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推書醬水色冷無痕

    四大名著必須是反映中國的歷史,或是值得大家學習深思的,或是反映深刻哲理的永世流傳的經典著作。

    中國古典小說中,《西遊記》的內容是最為龐雜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內容,既讓佛、道兩教的仙人們同時登場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裡注入了現實社會的人情世態,有時還掉書袋似的插進幾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顯得亦莊亦諧,妙趣橫生。這種特點,無疑使旦法測盒爻谷詫貪超楷該書贏得了各種文化層次的讀者的愛好。

    《西遊記》的出現,開闢了神魔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門類。書中將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肅的批判巧妙地結合的特點直接影響著諷刺小說的發展。《西遊記》是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而《封神演義》只是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的其中一個朝代商朝的興衰,並沒有四大名著的影響,所以可能沒被列入,

  • 2 # 巴山客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如下:

    因為《西遊記》思想先進,邏輯嚴密、內涵豐富才讓其在眾多的書籍當中脫穎而出,成為四大名著之一。除了這些,還有明朝當時的時代背景,原因如下:

    1、明朝中後期的反封建思想

    這句話可了不得,因為我們知道,在明清時期,中國的封建社會逐步走向封閉和沒落,資本主義萌芽興起,敢於喊出這句話的正是新興的資產階級,而《西遊記》成書雖說是吳承恩的才華結晶。

    但是,吳承恩的故事大部分來自於民間傳說,因此,可以推斷,至少在吳承恩的時代,中國大地上已經出現了反對封建主義的呼聲。

    2、明朝的佛道之爭真相

    明朝時候,道教由於受到皇帝的支援,勢力很大,不過佛教自從傳入中國,勢力也有很大的發展,這就引起了佛教和道教的勢力之爭。

    吳承恩雖然沒有明擺著支援佛教還是道教,但是我們讀讀就可以看出,吳承恩對兩大勢力都是十分厭惡的。

    首先道教自稱是清靜無為,真實的情況卻是虛偽狡詐,孫悟空明明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學來的本事,天庭卻百般刁難,最終逼得孫悟空大鬧天宮,而佛教自稱慈悲為懷,他的弟子、寵物卻下界為妖,而且大凡是佛教弟子、寵物為妖的多喜歡吃人,獅駝國的三隻妖精就吃光了全國的人。

    而佛道之爭其實也是表面,明朝中後期,官場的黑暗不亞於佛道之爭,明朝的首輔大臣都是透過扳倒上一任上臺,然後又重複命運,遭殃的最終還是老百姓。

    那麼《封神演義》和《西遊記》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人物塑造。雖然《封神演義》創造了數以百計的人物,但人物寫的太多了,四大名著中的人物有忠心亦有私心,有家國大義也有兒女情長,不似封神人物臉譜化非忠即奸,聽人一勸就反主,受人之氣就下山,一言不合就祭寶,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其中肉身成聖那幾位大神級人物無論如何也不該如此平庸,顯然和《西遊記》中對這幾位人物描寫有差距。封神裡塑造比較好的主要人物基本都在反派,通天教主太有血性了,他的煙火氣根本不符合“封神榜”制訂者之一的那種感覺,聞太師,三朝老臣的悲劇結局被描寫的淋漓盡致。然而即便是這些比較好的人物塑造仍然比不上西遊記裡各有特色性格鮮明的妖怪們。

    其次,情節方面。封神也算不錯,有鋪有墊,明暗雙線,可是較比其他四大名著,封神致命之處在於人物情節不夠生動形象。古典小說對於人物或情節的描寫,大多是詩詞駢文,文學性很高,封神這一點差一點。《封神演義》的情節基本上比較單一,一般就是打,打不過了就是救兵直接過來,然後截教門人就死了。姜子牙這邊就是死也是死配角,主角死多少遍都能復活。

    再次,場面方面。其實封神還是有亮點的,在那個年代,能有這樣的宏大的想法,構建了一個神的世界這是很了不起的,雖然有漏洞,但是大體上是比較嚴謹的,學界一般認為千奇百怪的幻想是《封神演義》最大的藝術特色。

    最後,法寶和武器方面。《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在法寶和武器方面的對比,應該算是不相上下。單論法寶、法術,封神演義絕對是經典,《封神演義》的風格型別屬以對立雙方的鬥法為主,寫法寶,寫神通,側重於想象的神奇。這也是它成為後世仙俠玄幻修真文的參考模板之一的原因。然而這些並不能彌補前面致命的不足,所以《封神榜》跟《西遊記》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西遊記》註定是四大名著之一。

  • 3 # 純鈞LHGR

    因為《封神》並不被宗教界和文化界承認。

    《封神》裡有無數漏洞。比如說楊戩,他的師父是玉鼎真人,但玉鼎真人在道教的原型是誰呢?是北五祖之一的王重陽。而王重陽是元以後才確立神位的,但二郎神卻在漢代已有神名。——這什麼玩意?二郎神比他爹和他師父資格都老?

    再比如,《封神》有悖原有的封建禮制。比如二十八星宿,它的原型是東漢的雲臺二十八將,但是到了《封神》裡,搞出一幫無名小卒來,這不僅不被宗教承認,也不被民間認可。

    《封神》所創的神祗體系,到現在,都不被宗教界承認。

    又如,《封神》它其實是顛倒歷史是非的。比如子貢,孔子的徒弟,這都知道吧?自貢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更何況,孟子也說,“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中華民族的文明,一直是崇尚孔孟,孟子點名的東西,《封神》要唱反調,這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還有,《封神》有些地方無知得令人可憐。比如“文王夜夢飛熊”,那麼,飛熊是什麼?《史記·齊太公世家》: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彲,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史記·夏本紀正義》:鯀之羽化,化為黃熊……鱉三足曰熊。

    ——三條腿的鱉,才叫熊,這才是姜子牙道號的來歷。《封神》裡寫“夜夢飛熊撲帳開”,說是“夢見東南有一隻白額猛虎脅生雙翼”《史記》都明明白白說“非虎”了它還犯這錯誤——我了個大去,那叫“彪”好不好?這不是胡扯得沒邊了嗎?《封神》對於傳統文化無知至斯,有太多很明顯的錯誤。

    再說一條,你知道《封神》描述的進軍路線嗎?如果按真實路線,姜子牙這麼個軍事家,帶著武王和一幫牛人,畫了個圈不說,而且是先深入敵軍內部,再出來從外頭打,幾番來去就跟瘋了一樣。這種錯誤,這不是名著該犯的。

    《西遊記》並不完美,但是相比《封神》,《西遊記》壓倒性勝利。《封神》本身沒溜的錯誤太多,而且多到數不勝數,因此沒有資格登上大雅之堂。

  • 4 # 拒絕地域黑民族黑

    為什麼封神演義沒有成為四大名著呢?四大名著是漢語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場景,已經深深地影響了華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藝術水平,細緻的刻畫和所蘊含的思想都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在清朝曹雪芹寫作《紅樓夢》前,有“四大奇書”的說法,即《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金瓶梅》。但在《紅樓夢》成書後,一般以《紅樓夢》取代《金瓶梅》的位置,改稱“四大名著”。是歷來人們公認的結果,不是哪一個人所能評的。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慧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封神演義原是中國平民娛樂文學,約成書於隆慶,作者是明朝的陳仲琳(或許仲琳)(也有一說為明代道士陸西星。

    書中對紂王沉湎酒色久不設朝,以及任意誅殺大臣等描寫,與明代後期朝政腐敗的一些事實有相合之處,而它表現出來的那些新觀念也顯然與當時出現的社會思潮有著密切的聯絡。但另一方面,書中又充滿著“成湯氣數已盡,周室當興”的天命觀,每個參加商周之爭的人不過是“完天地之劫數,成氣運之遷移”,陣亡後也無一例外地“一道靈魂進封神臺去了”,這就模糊了正義與非正義的界限,籠罩著濃重的宿命觀念和神秘色彩。此外,作者還一再宣揚“儒道釋”三教合一的觀點和“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兩般由自可,最毒婦人心”的“女禍”思想,也大大削弱了它的思想意義。因此,據其思想內容成不了名著,不能算四大名著。

  • 5 # 小姜聊

    四大名著這個應該屬於約定俗稱的叫法,漸漸流傳下來的,如果當時約定的時候把封神榜算進去,那今天它就是四大名著。就像四大名著最開始叫做四大奇書,奇書的意思是,屬於同一個型別的書,都是長篇通俗小說,同樣反映了共同的社會文化特點和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求。那時候紅樓夢還不屬於其中之一,當時的另一部叫做《金瓶梅》,後來因為裡面描述太多前衛,所以後來由同樣是描寫世俗人情的《紅樓夢》代替了,後來新中國成立後,就約定俗成為四大名著了,一直到現在

  • 6 # 紫易園

    《西遊記》傳播的是不畏強權、敢與天界最高統治者叫板的無畏無懼精神;傳播的是一往無前、堅持不懈的恆心;宣傳的是正能量居多。而《封神演義》強調天命、宿命,二大陣營互掐,群魔亂舞、鬥陣鬥寶,負能量居多。

    在塑造人物上功力深厚,師徒四人性格、品德都不一樣,個個栩栩如生。而《封神演義》人物雜亂,個性突出人物描寫手法不及《西遊記》。

    總之,《封神演義》只是一部幻想小說,毫無現實意義,僅僅是荼餘飯後旳消遣小說而已,自然成不了名著。

  • 7 # 大漠書生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雖然都是長篇神話玄魔題材小說,都流傳較廣,有口皆碑,但是文學地位卻存在一定的差距。《西遊記》之所以躋身於四大名著榜首,而《封神演義》卻失之交臂,竊以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西遊記故事雛形形成較早,在民間具有深厚而廣泛的群眾基礎。

    其次,由於吳承恩的妙筆生花,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深入人心。孫悟空本領高強神通廣大,不畏艱險,機智詼諧,對師傅忠心耿耿。豬八戒偷奸耍滑,搬弄是非,貪淫好色,意志不堅,但也不乏勇敢和可愛。唐三藏慈悲為懷,一心向佛,意志堅定,但有時人妖不分,是非不分,迂腐且武斷。沙和尚老實忠厚,寡言少語,任勞任怨。其餘妖魔鬼怪也各具特色,諸如奸詐的白骨精,陰險的大鵬雕,囂張的青牛精,自負的黃眉老妖,憨笨的黑熊怪,倔強的牛魔王,頑劣的紅孩兒等藝術形象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則,就是西遊記故事的精彩描述。比如三打白骨精一節,唐僧師徒的不同反應及矛盾刻畫都具有真實藝術性。就是在講述類似情節的故事也絕不相同。比如同樣是描述法寶故事,作者就顯示出高超的創作筆法。金兜洞青牛精倚仗金剛琢耀武揚威,孫悟空四處搬請救兵與之決鬥,每次都是被妖怪套走兵器,甚至連水火都奈何不了青牛精。去請如來佛幫忙,如來佛卻涮了悟空一回,情節可謂起伏跌宕。而小雷音寺一節故事,黃眉老妖倚仗從彌勒佛處偷來的後天袋作威作福,將大聖請來的各路救兵一股腦全都活捉,逼得悟空暗自垂淚。著實驚險。在獅駝嶺大戰青獅精、白象怪和大鵬雕一節,也委實驚心動魄。妖怪的狡詐及魔力之強,都著實令讀者為之捏汗。大戰紅孩兒一節也很精彩,紅孩兒雖是小孩身,但是卻倚仗三味真火狂虐悟空,險些將大聖置之死地,並且變成菩薩誆騙八戒入彀,可謂有些手段。讀者透過上述描寫,很自然就被故事吸引住了。

    吳承恩講故事的高超本領由此可見一斑,不得不令人歎服。

    《封神演義》也有不少神仙鬥法的精彩描寫,比如哪吒鬧東海,大破十絕陣,萬仙陣鬥法,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美中不足的是,《封神演義》中刻畫的人物形象似乎較扁平化,雖然出場人物較多,而且大場面也較多,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並不是很突出,這一點明顯不如《西遊記》人物刻畫的成功。數以百計出場的封神英雄榜人物,大家能記住的卻沒有幾個人,除了姜子牙,紂王,妲己,申公豹,哪吒,楊戩,土行孫,元始天尊,聞太師,懼留孫,通天教主,其餘角色都很模糊。故事情節雖然很熱鬧,但是鬥法手段似乎重複雷同,幾乎沒有多少懸念,【除了澠池張奎夫妻和袁洪那兩個片段有些曲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保羅前隊友抨擊他驕傲自大,還想成為哈登領袖,你們怎麼看待這種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