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飲食直接關係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狀況,但糖尿病患者絕大多數都是飲食存在問題的,但很難勸說他們改變之前的飲食習慣
2
回覆列表
  • 1 # 喬楊

    其實就是個毅力問題。糖尿病患者差不多都是毅力低弱者,不能在最不想放下筷子的時候放下筷子。

    找個大籠子,把糖尿病患者關籠子裡鎖上,定時定量送飯給他吃。

  • 2 # 老馬37875106

    首先我不是專家,其次如果你先把路堵死了,那麼即使我是專家也會和你走成平行線,不會和你有什麼交集的。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因為管不住口舌之慾而導致發生了各種併發症,使自己更加痛苦的話,那麼這應該叫做自作自受。

    我的一位朋友今年48歲了,他患糖尿病已經有五年了,他是典型的愛喝酒,愛吃肉。

    我們比較喜歡聚會,在每次出去吃飯之前,我們就會看到我那位朋友聊起肚子上的衣服,然後給自己扎一針。

    有一天我們吃早點的時候,他偷偷告訴我早上他測的血糖竟然達到了32。這個數字,不管是聽起來還是實際上都是很可怕的,對他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危險。

    在隨後他有一次小小的感冒,就讓他差點兒連醫院都出不來。

    所以說如果某人患了糖尿病以後還管不住自己的嘴,那麼這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如果出現了什麼不好的後果,我想也應該在他的預料之中。

    每個人不管做什麼都會面臨的選擇,所有的選擇都需要自己承擔。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應該想的到的。珍惜生命必然會導致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要聽高招沒有要聽忠告還是有的。

  • 3 # 曹久智v

    糖尿病就是因為胡吃海喝又不運動造成的,明明知道病因卻不去改變,自己的身體都不愛惜,別人還有啥可說的,只能送六個字“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 4 # 李愛琴營養師
    為什麼你會得糖尿病呢?

    我在給糖尿病患者做工作的時候,都會告訴他,特別是對於一些比較頑固,大吃二喝的傢伙們,說話也是不客氣,”你為什麼會得糖尿病,說白了,就是”好吃懶做”,當然人家也不會為此而生氣,因為事實如此,容不得他狡辯。

    糖尿病特解釋‖型糖尿病,多發於中老年,而且約佔中國90-95%,起病緩慢隱匿,體態多肥胖,可詢及全家其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比如飲食多為高脂、高碳水化合物、高能量以及活動少或不活動等所造成β細胞功能缺陷和胰島素抵抗。所以才得的糖尿病。也就是說,就是因為此人的不良生活飲食習慣才導致他得了糖尿病。

    不良生活方式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長期以來就形成的一個習慣

    就因為糖尿病患者在生活中,抱有長期不良生活行為和飲食習慣,才致使他們得了糖尿病,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要是硬性的逼他們改正,患者是很難做到的。而且患者大部分都是些中老年人,二三十年甚至三四十年來形成的習慣讓他們在短時間糾正,不光患者很難做到,如果太強行,反而對患者控制血糖不利,影響到他們的情緒。

    我們在調理的過程當中,經常會這樣來管理患者:(告訴他們)

    第一、我給你配的一星期食譜,你雖然做不到百分之百,但你一定要做到60%。(慢慢增進)

    第二、在指出你所有的不良飲食習慣中,你做不到一下全部改正,但你要一樣一樣的去改。(有改正不良飲食習慣的意識就好)

    第三、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他們的血糖、血壓、血脂等的監測,透過一段時間飲食的調整,好的生活方式的改變,以及血糖等的監測資料(詳細做好記錄),讓他們從根本上明白,我改了這些壞習慣對我控制血糖起到了作用。而且對血脂、血壓以及體重都起到了好的作用。

    第四、平日還要多進行糖尿病的知識教育,慢慢的讓他們有思想上的轉變,以思想意識帶動行為方式。

    在做糖尿病知識教育的時候,不能過分的給予糖尿病患者看一些糖尿病危害的影片,我們有一次在北京友誼醫院營養科主任在專門做糖尿病管理時,就發現,過分的給予患者播放那些危害影片後,對患者會產生心情低落、厭食等現象。

    第五,好的習慣難以延續,壞的習慣卻在不知不覺中進行,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所犯的,所以不能太急,要循序漸進,一個一個去改變。

    總之,對於糖尿病患者在不良飲食習慣的改變上要遵循大的方向一定要掌握好,先改,小的細節,不能過於要求,要讓患者在輕鬆中感到一絲壓力與控制,在控制中還能輕鬆感性。這樣才能繼續疾病的控制。

  • 5 # 糖友友

    我不是營養師,也不是專家。但是我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卻沒有費太大力氣。得糖尿病確實有不好的飲食習慣,但是自己開始是意識不到的。有些專家,有的營養師,說的也不是全對。甚至有的磚家,用南轅北轍,背道而馳來忽悠人。實際上他們只憑著高高在上的頭銜,以xx專家自居,以不一定正確的片面理論,又憑著脫離實際的想象,釋出一些恐嚇資訊,既沒有考慮後果,也沒有實驗的確切資料,用“可能”來搪塞問題。按照他們的說法,沒有方向,沒有進展和成效。更不能要求他們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有人會做到能夠改變自己多年生活方式形成糖尿病的不良習慣,治好糖尿病。

  • 6 # 墨子變啦

    我們都有一個共性,不撞南牆不回頭,人不會為問題而行動,只為大問題而行動!

    糖尿病患者的治療的五駕馬車:飲食,運動,治療,教育,監測!滲透生活中去,持之以恆,自律自己。說實話即使自己也懂得糖尿病的後果,但在自律前也會放鬆自己,更何況一個不懂知識的人!

    建議把它帶到醫生面前做做教育的工作,再帶他到已經發生糖尿病病變患者前,給他腦袋一個場景,未來糖尿病會發生的病變就這樣,未來的場景先在腦袋過一遍!

    我想這樣場景過後,他心裡會有一個陰影在,糖尿病真的不能開玩笑。所以教育的工作是貫穿整個治療的過程!

  • 7 # 青葉竹隼

    從正常人到一下檢查出糖尿病,剛開始都很難接受和適應的,因為生活習慣已經養成多年,一下改變太多肯定不現實,而且糖尿病這種慢性病基本上不疼不癢,什麼併發症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抱有僥倖的心理。

    與其考慮以後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並不比眼前的美食來的實在,而且就算有想法改變,醫生或營養師給的食譜有時並不容易實現,而且會非常麻煩。比如一家人一起吃飯,糖尿病患者與家人是不是吃一樣的食物,還是單獨拿出來做糖尿病專供,如果因為工作沒法做飯,如何遵守菜譜等一些列問題。

    飲食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所以也很難一下就改變,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只要在他平常飲食習慣中稍做修改,一點點去滲透,效果可能會更好。

    比如我發現糖尿病患者他早飯自己做,但基本上是青菜加麵條,沒有優質蛋白質,麵條下的很多,大概得有200-300克,我就說你可以多放點青菜,如果有瘦肉再放點肉,沒有就放一到兩個雞蛋,麵條少吃點,升糖比較快。這樣不會強迫他吃不喜歡吃的比如燕麥片早餐等。

    一般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多數是主食吃的太多,想辦法在他習慣的飲食中用他喜歡吃的別的食物替代一部分主食,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時也別過分強調這不能吃那不能吃,他可能覺得活著沒什麼意義了!

    血糖負荷是很關鍵的問題,也就是糖類食物的攝入量,比如白米飯升糖快,我只吃半碗,聽說粗糧升糖慢,我一下吃三碗,血糖一樣會爆的。並不是升糖快的不能吃,只是儘量少吃,以大量蔬菜和優質蛋白來增加飽腹感,也利於控制血糖的穩定。

    如果對運動不排斥的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運動運動,哪怕只是飯後的散步,也是良性迴圈,慢慢地就養成了新的習慣。

    總結來說就是初期患者不要想著你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做,不然就會怎樣怎樣。應該對他的飲食習慣有所瞭解,適當的提一些合理建議讓他比較容易做到,就算是他家人做飯,為了健康他們也是很樂意做出改變的。這其實跟糖尿病的原理差不多吧!

  • 8 # 精準健康倡導者廖皓磊

    既然不想改變原有錯誤的生活習慣?

    既然想“一條道走到黑”?

    既然不想回到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麼,咎由自取?自己看著辦吧?

  • 9 # 微笑面對糖尿病

    如何讓餐後血糖變平穩

    如何讓我們自己的血糖天平變平穩,尤其是最容易波動的餐後。

    進餐後,血糖上升時,胰島會分泌胰島素壓制食物升糖,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胰島素生產量不同。

    非糖友的胰島是一名勞模員工,全年無休的生產胰島素,即使是需求最大的餐後,胰島素也可以“自給自足”,即使是這樣,非糖友吃同樣的飯後走動與躺著,餐後血糖曲線也不同,運動消耗掉一部分食物後,需要的抵消食物的胰島素就減少,胰島負擔就減輕,對胰島有保護作用。

    如圖,晚上21點進食約50g碳水化合物(吃了一多半),吃完未動,餐後1小時內血糖直線上升,注意餐後運動的重要性,躺著比坐著站著更容易升血糖。

    糖尿病前期的朋友則能自己生產大部分的胰島素,一般不需要藉助於口服降糖藥或者外援胰島素。我們能做的就是飲食、運動砝碼的平衡。

    每餐選擇合適的結構、比例、量,尤其要注意選擇合適的烹飪方法、佐料,清淡蒸煮食物優於煎炸烘烤食物,而且進餐速度、順序等技巧也會影響餐後血糖波形。

    如上飲食,由於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餐後血糖波動很小。

    下午17點進食粗糧蛋糕,對血糖影響相對精加工糧食如白麵饅頭對血糖影響小,但持續時間久。

    在近18點時,進食6塊蘇打餅乾,升糖快速,血糖峰值高尖,降糖速度也快。

    中午11點50進食山東煎餅,碳水約50g,升糖明顯,作用時間持久,雜糧並非不升糖,而是和白麵相比,升糖較慢,持續時間較久。

    掌握各類食物如何影響血糖,對正確選擇飲食和把握吃動平衡意義極大。

    大家覺不覺得為了減肥,管住嘴的動力大,為了控糖,管住嘴會很難過?升糖砝碼增加,自身分泌的胰島素降糖砝碼不足時,還有一個重要降糖砝碼彌補,就是餐後適當增加運動砝碼。

    以前大家是否總依賴醫生告訴我們我應該什麼時候運動?

    其實如上圖,在吃不同食物,血糖開始升高時間和持續時間不同,尤其是胃腸道吸收快慢有很大的個體化差異,吃一樣的食物,吸收快的升高早,吸收慢的升高晚。

    在沒有動態的時候,我們主要靠經驗或理論選擇運動時機,動態給我們帶來的改變就是更容易結合自身胃腸道吸收特點和變化的食物升糖快慢特點,靈活的在餐後箭頭斜上或者直上時,適量活動,如散步、騎車,健身房運動或者舉舉啞鈴,即使不方便正式運動,洗碗、收拾屋子,辦公室操、站一站,都能消耗能量,減小餐後血糖波動。

    如圖,中午12點進食麵食,約60g碳水,餐後快走半小時,餐後1小時血糖5.1mmol/L,注意運動對餐後血糖的重要影響,進食碳水化合物為主的主食,餐後半小時到1小時是血糖升高最快的時候,此時運動對降糖效果很明顯。

    2型糖友自己能生產部分胰島素,一般情況需要降糖藥物或者適量外援胰島素補給,適合自己的降糖藥物加飲食運動技巧能避免低血糖,減小血糖波動。

    大家覺得血糖穩定的法寶是降糖藥或者胰島素嗎?降糖藥有的以控制空腹血糖為主,輔以控制餐後血糖;有的以降餐後血糖為主。

    一般降餐後血糖的口服藥有抑制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促進餐後胰島素分泌的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等。新藥中利拉魯肽、百泌達,西格列汀、沙格列汀,恩格列淨、達格列淨等對餐後血糖都有一定改善作用,但是這些藥物是降糖砝碼,都影響血糖,但不能決定血糖長期穩定。

    因為藥物的作用相對固定,而我們每天的升糖砝碼有所不同,尤其是人到中年,出差、應酬、聚餐,都比家常便飯增加了更多的升糖砝碼,如果降糖砝碼不相應增加,就會出現天平失衡,血糖高低起伏,每天和每天的血糖就不一樣了。

    大餐後KK歌、跳跳舞、打打球,增加運動砝碼抵消增加的食物砝碼,則餐後血糖波動就能減小。

    個別降糖藥物能在大餐時臨時增加,作為降糖砝碼,平衡血糖天平,但是需要針對個體化用藥情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請關注線上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下室養殖什麼好?地下室適合養殖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