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順勢而為2020

    說到秦始皇為什麼能“奮六世之餘烈而一統天下”?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是秦孝公,一個是商鞅,秦國的強大從秦孝公力挺的商鞅變法成功開始。因為連年累月的戰爭,當秦孝公登基時,秦國已處於亡國滅種的邊緣,秦孝公釋出《求賢令》,最終覓得變法強臣商鞅。

    秦孝公對商鞅變法的支援是不遺餘力的,這也使得商鞅在秦國的變法最為徹底,縱使最終商鞅因為秦國世族舊勢力的壓力而被五馬分屍,也沒影響新法在秦國的貫徹執行,因為新法深入民心。

    商鞅變法在秦國建立起一個巨大的框架來約束貴族和平民,使得秦國民眾勇於公戰而羞於私鬥,商鞅變法對戰功的獎勵又使得秦國士兵作戰時個個猶如虎狼一般!

    商鞅變法也為秦國吸引了許多有才華的人,他對農耕的獎勵也使得秦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透過商鞅變法,秦國的國力和經濟實力遠勝於其他六國。

    商鞅變法建立起的大框架,使得秦孝公之後,即使出一兩個庸弱之君,也不至於影響秦國的大局!

    秦孝公和商鞅變法之後經過六代國君的積累,秦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遠超其他六國,而秦始皇恰恰又是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天時、地利和人和都已具備的前提下,就有了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蕩平六國,一統天下的千秋霸業!

  • 2 # 饞嘴的小紫薯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始皇帝繼承發揚了前六代秦國君王的留下來的基業一舉統一天下。

    第一世,秦孝公-贏渠梁。

    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4年。在位期間,他重用商鞅,實行變法,並且將國都遷往咸陽。同時廢除了井田制,設立二十級軍功爵未制,統一了秦國內的度量衡,建立縣級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秦孝公以後,秦國日益強盛,為後世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世,秦惠文王-贏駟。

    秦惠文王贏駟,在位26年。在位期間,對內為穩定國內政局,將商鞅車裂,但是並沒有終止商鞅變法。對外,往東收復了河西,並奪取了魏國的上郡。往南攻滅了巴蜀,收復了漢中。往西覆滅了義渠國,為秦朝的統一打下了穩定的後方。

    第三世,秦悼武王-贏蕩。

    秦悼武王贏蕩,在位三年。在位期間。對內設立了左右丞相位,平定了蜀中叛亂。同時武王窺視周王室。於周天子面前舉雍州鼎,不幸身亡,傳位其弟。

    第四世,秦昭襄王-贏稷

    秦昭襄王贏稷,在位56年。對內,興修都江堰。公元前293年,於伊闕擊敗韓趙聯軍24萬。公元前284年,參加五國聯軍擊敗齊國。公元前278年,攻破楚國國都鄢郢。公元前260年,坑殺趙國40萬降卒,盡滅趙國有生力量。同時攻滅了西周國。為秦朝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第五世,秦孝文王-贏柱。

    秦孝文王贏柱,在位雖然只有三天,但是他下令大赦罪人,為先代功臣名將平反,亦不失為一代明君。

    第六世,秦莊襄王-贏異人。

    秦莊襄王嬴異人,秦始皇之父,在位期間消滅了東周國,盡誅東周王室,宣告周朝徹底滅亡,秦國統一天下掃除了宗法上的顧忌。同時進一步蠶食三晉,削弱六國。

    第七世,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攻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皇帝制,設立三公九卿。廢分封,立郡縣。統一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南平百越開靈渠,北拒匈奴築長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帝國的建立者,譽為“千古一帝”。

    正是因為這些秦國曆代明君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秦始皇贏政才能在秦國最鼎盛的時期,“奮六世之餘烈”以“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完成天下的統一。

  • 3 # 天高雲淡任心遨遊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六國,正是從秦孝公時期,就致力於將秦國變為一個強大的諸侯國而不懈努力開始的,此時的秦孝公廣求天下之才,終於遇見了商鞅,兩人不謀而合,開始了偉大的商鞅變法。秦國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展開了全新的大力改革,並且推翻舊地主,建立了新貴族。而且秦國實行新的軍功制,使得國家尚武的風氣盛行,秦國商鞅變法後,實行一種叫做“二十等爵”的軍功制度,士兵在戰場上斬殺的敵人首級越多,其爵位就越高,與之相對應的私有土地的數量也就越多。秦華人民可以憑藉軍功改換門庭,擔任朝廷官吏,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格局由此被開啟缺口,無數秦國的布衣之士為了功名富貴而成為秦國虎狼之師中的一員。其實二十等爵軍功制度,類似於後世的科舉制度,都是一套十分厲害的激勵手段,打破了固有的階層,讓平民老百姓有了上升渠道,或者戰場上奮力殺敵、或者寒窗下拼命讀書。  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了這種軍功制度,秦國士兵變得渴望戰爭,變得不怕死,因為就算死了自己的軍功也可以疊加到家人的身上,全國實行“耕戰”政策,農民種地是為了打仗所需要的後勤軍糧補給,打仗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就這樣整個秦國籠罩在殺伐攻戰的肅殺氣氛之中,成為了讓六國膽寒的戰爭機器。另外秦國還掌握了先進的冶煉工藝和兵器製造技術。第一個就是青銅劍,據說當初從秦始皇陵發掘出來的那把青銅劍,在被埋在土裡2000多年之後,依然保持著明亮鋒利的狀態,將它放在那裡,還可以感受到陣陣寒氣,可見秦國的鑄劍技術有多高。第二就是弓弩,秦國的弓弩製作非常的先進。雖然弓弩製作起來比較麻煩,但是威力巨大。與弓箭相比,弓弩更加方便攜帶,而且發射的速度也更快,使得敵人躲閃不及就受傷流血。第三就是箭頭。在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都使用的是雙面剪頭,而秦國的箭頭卻是三稜箭頭。與以雙面箭頭相比,三稜這樣的箭頭,殺傷力和穿透力更強,對於敵人的傷害也更加的嚴重。所以一旦射中敵人的身體,將造成非常大的傷口,並且難以癒合。這時的秦國,雖然地處西北偏遠之地,但是已經成為了強大的諸侯國。有了先輩的勵精圖治,而其他諸侯國則相互傾軋,力量都有所削弱,所以到了秦始皇嬴政時期,一統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嬴政即位之後,就制定了統一六國的戰略,這個戰略就是遠交近攻,各個擊破。此時秦國有著天下最強大的軍隊,再加上正確的策略,終於在公元前221年統一神州大地。

  • 4 # 江南懟帝

    我認為秦始皇最終能一匡天下有兩點。

    一,國力強盛,統一六國勢不可擋。秦國先祖最初是替周王養馬的,因為養馬養的好,而受到嘉獎,被封在秦,成為了周朝的附庸。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始封諸侯。後經“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滅西戎12國,闢地千里。然而後世之君皆是平庸之輩,碌碌無為,秦始終只能蝸居西垂,無東出之志。

    直到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任用商鞅實行變法,獎勵軍功,重農抑商,秦國開始與日俱增。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開始稱王,任用張儀,伐交諸侯,南滅巴蜀,北掃義渠。後有秦武王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公元前307年,前往周王幾舉鼎,彰顯秦問鼎中原之志。此後,秦昭襄王在位56年,任用范雎,採取遠交近攻之策,攻伐六國,公元前255年,滅周,此時秦國實力已然傲視諸國。後孝文王,莊襄王亦守業有成。此六任國君為秦統一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六國已無力與之抗衡。

    二,秦王政英明神武,承先人之志。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除掉呂不韋、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繚,自前230年開始派遣大將王翦父子征討六國,先後滅韓,趙,魏,後聽信年輕將領李信所說20萬大軍可滅楚,受到楚軍的潰敗。得知訊息後,馬上向老將軍王翦重新出山,在60萬大軍的攻殺下,楚國終究還是敗了。此後嬴政乘勝追擊,再滅燕國,公元前221年,齊王建獻城投降。自此,秦完成了統一大業 。

  • 5 # 良人一品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始皇帝繼承發揚了前六代秦國君王的留下來的基業一舉統一天下。第一世,秦孝公-贏渠梁。遷都咸陽,重用商鞅,變法強秦。為秦國強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秦孝公嬴渠梁在位24年。在位期間,他重用衛鞅(商鞅),實行變法,並且將國都遷往咸陽。同時廢除了井田制,設立二十級軍功爵未制,統一了秦國內的度量衡,建立縣級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秦孝公以後,秦國日益強盛,為後世統一中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二世,秦惠文王-贏駟。車裂商鞅,東進攻魏,滅蜀敗楚,伐取義渠。秦惠文王贏駟,在位26年。在位期間,對內為穩定國內政局,將商鞅車裂,但是並沒有終止商鞅變法。對外,往東收復了河西,並奪取了魏國的上郡。往南攻滅了巴蜀,收復了漢中。往西覆滅了義渠國,為秦朝的統一打下了穩定的後方。第三世,秦悼武王-贏蕩。聯越制楚,平定蜀亂,設立丞相。秦悼武王贏蕩,在位三年。在位期間。對內設立了左右丞相位,平定了蜀中叛亂。同時武王窺視周王室。於周天子面前舉雍州鼎,不幸身亡,傳位其弟。第四世,秦昭襄王-贏稷。鯨吞蠶食,開疆擴土,消滅西周國。秦昭襄王贏稷,在位56年。對內,興修都江堰。公元前293年,於伊闕擊敗韓趙聯軍24萬。公元前284年,參加五國聯軍擊敗齊國。公元前278年,攻破楚國國都鄢郢。公元前260年,坑殺趙國40萬降卒,盡滅趙國有生力量。同時攻滅了西周國。為秦朝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第五世,秦孝文王-贏柱。繼位三天,薨。秦孝文王贏柱,在位雖然只有三天,但是他下令大赦罪人,為先代功臣名將平反,亦不失為一代明君。第六世,秦莊襄王-贏異人。攻滅東周,為秦國統一六國的道路上掃除了宗法上的顧忌。秦莊襄王嬴異人,秦始皇之父,在位期間消滅了東周國,盡誅東周王室,宣告周朝徹底滅亡,秦國統一天下掃除了宗法上的顧忌。同時進一步蠶食三晉,削弱六國。第七世,秦始皇-嬴政。一統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間,攻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皇帝制,設立三公九卿。廢分封,立郡縣。統一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南平百越開靈渠,北拒匈奴築長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帝國的建立者,譽為“千古一帝”。 正是因為這些秦國曆代明君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秦始皇贏政才能在秦國最鼎盛的時期,“奮六世之餘烈”以“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完成天下的統一。

  • 6 # 漁陽叟

    為什麼秦始皇可以奮六世之餘烈,而筐天下?愚以為可以讀一讀漢代文學家賈誼的《過秦論》。正如文章所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務耕織,修守戰之具。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看看,這個就是始皇帝的先祖,當年秦國與楚、燕、韓、趙、魏、齊諸侯國並列為戰國七雄。七國互相攻擊,戰火不斷。如何從混亂的,一塌糊塗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壯態脫穎而出,使秦國得於在亂世中稱雄,秦國君臣是明智的,重點是重用商鞅。商鞅制定的國策一是廢除了功爵世襲制,任何人獲取功名需要戰功或者是務農。二是減少征戰,休養生息,加強戰爭儲備。三是對各諸侯國採取分化,然後各個擊破。

    秦孝公之後,秦國又經歷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個朝代,個個朝代都歷經圖志,奮發有為。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強國請服,弱國入朝。

    三王之後,秦國又經歷兩個王朝;秦孝文王,秦莊襄王。兩個君王執政時間較短,國家無大事發生。

    到了秦始皇就歷害了,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兩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為什麼始皇帝能夠奮六世之餘烈統一六國?餘以為一是秦國自秦孝公始到秦始皇,幾世帝王君臣不懈努力,二是網羅天下人才共謀發展,三是天下戰亂不止人民盼望和平。所以機緣巧合,水到渠成,達到了天下一統,結束了長年累月的戰亂。其餘六國滅亡了,天下人何償不是幸事呢?

    來一首唐代詩人曹松《己亥歲》欣賞一下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戰將成萬骨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伯通桃花島被困,全真七子是不敢救,還是不想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