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看愛思考
-
2 # 歷史課課代表
攝政王載灃是晚清末代皇帝溥儀的爸爸,因溥儀年幼,並無執政能力,只能有其父親攝政王載灃代為掌管朝政,當時的清軍坦白的說爛泥扶不上牆,扶不起來的阿斗,但是清政府已經徹底了喪失了民心,中國老話講:失民心者失天下,誰都不願意替他玩命,清政府已經沒有任何的號召力了。
袁世凱當時手裡握著北洋軍,北洋軍從武器裝備,軍隊素質來說,屬於晚清最有實力的一支軍隊,自從慈禧太后死後,北洋軍被袁世凱牢牢控制,北洋軍中的大將段祺瑞等人,也忠心於袁世凱,根本不服從清廷的調動。
再說說攝政王載灃,載灃這個人對政治一向不感興趣,對於家事也嫌麻煩,一向不聞不問,家裡當差的太監也不買他的賬,他讓他們幹什麼,他們都聲稱得聽“奶奶”(溥儀母親)的。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被迫辭去監國之職,解除職務的那天,他回到王府,一臉輕鬆地對福晉瓜爾佳氏說:“從今天起,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他安於讀書生活,愛看《資治通鑑》,喜歡天文學,到了夏天的晚上,他就給孩子們指點天上的星座,把日食、月食的圖形用工筆畫下來,記在日記裡。
載灃也曾想收回軍權,但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二人曾發生這樣一個故事:末代宣統皇帝溥儀即位時,載灃就認定袁世凱不是什麼好鳥,所以想把袁世凱殺了。但是呢,他又不敢,最後想了一個餿主意,讓袁世凱回家休息,藉口是袁世凱腳丫子有病(足疾)。有一天,袁世凱帶著小跑上朝,在朝堂上,載灃就認定袁世凱腳丫子有病,袁世凱蒙了,反過神來,袁世凱就一瘸一拐的回去了,袁世凱心裡明白,離了我清政府什麼都不是,什麼都玩不轉,就憑你們這些提籠架鳥的王爺,想要回我的北洋軍,我先謝謝你了,我在旁邊樂著,走著瞧,沒有我袁世凱大清國一天都混不下去。
果然辛亥革命一起,武昌起義爆發,載灃急了,調北洋軍調不動,北洋軍跟蝸牛似的在那爬,根本不到南方去。載灃知道沒有袁世凱,就調不動北洋軍,所以啟用袁世凱,一個電報打過去,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去鎮壓武昌起義,袁世凱回電,腳疼不去,我腳丫子有病。載灃心裡也明白,什麼腳疼,那是我說的,我說你腳疼你就腳疼,根本沒這事。閒官小,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總督江南四省軍務,軍權給你,行了吧,袁世凱再次回電,腳疼不去,還腳疼不去,載灃有點生氣,不去不去吧,我自己派人指揮北洋軍,但根本指揮不動,革命烽火愈演愈烈,再不讓袁世凱出山,大清國就土崩瓦解了。最後載灃求袁世凱,爺爺,你去吧,你腳怎麼才能不疼。袁世凱回電:內閣總理大臣,換言之解散你們的皇宗內閣,讓你們這些愛新覺羅回家覺羅去,將清政府的政權交給我,你要不交給我,我腳就疼,只有當內閣總理大臣,我腳才不疼,載灃一看,算了算了,為了讓你腳不疼,就交給你吧,我回家繼續研究文學了,袁世凱遂奪得了清朝的實際統治大權。
所以說在當時晚清政壇上,一個喜歡文學的載灃是根本鬥不過袁世凱的,老袁在官場摸爬滾打了很多年,對於權術,堪稱亂世之奸雄也,十個載灃也都不過一個袁世凱,在戰爭時期,槍桿子裡出政權,袁世凱手裡的北洋軍是當時中國最強大的軍隊,論權術和實力,載灃都不是袁世凱的的對手,所以說載灃無論怎樣做,都無法把軍權收回。
-
3 # 歲七夸父
載灃作為攝政王,是中央重臣;袁世凱作為北洋軍隊首領,是武將重臣。名義上,新軍仍然為清廷所有,但實際上就是袁世凱的個人軍隊,那麼載灃想要收回北洋軍隊,只有一個辦法:先是懷柔之策,麻痺袁世凱,然後分化袁的軍隊將領,逐個擊破。
載灃作為光緒帝的胞弟,對袁世凱出賣光緒帝的行為十分厭惡,故而心生恨意,因而在上位之初,就想借自己的權勢幹掉袁世凱,也算是為百日維新的失敗報了仇。
假如載灃能夠以德報怨的話,信任袁世凱,就可以先穩住清廷危亡的局勢。
清廷末期,各地紛紛起義的軍隊都是依託新軍,而各地新軍大多出自袁世凱負責的天津小站練兵處。袁世凱作為當時中國最強有力軍隊的統帥,如果他能夠一直忠心於清廷,那麼清廷的命運就會延長許久。
此刻,載灃只需要仍然像慈禧太后一樣,以國家攝政王的最高名義,重用袁世凱,對他推心置腹,託付一些軍國大事,化解百日維新告密的矛盾,讓他真正回到清廷軍機處做事。這就穩定了第一步,收買袁世凱。
此時到了中央軍機處任職的袁世凱,對軍隊的管控力就稍稍弱了一些。下一步,就可以對袁世凱的軍隊將領逐個下手分化。
袁世凱手下有北洋三傑: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另外也還有徐世昌、張勳等重要將領。這三人都是北洋軍隊中的傑出首領,雖是一家人,但其實都是都是權力慾望膨脹的人,內部關係並不穩定,相互內鬥是常有的事情。這一點,可以從袁世凱死後,直系、皖系等軍閥的混戰就可以看出來,就是段祺瑞、馮國璋、徐世昌等等這些北洋將領相互內鬥的結果。
那怎麼引起這些將領的內鬥?或者說讓他們的軍隊迴歸清廷的控制呢?
這裡有兩個辦法,可以迅速解決問題,第一個擒賊先擒王,第二個方法,分化地方、集權中央。
擒賊擒王袁世凱在載灃的穩定下,已經到京述職。到了北京,袁世凱就是甕中之鱉了,北京防務、城外駐守的部分軍隊,都在載灃手中,只需要將袁世凱嚴密控制,不走漏風聲即可。同時北京的徐世昌也要嚴密控制。
然後在北京,假借袁世凱命令,調令北洋軍隊的各地首領進京,商討國家要事。整個過程高度保密,等到各地軍隊首領一到北京,全部圈禁,這樣北洋軍就群龍無首。這時,只需要載灃再派遣心腹之人、趕赴各地統帥軍隊就可以了,這就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北洋軍隊。
分化地方、集權中央袁世凱在北京,被載灃控制,還是一樣的套路,假借袁世凱傳達軍隊命令,解除王士珍的軍隊職務,然後打壓段祺瑞,提升曹錕,安撫並提升馮國璋。王士珍是袁世凱的死黨,必須要除掉;段祺瑞也是袁的長期好友,需要嚴厲打擊,讓兩人之前的私人關係出現裂痕;
曹錕是從老百姓底下爬起來的人,一心想出人頭地,只需要以清廷的名義好好安撫、重用,必然效忠清廷;馮國璋雖是袁世凱提拔的,但仍然是有忠心清廷的想法,如在袁世凱倒臺時,曾提出辭職,避免受到袁世凱的牽連,以示清白,所以載灃只需要好生安慰,厚重恩賞,以知遇之恩重用他,自然也是效忠清廷的人。
有了這一層分化,北洋軍隊必然會有明爭暗鬥,這時載灃只需要適時排程,就可以借用最後誓死效忠清廷的將領、來收復軍隊了。
小結這些計謀,個人認為載灃應該是不太會用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載灃會失敗的原因。載灃為人比較木訥,因循守舊,當值軍機處時,不會權謀處事。袁世凱逼宮時,載灃仍然掌握皇宮軍隊,是有機會翻盤的,但最後他還是向袁世凱妥協了,清廷就此滅亡。
-
4 # 滿樓說書
袁世凱的新軍要從甲午後的“小站練兵”說起,其最初由廣西按察使胡燏棻編練新軍10營,其中步兵三千,炮隊一千,工程隊五百,馬隊兩百五,共計4750人,號“定武軍”。
之後,胡燏棻調任津盧鐵路督辦,袁世凱接辦。之後,老袁在山東、河南等地招來了2000多名淳樸高大強健的農家子弟,將原兵額招足至7300人。
此後,“定武軍”被改名為“新建陸軍”,小站練兵成為後來北洋軍之源頭,老袁帶出的如馮國璋、段祺瑞、曹錕等,都是後來北洋系的祖師爺。
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最少從表面上看是比較牛的,其以德國軍制為模板,分步兵、炮兵、工程兵、騎兵四個兵種,全軍設有步兵5營、炮兵1營、騎兵1營、工程兵1營(未練成)。
其中,步兵營每營4隊,每隊3哨,每哨6棚,全營官弁兵夫1544人。
炮兵營分左、右隊和接應隊,每隊3哨,左隊每哨9棚,裝備重炮18門;右隊每哨8棚,裝備快炮24門;接應隊每哨6棚,裝備馬炮18門,全營官弁兵夫1651名。
騎兵營分4隊,每隊分3哨,每哨分4棚,全營官弁兵夫809名。
工程營分橋樑、地壘、雷電、修械、測繪、電報等6個司隊,每司隊又分若干隊,官弁兵夫521名。
此外,總部機關尚設有督練處、教習處、糧餉局、軍械局、轉運局、偵探局等機構。
從組織上看,新建陸軍分左右兩翼(相當於旅),翼下設統領(旅長)1名,統領下設分統1名,協助統領訓練步炮騎兵各營;營下設統帶(營長)1名,統帶下設幫統1名;
在兵員配置上,左翼步兵2營,炮兵1營;右翼步兵3營,騎兵1營;另有工程兵1營;營以下設隊(連),隊下設哨(排),哨下設棚(班),層層管轄,以便於指揮。
由此可以看出,新建陸軍是一個步、騎、炮、工、輜各兵種協同作戰的軍事單位,其編制與中國傳統營制大相徑異而與近代軍隊的師、旅、團、營、連、排、班大體接近。
新建陸軍的槍械,全部為進口的奧制八釐米口徑的曼利夏步槍、馬槍,炮營配備格魯森快炮,軍官配六響左輪手槍及掛刀。
士兵及軍營的裝備全部近代化,統一發給冬夏制服、軍帽、戰靴、雨衣、雨帽、洋毯、揹包、水壺、短鍁等,軍官另配有銅哨、時表、雙筒望遠鏡、指南針等,軍樂隊配有全套的洋鼓、洋號等。
從營制度、裝備、訓練來看,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可以算得上一支近代化的新陸軍,和當時世界各強國的陸軍差別不大。
1898年後,袁世凱的恩主、軍機大臣榮祿被授為練兵欽差大臣,京畿一帶的軍隊被重新改編為“武衛軍”,全軍分“前、後、左、中、右”五軍。
其中,榮祿自領武衛中軍(八旗兵為主),聶士成部武毅軍為前軍,董福祥部甘軍為後軍,宋慶部毅軍為左軍,駐山海關內外;袁世凱所部新建陸軍為右軍,仍駐天津小站。
榮祿的用意,是要將武衛軍打造成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國防軍,其主要任務是拱衛京畿,但是由於時間過於短暫,這一計劃在庚子年被完全衝散。
八國聯軍之役中,最先接敵的是聶士成武衛前軍,雖然在天津打過幾次硬仗,並給予八國聯軍沉重打擊,但最終因為兵力不足(實力也不足)而被打垮,聶士成也最終以身殉國。
至於其他幾支部隊,如宋慶所部,雖然經驗較足,但武器裝備仍舊陳舊,兵力、實力都有限,基本只在外圍接戰,且戰且退,僥倖儲存(非保全)。
至於袁世凱的武衛右軍,比較僥倖的是,因為1899年底袁世凱被調任山東巡撫,這支部隊也被帶到了山東,得以完整的儲存。
之後,憑著這支部隊,袁世凱當上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因為也只有他還有保衛京畿的實力。
清末新政時期,袁世凱有負責編練了北洋六鎮,並以此為模板向全國推廣,計劃編練36鎮新軍(約50萬兵力)。
由此,袁世凱也成了北洋軍乃至整個清末新軍的祖師爺,如此盤根錯節,載灃想要拔除他的勢力,短時間是做不到的。
如果說可以的話,也只能等袁世凱病死(其實也沒多久,就1916年),這時才能順水推舟了。
回覆列表
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北洋軍是袁世凱一手訓練出來的,想要從袁世凱的手裡徹底接管北洋軍,本身就是痴心妄想!北洋軍是小站練兵時由袁世凱一手帶出來的。所以滿清朝廷攝政王載灃要想全盤接收北洋軍?還不如自己重新打造一支更新的軍隊來的實際一些,問題就是滿清朝廷貴族裡,哪有這樣的人才?訓練軍隊尤其是新式軍隊,不是滿清朝廷八旗旗主王爺們,那些老古董們能夠勝任的。最關鍵的是兵員素質,北洋軍普通士兵都是良家子弟。而且都很能吃苦,八旗子弟都早以腐化墮落成了紈絝子弟走狗架鷹他們在行。軍事訓練?不是他們的強項。普通農家子弟?都是漢族人他們能夠得到滿清朝廷貴族們信任嗎?漢軍綠營兵也步了八旗兵的後塵了。所以滿清朝廷攝政王載灃想要奪取北洋軍的軍權?就只能是痴心妄想。南方漢族人的督撫們的淮軍,湘軍,楚軍在短短的幾十年裡就腐敗不堪了。所以才要組建新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