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畫藝術

    在岱廟宋天貺殿前西側的碑亭內,立著一塊石碑,名為《去東嶽封號碑》,是泰山現存最早的帝王告祭碑。此碑為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御製。作為大明王朝的開創者,朱元璋有功績也有能力,但他偏偏同其他皇帝不同,不僅不去泰山舉辦封禪大典,還去除了歷代帝王賜予泰山神的所有封號。

    多種原因致朱元璋未來泰山封禪

    泰山封禪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儀式,只有開創大一統太平盛世的皇帝才有資格到泰山封禪,然而泰山封禪大典和乾隆下江南一樣,需要金錢鋪路、黃金開道,嚴重勞民傷財。開國皇帝一般在經歷過動亂之後,為了不給老百姓增加負擔就不去了,朱元璋就屬於這一種。但朱元璋不來泰山封禪還有其他原因。

    作為“草根出身”的帝王,朱元璋並非無神論者,但他在建立大明王朝以後,搞了一連串加強皇權的措施,比如取消宰相、打擊功臣、大興文字獄、嚴刑峻法等等,這些措施極大地削弱了威脅皇權的因素。在開展實際作為的同時,對於泰山封禪大典這種“象徵意義”比較強的活動,朱元璋自然也就忽略了。

    此外,朱元璋建國之後在南京定都,政治中心由北向南轉移。過去歷朝歷代都是東巡泰山、從來沒有北上泰山,如果不去泰山封禪,也沒有在南方進行封禪大典的先例。因此,朱元璋若是想要到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在路程選擇和安排上也是一大難題。此外,大明王朝實施了殘酷的“文字獄”,強力鉗制思想輿論。如果要舉行泰山封禪,必然會對歷史經典進行解讀和討論,有可能帶來思想的混亂,所以實施“文字獄”,不給臣民帶來“泰山封禪大典”這種討論性比較強的輿論話題,是大明王朝最簡潔的統一思想輿論的方式。綜合以上多種原因,朱元璋決定不舉行泰山封禪大典。

  • 2 # 明離子

    明太祖朱元璋,微末之身成為九五至尊,是歷史上少有的屌絲逆襲最成功的案例。

    而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做到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將蒙元朝廷推翻,收回了脫離中原王朝數百年的燕雲十六州,建立了封建時代最後一個漢人大一統王朝:明朝。

    按照泰山封禪的規格,封禪只針對國家作出突出貢獻的皇帝,到了朱元璋那時候,也只是寥寥幾人而已。

    除暴元,復中華,這功績老朱自認為很大了,所以最初他對封禪的事情還是很上心的,直到他拿到了曾經封過禪的皇帝名單,老朱饒有興趣的讀了起來。

    第一個,秦始皇,這個厲害,始皇帝掃六合,統一天下,該封該封。老朱點點頭,接著往下看。

    第二個是漢武帝劉徹,北擊匈奴,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劉徹的功績當的起封禪。

    接下來第三個是漢光武帝劉秀,滅新莽,平戰亂,為漢王朝續命,劉秀也有資格!

    接下來是兩口子,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這個高宗皇帝確實厲害,在位期間滅突厥、高句麗,大唐的版圖在他那時達到了最大,只可惜管不著老婆,死了皇位居然讓媳婦奪了,不過嘛,功績還是有的,功過相抵,勉強能封禪。

    再看看女皇武則天,雖然說得位不當,但在位期間也是有一定成績的,不過封禪還是欠火候,看在是唯一的女皇帝的份上,降一下標準吧。

    接下來是唐玄宗李隆基,說實在的,這位皇帝前半生還是很有才幹的,“唐隆政變”粉碎韋氏集團,勵精圖治,開創“開元盛世”,但是後半生嘛,沉迷在楊玉環的懷抱裡無法自拔,最後惹來了安史之亂,他封禪?誒,怎麼規Grand SantaFe來越低了?老朱心裡開始不舒服了。

    看看最後一個是哪位吧?什麼,宋真宗趙恆?就是第一個向契丹人俯首稱臣的孬種?遼軍入侵,這傢伙親征,在大好形勢下,這傢伙尿了,和遼國談判,每年交孝敬的歲幣給遼國,史稱“澶淵之盟”,啥?這窩囊廢也上泰山封禪了?

    老朱當場就把名單扔了,讓我排在趙恆後面封禪,丟不起那人,於是朱元璋封禪泰山封事情就此作罷,只因為這最後一個封禪的皇帝是宋真宗趙恆。

  • 3 # 路漫漫吾求兮

    《博物志》有言"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之孫也,主招人魂,東方萬物之始,故知人生命之長短"。中華歷史上的每個朝代都對泰山遵崇有加,曾有唐玄宗封泰山神為"天齊王",宋真宗封泰山神為"仁聖天齊王",元世祖忽必烈封泰山神為"天齊大生仁聖帝",已經高的不能再高了。

    而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按道理,他是開國皇帝,是有資格封禪於泰山的。但其認為,國朝初立,百廢待興,不宜空耗人力物力財力,應當讓百姓休養生息!

    其次,朱元璋不僅沒封禪於泰山,還將泰山的所有封號都去掉了。《明史》載,朱元璋於洪武三年第一次派官員祭祀泰山神,立《去東嶽封號碑》,這塊碑直到如今仍儲存較好。而立這塊碑的原因竟是,朱元璋認為神仙就是神仙,成不了王,也成不了皇帝。而人的皇帝怎麼能給神封號呢?

    朱元璋雖然去掉了泰山神的所有封號,但仍然會派遣官員到泰山來祭祀。同時,也在岱廟進行祭祀!(注:明初在南京,靖難之役後,朱棣遷都北京,才改為在北京岱廟祭祀)。而清朝也隨明制!但至今為止,民間仍有將泰山稱為"東嶽大帝"和"東嶽之神"的習慣!

  • 4 # 皇帝不稱朕

    前面有同好寫到,歷史上曾經封禪的皇帝,一共六位,從秦始皇往下,還有漢武帝、東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以及宋真宗。傳說中黃帝也曾進行過封禪,當然,那只是傳說,雖然《史記 五帝本紀》這麼寫,仍然不可作信史看。

    封禪的本意,是帝王平定天下後“告天”之禮,所以按道理來說,封禪應該是開國之君的專利。可是大家不難看出,上面六位曾到泰山封禪的皇帝,除了東漢光武帝,都不是開國皇帝;但東漢在名義上是繼承西漢的,名義上是漢的“中興”。秦始皇功業最大,他統一天下,有開創之功。秦始皇和劉秀去封泰山,誇耀一下,可以有一種“自信”,至於其他人,就不好說了。

    漢武帝的歷史形象,一直是好大喜功,最後連自己都後悔了,被迫頒發“輪臺悔詔”,成為反面的歷史教材。唐代兩位皇帝,高宗李治是軟弱無能和怕老婆的典型,唐朝在他身後,就被他寵愛的武則天篡了;玄宗則更不堪,一個安史之亂,好好的盛唐就敗在他手裡。這幾位實在沒什麼功業和豐功偉績,值得去“告天”,而老天爺也沒怎麼照顧他們。

    最後一位宋真宗,在歷史上被人記住,就是檀淵之盟,他雖然沒有逃跑,抵抗了一陣子,還簽訂了和平協議,不打仗了,算得貢獻,卻也沒有任何可誇詡之處。當然,宋真宗到泰山封禪,也不是驕傲自滿,而是他收到一封天書,他不自知是被人愚弄,還樂顛顛地跑到泰山去發電報,說我收到了,感謝上天。豈不可笑?

    說到這,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就是上面六位皇帝,基本上都信仰道教和方術。

    比如秦始皇一生求仙,想長生不老,卻以四十九歲盛年暴死在巡遊路上。可惜後人還不警醒,漢武帝在後面緊追,政治上尊崇儒家,其實仍是方術的奴隸(新儒家表面上是儒,核心卻是陰陽五行)。

    唐朝皇帝自稱是老子的後人。老子是誰?所謂黃老之學、老莊之學,老子就是道教的始祖。所以唐朝的皇帝也是道術的崇拜者。李隆基的廟號裡帶一個“玄”字,也就是唐玄宗,可見他的愛好和痴迷了。宋真宗的“真”,也是這個意思,真宗差似等於真人皇帝。

    封禪之說,本來就出自先秦方士的鼓吹,後來為儒家所吸收,與“五德終始說”一樣,成為神秘主義的政治理論。它在根本上是為解決“天人關係”的,是皇帝試圖直接與“天”溝通的努力。那些喜歡道教的皇帝,自然樂此不疲,而沒有這個特殊愛好,又實在無功業可誇,又還比較有自知之明的皇帝,則無意往泰山跑一趟。看官,面子工程也不容易,祭天著實辛苦呢!多數皇帝其實不願意務這個虛而實實在在地受累。

    我見前面有人說,因為封禪的這些前輩不行,所以朱元璋也就不樂意追隨其後,去封泰山了。其實這是想當然耳。

    我剛說了,封禪泰山,是道教愛好者的事業,就像信仰某教的信眾,一生總要往西亞某個聖~地去朝拜一樣,封禪對他們來說,屬於打卡,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但朱元璋是佛教徒,他的心中當然沒有這個“理想”和志願。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朱元璋不封禪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宋代儒學復興以後,一些傳統的神秘主義的政治理論被拋棄了,不再有人信服。比如五德終始說,宋以後的王朝就不再自命德運了(火德、水德等),封禪也是這樣,在士人新的世界觀裡,封禪不僅勞民傷財,而且毫無意義,再加上宋真宗之流的接天書以封禪的荒唐舉動,封禪幾乎成了笑話,沒有榮耀可言了。

    這是“唐宋變革”的重要精神成果,是華人思想的新進化。當封禪被整個知識群體和主流文化所拋棄,封禪就不再是帝王可以誇耀的必選項了,即便有一兩個帝王受古人的誘惑,或者受信仰的驅動,想去泰山封禪,也會遭到群臣的強烈反對。

    這就是朱元璋不封禪的原因。我的回答是否枯燥難懂?望看官關注賜教!(胡丹)

  • 5 # 第五篇formerly

    為什麼不去泰山封禪!這隻有朱元璋他自己才能百分百的說出原因,後人或者其他人都只能是猜測罷了。

    前面有幾個大神都給出過答案,寫的很不錯!我也來YY猜想下,老朱為何不去泰山封禪原因。

    明王朝剛成立,經過戰爭的洗禮。百姓需要修養生息,國庫應該也沒啥錢,這些大臣們也在努力讓國家從亂世變成太平。

    如果這時候老朱去封禪,百姓又得湊錢,大臣們怎麼想老朱,可能會覺得老朱又是一個隋煬帝。

    可能老朱覺得自己從一個“乞丐”,一步一步的坐上皇帝,那是自己憑本事得來的,跟什麼老天爺扯不上關係。覺得當上皇帝后的自己,就是神,要誰死誰就得死,憑什麼還要屈於老天之下,應該平起平坐才對!

    還有可能他覺得麻煩,打了一輩子仗,身體禁不起這麼折騰,還想多活幾年。

    以上純粹個人猜測,不足錯誤之處,請諒解!

  • 6 # 瘋狂的008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為什麼不封禪泰山?

    無他,要臉爾!

    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古代最高等級的祭祀禮儀,遠古夏商周時代已經有了封禪的傳說,戰國時齊魯儒生認為泰山最高,距離天最近,因此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祭拜天地,顯示受命於天的正統性。

    封禪不是誰都能上的,只有那些認為自己做出了超越古今成就的帝王才有資格,功績達不到就強行封禪,只會引起後人恥笑。

    (始皇帝嬴政)

    首次舉行真正意義上封禪泰山大禮的,是掃平六國後的秦始皇,作為開創者,他有這個資格!

    其次就是北伐匈奴的漢武帝劉徹;復興漢室的光武帝劉秀;滅突厥高句麗的唐高宗李治;創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以上幾位帝王都是取得了巨大成就後才前往泰山封禪,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趙光義,都有過上去露把臉的念頭,但因為得位不正,最後都沒好意思上去(可能是怕遭雷劈?)。

    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收復脫離中原幾百年的燕雲十六州這兩點說,朱元璋是有絕對的資格去封禪的。

    但是封禪終結者比他更早出現了——宋真宗趙恆。(宋真宗趙恆)

    先看看這位仁兄的“功績”:北宋景德元年,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說服真宗親征,宋遼雙方在距離開封三百里的澶淵會戰,當時局勢有利於北宋,但因為趙恆畏懼遼國聲勢,想盡快結束戰爭,於是不顧寇準反對,以每年給遼國一定金銀做“歲幣”在澶淵定盟和解。

    漢高祖劉邦在白登山不過打個平手,給匈奴送了點糧食布匹都覺得是奇恥大辱,念念不忘一輩子,後世漢軍橫行草原大漠,燕然勒石的時候,都要在祭文裡聲稱行動是為了給祖宗報仇!

    宋真宗趙恆這貨,竟然在佔據優勢的時候屈辱求和簽下澶淵之盟,然後他還真去泰山封禪了!

    硬氣的朱元璋從建國起,就要求子孫“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他認為300多年前的澶淵之盟,是中原王朝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對真宗趙恆奴顏婢膝的態度很是不齒,就這種被嚴重拉低檔次的封禪大禮,驕傲如他會願意去參加嗎?

    不光不去泰山封禪,朱元璋還以神號應該是上天后天給的,人間天子給神加封號不敬為由,直接取消了歷代皇帝給泰山神的各種封號,直接弱化了泰山神的政治面貌,並且在京城築壇,用來代替泰山祭祀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平面設計有什麼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