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黛青
-
2 # 未來的教育家
首先要認識你自己。建議平時多去圖書館看書,你對哪方面感興趣就看哪方面的,比如心理學這塊的書籍,那本書的標題能吸引你你就去看哪本,你會發現你所有的問題和疑惑都能在書裡面找到,你並不是一個特例,你所遇到的問題很常見,書裡面還會給你問題的解決方法,好多書還會有一些提升能力自己的方法。比如:怎樣提高自己的記憶力,如何去學習效率高,用心理暗示治療失眠等等。我不是心理專業的學生,但在自己經常失望不得志,困惑,煩悶的時候去看一些書籍,看書的同時會讓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
然後多進行自我反思,儘量做到每天都反思自己,人會在反思中前進。
最後吶,就是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我心向陽,無畏悲傷。
一切都正在變得越來越好~
-
3 # 詹偉平財經
我不是心理諮詢師,在這裡我只想分享下當初我是怎麼走出來的。
那是高三的時候,我也不懂什麼是抑鬱症,只不過時隔多年再往前看歷史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的那個自己也是個抑鬱症患者,或許不是很嚴重吧,後來透過自我治療,一步步從深淵裡走出來了。
這裡沒有乾貨,我只想分享下自己的心路歷程,從現在的自己去看多年前的那個傻13。
高三那年,我都難以想象自己是怎麼過的,每天心情都很糟糕,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後來發展到什麼程度呢?室友半夜2、3點或者3、4點起來撒個尿,我都一清二楚,每晚都在強迫自己睡覺,可是不管怎麼樣就是睡不著。
寢室裡到所有人全部睡著後,即使不打呼嚕,每個人的呼吸我都能聽見。
整個人也特別消瘦,記得沒錯的話才100斤左右吧,反正每次脫衣服洗澡的時候,室友說我是皮包骨頭,那是自己往肚子上一摸,那一根根肋骨把肚皮撐起一條條斑馬線。
至於為什麼會抑鬱,這裡不想說,從來不想跟任何人提起那段往事(反正跟讀書,考大學沒半毛錢關係)。
晚上睡不著,白天自然就沒精神,強撐著迷迷糊糊的趴在桌上家裝學習,要是白天也能在課堂上補覺就好了,問題是白天也睡不著,趴在桌上腦子也是木的。
就這樣持續到第一次高考,可能之前基礎(高一、二)打得也還行,雖然高三一直精神恍惚,考個二本應該問題不大。
可惜到了高考那幾天,依然是這個狀態,當時我媽還陪我一起在外面租房住,問題是睡不著就是睡不著,考試期間也是恍恍惚惚的,中午午休的時候,也只能閉著眼睛強迫自己睡覺,但依然是越煩躁越睡不著,下午更沒精神了。
第一次高考成績出來後,和二本擦肩而過(差四分),剛高考完沒想著復讀,打算隨便填個三本得了,當時還和其中一個室友一起填的同一所學校。
暑假裡也是混日子過,除了參加下同學高考慶功宴,其他的時間都是迷迷糊糊的,最後一次參加的是同村同學的慶功宴的時候,很意外的碰到了從小學一起玩到大的哥們,一打聽他也是離二本擦肩而過。
當時他跟我說自己準備復讀了,我問他為什麼要復讀,他就跟我說了這1234的想法,他的復讀想法觸動我了,回去後那天下午一直到晚上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第二天終於想清楚了,我也要復讀。
跟我媽說了想法後,我媽也挺支援我的,然後當天下午就去學校報名了,那天是8月31號,也就是開學的前一天。
命運這個東西挺好玩的,假如那天我沒去同學慶功宴,多年的老同學不跟我提復讀這件事,或者學校已經開學報名截止了,可能命運就不一樣了。
報名的是縣城裡的重點中學,有兩個專門是學校裡開設的復讀班(理科班),文科復讀班只有一個,可能是理科考大學容易些的原因,我們那裡重理輕文的思想挺嚴重。
復讀之後,症狀依然沒有減輕多少,還是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學校的醫務室幾乎就成了家裡,第一個高三也是這樣,因為經常感覺不舒服,所以三天兩頭往醫務室跑。
學校的醫生,我懷疑真的像同學說的之前做的是獸醫,每次去不管描述哪裡不舒服,最後都是掛鹽水。
搞的我經常曠課,生個小病都能在醫務室躺一個星期。後來有一次我跟醫生描述我晚上睡不著覺,那醫生說我是腎虛,還給我吃六味地黃丸,反正吃了跟沒吃一樣。
當我再跟他描述我的病情時,他第二次直接給我安眠藥,沒錯,是如假包換的安眠藥,有兩種,一種是膠囊型的,一種是小顆粒餅狀的。
吃安眠藥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那幾天每次吃完後很快就入睡了,但是沒幾天我隔壁床上的室友,簡直是有病,晚上老是在床上做俯臥撐,還一邊跟室友說話,搞得床晃得厲害,寢室又吵鬧。
如果吃完安眠藥之後睡著了的話,一旦被周圍環境吵醒,就會再也睡不著了。
眼睛雖然是閉著的,腦子卻很清晰,一直是胡思亂想的狀態。到了發展嚴重的時候,也想過“死”這個問題,還好那時候不算很嚴重,沒到真正做傻事的地步。
復讀一年,依然是每天渾渾噩噩的過吧,就這麼過了一年之後,高考也沒抱多大希望,最後勉強考了個浙江那邊的二本院校。
真正的自我治療,是從大學開始的。剛上大學,真的是各種不適應,農村來的也沒見過什麼世面,因為抑鬱的原因,和周圍同學關係也處理的一般般。
那時候很自卑,物質上、心理上、精神上都很窮,感覺周圍的同學都看不起自己。
真正的崛起應該是從想要強烈的自我改變欲,那時候情商、智商、口才、穿著打扮等都很low,我第一個想法是改變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口才。
周圍也沒什麼同學跟我玩,然後在空閒的時候,就經常去圖書館看一些關於心理學和口才學方面的書,關於我後來是怎麼改善自己心裡的,請看:
如何克服自卑?
關於我是如何從一個說話結巴,到口齒伶俐的過程,請看:
如何系統的訓練口才?
在看大量的心理學書籍的時候,我開始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日常行為,加上週圍環境的影響,我的頭腦裡開始形成了另一種人格。
從前我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即使別人說話有一點點的含沙射影,都很難過很久的那種,屬於林黛玉型的吧。
後來頭腦中發展出的另一種人格恰恰相反,屬於保護型人格,最開始我還沒意識到,每次我感覺委屈難過的時候,這種人格就無意中出來,顯現的特徵是我就是天下第一的凡人格,被人欺負時,這種人格會條件反射的出來,從逆來順受變成施暴者,那種戰鬥到底的精神讓別人會突然害怕起來。
剛開始很不適應,只是覺得這不是我,但我感覺 很好,有那種每次受人欺負,立馬就會有人站出來保護我的那種安全感。因為經常學習心理學,所以經常在一個人的時候,會去審視自己的心理狀態,兩種極端的人格其實都不好,但站在當時的環境中,我更喜歡保護型人格。
大學四年下來,我一直在調整自己的 心態,再加上大學幹了不少的事,受到周圍人的 影響,人格才開始慢慢健全起來。
大學四年讓我性情大變,再也不是原來那個軟弱無能、逆來順受的林黛玉了,而是有恩必答、有仇必報的關公。
當我的另外一重人格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我開始發現自己的抑鬱症開始好轉了,以前每次睡不著的時候會胡思亂想,到後來每次睡不著的時候另一重人格會出來告訴我,不要想亂七八糟的,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睡眠質量開始顯著提升,良好的睡眠讓我的身體機能開始全面恢復。
我的生活自此之後只想著怎麼賺錢,怎麼學習提升自己,這也是後來大二開始創業的原因,四年下來除了上課,其他時間大多在外面賺錢,或者是在圖書館看書。
我的變化讓周圍很多人很驚訝,尤其是高中同學,感覺我換了個人似的,沒錯我確實換了個人,準確的來說我很鄙視曾經的那個自己。
治療抑鬱我的經驗是改變性格,因為在正常環境中一個人的抑鬱是和他的性格、價值觀緊密聯絡的,而想要從根本上改變抑鬱,最好的方式就是改變自己的性格。
或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這真的是我自己一路走來的真實感受。
不要相信那句: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在特定的環境下絕對是可以改變的,就看你有沒有改變的 決心,要麼被劇烈的環境變化所迫讓性格大變,要麼自我救贖強迫自己發展另一種良性人格。
關於大學裡為什麼我的變化很大發,請看:
你為什麼會創業?
這是一小點經歷,從這裡你可以看看我當初上大學的一些心路歷程,我的大學是怎麼走過來的。
放心,結尾沒有廣告,我不賣書也不賣藥,更不做心理諮詢。
-
4 # 能量漫漫傳播者
心理自救,首先你要正確的對面,心理壓力大,心理承受力差的太多了。
這個社會不只是你一個人這樣,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一樣選擇坦然面對,隨其自然。
有些事情會發生它始終都會發生,就像有些人他要走他始終都會走。
我們能做的就是靜觀其變,然後隨機應變,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要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
用一種灑脫的態度才能過著隨遇而安的生活,有些東西抓不住就揚了它,但是生活始終要繼續,坦然面對,膽大心細,自信Sunny,積極向上,不抱怨,重新樹立目標,有自信才能自救。
而且人生不過是一場單程的旅行,即使過程中我們有些遺憾也沒有從頭再來的機會,與其糾結無法改變的過去,不如微笑的珍惜未來,因為生活,沒有如果。
-
5 # 暝羽
1.有資本的換個環境,遠離讓你出問題的源頭,然後一步步嘗試改變,培養自己的底氣
2.沒資本的或者沒成年的,目前大環境靠社會是沒用的,除非家人極其惡劣,人神共憤那種程度的。非這種極端情況的話,一點點變強吧,擴充自身的認知,想辦法學個專業技能,然後後面同第一條
靠別人是沒意義的,別人一走就回原了,不要把自己的未來寄託到除自己的任何人身上,自己的人生自己走,哪怕很難
-
6 # 扒少爺
心理自救的三步曲:
首先要自己去發現緊張的壓力源頭在哪裡,然後對症下藥,分為三步進行排解。
第一步,從自己的生活細節出發,工作一天後,要懂得適當解壓放鬆的辦法,透過閉目放鬆、深呼吸、吃塊巧克力、聽音樂、跑步等方法調整自己的情緒。平常週末的時候,可以打打羽毛球,或者去郊區、遊樂園旅遊,給心情放個假。
第二步,從工作自身出發,改善工作效率,加強人際關係處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要注重學習,透過不斷的學習知識、閱讀,來減輕自己對未來的恐懼,讓心靈保持年輕狀態。
第三步:要適機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要明白自己工作的目的是什麼,人生的目的是什麼。比較金錢,健康、愛其實更重要,當內心有所追求時,才能讓內心不會空虛和恐懼。
心理自救小辦法:
1.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有了一定知識,才能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從而瞭解自己的所需,量力而行、適量的安排時間,讓生活更有規律。
2.學點自我安慰和自我放鬆的技巧。譬如練習瑜伽、太極拳、聽聽音樂、打球等等,都會讓人放鬆下來。
3.好好睡一覺,比較輕的憂慮和不快,通常在一個充足踏實的睡眠後就可能消失了。
4.自我良性暗示,多想一想過去成功的經歷,想一想自身具備的優勢,你就可以告訴自己,我在公司的價值是不可替代的,換了別人恐怕還不如我呢!
5.透過飲食來緩解某些不適。如焦躁、心悸、失眠等情況出現後,可多吃豆類、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等食物,減少紅肉類的攝取,避免喝咖啡、濃茶、酒等刺激性飲料。少食辣椒、芥末、花椒、大蒜、蔥、姜等辛辣燥熱之物。
6.建立心理支援系統,包括朋友、家人、心理諮詢專家等。在鬱悶難以排解的時候,向他們“訴苦”,尋求心理幫助。
回覆列表
心理自救,無非就是讓自己好過一點,壓力大了想辦法發洩嘛,心裡有問題還是自己過不去自己那道坎,總覺得自己不能接受,有問題還是自己逼的,別人疏導你也很絕望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