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痕未染淚痕一紙箋

    要想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首先我們就得知道孩子不表達自己的原因,那麼孩子不表達自己的原因是什麼呢?

    1、孩子比較內向,不太喜歡和別人說話交流,平常有什麼都是自己憋在心裡。

    2、孩子膽子性格比較懦弱膽小,因為膽子小,有些話想說而不敢說,習慣於逆來順受,久而久之就更不會表達自己了。

    3、孩子過於善良,遇到什麼事兒,甚至損害自己的利益的事兒,由於怕傷害別人而自己默默忍受,不知道合理的表達自己的情緒。

    4、孩子對父母有依賴心理,平時遇到事都是父母前去幫忙解決,孩子對父母產生了依賴。

    知道了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原因,那麼我們該怎麼教育孩子學會表達自己呢?

    1、父母經常多帶孩子,平常多抽時間陪孩子,多跟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去一些公共場合,增強孩子學習和表達自己的願望。

    2、父母多鼓勵孩子,多給孩子和別人交流的勇氣,當孩子跟別人交流有膽怯的現象時,父母多鼓勵鼓勵他,慢慢的膽子就會變大。

    3、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能讓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儘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解決不了的父母給孩子想辦法,幫助解決,從而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

    4、合理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的情緒,當孩子受到欺負,利益受損時,合理的引導孩子表達發洩自己的情緒。

    5、注重家庭教育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上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總是打斷孩子說話,甚至吼孩子,這樣只能逼迫孩子不表達自己,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關鍵。

    以上只是學會教育孩子表達自己的部分方法,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希望這些能幫到你。

  • 2 # 菖蒲

    現在的孩子,許多都不願或是不會自己表達!比如這樣的場景,你一定見過:父母帶著上小學甚至是中學的孩子到醫院看病,醫生問診時,全是爸爸或媽媽在回答,幾乎聽不到孩子的表述。為什麼?也許孩子的病痛並非到了不能表達的程度,只是孩子和家長已經習慣了由家長代勞。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即孩子自身和家庭環境(家長)。

    首先針對孩子自身,我們要鼓勵他從小就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許在孩子剛會說話時,說得慢,也許在孩子還不能流暢且有邏輯的表述事情時,說得不好,但是,我們要耐心地聽。

    其次,在家長方面,我們要真正的將孩子當孩子對待。允許他的不足。要鼓勵孩子自己成長與獨立的思想原則,同時還要有相信孩子能夠做到的思想意識。所以在生活中,適當的“懶”一些,“愚”一些。不要做未卜先知的人,一切等孩子表達出來,你再做迴應。

    同時,家長也不要太多幹涉孩子的表達和代勞孩子的表達,尤其是在語言發育的整個階段,而應鼓勵和幫助引導他完整的表達。長期的有意無意地訓練,一定會看到成效!

  • 3 # 小情緒54333

    如何教育孩子學會自己表達?

    說說我的看法:

    1. 首先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繪本故事。為孩子選擇這方面的繪本故事,作為輔助,幫助幼兒學會自己表達。2.父母以身作則,經常與孩子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長此以往,孩子自然學會自己表達!

    3.鼓勵欣賞幼兒,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孩子不同於成人,他的表達是形式多樣的,擁抱,發脾氣,哭鬧,畫畫等。孩子不會自己表達,需要我們家長的陪伴、鼓勵、引導,更多的是對待孩子要耐心,靜待花開!

  • 4 # 蒲公英娃娃時代

    鼓勵引導孩子當眾表達自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鼓勵孩子勇敢挑戰自己

    一般孩子不願意當眾表達自己,是因為他們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感到害怕。這是每個人面對一群人時的正常反應,在遠古時代,我們感到好多雙眼睛看著我們,我們本能地感到身處危險境地,要麼選擇逃跑,要麼選擇反抗。雖然今天沒有面對一群野獸的時候,但我們遺傳下來的應急反應還存在。首先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正確對待這種感覺,鼓勵孩子勇敢挑戰自己,鍛鍊孩子處理自己緊張情緒的能力。

    二、建立自信

    讓孩子透過獨立的實踐活動,體驗成就感,建立孩子的自信。只有當他們感到自信的時候,他們才敢於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自信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們家長多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幼兒園的老師準備讓女兒作為學生代表給大家講講幼兒園的生活,一開始女兒不願意去講,經過不斷的練習,她的感覺越來越好,逐步建立她的自信,她又同意上臺講話,最後她出色的表現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經過這件事之後,女兒對當眾表達自己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她說以後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她還願意去當眾表達自己。

    三、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榜樣,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引導孩子當眾表達自己。在學校參加家長活動的時候,父母當眾大方得體的講話,可以讓孩子為家長的表現而感到自豪,這也會激發他們當眾表達自己的勇氣。

  • 5 # 吳瓊Cissy

    1、基礎:從一個基礎框架迅速切入,讓孩子找到表達的邏輯

    在美國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階段,老師會經常強調一個這樣的表達框架:“觀點+原因”。在最初的階段,老師會花費很多時間讓孩子區別觀點與事實,用海報、牆貼、遊戲讓孩子明白觀點就是一個人對一件事的感受和想法。

    為了讓孩子更容易接受,老師會經常用一些固定句式讓孩子學會套用。比如“我覺得。。。”,“我認為。。。”,”在我看來。。。是最好的。“,”兩者之中,我更喜歡。。。“。

    當孩子使用這樣句式多了,孩子開始明白哪些事情可以表達觀點。這時,老師會花更多時間做另一件事:讓孩子明白觀點是需要原因去證實的。

    2、如何讓孩子去思考原因呢?

    當孩子表達“show and tell”裡的物品時,多問孩子為什麼。比如”為什麼要挑選這個“,”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覺得這個好玩“等等。深究“為什麼”是讓孩子更加深刻的認識自己的需求,良好的自我認知會幫助孩子梳理和判斷各種資訊的優先順序。

    一個美國幼兒園的孩子就這樣表達:“我認為小貓是世界上最好的寵物,因為它會睡在你腿上,很好玩,還能爬樹。””觀點+原因“這個表達雖然看起來很幼稚,但是孩子會很容易掌握,而且孩子的表達結構是有邏輯的。

    有的時候會遇到孩子想不出來原因怎麼辦,不要逼孩子,而是需要思考家長平時這樣的表達方式是不是夠充足,還是是不是還沒有習慣去思考原因。

    3、彆著急,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來。

    球球媽媽帶4歲的球球在外面吃飯。

    媽媽:“你看看選單,你選什麼菜?

    球球:“我不知道選什麼菜。”

    媽媽:“那你再看看。”

    球球:“選這個。”

    媽媽:“為什麼選這個?”

    球球:“我不知道為什麼。”

    這可能是孩子最真實的表達,一開始孩子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這是孩子必然會走過的一段路,不要著急,慢慢的來引導。有時候家長越想孩子這樣去說,孩子就越排斥。所以家長先自己大量的說這樣的句式,句式是一種框架,說的多了,無形之中會影響孩子的表達。

  • 6 # 膽汁質談育兒

    讓孩子學會自我表達的方法:

    1)肯定的語言:真誠的鼓勵孩子,豐富表達的詞彙,不是敷衍“你真棒”。鼓勵時儘可能的用描述性語言,描述客觀的事實,比如“米都放回袋子裡了,地板很乾淨”,“跟媽媽一起把米袋放回原為了”,這樣會讓孩子具體感受到被鼓勵的事情。這樣鼓勵後,孩子會更願意和家長說說孩子乾的這件事。

    2)有品質的時間:如果孩子希望家長與孩子一起玩,就認真專注地陪伴,孩子會非常地高興,哪怕只是在走路。哪兒用心,哪兒就會開花結果。當家長用心關注孩子的想法時,孩子會更樂意表達。

    3)禮物: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對待孩子也是如此。每逢節日給孩子帶來孩子喜歡的小驚喜,比如書、積木、小汽車,會讓孩子會對這些禮物探索的慾望更強,探究式學習也是鍛鍊孩子表達能力的方式之一。

    4)服務行為:家長在為孩子服務時,也可以讓孩子做些家務,不僅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孩子也會知道用服務來表達對家長的關心和體貼。

    5)身體接觸:有的時候孩子難過委屈,孩子需要的只是家長一個擁抱。家長如果跟孩子的身體接觸比較多,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會加強。

  • 7 # lovelymommy

    1.給予孩子鼓勵很肯定,即使孩子講錯了也不要打擊,之後再幫他糾正。

    2.讓孩子多表達,甚至創造機會給他表達。

    3.多陪孩子講故事,然後換孩子給家長講。我兒子幼兒園每週有口頭作文,老師課堂講了,要回來給父母寫下來,第二天交給老師。孩子口頭表達進步了不少。

  • 8 # 嘟媽往前衝

    關於如何讓孩子學會自我表達,我覺得作為家長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給孩子足夠的“輸入”。

    自我表達就像寫作一樣,只有當“輸入”足夠多的時候才能夠文如泉湧。尤其是孩子,他們從出生時的嗷嗷待哺,到咿呀學語,再到後來的流暢表達,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階段,父母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多跟孩子講話,讓孩子多聽。看到什麼,就要跟孩子說什麼。比如說,看到一朵花,就可以跟孩子說,這是一朵花,這是一朵紅色的花,這是一朵紅色的月季花……語言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逐漸豐富。早期孩子可能不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但不妨礙他們儲備語言。當儲備的足夠多的時候就自然而然的會表達了。另外,給孩子多講故事,堅持親子閱讀等都是不錯的“輸入”方式。

    第二,要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有些孩子之所以貴人語遲,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太能幹了,還沒有等孩子開口說話,就已經幫孩子解決了。比如孩子口渴了,想喝水,手剛指著杯子家長就馬上把水倒上了,根本沒有給孩子說話的機會。家長大可以裝做不知道,問問孩子要幹什麼,讓他們表達自己的需求。有需求才會有表達,如果有需求的時候都不讓孩子說話,那什麼時候讓他們說呢。另外,當孩子表達不清楚的時候,或者表達錯誤的時候,家長也不必立刻糾正,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可以選擇重複一遍孩子的表述,再問問孩子是不是這個意思,讓他們思考一下。實在不會時,家長才將正確表達方式告訴孩子。另外,我一直不太贊成,強迫孩子在家長的同事朋友面前自我介紹或者表演節目,這種行為更多的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而非給孩子自我表達鍛鍊的機會。表達就應該在你情我願的情景下發生,而非強迫。

    第三,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孩子練習表達。

    由於我家語言環境比較複雜,加之又是男孩,我家孩子較同齡人說話要晚一點,表達自然也就差一些。因此,在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時刻,都會利用一切機會讓他多表達。現在他正處於愛問問題的階段,看到什麼新鮮的總會問我為什麼,是什麼。譬如今天下午放學回家路上,看到一輛與普通公交車不一樣的旅遊專線車,兒子開口就問那是什麼?雖然,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可以看到他指的就是那輛專線車,但是為了讓他更清楚的表達,我故意裝作不知道,然後反問他,什麼是什麼呢,你問的是人、是車還是樹呢?孩子這才說,就是那輛車。我接著又問,這麼多車,你指的是哪輛車呢?孩子又說,就是56路後面那輛紅色的車。然後我又說,你是問那輛在56路公交車後面的車是什麼車嗎?……如此引導,讓孩子學會更加準確表達。另外,在我們家還有每天固定的分享時間,讓孩子每天跟我們分享在幼兒園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情。既可以瞭解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狀態,同時也鍛鍊他的表達能力。現在,就連幼兒園的老師都表揚他,說他是班裡表達最清楚的小朋友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湖人未來有機會得到安東尼-戴維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