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趣有料懂你啊

    我覺得不妥,不是長久之計。透過外部誘惑,孩子為了得到獎勵,成績上去了。可孩子大一些,我們的獎勵對孩子不起作用時怎麼辦呢?

    物質刺激的結果是物質的層次會越來越高,為了獲取物質獎勵,會不會將來不擇手段呢?現在的獎品我們說了算,大一些時候孩子的要求滿足不了或提出無理要求,怎麼辦?

    希望可以從源頭入手,讓孩子有學習的樂趣,盡力學,學習態度端正,名次真的沒那麼重要,人生是長跑,不要把自己和孩子都累壞了。

  • 2 # i周默

    其實題主這個問題換個表述方式就是捨得砸錢就可以教育好孩子嗎?這樣表述答案就很明顯了,如果捨得花錢就能教育好孩子,就不會就“敗家子”、“富不過三代”這些說法,因為金錢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我們說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意思就是錢對於很多事情都是必要非充分條件,在教育上,有錢是基本的物質條件,但一個孩子的成長其實受家庭氛圍、家庭教育方式、個人性格天賦、學校教學水平、同學夥伴關係等多種條件的制約。

    我們來說下錢可以解決的教育中的部分:

    相對良好的學習條件。有錢可以為孩子選擇比較好的學校,為孩子請家教、報課外輔導班、購買輔導教材這些學習資料,甚至可以帶孩子親身體驗課本中的乾巴巴的知識、寓教於樂,在窮苦人家的孩子只能死記硬背金縷玉衣這些生澀的知識點的時候,有錢人家的孩子就已經可以親自到博物館參觀文物。

    充足的學習時間。有錢人家可以有選擇的讓孩子承擔家庭勞務,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透過勞務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但是窮何苦人家的孩子可能早早就要分擔家長的生活重擔,在生存面前孩子就沒有什麼選擇權,這就面臨更大的學習壓力。

    更多的學業選擇。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選擇國際學校、留學,甚至可以選擇放棄學業直接繼承家產但是貧窮人家的孩子大多隻有高考這一條道路,如果沒有考上大學就只能早早的走入社會打拼。

    但是錢也解決不了很多事情,不然就不會有“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人窮志不窮”這些話。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和渴望、自立自強的志氣、學習的自驅力這些,都是家長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就逐漸培養的,並不是簡簡單單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甚至很多時候過多倚重物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孩子會認為家長不關心自己、產生逆反心理。

  • 3 # 語文研究

    用錢獎勵前三名,相對來說是可以的。金錢物質獎勵,不要說是孩子,即使是對成年人都是一種極為有效而且是屢試不爽的剌激手段。

    獎勵,是對人們付出後認可。獎勵分為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兩種。

    精神獎勵包括獎狀、口頭嘉獎、評語入冊、證書等。這種獎勵是一種榮耀,且可以給受獎者一種長久的情感滿足的體驗。

    物質獎勵是一種比較現實的獎勵,包括實物和現金等有形的獎勵形式。這種獎勵比較實在。

    大學生在高校的學習,對學習佼佼者的獎勵且極俱吸引力的是金額可觀的獎學金制度。這是在世界範圍內普遍實行的。

    中小學生在學校、班級的學習過程中,基本上是以精神獎勵為主,形式多種多樣。如隨時可得的口頭表揚,小紅花的評比,積分卡的發放,廣播表揚稿,表彰大會的授獎,三好學生獎狀……這諸多的獎勵形式,影響力度大,名聲在外,對學生而言有很大的激勵作用。

    物質獎勵是以家庭獎勵為主。這種獎勵可以不拘一格,可以是現金,可以是實物,可以是出遊,可以是聚餐慶祝。

    家庭對孩子的物質獎勵,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激勵方式。既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認可,對孩子來講,也是一種付出的回報。

    不過,這種現金物質獎勵,絕不是隨意任性而為。應當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幫助孩子確立切實可行的目標,使孩子為之而努力。

    適時地利用好這個物質獎勵的手段,可以有效的使孩子進步。

  • 4 # 青心先生

    看了那麼多回答,都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看法,挺好。也有些人跑來打廣告,真能忽悠到人嗎?

    我們先分析一下這個題目:

    提出的目標:孩子考取前三名

    提出的解決辦法:金錢獎勵

    問題:這種方法可不可行

    但我想說的是,既然確定了目標,那就應該為了達成目標而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辦法肯定不是隻有金錢獎勵,還有其他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各位父母應該根據孩子不同的反應調整自己的解決辦法,千萬不要用一種方法想解決所有問題。

    我的觀點是父母需要用更多的辦法來解決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其實這還是很考驗人的,孩子會從你身上學到的解決問題能力我想才是孩子最該有的品質,至少我認為比考前三有用。

    言傳身教,作用非常大。比如上學學知識,你知道要給孩子找名師,知道名師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優秀。父母呢,一個得過且過的父母能教出一個積極上進的孩子嗎?

  • 5 # 追夢人說教育

    我認為用給錢的方式讓孩子考前三名不太好,別說孩子,很多成年人,親兄弟,都會因為錢的問題打破頭皮,鬧得連兄弟都沒得做。所以錢這個東西你說它好,它就很好,你說它差,它也很差。很多時候,因為錢的問題,會出現一些你意想不到的事情。有錢可以使鬼推磨,好像錢是萬能的,可是現實當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夠用錢代替的,比如,孩子將來對自己的陪伴和照顧。

    為了讓孩子考前三名,透過正強化的方式確實是可以的,可是你這強化物是錢那就不太好。這麼小的年紀,你經常跟他說錢,經常給錢,用錢來做誘惑物,會讓他認為錢是萬能的,會讓他的眼裡只有錢,動不動就談錢,動不動就要錢,這對於他以後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他可能會變成那種只要是可以賺錢的事,他都幹,以賺錢為樂嘛。這樣的情況好像不太好吧!所以不要把孩子的學習捲入賺錢當中,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種交易,這就歪曲了學習的本質。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人生智慧,學習是終生的學習,不僅僅是在學校裡面的學習,哪怕將來離開了校園,也要堅持繼續學習。你應該引導孩子真正認識到學習的本質以及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直接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感興趣,那就一定能夠做好。而照你所說要用錢來獎勵孩子,孩子才願意學習,我估計孩子對於學習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你就更加應該著力於培養孩子對學習本身的興趣,而不是培養孩子對錢的興趣,為了錢而學習。當然,如果孩子實在是不喜歡學習,那也可以透過適當的強化來慢慢培養孩子對學習本身的興趣,只是強化物不能夠直接用錢罷了。

  • 6 # 君翰教育

    家長們不要談錢色變,錢只是一種手段,最終要的是我們結果。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讓孩子產生,我只要做到XXXX,家長就應該獎勵金錢的思想,還是要讓孩子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討要獎勵的一種手段。

    家長在操作這種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

    1、獎勵的設定: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財商,所以家長在金額設定方面需要注意,不要超出孩子能支配的範圍,這個金額一定是可以滿足他向前一步或者兩步走的範圍,一定不能直接跨越到五步的距離,這樣會養成孩子不良的金錢觀。

    2、獎金的背後:家長要關注到獎金背後孩子的心態,他要拿這一筆獎金做什麼?是買一個心儀的玩具,還是一本心儀的書籍,是出於攀比,還是出於喜愛,如果是出於攀比,家長則需要調整孩子的想法和狀態,甚至可以給這筆獎勵金單獨設一個名稱:學習專用。不能讓孩子形成有錢就可以做爸爸媽媽不讓做的事情,買爸爸媽媽不同意的東西的觀念。

    3、錢財規劃:家長可以藉此機會引導孩子自行管理錢財,倡導正確的價值觀,如獎勵金怎麼花,給誰花,引導孩子進行合理的錢財規劃,如果孩子特別想要一個玩具,家長甚至可以採取,一人一半的做法,這樣孩子由於自己有了付出,會更加珍惜所得,也可以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4、不論家長獎勵什麼,一定要強調,孩子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是為了提升自己,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是為了獎勵,獎勵是父母或者老師給予的一種表揚,而不是目的。

  • 7 # 甲骨遊學

    1、正方觀點:外在獎勵很重要,聽聽大學者怎麼說?

    一些學者認為,學習動機最為純正的,應該來自“內在興趣”。不過,也有學者不同意,強調“外在興趣”也很重要。比如,金錢獎勵孩子就屬於“外在興趣”。

    以史為鑑。

    在古羅馬時代,著名的大智者,也是聞名遐邇的雄辯家—坤體良就強調使用外在的方法促進孩子學習。

    坤體良集哲學家、雄辯家及道德家於一身。他偏向鼓勵學生競爭,這樣能激發學生的膽識,在大庭廣眾之下演講,不為所懼。

    他使用的不是金錢,而是榮譽。

    比如,安排座位,讓優異者坐在前排,獨享尊榮。不過,座位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若有後來者居上,前者需要讓位。

    教師鼓勵學生“見賢思齊”,利用人往高處爬的天性。

    但這種外在獎懲的方法,弊病不少,為後來學者批評。比如著名兒童教育學家蒙特梭利。

    2、反方觀點:內在動機最重要,鼓勵孩子自發學習的心志

    對於外在的獎勵與懲罰,20世紀兒童教育專家蒙特梭利持不同意見。

    她發現兒童心裡最愛的是能獨立活動,而不是大人給他們的獎勵。

    其實,兒童禮貌地收下大人給的禮物,但對獎品的興致並不高,有時甚至情願把禮物轉送他人,而自己專心獨立玩耍。

    上述的見解都有合理的一方面,家長莫衷一是。

    該怎麼辦?

    3、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呢?

    教育家裴斯塔洛齊曾經說過:

    愛是學習的動機,教師給了無盡的愛,卻無法傳播無涯無際的知識,後者有勞孩子自發自動且持續地發掘。

    裴氏的提出的“教育愛”理念,猶如德蕾莎修女的天使愛,改變了無數流浪孤兒、智力遲緩者的學習狀態。甚至瑞典派出的教育官員考察後,也詫異他們的教育成果,的確不同凡響!

    在教育心理學中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幫助改善孩子的學習動機,具體措施如下:

    01 從學生的現有條件開始,小步跑。

    學習講究實事求是,若學生的基礎薄弱,就不要期待瞬間會產生奇蹟。立足現實,選擇難度適中的任務,一步一步地走,這樣學生的成就感就慢慢地培養起來,他們對學習的熱度也在升溫。

    02 確保學習任務難度適中,具體且能很快實現

    關鍵詞,難度適中!

    在教育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小白鼠實驗。科學家設立了一個逃生通路,讓小白鼠跑過去。在不同的路徑上,會有不同強度的電流刺激。結果顯示,小白鼠對電流強度過低、或過高的刺激,表現遲緩,而對電流適中的刺激,則記憶效果良好。

    後來,教育學者運用在學業上,就是任務難度要適中。

    難度過高,則好高騖遠,心理有排斥感;難度過低,則很難提起興趣。

    03 強調自我比較,而不是與他人比較

    孩子為什麼厭惡學習,失去學習的動力與興致?

    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害怕失敗、丟臉,在學校與家庭中抬不起頭來。外在的壓力有時適得其反。

    家長需要因勢利導,鼓勵孩子與自己過去的成績比較,而不是將眼光關注於別人。

    對於錯誤的地方,誠實地承認,同時大人不要斥責。

    就任務本身說話,改過來了,就該值得肯定。

    04 勸導孩子,學習能力是可以進步的

    學習不是某些尖子生的專利。

    只要持之以恆,都會有進步。

    另外,幾何不好,並不表示代數就不行。

    每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專注於任務,心無旁騖,進步就可以看見,學習的熱情自然高漲。

    05 經常“遊學”,實地參觀,則能增長見識,體會學習價值。

    在節假日,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或到外地遊玩,比如具有人文氣味的景點。這樣能幫助孩子聯絡古往今來歷史的發展脈絡,體會學習的樂趣。

  • 8 # 高考數學maths

    不可取!在學習這個事上,用錢激勵不太合適,建議正確引導,可以讓他在假期出去走走,去長途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等地方去看看,透過交通工具的選擇反應生活的質量,讓他體會知識改變命運!

  • 9 # 建造師考試

    這種刺激,只會讓他越來越貪婪,不適合!

    剛開始還行,一塊兩塊就滿足了,最後不是跟你要蘋果手機就是要跑車,賣腎都買不起啊!

    這個頭不能開,除非你家是富幾代吧!

    除非你家有礦!

    儘量不要這麼刺激,比如可以去遊樂園或者動物園,或者小禮品還湊合!

    用錢刺激學習動力,最好不要!

  • 10 # 笑語飛花

    個人覺得不妥。

    首先,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在能力範圍內把學習搞好,是他應該做的,這和我們上班認真過工作一個道理。

    其次,給錢容易對孩子的價值觀產生誤導。物質獎勵固然有其可取之處,但並非長久之計。父母要適當引導孩子,找到內心學習的驅動力,這樣孩子才會持久的學習下去。

    最後,錢不是萬能的。也許孩子想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或者一次和家人一起旅行的機會。

    還是多和孩子溝通吧!

  • 11 # 睿媽聊升學

    可以啊!為什麼不呢?只是方法要用對,讓孩子從小有金錢的概念並且讓他有管理金錢的意識,國外很多孩子都有自己的賬戶並且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支配權。

  • 12 # 玉天賦

    個人覺得可取,因為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從來沒有過這種待遇,都是說如果不好好讀書那就耕田去。

    哈哈!說笑一下,其實說句實話,這是不太贊同的,為什麼,你得讓孩子知道是“我要學習”,而不是“要我學習”,給錢的方法可能在起初有一定程度可以刺激孩子的積極性,但是不出幾天孩子就會懈怠了,人都是有惰性的,外物刺激只會起到短暫的作用,只有自己心裡面有目標,並且要有決心去實現目標才可以。所以想要孩子學習好不需要外物刺激,但是你得告訴他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有什麼用,跟孩子說明其中利弊,得讓他們自己權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堅持過最久的事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