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獨家經典

    饅頭

    這個或許是大家最意料之外的,蘇軾的詩歌之中竟然還有饅頭的存在?真的有哦!蘇軾在《大雨聯句》中寫道“庭松偃蓋如醉,夏雨新涼似秋。有客高吟擁鼻,無人共吃饅頭。”這段詩歌其實是好幾個人一起完成的,也算是蘇軾和蘇轍兄弟之前頗為有趣的古詩。蘇軾早年的時候在劉巨門下讀書,夏天的時候在學舍和同窗陳建用、楊堯諮、蘇轍一起做大雨聯句。陳建用起句說了“庭松偃蓋如醉”,楊堯諮接著說“夏雨新涼似秋”,蘇軾對曰“有客高吟擁鼻”,最後蘇轍對曰“無人共吃饅頭”。所以就有了這首詩歌啦,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首合作的詩歌,不過一般署名還是蘇軾哈哈!

    荔枝

    荔枝應該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吧!畢竟“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句詩歌是在是在是太出名啦!這首是個是寫在紹聖三年(1096),蘇軾被扁到了惠州。嶺南這一帶在宋朝的時候是蠻荒之地,很多罪臣被流放到此地。很多遷客逐臣到這裡,都是頗多哀怨嗟嘆之辭,而蘇東坡卻不一樣。這首詩著實的表現出了他素有的樂觀曠達、隨遇而安的精神風貌,最重要的還是體現出了吃貨的本質哦!作為一個南方人,實在覺得荔枝太好吃了,只是確實有點上火!

    橘子

    蘇軾有一首是個,名字就叫《浣溪沙詠橘》,“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這裡的青黃指的就是橘子啦!一夜的霜凍之後,菊花開始凋殘,荷花也枯萎,而橘子的葉子和橘子卻互相映襯,光彩照人。當然不但好看,還好吃!多好吃呢?“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剛剝開的橘子,芳香四溢,讓人驚喜不已,輕輕撥開吃之後,汁水在齒頰間宛若清泉流過。而剝過橘子的手能留香三日!這形容、這才情,簡直佩服的五體投地!

    春筍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也是蘇軾特別出門的一首詩歌,很多人只知道“人間有味是清歡”,卻不知道前面帶有春筍哈哈!這首詩歌是蘇軾春遊時寫的,我自己也非常喜歡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筍每個季節都有,但是春筍和冬筍其實是最出名的!而春筍非常的鮮嫩美味,我想蘇軾一定是在山中挖到了第一場春雨過後長出來的新筍,這才有有味是清歡這一感慨,話說現在是春天了哦!你吃春筍了嗎?

    東坡肉

    這個應該無需我介紹了吧哈哈!畢竟這道菜都是以蘇東坡的名字來命名了!東坡肉是蘇軾發明的哦,他還有一首詩專門寫了豬肉的做法,“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老鼠&蝙蝠

    找配圖的時候其實想說老鼠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它呢!不過蘇軾有一首詩歌《聞子由瘦》,裡面提到“土人頓頓食署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這裡的蜜唧指的是糖沾胎盤裡的老鼠,想想都覺得噁心,據說現在有些地方還喜歡這口。不知道蘇軾最後有沒有吃了老鼠和蝙蝠,不過從這幾句詩中,還是覺得他應該吃了。

    除了以上說到的美食之外,蘇東坡還有很多的詩歌之中,都寫到了美食。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短短的幾句話,就寫盡了春天的許多美味,正是河豚欲上時這句簡直不要太美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蘇東坡到底多愛竹筍,他在另一首詩歌中也提到了竹筍和豬肉,看來他是很喜歡竹筍燜豬肉吧哈哈。

  • 2 # 陽光彩虹小白龍

    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東坡肉,蘇東坡就是位美食家。東坡肘子、東坡肉、東坡豆花、東坡餅都是很出名的。許多的菜餚應該都是因為他的名字而取的吧!有東坡信手寫下的一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每當出筍季節,媽媽會曬筍乾,也常用竹筍燜肉來做家常菜,味道很鮮美。

  • 3 # 顧此離亂

    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

    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章舉馬甲柱,鬥以怪自呈。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驚。

    我來御魑魅,自宜味南烹。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

    腥臊始發越,咀吞面汗騂。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

    韓愈貶潮州吃海鮮蛇肉。

    “巨緡東釣倘可期,與子共飽鯨魚膾”

    韓愈跟風吃生魚片。

    古代魚生吃法以淡水魚為多,卻以為鯨魚是魚生最佳食材,淡水魚多寄生蟲,三國時期就有陳登吃魚生導致吐紅蟲三升的記錄,華佗治不了最後暴斃。唐人疆域開闊,香料眾多,吃法融合,作為八大家之一,韓公走到哪吃到哪,頗有蔡瀾的樣子啊。加上偏遠地區醫學不發達,柳宗元貶柳州時當地人得病只信巫醫之術。真是用生命在創造美食。。活脫便宜了日本人傳承下來。

  • 4 # 潘不安講究史

    要說歷史上因詩成名的美食,就一定要提蓴菜和鱸魚啦!甚至還有“蓴鱸之思”的成語流傳至今,引得多少文人雅士想要一品這兩樣美味。

    在《世說新語·識鑑》中記載,西晉惠帝時,留侯張良後人,吳國大鴻臚張儼之子張翰被徵辟為齊王東曹掾,因此離開家鄉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來到洛陽。

    一日秋風起,張翰忽然思念起家鄉的菰菜(茭白)、蓴羹還有鱸魚膾(鱸魚做的生魚片),說:“人生貴在順遂自己的意願,怎麼能為了求得名聲和爵位而羈留在數千裡之外當官!”於是便命人駕車回家了。(其實是不想捲入八王之亂,張翰回家後不久齊王落敗,《世說新語》稱讚他有見機的才能。)

    為此張翰還專門留下了一首詩,《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結果這首詩歌不僅刺痛了眾多文人士大夫的心,也挑動了他們的味蕾。從此蓴菜羹、鱸魚膾成為了羈宦文人間永恆的創作題材。

    尤其是李白讚歎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更使“蓴鱸之思”成為每個著名文人必寫的話題。

    白居易《偶吟》寫道:

    蓴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

    中國唐代文人對蓴鱸的熱愛,還漂航過海,影響到了當時的日本,嵯峨天皇仿照中國詩句寫道:

    寒江春曉片雲晴,兩岸花飛夜更明。鱸魚膾,蓴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

    雖然他可能並沒有吃過鱸魚膾,蓴菜羹,只是對月空意淫,但足見蓴鱸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後世的蘇東坡、辛棄疾、米芾、陸游等等都寫過蓴鱸之詩。

    同時詩歌也成為載體,將這兩個美食流傳至今,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還專門探尋過“蓴鱸之思”提到的這兩個美味。

    除蓴鱸之外,其他詩歌中流傳的美味還有!

    荔枝

    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中寫道: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於是荔枝這種水果因楊貴妃和這首詩而聞名天下,甚至“妃子笑”還成為了荔枝中的一個著名品種。

    後來大文豪蘇軾在《惠州一絕》中寫道: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做嶺南人。

    因為這位著名吃貨的推薦,荔枝更成為了水果中的珍品。只要提到荔枝,就會有人想到這兩首詩,一提起這兩首詩,就會想吃荔枝。

    河豚

    河豚這種能致人死地的劇毒食物,卻讓不少大饕趨之若鶩,和詩人們的宣傳不無關係,他應該算是比較早的網紅美食吧。

    讓河豚成名的詩中,最有名的就是吃貨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不過同為唐宋八大家的曾鞏,對此卻感到了懷疑:

    食肉遺馬肝,未為不知味。食魚必河豚,此理果何謂。非鱗亦非介,芒否則皮如蝟。見形固可憎,況復論腸胃。

    長得就讓人不舒服,這東西會好吃嗎?不過他的詩中也給出了當時人的答案,“食魚必河豚”,看來長得醜,有劇毒,依然沒能阻止大多數人對河豚的痴迷。如宋代李曾伯就寫道:

    午食河豚晚食鱸,兩魚風味絕懸殊。懷歸未必因茲品,適口何能計此軀。春岸荻芽常喜有,秋風蓴菜不愁無。笑他俗子甘鰍鱔,為此杯羹戒不虞。豬肉

    還要提我們的吃貨文人蘇東坡,他不僅好吃,甚至還可以說改變了華人的某些飲食習慣。在蘇東坡生活的宋代,牛肉是輕易吃不到的,富貴人家一般以羊肉為主,至於窮人大多以素食,偶爾吃肉是雞鴨魚甚至是狗肉,有什麼吃什麼。不過無論是窮富,中國古代都是絕少吃豬肉的。因為那時候劁(閹割)豬技術還不是非常流行,豬肉是又硬又騷臭,烹飪時還特別廢柴。

    直到蘇東坡的出現,他不僅好吃,還研究吃,發明了很多豬肉的食用方法,如今天著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等。他還專門寫過一首《豬肉詩》:

    黃州好豬肉,低賤入糞土。富貴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吃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從此之後,豬肉才逐漸流行開來,進入中國古人的選單之中。

    中華民族即是一個好吃,也是一個懂得生活,善於將日常融入到藝術中的民族。所以在中國的藝術作品中,關於美食的記載數不勝數,也有很多美食因此流傳開來。

  • 5 # 路尋寫作創富

    首先想到的就是荔枝啦!

    有兩位比較牛的詩人都寫過荔枝的。

    第一句是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寫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現在已經有賣荔枝的商家註冊了”妃子笑“的商標,並且成了比較有名的荔枝品牌。

    第二句是蘇軾在《惠州一絕》寫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讓人一聽就感覺胃口大開,很想理解品嚐下荔枝的美味。

    其次是鱸魚。

    因為上學的時候就學過范仲淹那首詩嘛!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不光范仲淹寫過關於鱸魚的吃,其實歷史上很多有名的吃貨都寫過。比如

    張翰的《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可能是因為鱸魚實在是太鮮美了吧,後面還有很多名人大V紛紛跟帖:

    元稹:蓴菜銀絲嫩,鱸魚雪片肥。

    白居易: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

    皮日休:雨來蓴菜流船滑,春後鱸魚墜釣肥。

    蘇東坡:季鷹真得水中仙,直為鱸魚也自賢。

    陸游:今年菰菜嘗新晚,正與鱸魚一併來。

    因詩成名的美食實在太多啦,比如河豚、竹筍、薺菜、胡麻餅等等,今天就說到這兒吧!

  • 6 # 易學思維plus

    最出名的就是荔枝了。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荔枝,但是大家不知道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風華絕代的美人楊貴妃也很喜歡吃荔枝。

    荔枝是一種很容易過期的食品,摘下來一週左右就不能吃了。而且大家都知道,荔枝只有南方才有,而她的皇宮在長安。因此,為了讓自己吃到更新鮮的荔枝,楊貴妃叫皇帝在每個驛站都安排驛馬送荔枝。

    於是,夏天一來,絡繹不絕的驛馬馱著荔枝往長安奔跑,成為了當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當時的快遞員,為了送荔枝,忙得要死。很多馬也忙得要死,勞民傷財。後來,唐明皇和楊貴妃纏綿過多,不理朝政,奸臣誤國,更是令人惋嘆了。

    為了諷刺楊貴妃為了吃荔枝勞民傷財,一百年後的杜牧寫了《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詩中的名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這首詩讓荔枝徹底成名了。現在荔枝還有一種叫妃子笑的品種。

    後來,大詩人蘇東坡被貶到嶺南以後,他也喜歡吃荔枝。當時他經常在惠州一帶晃悠,逛累了就摘樹上的荔枝吃。後來他寫了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這首詩,讓荔枝更加有名,成為了文人墨客最愛吃的水果之一。

    所以文人的筆,能成就一種水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然習得”第二語言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