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機械設計文件資料分享

    設計思路

    進入機械設計行業後,一定要在某一段時間裡搞清楚整合專案的設計思路。這有助於你站著整個專案的高度去看待你的設計產品,從設計、採購、加工到除錯維修,都可以考慮到位。全方位考慮對於整個專案順利實施,有著對設計更好的高度。以下是一些設計要點:

    1.清楚專案的功能以及滿足功能的總體引數。這個是必要知道的東西,初始要求你都不知道何談設計。

    2.知道傳動方式(電力傳動、氣動傳動以及液壓傳動)的形式,比較傳動優缺點,以便在合適的應用場景中進行應用。透過對比選擇合理的傳動方式和傳遞路線,傳動過程是從原動機到執行機構,傳動過程可以理解為將原動機的功率重新分配,最終實現執行機構的轉動(要求的扭矩和轉速)或者直線、迴轉運動。

    3.透過執行機構的要求和已知的傳動過程(要知道各種傳遞路線的效率)反推原動機功率。功率要有儲備,然後合理分配傳動比,最終輸出要先算力矩或力。這個是前提,如果力矩或力達不到要求,執行機構就運動不了,速度就是個偽命題。

    4.透過執行計算確定各個外購件的引數,要選擇廠家進行引數和價格對比,最終確定合理的外購件配置和外形尺寸。

    5.透過已確定的外購件尺寸和整機結構形式考慮各元部件的佈置形式,充分考慮各個部件的安裝、維修要求以及特殊要求。

    6.初步計算主體結構的受力情況,選擇合理的截面尺寸。

    7.進行機械裝置的詳細機構設計。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掌握以下的技能和一些設計原則,也是必要的。

    技能學習

    技能學習可以提高這個機械設計過程的速度,可以節省整個專案的交接時間。這些也是在設計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1.學會查手冊和資料。身邊好多設計師不喜歡查手冊,或者就不知道哪些東西可以查手冊。有時間多看看手冊的目錄,知道哪些東西是不用問的,可以在手冊查到的。畢竟好多前輩的經驗都在手冊上,有些手冊上沒有的可以上網查查相關論文,自己先了解個大概,別動不動就隨便問別人。

    2.試著瞭解常用的外購件的品牌,有助於你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儘可能多的去了解外購件和標準件的種類,深入其中的原理和應用場景,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助於在機械設計過程聯想到最優的方案。

    3.掌握標準的製圖技能,保證圖面美觀、標註合理,需要紮實掌握製圖標準和標註原則以及工藝知識。圖紙是工程中交流的語言,連工程語言都說不好,如何去相信設計的能力。

    4.掌握各種科學計算的方法和公式,從總體上要對產品的傳遞路線有把握。

    5.瞭解常用的材料的效能(力學和加工)和選用原則。

    6.學會借鑑現有產品的結構和設計思想,學會在設計過程中少走彎路。

    7.不能只侷限於結構設計,氣壓、液壓和電氣知識都要了解,這樣有助於進行專案的方案設計。學會去了解整個專案實施過程需要的所有知識。

    8.常見的受力分析要知道方法和公式,自己設計的裝置要做到自己心中有數。

    9.一些設計常用的資料要熟記於心。

    10.一定要有成本意識,沒有整個做機械設計是不合格的。

    11.製作檔案以及相關方案介紹要讓別人看懂。

    12.關於計算學會做些計算表格,以此節省時間。

    設計原則

    在做機械設計過程,有些原則性的問題,也是需要著重考慮的。

    1.自己的計算和畫圖仔細檢查下。首先自己看著順眼和檢查沒有什麼問題,別把問題都一推交給別人。

    2.做結構設計一定要考量最經濟的方案,成本先要在設計階段控制。

    3.注重裝置的外觀設計。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裝置很多時候是外行人看的,他們不懂這個行業,能看到就是外觀了。

    4.設計的東西要有依據可尋,或者透過理論計算,或者透過類比確定,如果沒有依據,只能說明你在憑感覺設計,這樣沒有可靠性可言。從另外角度也說明你沒有對這個專案進行深入的思考。

    5.多動腦子,機械設計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腦子不轉,思路也就停止不前了。

    6.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幹了幾年,不知道EQS、焊接符號、理論正確尺寸、粗牙、細牙、8.8級、齒輪變位、屈服強度、強度、剛度、抗彎截面係數、排量、流量、調質處理等常識,這樣的人比比皆是,不積累遲早都是要還的。

    7.其他的設計原則網上有。查查資料學習,會有很大幫助。

    少走彎路

    設計的那幾年,除了學習之外,要有意識的去思考些事情,排除一些思想的干擾。

    1.不要總談機械設計的前途問題,你要真有水平前途不成問 題,說白了就是給你個有點難度的東西你搞不定, 因為 你的知識積累還沒到那個地步。 有水平不得志說明你單位選的有問題,你不換說明你懶惰,沒水平你咋換也是那回事。

    2.爾要清楚機械設計的知識體系很龐大, 要多花時間去學習,除非你不幹這行,要幹就要學很多東西,專一門,學多門。

    3.不要過於注重實踐,那個需要時間和機會,理論先行是最省時的辦法,你跟他談機械理論他總說實踐的一般都是理論不行的人,機械設計沒有理論做不好。

    4.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管理才能,你有技術水平不見得能帶領團隊,你要是有這個能力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5.少談軟體的問題,那個不叫設計,二維和三維的學一種相似的學起來很快。注重二維基礎,別迷戀三維過度,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二維基礎差的一塌糊塗。

    6.如果做機械設計總感覺不入門,原因就是你缺的知識太多,按照系統的思路有意識去補回來。

    7.還是那句話,做機械設計,你欠的知識早晚要還。

    8.如果你覺得自己真的沒什麼興趣或者悟性,可以選擇離開這行,時間越長越麻煩,別浪費時間。

    9.凡事你都要學會盡量自己搞定。

    寫在最後的話,機械設計需要一顆耐得寂寞的心,如果是心浮氣躁,那是學不好技術的。做設計也好,其他事請也罷,要認清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 2 # 特車集中營

    1.理論基礎學紮實;

    2.實踐經驗多積累;

    3.理論結合實踐多總結;

    4.膽大心細能吃苦。

  • 3 # 沙粒設計工作室

    首先要培養興趣,比如,你喜歡汽車,就先從研究汽車結構開始……如果你喜歡機器人,就從機械手開始熟悉,先把興趣培養起來,實在培養不起來,那你還是早點轉行吧,要不然你是堅持不下來的。

    興趣有了以後,後面的事就要簡單得多了,因為有了興趣,你就會主動去學習。什麼基本的製圖和分析軟體,如AutoCad,ProE,ANSYS等,你都得去學習和掌握。這些軟體學會了以後,你就可以開始上路“開車”了(當然機械相關理論知識,機械製圖知識是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建議去大學充充電)。有些朋友會問,我這些都會了,為什麼還是不會設計東東呢?對於剛入職的朋友,這些都正常,因為你還缺少實踐經驗。對了,接下來就是獲取實踐經驗。怎麼樣才能獲得實踐經驗呢,說簡單點,就是要做到六個“多”:多看,多想,多做,多走,多問,多總結。多看就是要多看現有產品,這些產品都是前輩燒了多少腦細胞後的智慧結晶,每個結構細節都花了時間考慮。多想就是要在看的同時,多開動你聰明的大腦,想想大神為什麼這麼設計,從工藝性到操作性,都去想想(後續我會專門的文章寫這個,敬請關注)。多做就是要結合專案多動手,先從簡單結構開始設計,熟能生巧,時間長了一定會有效果。多走就是要多下車間,多瞭解機加工藝,非常有利以後的設計。多問就是要對向老同志請教,不懂就問,不要不好意思,更不要怕“出醜”,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多總結就不多說了,總結經驗可以舉一反三。以上僅個人觀點,需要了解機械設計相關文章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 4 # 100PlusDesign666

    首先要養成好的畫圖習慣。選的標準件要有理有據,多翻翻機械設計手冊。設計零件要考慮加工裝配維護的工藝。自己設計的裝置最好親自裝配。前期不要總坐在辦公室畫圖,多去車間走動。然後就是選一個好的領域長期發展,如半導體,機器人運用,鋰電池。。。堅持八九年,累計客戶資源,找志同道合的同事,很快就能自己出來單幹。

  • 5 # 機械智造師

    你好,本人從事機械行業的設計工作好多年,從親身經歷來告訴你如何更快的提高自己。

    第一點,從基礎的理論開始,不斷提高自己的在機械設計方面的理論知識積累。可能我們常說的那句”理論不重要一切看操作的“的不能更快提高自己!越往高處走你會覺得自己所學的那點理論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工作的需要。可能我們在做設計時會看到別人都是靠經驗,舉個簡單例子來說吧。點選的選型,其實在做設計時你會發現有的人根本不會計算或者說根本就不計算自己設計的機構到底需要多大電機能夠帶動,就是憑藉一個原則選大不選小,這個原則是沒錯,但是不經過計算的運用這一原則選出來的電機往往比實際計算出來的電機功率要大很多,但是也能使用,沒用是沒錯,但是能用200W的你選了1000W的,確實能用,但是不是但就電機這個成本是成倍增大的,所以說不管啥時候都不能忘記一些該有的基礎理論知識,特別是機械設計行業,對於高精尖的結構設計,你的所有設計都必須有一定的設計原則和理論支撐,對於一些大型公司或者大型專案,客戶或許會讓你做設計說明,你用什麼來證明你設計的是完全合理的,總不能一句靠經驗就打發人家吧。

    第二點,要不怕苦不怕累。作為機械行業的人來說累和苦是避免不了的,但是作為一名設計人員相比加工的人來說還是比較舒適的,但是儘管如此自己也不能就單純的為了設計而設計。你自己要經常去車間和生產、組裝的同事去溝通,瞭解加工和組裝中所出現的問題,這兩個環節就是檢驗你設計是否合理的兩個重要環節,作為設計者所設計的東西最終是要能使用的,如果加工和組裝環節出了問題,怎麼保證產品的質量。同時這兩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是直接或間接反饋給設計人員的,所以說經常跟他們多交流,不要怕來回折騰,這樣在加工和組裝中出現的問題你就可以及時發現,避免自己在設計中犯類似的錯誤。

    第三點,多跟老師傅學習,積極學習一些好的設計。機械設計行業入門門檻低,但是真想在這個行業混下去還是不太容易的,憑藉我們自己的力量完全不夠,所以我們要積極虛心的多跟一些老師傅學習,要不恥下問。遇到一些經典的結構色設計可以向他們請教,讓他們幫你分析一下這種結構一般用在什麼場合,設計時要注意什麼等等問題,他們可能有時稍微指點一下就可以讓你少走好幾個彎路。我很慶幸曾經就遇到過當時一個從國企出來的搞自動化的老師傅,為人很好,確實有能力,向他學習了很多,所以說要多像身邊的老師們學習。

  • 6 # 放學路上的小哥

    談到如何提高自己,無論是哪個行業,不停學習,有效學習,高效學習永遠都是沒毛病的,學無止境嘛,但是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萬事通!什麼都學。首先,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時間安排,不是想的時候就學一學,不想的時候就打遊戲幹別的,然後就是設計規範習慣,這都是最基礎的東西其次,基礎的東西弄好了,才是提高,就說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問題,從方案到樣機中間必然會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問題,那麼瞭解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總結避免問題,這期間都需要很好的溝通協作能力,其實不可以小看這一點,恰恰溝通順暢很多時候會給自己避免很多麻煩。

    然後,專業知識的掌握(包括材料,力學,機械原理,加工工藝等等),還需要了解配套知識,可以不必精,但是需要知道其原理和用法,譬如電氣控制,程式設計原理等,這樣下來給自己在裝置規劃設計上也會節省很多時間。

    還有,多看,多看,多看,看的時候就多想,這玩意怎麼個思路,為毛這樣設計,有木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多交流,人嘛,不同於其他生物,就是有更廣闊,更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學習的便利性也高很多。

    最後,就是要有持之以恆的耐心,而不是三分鐘熱度,機械很枯燥,可是當你能鑽進去,沒有那麼累,還會很享受這個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墨西哥人又喜歡往美國跑,如果墨西哥人都同意墨西哥併入美國,美國會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