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餘一鬥

    用農田種茶葉是可以的,現在很多地區新開闢的茶園都是在田間進行種植。因為農村很多農田都處於拋荒狀態,無人種植糧食,所以有些人就將其開闢出來種植茶樹,作為農民增產增收的一個方式。但是用農田種植茶樹需要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

    首先要確定田間的土壤酸鹼度是否符合茶樹種植的要求。一般來說,茶樹喜歡酸鹼度ph值在4.5~6.5之間的偏酸性土壤中生存。如果農田中的土壤不符合這個標準的話,要透過多種措施進行土壤改良,比如說增加客土,或者是使用肥料改良,使其滿足茶樹生長的需求。

    其次,對於水田要及時清溝排水,避免水田中的水分過度造成澇災。主要是控制水源,做好茶園的排水灌溉系統。

  • 2 # 東山島漁妹

    試問:哪個行業水不深?

    任何一個行業,懂行的人都會說“這個行業,水太深了”這句話。有時候是因為身居其中,才能看得到其中的坑,其實哪個行業不都是如此呢?

    作為傳統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茶行業,不管是從自身作為農業中的一個小分支來看,還是側重大健康產業前景分析,茶行業都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然只是一種飲品,卻早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養生風潮的興起,喝茶的人越來越多,茶行業也越來越欣欣向榮。

    從茶樹種植到生產線的加工製作,再到後期的營銷推廣,茶行業吸納了不同崗位的大量從業人員。現在正是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茶行業的前景好嗎?”是很多對茶行業感興趣的求職人員,尤其是茶學專業的畢業生都會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之一。

    茶葉屬於農產品中的一個類別,可進一步細分出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具有明顯的地域屬性,比如江南一帶是綠茶的核心產區,福建盛產紅茶、白茶和烏龍茶,安徽的祁門紅茶和黃山毛峰比較出名,雲南則是普洱茶和滇紅茶的原產地。

    從大範圍來看,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省份之外,湖北、貴州、陝西、江西等省的茶園面積近年來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相應地,中國的茶葉總產量和茶葉消費量也在穩步增長。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的茶葉消費量將超過200萬噸,未來仍將繼續增長;龐大的消費人群,帶來了驚人的茶葉市場銷售額,預計到2023年時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茶葉線上市場潛力巨大。自2013年到2019年,中國茶葉線上規模市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從某寶網購資料來看,茶葉已成為銷售量最大的農產品,份額超百億元。

    如果僅僅只是因為“人人都不排斥喝茶”,就得出“茶行業前景無限”的結論未免過於草率,那麼在看過上述的一系列資料之後就會發現,喜歡喝茶的人並非少數,茶行業確實潛力無窮。

    各行各業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茶行業也不例外。有的人會被一句“茶行業水太深了”嚇跑,但對於真正用心做茶、享受與茶相伴這個過程的人來說,收穫滿滿的茶山行、天價老茶“免費喝”、分享好茶的喜悅……其中的美妙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拋開行業前景不說,選擇從事一份茶葉相關的工作,也非常有益於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 3 # 海嘯雜談

    這個得慎重考慮下哦,現在很多地方對產權證上的農田種植什麼作物都有規定的。比如我們這裡,旱地春季種植玉米,秋季種植油菜或小麥,大麥。水地春季種植稻穀,秋季種植油菜或小麥,大麥。

    當然你種植其他經濟作物先問問當地農業或林業部門,看符不符合政策,有沒有補貼。我們這邊除了上面作物,種植其他作物是沒有任何補貼的,所以這個補貼政策需要問清楚。

    另外一個就是農田種植出來茶葉的產量,口感,利潤。我覺得產量和利潤可能會有所上升,但口感應該沒有生長在山上的茶葉好。茶葉是天生在山上生長的植物,而且是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上。

    所以在農田種植茶葉,還是慎之又慎吧!

  • 4 # 梵聽的世界

    每一行都有一定的風險,學習和實踐就是兩碼事。

    如今,隨著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有許多山區和半山區的農田為了提高經濟效益,都改種茶樹。但是農田改種茶樹的辦法並不是在所有田地都適用。那麼,農田種茶要注意什麼問題呢?現就農田種植茶樹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以下看法。

    一、田塊的選擇:茶樹具喜溫、耐陰、喜酸、怕鹼、喜溼、怕淹的生物學特性,其根系需要疏鬆透氣、肥沃潮潤的土壤環境。因此種植茶樹的農田應選擇地勢較高,光照充足,土壤酸性,土層深厚,土體疏鬆,質地砂壤,地下水位低,通透效能良好,不積水,能灌能排的山壟田塊為宜,切忌選擇地勢低窪或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積水難排的水田地段。

    二、打破犁底層:因水稻根系淺,農田經長期耕作,漬水土粒高度分散,所以耕作層淺,深度為20~30cm。由於常年在同一深度耕作,經常受到耕犁機械壓實以及耕層細土粒向下淋溶沉積的影響,在耕作層以下形成一個緊實的犁底層,其厚度約為10cm。犁底層保水效能好,對水稻生長及水分管理有良好的作用。而茶樹根深一般在60~80cm,堅實的犁底層不但影響茶樹根系的伸展,而且還容易積水造成澇害。所以對改種茶樹的農田在種植前必須進行深耕,打破犁底層,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通氣透水效能,為茶樹根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如勞動力充裕,在種植前要進行全面深耕,一次打破犁底層,若勞力不足,可先破壞種植行下的犁底層,待農閒時再進行補耕。

    三、建立完整的排灌系統:雨季積水引起的漬水溼害對茶樹生長影響較大。土壤水分過多,積水時間過長,會因通氣不良造成土壤氧氣缺乏,導致根系生長停止,腐爛枯死,妨礙茶樹生長。因此農田種植茶樹必須建立排灌系統,因地制宜開好三溝,即排灌溝、圍溝、畦溝,做到能排、能灌,既要能及時排除積水,又要能滿足茶樹各生育期對水分的需求。排灌溝為茶園進出水的骨幹溝,大小視地形和排水量而定,以大雨時排水暢通為原則。在茶園四周開挖寬40~50cm,深度深於定植溝的圍溝,上方接通灌水溝,下方接通排水溝,以利避水、導水、引水,將田內積水、過路水排出田外,做到旱季能引水灌溉,雨季能有效地排除整個茶園的積水,及時降低地下水位。在兩行茶樹中間與茶行平行設定畦溝,深20~30cm,與圍溝接通,雨季能排除地表積水,旱季可引水灌溉。

    四、整地移栽:農田經深耕破壞犁底層後,茶苗移栽前耙細土塊,開好種植溝,種植以雙行條栽為宜,規格150cm×40cm×33cm。農田茶園種植溝不必挖得太深,一般深15~20cm,寬50~60cm即可。如果農田茶園種植溝挖得太深,雨季溝中土壤漬水排不出,造成積水,茶樹根系會因水多缺氧而腐爛死亡,影響茶苗成活率。由於農田較山地肥沃,底肥不必太多,可在種植溝內施一些有機肥和硫酸鉀複合肥,然後覆土10cm左右,以免造成燒根。選擇優良茶樹品種,按相應的行株距進行栽植,栽植深度掌握在6~8cm,苗高的可適當加深,栽植時應使根系舒展,用細土覆於根頸部壓實。

    六、合理間作:茶樹具有耐陰的特點,而農田周圍沒有樹木,較山地而言光照要強得多,因此在栽培時可採取合理間作的措施來調節光照強度,在有利於茶樹生長的前提下,可在茶園四周及茶行間適當種果樹或桑樹等作為遮蔭樹,以減少直射光,改善自然環境。提倡茶果間作、茶桑間作,以茶為主合理間作,提高茶葉自然品質。

  • 5 # 娜塔櫟育苗家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在古代,古人都以茶會友,客人到家都沏上一壺好茶,一邊品茶一邊談事情,甚至還有端茶送客的習俗,茶成為了一種禮儀社交必備的物品。後來,茶葉也隨著絲綢之路傳入更多的地方,讓更多的人們瞭解到茶葉這種植物。

    中國的茶葉分為很多種類,有溫和醇厚的紅茶,有清爽止渴的綠茶,有鐵觀音,碧螺春,毛尖等等,還有經過人們改良加工後飲用的普洱等,品種繁多,各有各的獨特之處。這些茶葉也根據自身的生長習性和環境種植在不同的地區,得天獨厚,自然天成。因此,茶葉的種植一定要選擇適合本地的氣候環境條件的品種。下面,我們就介紹一下茶葉的種植技術。

    茶園建立

    種植茶葉要有專門的茶園。茶園要選擇僻靜,無汙染的地方,為茶樹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茶樹可以種植在山地,平地,山坡,或梯田型的地勢上。茶園規劃要合理,基礎建設要完備,周圍有灌排水的水溝,茶樹之間保留道路,以便方便管理和採摘茶葉。

    種植茶樹的土壤要肥沃,疏鬆。在開墾土地時,土地要施足底肥,為茶樹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首先清理地面的雜草,土壤深翻50-60釐米,在太陽下暴曬幾天,殺滅土壤裡的蟲卵,然後以每畝1000公斤左右撒施腐熟的農家肥,100公斤餅肥,50公斤草木灰,均勻混合土壤後,細碎土塊,平整土地。貧瘠的土壤可多施底肥,有肥力的土壤可減少施入底肥。

    種植方法

    從市場上購買高度15-20釐米的健壯的茶葉樹苗,在整理好的土地上挖10X10釐米的定植穴,深度12-15釐米,澆透定根水後回土踏實。茶葉樹苗的根系定植時要展開,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觸,根系適應新的環境後,可以更好的吸收土壤的養分,供給植株生長髮育。茶樹間距保持25釐米左右,行距保持大約100-120釐米,茶樹可適當密植,以提高茶葉的產量。

    整型修剪

    茶樹樹苗在水肥充足,Sunny充足的條件下,植株生長旺盛。幼樹期要進行修剪定型,培養豐產枝幹。剪去強枝,主枝,留取側枝,促進枝梢生長。成樹期,要進行深度修剪,剪去枯枝,衰老枝,培養新的健壯枝幹,重新抽芽,以達到豐產的效果。

  • 6 # 軻大佛爺

    試問:哪個行業水不深?

    任何一個行業,懂行的人都會說“這個行業,水太深了”這句話。有時候是因為身居其中,才能看得到其中的坑,其實哪個行業不都是如此呢?

    作為傳統行業比較有代表性的茶行業,不管是從自身作為農業中的一個小分支來看,還是側重大健康產業前景分析,茶行業都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然只是一種飲品,卻早已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養生風潮的興起,喝茶的人越來越多,茶行業也越來越欣欣向榮。

    從茶樹種植到生產線的加工製作,再到後期的營銷推廣,茶行業吸納了不同崗位的大量從業人員。現在正是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高峰期,“茶行業的前景好嗎?”是很多對茶行業感興趣的求職人員,尤其是茶學專業的畢業生都會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之一。

    茶葉屬於農產品中的一個類別,可進一步細分出綠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茶葉具有明顯的地域屬性,比如江南一帶是綠茶的核心產區,福建盛產紅茶、白茶和烏龍茶,安徽的祁門紅茶和黃山毛峰比較出名,雲南則是普洱茶和滇紅茶的原產地。

    從大範圍來看,除了上述提到的各省份之外,湖北、貴州、陝西、江西等省的茶園面積近年來也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相應地,中國的茶葉總產量和茶葉消費量也在穩步增長。

    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的茶葉消費量將超過200萬噸,未來仍將繼續增長;龐大的消費人群,帶來了驚人的茶葉市場銷售額,預計到2023年時將突破4000億元大關。

    與此同時,茶葉線上市場潛力巨大。自2013年到2019年,中國茶葉線上規模市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趨勢,從某寶網購資料來看,茶葉已成為銷售量最大的農產品,份額超百億元。

    如果僅僅只是因為“人人都不排斥喝茶”,就得出“茶行業前景無限”的結論未免過於草率,那麼在看過上述的一系列資料之後就會發現,喜歡喝茶的人並非少數,茶行業確實潛力無窮。

    各行各業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茶行業也不例外。有的人會被一句“茶行業水太深了”嚇跑,但對於真正用心做茶、享受與茶相伴這個過程的人來說,收穫滿滿的茶山行、天價老茶“免費喝”、分享好茶的喜悅……其中的美妙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拋開行業前景不說,選擇從事一份茶葉相關的工作,也非常有益於個人綜合能力的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培荷花怎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