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大光明
-
2 # 我是小馬哥呀
東漢末年,十常侍亂政,大漢天下也因此搖搖欲墜。後來,大將軍合金建議天子下詔,命令西涼刺史董卓率領大軍進京穩定局面。誰知天意弄人,在董卓率兵趕到之前,十常侍用計殺死了何進,何進死後,他手下的得力干將曹操和袁紹又率兵衝進皇宮,將十常侍趕盡殺絕,至此,這兩股勢力便同歸於盡,誰也沒有落得好下場。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他們鬥得你死我活,卻讓董卓撿了個現成的,手裡有兵腰桿子就硬,率領大批西涼兵進城的董卓自然成為了新的權臣。
而董卓得勢之後便開始得意忘形,胡作非為,因此滿朝的大臣恨不得將他食肉寢皮。直到曹操刺殺董卓失敗逃離京城之後,諸侯割據的時代便正式開始了。而曹操雖然刺殺董卓失敗,卻落得了一個捨命護國的好名聲,因此獲得了很多能人的支援,後來佔據了兗州,被朝廷任命為兗州牧,成為當時實力比較強大的諸侯之一。
曹操穩定下來之後,便想把他的父親曹嵩接到兗州來享清福。而徐州刺史陶謙一直想巴結強大的曹操,因此在曹嵩路過徐州之時,他便派遣自己的部將張闓沿途護送。而張闓覬覦曹家隨身攜帶的財物,便在夜裡假扮盜賊,殺光了曹家所有人,帶著搶來的財物投奔袁術去了。而曹操得知父親死後,立刻以復仇為名興兵攻打徐州。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的父親是被張闓殺死的,他為什麼不去追殺張闓,反而要一味地按著徐州打呢?
首先,曹操作為一方勢力的當家人,是非常務實的。他的父親已經被害死了,即使他可以把張闓剁成肉泥,除了獲得了精神層面上的慰藉之外,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反而白白地耗費了錢糧和時間。而把殺父之仇報在陶謙身上便不一樣了,殺死了陶謙便等於取得了徐州,那可是一座擁有幾十萬百姓的大城啊!正好曹操早就對徐州垂涎三尺了,可是他一直沒有出師之名,否則早就打過去了。而現在殺死曹父的兇手本身就是陶謙的部將,而又是陶謙派他去護送曹家人的,這筆賬算在陶謙身上沒有毛病。
不過,歸根結底,親手殺死曹父的是張闓。而曹操明知道張闓已經投奔了袁術,他又坐擁幾十萬人馬,想殺死一個張闓可以說是手到擒來。但是曹操在攻取徐州之後,並沒有要追究張闓的意思。難道曹操不想為父親報仇嗎?他當然想!可是,他已經以報仇為名向徐州用兵了,如果再改口說張闓才是他的殺父仇人,那麼之前攻打徐州豈不成了故意挑起刀兵,圖謀徐州嗎?
這樣做一來會徹底在天下諸侯心中失去信譽,二來會將自己陷入興不義之師的尷尬境地,搞不好還會有被諸侯們圍攻、瓜分自己的底盤的風險。既然曹操可以以報殺父之仇為名出兵攻打徐州,那麼別人為什麼不可以以曹操汙衊陶謙、實則為了圖謀徐州為名出兵攻打曹操呢?以報仇的名義,曹操只能號召他自家的將士,而以維護大義和秩序為名,則可以號召天下諸侯的將士了。所以,曹操既然拿下了徐州,嚐到了甜頭,張闓殺死他父親的仇也就只能忍了,有舍才有得嘛。
最重要的一點,張闓殺死曹父後投奔了袁術。而當時袁術的實力要比曹操強大不少,況且他還有個更加強大的兄弟袁紹在為他撐腰呢!像曹操這種人,是絕不會被自己的不良情緒誤導,作出不理智的決定的。不僅如此,在當時諸侯割據的環境下,最重要的便是人才隊伍的建設。倘若袁術不護著張闓,任由曹操把他從自己麾下抓走殺死,那麼以後還有誰肯來為袁術效力呢?所以,袁術絕對不可能把張闓交給曹操,他反而會為了宣傳自己愛護屬下的名聲而不惜代價地與曹操一戰。本來曹操就不如袁術兵多將廣,再加上個袁紹,自己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所以,曹操放棄殺張闓並不是不在意自己的父親和家人,而是當時形格勢禁,迫於無奈,曹操除了嚥下這口氣之外別無選擇!
-
3 # 峰峰說史
曹操的父親曹嵩(?—193年或194年),字巨高,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嵩性情敦厚,為人忠孝。漢靈帝時,曾是朝廷要臣,位列“三公”之一。
關於曹嵩的死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曹嵩是徐州牧陶謙殺的。公元194年,曹操的父親曹嵩打算前往曹操所在的兗州,在半路上,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進兵徐州,向東南擴充套件勢力。關於被殺經過,《世語》說的很詳細,曹嵩在泰山華縣。曹操命令泰山太守應劭護送曹嵩一家到兗州,也就是曹操的大本營,應劭的兵馬還沒到,陶謙秘密派遣數千騎兵追殺,當時曹嵩以為是應劭來迎接,沒有防備。陶謙的兵到了,殺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非常害怕,跑到後院要翻牆逃跑,讓他的小老婆先爬牆,可 是他的小老婆太胖了,爬不上去。曹嵩於是跑到一個廁所,後來和小老婆一起都被殺,全家都死了。應劭知道以後,非常害怕,棄官投奔了袁紹。後來曹操擊敗袁紹,平定冀州,那時應劭已經死了。第二種說法,曹嵩是陶謙手下的部將張闓殺的:曹操派人接他老爹曹嵩,車輛錢物很多,陶謙派部將張闓帶領兩百兵士護送曹嵩,走到泰山華、費間,張闓見財起意,殺死了曹嵩一家,帶著財物跑到了淮南。曹操因此怨恨陶謙,所以帶兵討伐陶謙。
-
4 # GoodRead
主要兩種說法,一個是陶謙派人殺的,一個是陶謙手下自己動手的,無論哪種都和陶謙有關係。其實我認為,這是征伐陶謙的一個理由而已,但是曹操錯誤估計了形式,第一次打陶謙的時候,後院起火,結果很多地盤被呂布等人佔領了,不得不退回防守。
-
5 # 夏日在古城聽雨聲
曹操的父親曹嵩等數十口人被殺得一個不剩。這起血案史書記載得比較混亂,情節撲朔迷離。
一個說法是,兇手是陶謙派去的,曹操派人到琅邪國通知父親準備離開。這個事,陶謙也想到了,陶謙也派人去了琅邪國,但在那裡撲了個空,曹嵩一行已經離開了。
他們於是追趕,在泰山郡的華縣一帶追上,曹家人在這裡等應劭來接應,還以為是應劭的人,沒有防備,結果全部被殺。
根據這個說法,曹操的弟弟曹德先去開的門,被陶謙的人殺死在門口。曹蒿聞訊感到恐懼,跑到了後院想翻牆逃生,他還帶著一個比較喜歡的妾,按後代的稱呼曹操應該叫她姨娘,曹嵩想帶著她一塊逃。
曹嵩讓這個妾先翻牆,但這個妾很胖,怎麼都翻不過去。他們於是躲進廁所裡,結果被發現,一同被害,跟隨曹嵩的家人全部被殺。
另一個說法是,那些殺害曹家人的兇手不是陶謙派來的,而是陶謙手下的一個將領,此人當時駐紮在距事發地華縣不遠的東海郡的陰平。
他手下計程車兵聽說曹家人很有錢,就在路上設伏,在華縣、費縣一帶把曹嵩等人殺了,這個將領的名字史書沒有記載。
還有一個完全不同的說法,說陶謙聽說曹嵩想兒子,就派部將張闓帶領200人護送,曹家人很有錢,值錢的東西就裝了100多車,張闓等人見財起了異心,在華縣、費縣一帶將曹嵩等人殺了,搶光了東西,跑到淮南去了。
-
6 # 史海鉤沉者小王
陶謙本想劫持曹嵩,不料張闓見財起意,殺人越貨,任務失敗的他投靠了袁術,推測張闓後來戰死在曹操袁術的蘄陽之戰中,後世再無記載。
挾制人質關於曹嵩父親被殺,無非兩個版本的說法。第一種是陶謙派遣張闓去追殺曹嵩等人;第二種是陶謙派張闓帶兵護送曹嵩,張闓殺人取財物。
小王看了下《後漢書》《吳書》《魏晉世語》的記載,思前想後認為是陶謙本想派兵劫持曹嵩等人,來作為人質制約曹操,沒想到都尉張闓臨時見財起意、殺人越貨,壞了陶謙的大事。張闓自知回去會受到懲處,便帶著錢財投靠了袁術。
為什麼說是陶謙想劫持,而非截殺?
在古代,投降對方、外交稱臣、帶兵打仗要提供人質的情況比較常見。比如三國時期,劉備進入四川時,白水軍原本隸屬劉璋,劉備佔據涪城後為了控制白水軍保證不鬧事,質押了他們的家屬。曹操納降了張繡,張繡以為曹操要殺他後引發了叛亂,事後總結時,曹操提到了沒有及時收取他們的人質作保障,導致宛城之敗。
加上陶謙就不是什麼老好人,一個政治老手,早與曹操有矛盾。在第二次討董聯盟瓦解後,陶謙加入了袁術、公孫瓚陣營,與袁紹、曹操形成對抗。恰逢兗州刺史劉岱兵敗戰死,兗州出現的權力真空使這塊地盤變成了一塊肥肉,五大諸侯展開了交戰。
袁紹、曹操VS袁術、陶謙、公孫瓚的交戰結果,就是陶謙、袁術公、孫瓚戰敗,曹操坐穩兗州之地。可陶謙不甘心,私自與自稱天子的下邳人闕宣勾結,指引其劫掠騷擾兗州的泰山、任城一帶。
如此矛盾,陶謙怎會派張闓去護送曹嵩?
好巧不巧,曹嵩居住的琅邪國國主劉容病死了,而同樣權力真空的琅邪國極有可能被陶謙接管,事實上陶謙也的確派了泰山賊臧霸、孫觀等人駐紮在琅邪境內,把控形勢。
曹嵩眼看形勢不妙,收拾細軟投靠兗州曹操。所以,陶謙急於派人去抓捕曹嵩來當人質,目的就是制約曹操、防止他出兵東征。
這裡推測曹嵩之死不是陶謙本意,在於一個死的曹嵩對於陶謙來說沒有任何用處,如果作為人質,關鍵時刻還能要挾曹操,否則曹操就跟馬超逼死馬騰一樣,留下不孝之名,否則殺死曹嵩只會更加激化雙方的矛盾,將自己置於不死不休的境地,還沒有撈到任何好處,於理不合。
貪財的張闓其實翻看歷史記載,發現在字句上並沒有明確表示陶謙是要追殺曹嵩。
“徐州牧陶謙素怨嵩子操數擊之,乃使輕騎追嵩、德,並殺之於郡界”
《後漢書》的記載中,是寫陶謙派遣輕騎追曹嵩,並在郡的邊界殺了他們。有可能情況是追擊抓捕,曹嵩等人抵抗死於亂軍,並不一定是派兵追殺。
“陶謙密遣數千騎掩捕。嵩家以為劭迎,不裝置。”
《魏晉世語》裡,陶謙就是秘密派騎兵乘其不備而逮捕曹嵩人,曹嵩以為是前來接應的泰山太守應劭的人馬,沒有防備。如果是直接攻殺曹家,應該是會有所戒備防禦。
“闓於泰山華、費間殺嵩,取財物,因奔淮南”
《吳書》寫的張闓在泰山華縣一帶,殺了曹嵩,取走財物,因此投奔淮南。
所以,除了《吳書》寫的陶謙派張闓護送曹嵩這段小王是不相信外,其他地方串起來的場景,我還原下應該是:
曹嵩知道情況不妙,舉家從琅琊國遷往兗州,並派人通知曹操來接。陶謙想劫持為人質,派兵前去追捕,曹操派應劭去接應。等張闓到達泰山華縣一帶時,應劭還在路上,曹嵩等人以為張闓是應劭的兵馬沒有防備,張闓也沒表明身份,等發現曹家的財物後,殺人越貨。
由於陶謙安排的任務是抓捕而非擊殺,所以任務失敗的張闓帶著錢財去投袁術,與其受罰、不如改換山頭。大機率上交一部分錢財給袁術,混了個一官半職。
蘄陽之戰對於張闓的失敗,歷史上沒有記載陶謙是否有過追究。不過料想陶謙也沒空追究,首先考慮的是面對曹操的怒火,即使陶謙沒想殺曹嵩一家,但劫持一樣討不到好,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即使想追究,袁術當時與陶謙處於同一陣營,也有心無力,甚至小王揣測陶謙可能存在禍水東引的想法,把收留張闓的袁術推到前面,不過曹操打的是徐州的主意,至於元兇是誰不重要,咬死陶謙攻打徐州就行。
張闓也樂的逍遙幾年。196年再次登上歷史舞臺,這次出現在陳國,陳國因為勵精圖治、秩序安寧吸引了十幾萬流民歸附。袁術借糧被陳國國相駱俊拒絕後懷恨在心,讓張闓裝扮成流民混入陳國,隨後設計誅殺了駱俊,並起兵乘夜滅了陳國,劫掠錢財米糧。
曹操逮到機會帶兵攻打袁術,袁術派橋蕤、李豐、梁綱、樂就斷後,全部被圍蘄陽、兵敗身亡。小王推測此戰中,臥底的張闓也被留下斷後、死於戰亂中,後面再無記載。
回覆列表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直居於山東的曹操與徐州陶謙發生的爭端,華縣正是前線。次年(興平元年)曹嵩(曹操父)帶著次子曹德與妻妾,打算離開刀兵之地前往曹操的大本營兗州。不料行蹤洩漏,被陶謙部將張闓圍住,曹操派兵將接應不及,曹嵩及次子曹德,夫人鄒氏(曹操之母),姬妾趙氏皆成了刀下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