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隨所願110534668394
-
2 # 生活的真實感悟
這個事情不是絕對的。凡是都是有兩面的。不能因為一些別的原因我們就這樣的認為。
是的首先,我們應該都是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在離開學校的這段時間裡每個人都在發生著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和我們印象中的那些人而出現偏差。
在群裡,不在是聊一些回憶了,不再是說一說學校裡發生的趣事了,不再是回憶你的成績,我愛著誰之類的話題了。而是變成了,你的收入是多少,我的兒子怎麼怎麼樣什麼的。這些有的在群裡甚至說著一些什麼什麼的話。
因為我們都知道了,隨著我們長大成人,隨著我們的工作,隨著我們的經歷的不同,我們會發現在群裡的那些人都變得我們有些陌生了。因為他們把這些同學群都變成了自己的人脈關係了,他們不在把我們的同學關係看的太重了。
不是我們都是一些成年人了,在同學群裡也不能再說些幼稚的話題了。不過,我們在群中的時候,還是會說你怎麼樣,我怎麼樣,還有你孩子怎麼樣的,這些成年人的話題。這些話題也是在同學群中說的,只是把從幼稚中發展到成熟了。
不變我們的同學情誼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的,因為這是人生的三大鐵之一。不論是我們還是你身在何方,有事沒有的時候都是可以和自己的老同學聊一聊家長裡短,聊一聊當年在學校的光輝歲月。
-
3 # 明媚13
成年人的同學群,剛開始,會很熱烈的嘮一些家常,過去,和現在。
也會熱熱鬧鬧的頻繁的聚幾次。
一段時間後,大家都會熱度退去,迴歸原來的平淡。
你有你的日子,我有我的步伐。
節日裡,偶爾打個招呼。
聚會的時候也很少。
我們不再是無憂無慮的那個小丫頭,你們也不再是那個沒心沒肺的小小子。
太閒的成年人沒有幾個,我們的日子不再是張白紙,我們生活色彩斑斕。
有那種純真的感覺就好。
偶爾打個招呼也很好。
沒有時間和閒心和過去一樣去聊天去八卦了。
每個成年人都有一籮筐的心事。
能說出來的越來越少了。
不是不能聊天,是我們懂事了。
懂事的我們,彼此都在內心祝福,願曾經走過純真年代的我們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
4 # 卿言情語
這個話題問的好。也問到了我們這些剛剛畢業兩三年,各自踏上社會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心裡。
實話說,我在我們師範大學畢業群裡是屬於千年不開口,不艾特我絕不主動發言的。同學群裡的確是個不適合聊天的地方,原因個人認為無非有以下幾點。
①微商代購。現如今網路銷售代理已經鋪天蓋地在微信氾濫開來。同學群裡時不時有人發個連結甩個圖片二維碼。無非是要老同學照顧生意發展個下線啥的,嘴裡把商品誇的個天花亂墜,大有不幫忙不買就不顧及三年同窗情誼之嫌。咱也不想買,也不瞭解,也不敢問吶,只好裝聾作啞默默潛水偽裝不線上。
②暗戀或戀人。自古多情出少年。朦朧的情愫常常出現在朝夕相處共同學習生活的學校生涯中。多少有情人都敗給了畢業分配異地分離上。於是,心照不宣的都加了同學群,內心裡深埋的不過是做不成戀人也想時刻透過對方網路社交動態知道彼此的生活現狀,已慰心跡。人在同一個群裡,卻猶如隔了一座山海。天天看到對方的暱稱和動態,礙於情面或是責任只能悄悄看,默默的點贊。時刻處於說,還是不說的尷尬處境裡。我們當初有點意思的幾對戀人從來沒有同時在群裡發過言的。有約束,更有幾分無奈與心酸。
③社會地位的差別。俗話說的好,三年畢業不見面,身份換幾番。昔日名不見經傳的某些老同學幾年不見赫然XX經理XX主任的身份空降同學群裡。當他們偶爾有興致高談闊論生意經與為官之道時,群裡三分之二的人是都安靜的,出奇的安靜。有自愧不如的,有羨慕嫉妒的,亦有未置可否的。不管怎樣,混的不如別人的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接話答話聊到明面上來的。
④結婚與聚會的。不管同學現實分散在如何的天南海北,城市之隔。一個婚禮邀請函發到群裡,不管當年關係好的壞的一般的,收到邀請伱說到底是去不去?也有一年見面一次的老同學聚會的。你要是不參加,就覺得自己特不合群特清高孤傲似的。相見不如懷念。偏偏我就是個特不愛湊熱鬧的人。除了幾個當年相交甚好的閨蜜私下經常碰面聯絡外,我很少參加群裡組織的聚會。
恰同學少年,最美不過青蔥時。同學群是聯絡昔日同窗情分的紐帶,亦是考驗此後餘生友誼的驗金石。生活的路還很長,無論在群裡是否交流或發言。我們的初衷是,一日為同學,一世是朋友。
-
5 # 圓白菜
先想一想曾經的班級裡,大家都在的時候,有集體聊天的時候嗎?如果有是怎麼聊的,是不是一個一個小團體聊,前後桌聊,或者每個同學上臺發言,下面的同學在心裡評判?那麼群裡也是一樣的,聊天群裡必定會有幾個中心人物,活躍人物,如果你和這幾個沒什麼關聯,即使你說話了也會被忽略的。
我就是那個在邊緣的同學,聊天群建立起來時,大家都瘋狂的刷存在感,回憶當初如何如何,大家是都不會想起我這個人的存在的,當然了,我也不會在群裡去聊什麼,因為我有自己的小團體群,哪裡才是真正的聊天的地方。那個班級群熱度維持了兩天,之後就落寞了,最後群裡只有幫忙點贊,和砍一刀的連結了。
1. 要看這個同學群有多大。如果是全班的同學群,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在上學時班裡最活躍的那一個,如果不是,那聊天基本沒你什麼事。如果是小團體群,曾經幾個比較好的,那麼還好,怎麼都還有的聊。
2. 想聊什麼。 如果是聊自己的豐功偉績,成功的事業,那麼這個群不是聊天群,是演講群。很少有人會認真地聽誰誰的發家史,並且當說到自己優勢的地方,不會聽對方講下去,而是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講一下自己的成功故事。
3. 成年人是什麼,是很現實的人。當我們之前的同學群建立起來了,先在群裡活躍活躍,然後就開始推銷自己的產品或者讓群裡的同學幫忙給連結“砍一刀”。
最後的話:現實中真的沒有很多人在意你,尤其是和你關係微薄的人,認清自己的位置才能活的更快樂。
-
6 # 叢輝
越是年齡小時的同學,後來的差異會越大,越很難有共同話題,因為境遇不同,互相很難理解對方的心思,聚聚也就散了。
-
7 # 馨雨情感觀
“成年人的同學群,真的不是能隨便聊天的地方。”
我同意這個觀點!
盧梭說:“孤獨,是與生俱來的幸福。”並不是說人就不需要和別人交流、不需要別人的溫暖。相反,人的內心深處更渴望被別人關注、瞭解。
當下人人手機的時代,為了便於更快捷地交流,各種群便如期而至了,同學群是其中之一。
被稱之為同學的,不管是尚處年幼的小學同學、青春懵懂的初中同學、還是個性張揚的高中同學、躊躇滿志的大學同學,都彼此陪伴過,度過人生中一段最純真的時光:穿一樣的校服,一起打鬧、一起惆悵、一起努力,一起挑燈夜讀,甚至一起幹過糗事!
尤其是大學同學。曾經不同家世、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甚至不同語言的人,因為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而走到一起:在同一個時間,吃同一個食堂裡的飯菜,在同一個教室裡聽同一個老師傳道授業解惑。更有緣分的是住同一個宿舍,甚至是上下鋪。不管你來自家產萬貫的北上廣,還是偏遠貧困的小山村,大家都是平等的,都要努力學習,修完學分方可順利畢業。
畢業了離開了校園,每個人的人生軌跡發生了變化。不同的人進入不同的單位,遇到不同的同事,發生了不同的事情。
畢業的時間越長,發生的變化越大。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社會財富、社會地位、人脈圈子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大。同學間共同的話題變少了,更不可能是無忌憚的暢所欲言了。你急於想表達的話題未必是別人感興趣的。
你的孩子學習拖延、作業不認真、成績不理想,而你同學的孩子自律性高、成績拔尖,這樣的聊天內容彼此能聊下去嗎?你是普通的工薪階層,為首付還差5萬的房款發愁,而你的同學的生意成交額上千萬,他能對讓你發愁的5萬塊錢在數額上感同身受嗎?
現在的人,都忙,忙事業、忙家庭、忙生活,忙的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關注不相關的人的冷暖。
曾經一起生活過、擁有美好回憶的同學就不能聊天了嗎?不是的。
同學群裡就不能聊天了嗎?也不是的。
怎麼才能在同學群裡激起群裡成員的熱情,讓別人停下手中忙碌的事,暢通愉悅的聊天呢?
既然建立了群,肯定不止2個人。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是良好溝通的基礎。
回憶往昔。
自己已經不記得、曾經年少的往事被同學提起,回憶的閘門瞬間開啟,激起你想表達的慾望,讓許久沒見的同學之間消除了生分,樂於參與其中。
聊共通性的話題。
近期你對投資理財感興趣,想多瞭解這方面的資訊,同學如果知道會很樂意地分享給你;近期你對讓孩子是否上輔導班有困惑,你想聽聽大家的意見。同學對你的困惑也會直言不諱。
求同存異。
聊天中會有不同意見、不同見解,不要較真,只是看法的不同。
寬容、不計較。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歧義詞語非常之多。現在多是手機聊天,中文智慧輸出文字,而且都是百忙中的忙裡偷閒的聊天,即使有你不認同、讓你不開心的言辭也不要多想。
切記:不要在同學群裡發推銷產品、散發廣告這類的的目的性很強的盈利性行為的文字、推送。
曾經陪伴彼此成長的同學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祝我們每個人的友誼地久天長。
-
8 # 自解風鈴
也不能一言以蔽之。
成年人的同學群,多了一些世俗,少了一些純真成年人的同學群,多了一些攀比,少了一些天平成年人的同學群,多了一些銅臭,少了一些情義但其實,想開了,人就是這樣,同學群本就是為了你爭我奪的目標或者說是青春理想而臨時拼湊到一起,所以真正能在一起能真正成為朋友的不多,很多離開了你可能一輩子就見不到,很多離開了你可能還會一直想念著他。但大多的是,一見面,除了少量的慨嘆曾經的年少,大多便都是展示和炫耀之後的收穫與經歷,摟著不丟的不少,爭的脖紅臉粗的也不少。
人都是有虛榮心的,或多或少,都會有,如果不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那麼放下來來滿足一下他人的虛榮心也未嘗不可,成人之美嗎。
不管怎樣,曾經一起走過一起經歷,又何必太較真!
-
9 # 心靈之說
以前在學校,同學們之間的友情是最純真的,大家能有共同話題,除了聊學習、聊喜歡上什麼課、下課之後吃什麼之類的話,還真想不出能聊什麼來。而學生時代,聊天還能經常開開玩笑,過後就當沒事情發生般,依然可以是好朋友。因此,那時候的同學群也是最熱鬧的,因一個小話題足以聊上半天。慢慢地,等大家都成年後;每個人都很少發言了,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隱私,都把自己包裹起來,不喜歡隨意把情緒分享給外人。因為很多人都懂事了;也清楚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都想著多一事不去少一事。成年後各自都忙於自己的事情,有的早早出社會就業;還有的還在學校繼續深造;甚至有的同學已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早已生兒育女。由於大家長時間的分離,各自有了自己新的朋友圈。長時間下來,彼此再也沒有共同話題。甚至感情隨時間增長而淡化。因此,成年人的同學群裡,真不知道能說什麼樣的話來。
回覆列表
我感覺這觀點有偏見,當下成年人的泛指是50、60後,那時的親朋好友似乎比現在更淳樸、純真,在有微信的時代他們能在一個群裡互動,其實是對曾經的美好回憶,是曾經笑淚的回眸。兒時是手挽手長大的,現在又在微信中手挽手變老,所以成年人的同學群是最親暱最善美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