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用心感動人生
-
2 # 暮樂族
我個人認為:一種文化的傳承一定是有他的獨道性實用性,如果沒有這樣的因子的迭代複合,那麼逐漸的會萎縮甚至消失,好比當下某某宗教!說到傳承我膚淺的認為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放假就是了,最好的傳承辦法,人們都會記得這是為什麼放假,放假我們應當做些什麼!這是最好的傳承落地方法!見仁見智!不喜勿噴!
-
3 # 文化新觀察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同時也是傳承愛國主義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時節。一方面應當教育廣大青少年知曉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讓端午知識進教材進校園,讓青少年牢記這個重要節日。另一方面政府和社會各界要舉辦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比如包粽子、龍舟賽等,寓教於樂,讓人們在活動中將文化傳承下去。第三應當大力倡導中華優秀文化走出去,積極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極向世界推介中華文化,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擁抱世界。
-
4 # 冇名堂
端午節本來是祭奠古代愛國主義者屈原同志的,因為他投身汨羅江,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怕他被水鬼吃了,就包好多粽子投到江裡。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大家就都開始吃粽子來紀念他,對了,還有一個龍舟。時至今日,國家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偉大的詩人,就有了端午節,然後,廣大的老鐵們就都非常的感謝這位詩人,因為可以放假啦。
-
5 # 崔師傅0360
今天是 端午節,大家一塊兒來聊一聊吧。
端午節,也叫單五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性節日。
臨朐縣沂山北麓,蔣峪一帶的人們,稱端午為單五,稱粽子為凍子。凍子,顧名思意與涼熱有關,當地人有“吃了單五凍兒,才把棉襖扔”,“單五單五,磨鐮磣鋤”的諺語,有“包凍子,過單五,揹著凍子看閨女”的傳統習俗。
凍子的特點是“粘” ,因形似冷卻的肉凍而得名,是五月單五的象徵性食品。
始初,北方人將黍米(小米的一種)和紅棗用葦葉或荷葉包在一起,用水草紮緊,煮熟後食用,營養豐富,清香可口,瀉火通便,老少皆宜。
後來,大漢族的天文曆法,藥學,民俗文化傳到南方。蠻人模仿凍子的製作方法,用棕葉包裹糯米(大米的一種),煮熟後食用,稱為粽子,兩者的製作工藝和食療效果大致相同。
再後來,南方一些少數民族,就地取材,用竹筒裝上大米,煮熟後食用,稱為“洞子”。雖然竹筒可以方便重複使用,但失去了凍子原有的功效和味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商品經濟的發展,凍子的種類不斷增多,花樣也在不斷地翻新,豐富了端午文化的內涵,如,黍米豬肉味的、糯米水果味的,……等等不下幾百種,在這裡就不再一一例舉了。
有些不良商販,用廉價的普通米,新增粘膠、甜蜜素等劣質材料,製成凍子,賣相以假亂真,坑人不留痕跡,這最容易讓那些外出奔波的遊子,想起自已小時候,媽媽親手包紮的凍子,心生淡淡的鄉愁。
至於凍子的形狀,有的說是角形的,有的說是方形的,那都是一葉障目,孤陋寡聞,其實,與製作時包裹的材料有關糸。
粽子、洞子,都是蔣峪方言“凍子”的諧音,稱單五為端午,也是從蔣峪方言“單五”的發音演變而來的。午時是一天裡最熱的時辰,“端午”的意思,是炎熱天氣的開始。
有文獻稱,端午是詩聖杜甫的紀日,有資料說,端午是歷史名人伍子胥的紀日,也有民間流傳,是仙女嫦娥的紀日,就連南韓人也出來湊熱鬧,說凍子是他們的祖先發明的,(請問朝韓各位,你們的金李崔文武等姓氏的祖先來自哪裡?)...云云說法不盡相同,究其原尾,都是那些文人墨客、野史戲說,杜撰出來的,就象毛澤東在九月九日逝去,就說重陽節與之有關一樣,南轅北轍,東連西扯,都是一些讓人不可信服的說法。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並不是哪個偉人諦造的民族。沒有哪個歷史人物的影響力,能夠因之成為幾幹年來經久不衰的大型民間節日。有人因時代需要,將其妖魔化或政治化,也是正常現象,大家一笑而過,不必過於當真。
蔣峪,地處崇山之下,峻嶺之中,自然條件優越,生活資源豐富。是漢族的三大原始族群之一鳥族的聚居區,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是夏朝制定曆法的主要參考區域,二十四節氣的運化,與當地實際天氣變化情況相吻合。而江南的夏曆五月,已經是“烈日當頭照,汗水順腚流”的焦燥天氣了,說這裡的夏曆五月是“端午”,從氣侯條件來看,有些牽強。
艾蒿,有清瘀解痙,消炎去痛的功效,可驅蚊蠅、趕毒蟲,廣泛應用於針灸、湯藥,製作香苞、火繩等,是蔣峪一帶的特產。後來,民間演變成掛在門窗上驅惡避邪的神器,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不能全說是迷信。
種種例證說明,蔣峪一帶,就是單午節的發源地。
五月端五,是寒去暑來的象徵。吃凍子,插艾蒿,提醒人們,三夏來臨,注意飲食衛生,防疫防暑,是一個吉祥喜慶旳的節日。至於有人節外生枝,把它搞成一個祭祀性節日,都是利用端午節的指令碼搭臺,另唱新戲。
端午節到了,天氣也熱起來了,別隻想著吃凍子,老人們的葡扇、孩子們的香苞,你,準備好了嗎?
祝節日快樂!
—一2019年端午節。
回覆列表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十說
1
一說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聞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證端午節是古代吳越民間舉行圖騰祭的節日認為端午節實際上是一個龍的節日。
2
二說認為端午節是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逝世。據《續齊諧記》記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3
三說是據《禮記》載端午源於周代的蓄蘭沐浴。
4
四說認為據東漢時期蔡邕《琴操》中載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5
五說認為宋代高承《事物紀源》刊文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於是日操練水軍。
6
六說認為梁宗懍《荊州歲時記》轉述端午是為迎“濤神”伍子胥。《後漢書》中也寫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後來江浙一帶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舉行各種儀式以悼念伍子胥。
7
七說認為在《道書》中載有五月初五是為祭祀先祖日。
8
八說是據《會稽典錄》一書記載端午是為紀念尋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9
九說認為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其時仲夏之日萬物方盛夏至日陰氣廕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為門戶飾以懲惡氣。
10
十說是民間有一傳說認為端午源於湖北沔陽沙湖曾有四位豪傑專門劫富濟貧後遭當地官兵突襲圍困而於五月初五投江而亡。當地民眾萬分悲哀將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示悼念。
民間活動
龍舟、鳳舟競賽
懸艾葉、菖蒲、蒜頭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 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
寫符唸咒、畫額
除了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鬼外,還有一種重要的驅鬼方法,是在室內掛避邪驅鬼的符咒。另外,類似於此的祛鬼禳魔的習俗,還有在兒童額上點雄黃酒。節日一早,婦女們便將兒童耳上夾艾蒿,頭上戴菖蒲,然後用雄黃酒在額上寫一個“王”字。據說,這樣可使百鬼畏懼,保命長生。
沐蘭湯
沐蘭湯,漢族節日習俗,是端午節的一種衛生習俗。由身著漢服的女性端著一盆艾葉水,人們排好隊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裡的水,在參加活動的人雙手、額頭、脖頸輕輕拂拭一下,以示驅除晦氣。
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則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則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據說可治面板病、去邪氣。
倒災葫蘆
端午也以桃印為門飾。《燕京歲時記》記:“端陽日用彩紙剪成各樣葫蘆,倒粘於門闌上,以洩毒氣。”這是清代之俗。
有的還在紙葫蘆上垂絲穗、飄帶等,更為好看,或在葫蘆中剪出五毒形狀,掛貼於門,亦表示將五毒之氣洩盡之意,稱為“倒災葫蘆”。
鬥草之戲
傳統吃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古語曾說 “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並含有汞,有毒。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吃五黃、吃茶蛋、吃大蒜蛋
江浙一帶有端午節吃“五黃”的習俗。五黃指黃瓜、黃鱔、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此外浙北端午節還吃豆腐。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準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吃煎堆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北韓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裡,用長柄木棰打製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煎成。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