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習動力
-
2 # 路文16
貪玩是孩子天性,不應為怪。好奇是學習的動力,應引導支援。枯噪會使小孩反感。所以應變換角度激發興趣,而不要一味強迫。
-
3 # 時空的維度
在 現在生活中,孩子缺乏自制力是一種普遍社會的現象,因為孩子們年齡小,對生活中的種種新鮮事物缺乏免疫力,很容易被迷住。
孩子的缺乏自制力通常表現在兩個方面。
行為方面:孩子經不住誘惑,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比如玩玩具,在生活中做事情三心二意。
情緒方面:孩子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動不動就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缺乏自制力會給孩子學習、生活帶來諸多的問題。因此,家長經常會著急不安。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
1、言傳身教。
做為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就要樹立自制力的榜樣,讓孩子受到薰陶,從而,提高自制力。
2、制定規則。
古書上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他人的約束”逐漸轉換為“自我約束。”
先說服孩子制定規則,並讓他自己遵守。
比如,跟孩子約定,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電視。然後,家長監督。只要第一次堅持了規則,後面孩子就會遵守規則了。
3、培養意志力
家長可以陪孩子跑步,只要孩子每一次都在突破自己上次的時間,提升自己就可以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所以,自制力並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刻意訓練來提高。
-
4 # 及格奶爸
馬上上二年級的孩子,其實還是能看出一些問題的,不知道孩子在此之前有沒有接受過早教一類的學習,如果接受過,可能是因為之前接受的早教讓孩子對一年級的知識有了瞭解,所以對於一直了解的東西孩子不願意再去學習,這就是孩子雖然不積極主動的學習但是成績還不錯的原因。
這樣雖然能夠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好的成績,但是自控力差就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久而久之,不跟著課堂一起學習也會影響孩子的成績。
建議家長從玩耍和學習兩方面下手。
首先,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儘量給孩子安靜的環境,周圍不要有影響孩子學習的東西,例如:電腦手機、課外書等嗎,甚至外形花哨的學習用品也儘量減少,只給孩子課本、作業,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內,除了寫作業,做不了別的事情,慢慢的孩子就會養成寫作業時專心,用強迫的方式幫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除了學習,遊戲也能幫助孩子管理自己。孩子想玩遊戲,就要讓孩子習慣控制自己,比如給孩子定個規矩:想玩遊戲必須寫完作業,寫完作業只能玩半個小時,半個小時結束後,必須要等一個小時才能再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在等待和寫作業期間,就鍛鍊了自己的自控力,也許孩子可以等更久,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變化延長等待的時間。
孩子不積極主動學習可能是因為孩子已經學過類似的知識,還有可能就是孩子沒有興趣,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比如孩子喜歡足球,就把足球和各個學科結合起來,不要直截了當的讓孩子學習,而是跟孩子一起講和足球有關的事,提起孩子的興趣,當孩子對談話感興趣的時候,家長在引入學習的相關話題,效果會更好。
-
5 # 誠言呈語
根據您的提問,我想先從我個人提取的兩個關鍵詞來分析:“自控”、“積極主動”。
關於自控能力差,這其實是個很普遍的問題。二年級的孩子,對身邊的一切還處於好奇之中,這就像是他嬰兒時期,對身邊的事物都感到好奇是一個道理。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並不太可能專注於一件他不是非常感興趣的事情上(學習)。
有關“積極主動”,這種激發主觀能動性的事情,主要還是體現在興趣上。相對來說,學習這件事很難讓多數孩子感到有意思,甚至會覺得學習是一種束縛。所以,不主動學習也很正常。
想要改變這兩點,關鍵點就在於興趣的培養上。興趣並不是家長強加給他,就能讓他覺得感興趣的,主要還是要透過家長的引導。建議您可以嘗試下面三種辦法。
以身作則孩子最大的特點在於模仿意願和模仿興趣高,二年級的孩子其實也會在潛意識中對家長的行為進行模仿。所以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多讓孩子看到自己在看書學習的樣子。這會讓他覺得,看書是休息時間裡一種正常的“生活方式”。逐漸地,他會對這種“生活方式”產生習慣和認同。這種方法是從感官認知上改變孩子對待學習的看法,是一種習慣的培養。
明確學習的“目標”如果您的孩子非常不情願學習,可以給他一個足夠引起他興趣的“目標”。這個目標可以是獎勵他心儀的玩具,也可以是一次愉快的出遊。總之,在要求孩子學習後,要滿足他的一個願望。
儘管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比較被動,但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透過這種“利益誘導”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暫時塌下心來學習。好處在於,孩子會有一種為了一個目標而學習的意識,這在他長大之後,有了諸如考大學的目標時,可以快速地進入努力學習的狀態。
別吝嗇你的褒獎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動物在小時候對父母的精神依賴,都遠大於對食物的依賴,人也如此。孩子對父母的讚賞會非常“受用”,也會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努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如果他在考試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詞。要相信,您的讚美對孩子來說,也是他學習的目標之一。
其實,讓孩子熱愛學習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尤其是二年級的孩子,絕大多數都是在被動地學習。這時,家長的引導非常重要。請注意,是“引導”而不是“要求”。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溫和地引導會遠比強迫他學習更為有效。
-
6 # 33教育
謝謝邀請。孩子的自控能力實際上說的就是孩子的自制力。自制力很重要,他可以反映出孩子所處家庭父母家教水平的高低。凡是自制力強的孩子,家教水平一定高,反之亦然。自制力就是孩子自我的控制能力,就是面對外界的(物質的或行動的)誘惑,能夠控制住自己,不讓自己去做違背自己或他人意願的事。自制力強的孩子一定也有堅強的意志力。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制力呢?我覺得體育鍛煉是培養孩子自制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特別是讓孩子跑步最能培養孩子的自制力。當孩子跑步到一定程度時,有點兒累了,這時候你就鼓勵孩子堅持跑,孩子就努力使自己堅持下來,控制自己不掉隊,時間長了,自制力就強了。
加強自制力培養的另一個辦法就是與孩子商量定規矩,然後監督孩子執行,監督一段時間後,不用監督也能自覺執行了,這自制力也就培養成功了。切記在監督過程中,不能因為孩子的哭鬧哀求而放棄定好的規矩,如果一旦退步鬆口,那你定下的規矩就會毀於一旦,前功盡棄。
-
7 # 若水無憂518
孩子馬上二年級,自控能力差,學習不及積極主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一、找準自控力差的家庭原因
1、父母要做好榜樣,言傳身教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孩子自控力差,父母要反思自己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的自律性怎樣?是否經常在孩子面前毫無節制地玩手機,看電視和吃零食?如果家長長期在孩子面前隨心所欲,毫無節制,那孩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在生活中嚴格自律,做好榜樣,讓孩子看到自律是怎樣的,透過言傳身教讓孩子明白自律的意義。
2、孩子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有父母高質量陪伴的孩子,內心都是豐盈而靈動的。在父母的引導和陪伴下,他們會有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和興趣愛好,不會毫無節制地沉迷於遊戲、電子產品或無聊的事情上。
研究自控力的著名心理學家鮑麥斯特給出建議:要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應當讓他們有“更少的壓力,更多的收穫”。
如果家長陪伴孩子,帶孩子去郊遊,陪孩子做手工,玩遊戲,做孩子喜歡的事情,孩子有煩心事會樂於向家長訴說,願意與家長溝通,就不用帶著壓抑的情緒用其他方式來發洩。
3、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
家長要理性對待孩子,肯定和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由於年齡的特性,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對於外界的刺激容易產生興奮、難以抑制的情緒,抵制誘惑的能力差。出現一些衝動、控制能力差的表現是正常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會逐漸增強。
培養自控力要剋制衝動,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挑戰。需要家長的引導和幫助,而且家庭成員教育觀念要一致,只要給夠孩子正確的愛與自由,他就會是一個充滿活力而又自律的孩子。
4、營造適合的環境
家長要努力營造一個適合的環境,幫助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最大程度地避免負面誘因,合理地延遲滿足,讓孩子體驗什麼是自控,自控的好結果是什麼。
米歇爾說:“自控力後天的培養很重要,就像我們學習如何使用電腦一樣,要從錯誤中吸取經驗。”由此可見,一個能夠幫助自控力成長和最佳化訓練的環境就顯得極為重要。
二、強化訓練自控力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自控力從守規矩開始,規則的建立是幫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的必要手段。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家長要慢慢放權,讓孩子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處理問題,做出決定。
2、訓練意志力
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具有做這件事的衝動,以及抑制這種衝動的意志力。由因及果地思考,明白後果,三思而後行,能幫助孩子剋制原始的本能衝動。
3、習慣成自然
當孩子有了自控的意識和體驗後,家長就要多加訓練,幫助孩子養成習慣,更好地約束自己。家長要加強他們的自控力,持之以恆,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控力”其實就是“自律”,需要極大的毅力,還需要堅持。孩子們的自制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家長們要有耐心引導培養孩子。
-
8 # 有緣相逢知己
謝邀請。小孩二年級,學習還可以,就是自控能力差,學習也不大積極。題主的問題帶有普遍性,屬於正常現象。小孩子臉上掛著童真,天生對什麼事情都好奇,自律性和自覺性都不同於大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學習上面。這就要求社會、學校、家長如何去引導。就像是一顆小樹苗,需要合理的澆水,合理的施肥,同時需要Sunny、雨露滋潤,暇以時日,會成為棟樑。俗話說,“玉不雕不成器,木不雕不成笛”。首先你得從培養孩子習慣上做起,“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準點起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刷牙、洗臉、吃早飯等,按時到校上學,形成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第二,你得多陪陪孩子。家長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種什麼種子結什麼果”,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些事情,家長得必須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求孩子,這不搞笑嗎?自己以身做則,能給孩子起到榜樣的力量。第三,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保證,就是如何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到學習上來。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加以引導,有的孩子喜靜,有的孩子好動,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孩子的體育專案,棋琴書畫之類,讓孩子自行挑選,孩子在獲得自己滿足感的同時,也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小孩子不同於大人,有時會有逆反心理,這就需要大人在平時注意觀察,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要及時表揚,去滿足他那份自尊心。總之,教育小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在一朝一夕,貴在堅持。
回覆列表
對於馬上到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學習還可以,還不能算是優質,各方面都有待提高, 不過這樣的小朋友我個人認為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的可能。為什麼這樣說呢? 學習還可以,說明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沒有完全放到學習上。可能大部分時間都去玩了,這很正常!玩是他們的共性和天賦。 自控能力差;這就需要花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引導,希望各位家長要有點耐心,如何引導如下; 第一;教學他們做簡單時間任務表; 第二;安排簡單易完成的;讓他們自己來選擇在某一時間段自覺地去完成; 第三;選出他們喜歡的活動和遊戲在規定的時間段去完成; 學習不太主動;這足以說明他們對學習還沒有產生多大的興趣;學習興趣的來源主要是思維和方法;這是個複雜的系統;個別適應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