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墊腳石

    赤壁之戰的謀士,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曹操手下幾大頂級謀士,分別是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賈詡。正因為有了這幾位,曹操才能擊敗董卓,呂布,袁紹,袁術等幾大勢力。

    赤壁之戰,荀彧是在後方保障後勤了,沒有直接參與其中。

    荀攸在赤壁之戰有所表現,在三國演義裡,他提醒曹操小心周瑜火攻,但是曹操認為,他們用火,燒的只會是自己。

    程昱也提醒了曹操,冬天,天乾物燥,勸諫曹操注意火攻;從黃蓋乘船前來投降,發現了問題!然而,對這兩點,曹操都沒有采納!

    賈詡在赤壁之戰中,沒有太多的表現。不過在南征之前,他曾勸阻曹操,要休養生息。

    而郭嘉比較可惜,在這場戰爭之前,就已經病逝了。

    而東吳這邊,表現最多的,肯定是周瑜,其次是魯肅。周瑜是赤壁之戰的主導,而魯肅是孫劉兩家能夠聯合的重要保證。諸葛亮在其中也沒少表現,但是對於整場戰役,沒有太多的主導作用。還有龐統向曹操獻上連環計,也很重要。

    能想到的也就是這些了,其他的可能還有,但是我沒有發現。

  • 2 # 文城觀點

    對於“赤壁大戰”敘述的評論,必須分兩種說法,一種是正史記載的關於“赤壁大戰”的歷史;另一種是文學作品中,比如歷史小說《三國演義》所描繪的關於“赤壁大戰”的歷史故事,而民間議論的赤壁大戰中的故事,經常被當成是真的歷史事實來記述。要討論“赤壁大戰”中的謀士,如果以正史事實來描述,需要考證史書的記載,難度比較大,而歷史小說中所描述的,具有形象性和故事性,經常能給人以比較形象的啟發,會讓人們對於謀士們更有興趣,所以,下面就結合《三國演義》的描繪來討論。

    首先,《三國演義》所描寫的“赤壁大戰”是一場大戰役,小說對這一戰役的描寫十分精彩,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多情節交錯,多方力量角逐,多種爭鬥方式混合一起,多種多樣的人物登臺表演:君王與將帥,文臣與武官,將領與謀士,美女與猛將,傻得可愛的和姦滑的可怕的,三朝老臣和瀟灑的年輕統帥,願打的與願挨的,被騙的和騙得很自豪的,潛伏的與歸降的,各種各樣的人物在這場戰役中演繹得精彩絕倫,淋漓盡致。有軍事對抗,有謀略較量,有計策交匯,有陣法的對決,還有錢糧的比拼等等,而在這場戰役中,最精彩的是謀略的較量。這場戰役中,表現的最出彩的也是各方的謀士們。

    其次,各方陣營都有謀士,而且都表演得非常有特色,先看看曹魏陣營的謀士。曹操麾下的主要謀士有: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等,郭嘉是最傑出的,他助曹操大敗了比曹操強大的袁紹,可惜,在曹操出征烏恆時,郭嘉得病過世了,當時曹操哭得厲害;荀彧是個溫和和睿智的謀士,得到曹操的信任,留守許都,沒有跟曹操來打江南;賈詡剛降不久,似乎沒有跟隊伍南下;還有一位曾在官渡之戰中立下大功的降臣許攸,可是,許攸居功自以為是,文人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被許褚給殺了。所以,曹操的五位主要謀士,只有程昱和荀攸隨行,而還有一個是徐庶,另一個是一般謀士蔣幹,可見,赤壁之戰時,跟在曹操身邊有四個謀士,而他們在戰役中的表現大不一樣。

    有評論文章說:程昱、荀攸、徐庶、蔣幹,恰好是一個沒有幫得上,一個想幫而沒有幫上,一個一點兒也不幫,而另一個是幫了大的倒忙。具體說:1、程昱是沒有幫上,跟隨曹操南下後,程昱也想幫,但對南方的情況不是很熟悉,特別是不熟悉水戰,所以沒有高明的策略可以幫上;2、荀攸是聰明的謀士,他是很想幫著曹操出謀劃策的,但是,當時的曹操,剛剛以少勝多戰勝袁紹不久,自高得很,對孫權和劉備根本不看在眼裡,他驕傲自滿,對於荀攸的話根本聽不進去,比如,當時龐統獻連環計,建議將船綁在一塊,說可以減少搖晃,其實這是為周瑜的火攻在做準備,荀攸等也看出了點名堂,有懷疑,他對曹操說要警惕,可是,自傲的曹操聽不進去,荀攸幫不上了。3、徐庶更絕,看出了龐統的連環計,但卻對曹操不但不吭一聲,而且還讓龐統教他計策,說是要防馬騰、韓遂造反,乘機溜之大吉,徐庶為何不幫曹操呢?原來,徐庶本來輔佐劉備幹得挺順心的,但卻被程昱設計以徐母的書信騙至許都,此次,到曹營後,徐庶就“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原本,徐庶不僅是大智者,而且對江南很熟悉,但他就是不願為曹操效力,自己把自己邊緣化了,對曹操不獻一計。4、蔣幹是一般謀士,自以為聰明,其實是聰明得很笨,他在赤壁大戰中可是非常積極得幫曹操的忙,他幫了曹操兩次,卻是兩次都狠狠地坑了曹操,皆是幫了倒忙。第一次是他自告奮勇,說要去勸老同學周瑜來降,到了東吳營寨,蔣幹被周瑜在“群英會”上又是高標準招待又是嚇唬又是憶念昔日同學情誼,結果被周瑜耍得團團轉,半夜“偷”了一份人家故意寫的假書信和假情報回到曹營,讓曹操在氣憤急躁中了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水軍都督蔡瑁和張允,曹操這回夠慘的,曹軍失去了熟知水戰的關鍵人物,這是導致曹軍赤壁大戰失敗的關鍵因素。第二次,蔣幹為了將功贖罪,又前往江東,周瑜依然設計等著他,他又掉坑裡了,這一回他為曹操帶來了一個當時謀略方面的頂級人物鳳雛龐統,曹操得到龐統很高興,可是,龐統夠賊的,勸曹操把大船連在一起,為江東的火攻補上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龐統獻“連環”,狠狠地坑了曹操一次。蔣幹兩次幫了大大的倒忙。蔣幹作為次品級的謀士,是不起眼的人物幹出了特別刺眼的大事,如果沒有他,周瑜、諸葛亮不會勝得那麼快。蔣幹害死了蔡瑁、張允,又帶去了鳳雛,讓曹軍的大船綁在一起,火燒起來,曹軍士兵想逃都沒法逃。

    說到這裡,讀者從上面可以看出,“赤壁大戰”的謀士中,徐庶雖在曹營,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其實該算是蜀軍陣營的謀士,他雖然不幹什麼參戰的事,但卻是“此時無為勝有為”,他乾的一件事,是讓龐統幫設計,讓自己巧妙地溜走了,他不想被燒死。龐統也屬於是蜀軍陣營的謀士,他獻“連環”,該算是史上最狠毒的計策之一,害了多少曹軍士兵被燒死。

    東吳陣營中,周瑜雖是大都督,是統帥,但是,他也是一個謀略家,年輕俊俏,雄姿英發,智謀超群,他謀劃了赤壁大戰整體戰略,聯合劉備、諸葛亮,設計火攻,親自帶船深入偵察,設計假打黃蓋,兩次用反間計讓蔣幹曹操中計,處處表現得非常精彩,這位大都督比當時的大多數大謀士在用計用謀方面表現得都要更出彩!難怪蘇軾會吟道:“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東吳陣營中,還有魯肅,在正史中,魯肅是一位大謀士,他曾向孫權提出了類似於諸葛亮的“隆中對”的戰略思想,建議孫權搶奪荊州。他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文臣和傑出的外交家,可惜,在《三國演義》中,他經常是作為周瑜和諸葛亮的陪襯而出場的。

    最後,蜀國陣營中,當然是大謀士諸葛亮了。《三國演義》給人的印象是,諸葛亮“多智而近妖”(魯迅語),似乎寫周瑜的出色智謀,都是為了寫諸葛亮的高超謀略,好想周瑜要乾的事,諸葛亮都早就預料到了。“舌戰群儒”,智激仲謀,赤壁用火攻,“草船借箭”,“巧借東風”,華容道用兵,搶奪荊州,“三氣周瑜”,諸葛亮簡直是太神了,無疑,在羅貫中眼裡,諸葛亮是三國第一聰明人,是頂級的大謀士。

    “赤壁大戰”是謀士們表演大戲的平臺,性格各異、智謀非凡的謀士們傾情大表演,魅力非凡,引人入勝,精彩得不得了,而最聰明的,該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筆者一直認為,“赤壁大戰”的描寫,是古今中外最傑出的戰役描寫之一,一點兒也不會輸給雨果的《九三年》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裡對於戰爭的描寫,多讀讀《三國演義》,會很有啟發的!

  • 3 # 從前1那些事兒

    幾乎沒有。

    鑑於赤壁之戰中曹操的“智商”瞬間下滑,此戰的謀士水平是均低於官渡之戰的。

    曹操手下雖有四大謀士,可曹操當時已然“膨脹”得不聽手下的勸告了,眾人也不能忤逆主公。

    在此,對於最為知名周瑜。可赤壁之戰的獻計和執行者是黃蓋,周瑜只是起決策作用。當然,決策功勞是必須有的,因此周瑜也算不上頂尖謀士。

    再說說諸葛亮,歷史上的草船借箭和諸葛亮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孫權所為。不是為了箭支,而是為了情報。

    因此赤壁之戰可以說,沒有頂尖謀士。

  • 4 # 滄海一滴

    赤壁之戰中當然湧現出了一些頂級謀士的。不然就不會成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了!如果沒有他們的獻計出力,推波助瀾,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也許就不存在了。險中求勝的戰爭懸念也就不會出現,刀光劍影的戰爭精彩程度也會大打折扣的。我認為當時抵抗陣營內的周瑜,魯肅,諸葛亮,龐統等人都體現出了頂級謀士的戰略眼光,政治才能與外交風采的。周瑜和魯肅都是東吳集團不可多得的精英人物。周瑜是東吳的軍事統帥,魯肅是東吳的外交統帥,諸葛亮是劉備集團的青年才俊,雖然是初出茅廬,已經被委以重任了。雖然龐統還沒有正式出仕為官,屬於懷才不遇的江湖人士。但他也沒有閒著,沒有袖手旁觀。他也是一個胸懷大志,憂國憂民的,有俠士風範的,敢於出手,勇於擔當的江湖奇人。他們幾個人的良好合作互動,為赤壁之戰的完勝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證。

    我們要知道,大敵當前,當時的孫劉兩家是形勢所逼,不得不弱弱聯合,抱團取暖,共抗強敵。他們面對的對手絕非等閒之輩,是當時威風八面,所向披靡,不可一世,躊躇滿志,英明神武,立志統一天下的英雄曹操。曹操挾統一北方,大獲全勝的餘威,率領著自己那一支一路上勢如破竹的百戰雄師,有十多萬人馬。自恃兵強馬壯,兵多將廣,見多識廣,足智多謀。他為了對東吳和劉備開展攻心戰,進行心理恫嚇,就大造聲勢,吹牛皮說自己有八十三萬南下大軍。希望不戰而屈人之兵,一勞永逸地解決孫劉割據的問題。想要一舉嚇破孫劉兩家的膽兒,讓他們能夠乖乖地放下武器,繳械而降,歸順自己。可是他卻打錯了算盤。始料不及,在赤壁,遭受了自己軍事生涯中最大的一次滑鐵盧。

    可是孫劉兩家就是不信邪。不肯束手就擒,坐以待斃。偏偏要以卵擊石,奮起反抗。誰料他們竟然出乎意料地打敗了曹操,大獲全勝。他們哪來的底氣和勇氣呢?首先,他們佔有地利,有長江天險的阻隔。其次,他們擁有一流的軍事政治人材,擁有一流的頂級謀士。主帥周瑜坐鎮中軍大帳,謀劃周全,指揮若定,舉重若輕。諸葛亮和魯肅當時都沒有帶過兵,但卻是一流的外交人材。透過他們不辭辛勞的穿針引線,穿梭外交,奔走於江東,與各界人士展開了廣泛的交流與探討,孫劉兩家得以達成共識,攜起手來,聯合對敵。由經驗豐富,才能出眾,智勇雙全,有遠見卓識的周瑜來統帥大約五萬孫劉聯軍(東吳三萬,劉備兩萬)。來對抗曹操。一向陰險狡詐,詭計多端的曹操,竟也因為驕傲輕敵而著了道,幾乎把自己的褲衩都輸得精光,當然是令人大跌眼鏡了。正應了驕兵必敗那句老話。滿招損,謙受益。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狂妄自大,目中無人,自以為是,聽不得不同意見,於是就埋下了禍根。

    為了實現火攻破曹的目的,身處江湖之中的在野之士龐統也是深明大義,同仇敵愾,當仁不讓,挺身而出,為國事奔走,為周瑜出力,獻計矇蔽曹操,赤壁之戰的勝利,龐統也是功不可沒的。赤壁之戰彰顯了周瑜和魯肅的軍事政治外交才能,也讓諸葛亮和龐統嶄露頭角,鍛鍊和培養了諸葛亮、龐統的政治外交才能。為他們以後的事業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5 # 難忘歷史的改變

    赤壁之戰中的頂尖計策是龐統連環計,把大船連鎖鋪設。周瑜的反間計,借操之手殺死張允,蔡瑁水軍名將,又用黃蓋作苦肉計。最後周瑜,諸葛亮聯手火功曹軍,吳蜀方能大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延禧令妃生了嘉慶,為何死後20年才被追封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