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天揚哥

    個人觀點

    老版《三國演義》的最後幾集,您說的是哪幾集呢?看到你這個問題後我又認真看了最後三集,看看粗糙在哪裡。

    看過之後我放心了,最後幾集並沒有看到哪裡粗糙,臺詞與演員一樣是嚴謹認真,這部劇因為實地拍攝,有些環境包括人的衣裝都是以最實際的來安排,不像新版搞得跟時裝秀和耍酷一樣,所以我並不認為最後幾集的粗糙。

    可能有些人認為畫面的效果才是精緻,而我們看的是整部劇的綜合,臺詞和演技,現在就是有在先進的技術有這樣的演技的並不多,況且人家騎馬就是騎馬,坐船就是坐船,你現在的演員有幾個?騎個假馬做個特效就是作品就是演技了,真想說一句糟蹋了我們的眼睛。

    有些人看老版總是感覺看的費勁,看不懂,還是好好的學習一下歷史,古文知識比較好!

  • 2 # 盆兒電影

    78到84集,主講三分歸一。

    劉關張、臥龍鳳雛、五虎上將,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蕩氣迴腸啊。

    結果呢,劉關張無一善終,臥龍病逝五丈原,姜維被殺,

    蜀國只留了個樂不思蜀的劉禪,

    已經接近看不下去了。

    倒是忽略了曹家與司馬家的恩怨糾葛,那也是極精彩的一段。

    老《三國演義》裡面的演職人員,現在提出一個來,都得是藝術家啦。

    肯定不存在製作粗糙,演繹粗糙一說,

    粗糙來自我們自己心裡呀,我們喜歡的都慘烈收場,就對剩下的人越來越挑剔啦!

  • 3 # 長高的貝吉塔

    《三國演義》絕對是當時的大投資大製作的電視劇,並且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製作中,所以拍到後期資金不足的現象發生,況且諸葛亮死後的情節知名度不高,觀眾的興趣不會太大,所以粗糙在所難免,但這也是基於和這部電視劇整體對比,和現在的號稱大製作的電視劇相比,現在的電視劇才是真正的粗糙。

  • 4 # 老刀把子在路上

    完全理解錯誤。因為提問的以為,拍電視劇的,從第一集一集一集往下拍的,老三國當年分了五個組,各自拍一部分劇集。所謂的越到後面越粗糙,完全是想當然,無非是到後面,熟悉的人物死光了罷了

  • 5 # 子恆品歷史

    老版《三國演義》在當時可以說臺詞嚴謹,製作非常精良的作品了。有些現在的人可能覺得後期的部分按部就班,但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如果缺少這樣一部作品,而只有現在的快餐作品,是一種缺憾。

    後期的部分,主要圍繞姜維九伐中原以及魏國內部政變展開,而吳國也隨便提了一筆,諸葛恪合肥新城之戰,丁奉雪中奮短兵等等。最精彩的部分,莫過於鄧艾、姜維和鍾會三個人之間的角逐。這個時候三國和平的局面已經維持了很長時間,人才的數量也趕不上早期,所以剩下的故事也沒什麼看頭了。如果放在現在的角度,這部分沒有什麼主線,對名著一無所知的根本看不出在講什麼。這大概也是名著的悲哀吧,看老三國的只剩下了情懷。

    不過我始終覺得,《三國演義》的真正故事結束,是姜維的死。像《新三國》那樣,連姜維、司馬昭、司馬師、鄧艾、鍾會這些人都只能打醬油,這樣所謂烘托的主線真的好麼?

  • 6 # 鹹武

    老版的《三國演義》,基本按照羅貫中的小說脈絡在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後面那些章節,也是草草收尾的。

    小說《三國演義》從出場時間,是桃園三結義,當時劉備28歲,也就是公元189年,到了孔明謝幕,時間是234年,但是真正的三國一統,也就是小說最後一個章節,是公元280年。

    實際上這部小說前後跨度有91年,但是前面45年用了105章節,後面46年只用了15章節。

    電視劇基本也是按這個側重點在拍的,前面45年放了77集,後面的46年其實也就放了7集而已。

    我相信,大部分人看《三國演義》,有兩個節點是最揪心的。

    第一個重要的節點就是關公敗走麥城。第二個重要的節點是秋風五丈原。

    看《三國演義》,前面看的很起勁,看到關公死的時候,就真的不想看了。

    後來還是繼續看,因為還想知道結果怎麼樣,可是看來看去,看到孔明死了,同學們就真的不看了,因為再看沒有意思了嘛

    前面的謀臣武將,燦若繁星。關羽、張飛、呂布、典韋、夏侯惇、趙雲、張遼、孔明、郭嘉、周瑜、荀彧、賈詡、徐庶、鳳雛……

    現在天下數來數去,只有一個司馬懿。

    可是一般人對司馬懿的印象也不會好。司馬懿再怎麼厲害,他是無法取代孔明在大家心目當中的地位。

    所以在民間,大家談論《三國演義》的時候,他們對關公的事蹟非常清楚,對孔明六出祁山非常敬佩。

    但是對孔明死了以後,誰跟誰怎麼打,後來怎麼樣,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

    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已經不重要了。

    因此回到主題,為什麼覺得後面幾集拍的粗糙?

    我想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是對後面劇情的熟悉程度遠遠不如前面。

    第二點是因為後面這些人的臉孔突然陌生了,演員也不一樣了,感覺是另一部電視劇了。

    實際上臺詞、服裝、場景跟前面拍的水準是一樣的。

  • 7 # 我也不知道za弄了

    不認同粗糙這點,可能說的是拍攝情節推進太快了吧。

    後期,姜維九犯中原,吳國大內亂,以及司馬氏篡魏等情節都推進太快。轉眼都到三家分晉了,吳國滅亡就給了幾分鐘交代一下。

    那是因為,人們對《三國》的熟知,主要在劉備託孤之前,剩下的主要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還是主要的了。哪怕,三國後期在真實歷史(撕逼)是很精彩的,限於80多集電視劇難以表達清楚。

    舉例來說,演員方面,飾演司馬昭的高蘭村老師,只有後期十幾集登場,一直陪著劇組拍了兩年。我個人有段時間比較喜歡司馬懿,所以對老《三國演義》後期劇情很關注,才對高蘭村老師有所瞭解。他飾演的司馬昭,演出了狡猾殘忍,懂得收買人心,活生生就是另一個曹操,“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演戲真的不錯。

    總之,粗糙的是劇情推進,演員演技絕對沒問題!!!

  • 8 # 沵笑他人太瘋顛

    三國是一個群星璀璨,名將輩出的年代,而三國演義主要描寫的就是這一時期,講述了孫劉曹三家在亂世中招攬人才,吞併地盤各自成為一方霸主的經過,劇情在以歷史為原型的基礎上,再進行藝術加工,將人物刻畫的性格分明,故事情節描寫的跌宕起伏,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正如題主所說,為什麼後期拍攝顯得粗糙,這是因為三國前期的故事大家都家喻戶曉,而到了後期,劇中主要人物大部分都已經去世,特別是觀眾所喜愛的劉備集團,隨著諸葛亮的離去,觀眾對三國的期待已經消失,而後期人物又不像前期人物那樣家喻戶曉,所以在觀眾看來,也已經沒有了看下去的心情,所以覺得後期略顯粗糙,也在情理之中了。

  • 9 # 寶寶健智

    從劇本、拍攝、製作等角度來說,並不存在最後幾集粗糙的問題,但巧妙的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確有這樣的感覺。

    很簡單,這是因為劇中代表正統的蜀漢一方那些耳熟能詳名字的逐個凋零,甚至包括魏、吳方的那些堪謂“星漢燦爛”的人物的消散。

    片尾曲開篇4句已經說明問題,我們知道並且熟悉的三國,其實一直只是那些人的事啊!

    我看過一個說法:三國演義其實從關羽被殺就完結了。我們見證了劉關張從0級不斷砍怪做任務,升到滿級,然後, 戛然而止被銷號!那種幻滅感是實實在在的!

    或許,從這個角度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觀眾認為)最後幾集拍的非常粗糙。

  • 10 # 石頭說歷史

    我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老版《三國演義》拍的並不粗糙,而且非常經典。

    一、這部宏篇歷史鉅著在拍攝之前,劇組讓所有演員經過了大概3個月的集中培訓,讓他們熟悉劇情和原著,並學習文戲和武戲的最基本要求,如東漢三國時期的禮儀和騎馬等等,這是現在的劇組和演員根本不敢想也辦不到的事情。

    當然,老版三國注重的是文戲,在戰爭場面的表現上和現在想不確實有所不足,但老闆三國的武戲全是騎真馬拍攝的,馬超戰許褚、馬超戰張飛堪稱經典。

    二、老版三國的拍攝順序並不是按劇集順序拍攝的,而且時間跨度很長,拍了大概三年時間(1991年3月-1994年1月)。比如最精彩的赤壁之戰就是放在最後拍的,還有許多不同的劇集是在各地同時拍攝的,這就導致老版《三國演義》除了幾個關鍵主角以外,其他角色由於“分身乏術”或者其他原因,只能讓許多不同演員飾演,這確實是很大的遺憾。比如趙雲、龐統、夏侯惇、袁紹等等。

    三、新三國和老版三國是沒得比的。

    新三國我通篇看完了,除了在戰爭場面上比老三國出色以外,其他方面被完爆。

    臺詞就不用說了,新三國太三俗。比如什麼“叉出去”、“你們是來調情的還是來打仗的”、“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等等。當然,確實聽起來接地氣,可以搏君一笑。

    人物刻畫不飽滿,這個不多說,老版的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孫權簡直演活了,新版的也就劉備和魯肅還算不錯。劇情充滿了“陰謀論”,比如關羽和張飛故意孤立諸葛亮,氣的諸葛亮撂挑子不幹了、曹丕陰謀算盡毒殺曹衝、龐統為讓劉備下決心攻取益州,便故意出賣張松,自己去落鳳坡赴死等等。

    劇情長度上,新三國也就拍到司馬懿誅曹爽,之後的劇情一筆帶過。沒有姜維北伐、沒有東吳後期的政變、沒有司馬昭弒曹髦、沒有蜀漢滅亡之戰,而這些劇情老版三國拍的都很出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必須從《西遊記》師徒四人中選一個人做你的孩子,你會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