在二戰時期就已經有了差異,只是不怎麼明顯,也不太受重視而已。實際上,不僅是坦克,戰鬥機,直升機,軍艦,潛艇等等,美國的設計師們都充分考慮了成員的舒適度問題,這一點上,蘇聯的武器裝備就有所欠缺了。
這是二者的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得益於美國強大的科技實力,美國的武器裝備給人感覺總是科技滿滿,坦克是陸戰之王,自然也不例外。網路上流出來的美蘇兩國坦克的內部照片就能夠一目瞭然的區分開,美國坦克幾塊液晶顯示屏相當的顯眼,內部儀表也是讓人看的眼花繚亂,但蘇聯(俄羅斯)坦克更多的是那種機械式的儀表,給人感覺明顯就低了一個檔次。
美國的坦克不僅在人員舒適度方面要優於蘇聯坦克,他的安全性設計方面也要強於蘇聯坦克。這個在很多次的戰爭中得到了最真實的應驗,蘇聯坦克如果被擊中殉爆的可能性很大,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蘇聯坦克的設計問題,有意思的是蘇聯坦克大多裝備有自動裝彈機,而美國坦克則一直都是人工裝填。
自動裝彈機比較佔用空間,同時又為了儘可能多的裝炮彈,就見縫插針似的哪裡有空的就哪裡塞,座椅下面,旁邊都是炮彈,人員就相當於是坐在炮彈上面,萬一有一發炮彈發生了爆炸,就會引發連鎖的爆炸,那後果是挺嚴重的。美國的坦克沒有那部自動裝彈機,在空間上就富餘一些,同時美國坦克外形高大一些,這又憑空多出了一些內部空間。
美國坦克的炮塔顯得特別的大,主要就是炮塔尾部是設計用來儲存炮彈的,炮彈倉跟乘務艙用厚實的裝甲隔開,同時另一邊搞了個洩壓裝置,這樣就能很好的杜絕炮彈爆炸引發的殉爆。這是其中一個方面,美國坦克的“三防”搞得也不錯,據說還配備有自動滅火裝置,最大限度的保障成員的安全。
聊了這麼多美國和蘇聯的坦克差異,那為什麼二者差異會那麼明顯呢?其實說到底還是兩國的科技水平的差異,什麼設計理念?作戰思維?國家風格?都是一些表面現像,科技的差異才是最根本的。蘇聯坦克為什麼設計建造的矮小緊湊?除了上面所說的是為了儘量減少被彈面積之外,根本性的原因還是蘇聯的某些技術不過關。坦克作為攻防兼備的陸戰之王,他的防禦能力應該說是重中之重,這裡就要涉及到一個裝甲的防護能力,美國的m1系列坦克普遍裝備貧鈾裝甲,同等厚度的情況下比均質鋼裝甲的防禦力提高了2~3倍。
貧鈾裝甲可以說是世界上防護能力最強的裝了,而蘇聯直到解體都沒有研製出一款能夠跟貧鈾裝甲相媲美的坦克裝甲來。美國m1坦克的裝甲防護能力應該是世界上最強的,也正因為有了足夠強的裝甲防護加持,美國坦克在設計上就怎麼人性化怎麼來,在選擇餘地上就要比蘇聯坦克大得多。
蘇聯的坦克普遍是40噸左右,美國的坦克五六十噸很正常,這可不是簡單的把動力搞大一點就能解決,涉及到動力的小型化,操控系統是否過硬?傳動系統是否過關?坦克不是輪船,動力艙的空間佔的多了,其他的空間自然也就小了,再加上蘇聯坦克的內部空間本來就相對偏少,坐進去自然就有侷促壓抑感。
蘇聯坦克普遍裝備自動裝彈機,這看起來比人工裝填要先進的多,我個人倒不這麼認為。首先一點,自動裝彈機技術並不算太成熟,在小型化和智慧化方面還有待改進。其次,機器裝填看起來省時省力,但故障率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在戰場上,如果自動裝彈機罷工將意味著什麼?人工裝填都沒有這個顧慮。
還有,坦克裝了自動裝彈機節省了一個人員,但有時候坦克內部多一個人效果要好很多,假如 雙方坦克狹路相逢時同時打光了彈藥,人數多的那方哪怕是拿著槍比拼也佔優勢。又或者是坦克出現了機械故障,都知道坦克的零部件都是死沉死沉,多一個人手就要輕鬆的多。
有時也不得不承認,美蘇兩國在坦克設計理念上的差異是相當大的,美國恨不得把所有的高科技都往坦克裡面塞,妄圖把它打造成以一敵十的超級坦克;而蘇聯坦克則堅持皮實耐用,簡單易操控,便於大規模製造。冷戰時期,蘇聯擁有10萬輛的坦克,裝甲車,在一馬平川的歐洲大平原上,這10萬輛坦克,裝甲車將形成一股令人望而生畏的鋼鐵洪流。
總之,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美國的坦克更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冷戰時期,美國的坦克在數量上都遠沒有蘇聯坦克多,實際上整個北約加起來也沒有蘇聯一個國家多。而蘇聯則正好相反,他們更注重坦克的數量而非質量,他們希望以龐大的數量優勢來取得戰場上的勝利。
回覆列表
說美蘇的坦克風格差異大!美國和以色列的坦克差異就不大嗎?各個國家的武器裝備都有自己的特色,像中國這樣以模仿起家的發展中國家也從99式開始,走自己的坦克設計風格,等到VT-4輕型坦克出現時很多軍迷都認為是一款中西結合的坦克,既有中國傳統坦克的風格也包含西方坦克的設計要素,這種差異是不同需求導致的。而美蘇坦克的差異究竟源自哪裡呢?
小編的觀點是受到二戰的影響不同,不可否認現代化軍工裝備的發展思路很大程度上還是對二戰思考的結果,例如法國吃夠了馬奇諾防線被動挨打的苦,因此特別強調坦克的速度機動性,其第二代主戰坦克AMX-30B2最輕只有37噸,僅相當於納粹德國3號坦克的體重;火炮口徑卻有105mm在二代坦克中排在前列;正面裝甲僅有60mm厚相還不如豹式坦克的防禦力;公路時速達到65千米\小時和謝爾曼坦克一樣快。
蘇聯也是如此,蘇德戰爭前期500多萬軍隊的巨大損失讓蘇聯人對大縱深作戰理論深信不疑,因此更看重坦克的機動性和火力,在戰爭的一開始就發動閃電戰摧毀敵人的大後方,是贏得勝利的最佳捷徑,用速度和數量取勝又是蘇聯擊敗德國的歷史經驗。因此蘇軍的坦克是清一色不超過50噸的重型坦克,其中T-72、T-80、T-90都是廉價且適合大批次生產的坦克。又因為對虎式坦克88mm巨炮的恐懼,蘇式坦克都追求儘可能大的火炮,“大力出奇效”是蘇聯人的格言,因此蘇式坦克的火炮口徑是125mm,而不是西方通用的120mm。
美華人在二戰中使用的謝爾曼坦克防護力、火力連T-34都不如,和納粹的虎式、豹式坦克戰鬥中損失更大,辛虧有絕對優勢的空軍支援不然在1945年結束戰爭基本不可能。因此美華人也非常注重坦克的火力,只不過美華人不像蘇聯那樣只知道擴大火炮口徑,他們透過穿甲彈技術革新達到同樣的效果,比如伊拉克戰場的“貧油”穿甲彈,這種堪比鑽石硬度的彈頭大大增強了M1A2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同時為了不讓謝爾曼打火機的悲劇重演,美華人使用穿甲彈增加坦克防禦力,燃氣輪機的應用更是讓70噸的坦克獲得了60千米\小時以上的速度,以及不易著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