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李存勖能征善戰,完成了“三矢”之志,而苻堅更是才略驚人,最終一統北方,兩人最後卻不得善終,為何會如此呢?
6
回覆列表
  • 1 # 狼主1970

    李存勖與苻堅帝華人生之路相似之處,爭未及治也,夫逐鹿天下者,必馭虎狼之師;問鼎之始,當施仁愛之政。

    虎狼者亂世之鋒,若劍之雙刃,用之為慎,當拿捏有度,以防自傷。治世之道,使功者懷恩自律不有所疑。治下之民,休養生息,知惠而凝心。若此長治,方得久安。

    李存勖值山河初定,人心未附之時,寵伶人而失臂助,若虎之猛而無狐之智也!得失鑑於自身,此自然之理也。

    苻堅橫掃中原,一時之雄,起兵之始,明敏善任,王猛輔之,遂有一統天下之資。天不假年,王猛死而良臣失。

    身邊多諂媚之臣,君生好大喜功之心。剛愎者不納諍言,伏禍者待時而動。君之昏遂使所滅之國暗生復辟之想,成也龍驤,敗也龍驤。人言數定,悉不知業成於能力,而失於性格,苻堅之失,為後世誡也!

  • 2 # 庭州行者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是不可預料的,不僅要看個人的努力,還要看歷史的程序。個人有雄才大略是一方面,但如何實現雄才大略卻是另一方面,而如何因勢利導,利用歷史的發展來實現雄才大略則又是一方面。

    李存勖和苻堅兩個人,一個是不知道如何實現雄才大略,而另一個是不知道利用歷史的發展來實現雄才大略。

    先說後唐莊宗李存勖。

    李存勖此人,長於軍事而短於治國。且看此人為後世稱道之所在:北卻契丹,破幽州滅燕國劉仁恭劉守光;南邊滅掉後梁,可謂報了自己父親李克用的大仇,因為據記載,李克用在臨死前曾經囑咐李存勖滅燕,攻打契丹,滅梁

    世言晉王之將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出自北宋歐陽修《伶人傳序》。晉王,即李克用,他之所以提出這些,是因為他本身就和朱溫(後梁太祖)有仇,而劉仁恭本身是他立為燕王的,但卻背叛了他與後梁結盟;契丹的太祖耶律阿保機曾經和李克用結為兄弟,但最後也背信棄義,與後梁結好。

    由是,李存勖為了完成他父親的遺志,也為了取得中原的統治權,於是乎南征北討,把一眾境內叛亂,境外勢力都收拾的服服帖帖。但是,北方統一了,那就該建設,而李存勖卻並不會搞建設。

    在戰亂基本結束後,他開始無休止地斂財,五代十國,老百姓日子本身就就不好過,作為皇帝他卻不知體恤百姓,而是繼續剝削民眾,如此一來,天下難以歸心;再者,李存勖猜忌功臣,比如後來的明宗李嗣源,是滅後梁的第一功臣,但卻遭到了李存勖的猜忌,派人制約監視他;最重要的是,他寵幸伶人,不問政事,且放任皇后干預朝政。

    這每一條都是為君者之大忌,而軍人皇帝李存勖每一條都犯了,自然,他的江山不會長遠,因為無論是朝臣還是百姓,都與他產生了巨大的利益衝突,果然,其最後死在伶人手裡。

    所以,李存勖他認為憑藉武力就可以完成自己統一天下的大業,這顯然是錯的,為政者,首先要能夠團結好自己的下屬,使之百分之百執行自己之決策;再者要為民眾考慮,而不能因為自己的私利而大量損害民眾的利益。

    所以,李存勖失敗得並不冤枉。

    而苻堅又是另一回事

    苻堅此人,本身為氐族,但是他的治國之道,卻和漢族君主無異,且本人對於治國理政方面頗有建樹。他任用王猛等漢族官員,以學習漢族的之國之理;同時,他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恢復生產,使得北方暫時安定,前秦因此日漸強盛,於是相繼滅掉前燕,後涼等國,統一了北方。

    按照一般的情況而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苻堅在376年滅掉後涼,統一北方之後,就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滅掉東晉。然而,他畢竟是沒有看到歷史的程序。

    他沒有看清一個事實:他之所以能平定北方,一來是因為自己實力強大,但更重要的是北方的政權大多比較弱小,且是分裂的,所以他可以各個擊破。但東晉,則是南方單一民族的政權,其內部團結(相對而言),且佔盡地利優勢,更本不是北方那些小的割據政權可以比較的。

    而且,苻堅用短短20年時間就統一了北方,而北方民族眾多,勢必存在不少的民族矛盾。如此一來,在外敵強大,且己方根基不固的情況下,應當慢慢消化,待到國內穩定,在行征討之事。

    但苻堅顯然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考慮這麼多,最終在淝水之戰被謝玄打敗。他這一敗,國內其他民族趁機開始揭竿而起,反對他的統治。而苻堅之前為了保證各地方的穩定防守,於是把氐族軍隊調到各方駐守。這在和平時期固然能夠起到穩定防守的作用,但是一旦有叛亂,本族軍隊根本來不及回防,且分散各處,容易被各個擊破。

    於是乎,苻堅在淝水之戰兩年之後,身死,國不久亦滅。

    綜上,這二人可以說都是有雄心的,但李存勖因為自己不會治理天下的緣故,導致了滅亡;而苻堅本人於治國治軍方面,都很有建樹,但無奈,並沒有看清當時歷史發展的形勢,所以做出可之前不易察覺的錯誤決策,最終自食其果。

  • 3 # 吳勘

    李存勖與符堅都曾經憑藉武力,短暫統一中國北方,但是他們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當時社會的矛盾,也沒有形成強大的中央集權。在加上巨大軍事勝利帶來的自滿情緒下,在他們的統治晚期都出現了重大的失誤。

    東晉十六國時期存在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是留居北方的漢族與五胡的矛盾,以及胡人之間的矛盾。

    前秦皇帝符堅本身是氐族人,他雖然憑藉武力統一了北方,但是對人口占多數的漢族,符堅一直充滿了不信任,即使是對倍受重用的王猛也是心存芥蒂。而他對其他民族的胡人又太過縱容,他組建的帝國,更像是一個憑藉其個人魅力和軍事壓力下拼湊而成的“聯邦”。

    及到王猛死後,好大喜功的符堅錯誤的估計了國內和國外的形勢。公元383年淝水之戰的慘敗,使得前秦的統治力下降,本來還能夠靠武力鎮壓的被統一民族的反叛,這下徹底失去了控制。先是公元384年鮮卑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復國稱王,緊接著鮮卑拓跋珪、羌族姚萇等也稱王建國。不久符堅自己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五代的亂局主要原因就是中央無法解決地方節度使的割據造成的。李存勖對這個問題也依然沒有任何辦法,當然也未等他想出辦法就死於兵變了。

    公元923年經過兩代十餘年的戰爭,李存勖終於打敗了後梁建立了後唐。志得意滿的李存勖失去了勵精圖治的動力,開始享受起生活來。

    李存勖與伶人同臺演出,並起藝名“李天下”;因喜好演戲,而對伶人特別寵信,以致出現了伶人干政的古代少有的現象。唐末宦官大批被殺,僥倖逃生的宦官多藏匿民間。李存勖登基後,宦官勢力死灰復燃。李存勖身邊的宦官多達近千人。且以宦官為監軍,牽制軍中將領。李存勖聽信伶人和宦官的讒言,疏忌宿將,弄得人人自危。大將李嗣源可謂忠心耿耿,也遭到猜忌。

    而對於節度使割據問題,李存勖或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對於從唐中後期就一直時叛時降的河朔三鎮,除了派伶人去監軍外,他沒有采納任何措施。公元926年魏博軍發動叛亂,亂軍擁護本來去平叛的李嗣源為首領,僅僅在位三年的李存勖在此時眾叛親離,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突然發動叛亂,率所部攻入興教門。李存勖力戰而死。

  • 4 # 成成說史

    因為他們都不懂得休養生息,只想著打仗,想統一全國,不聽大臣們的勸諫,李存勖更是用一些小人,試問他們的結局會好嗎。比如漢朝本來有實力與匈奴幹架,但為了國家的穩定採取和親政策,使漢朝的國力能夠穩定地發展起來。

  • 5 # 西嶽頑石
    先說李存勖

    可以說,後唐莊宗李存勖是軍事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能打天下卻不會坐天下。在李存勖承襲晉王到稱帝前期的這段時期,他的表現近乎於完美,吾聞晉王用兵,天下莫敵。的確如此,在這段時間裡,李存勖吞併岐國,平定前蜀,滅亡後梁,威震天下,五代領域,無盛於此者。

    然而,李存勖前半生用勇氣和熱血築就的後唐王朝,後半生用驕奢和淫逸敗的一乾二淨。李存勖後期沉湎於酒色,用人不當,治國無方,縱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和宦官,屠戮功臣,橫徵暴斂。尤其是重用伶人,這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罕見的奇葩,李存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biao 子無情,戲子無義的神定律。

    再說苻堅

    我認為,苻堅的軍事才能也許不及李存勖,但政治才能完爆李存勖。他是一個溫柔敦厚的理想主義者,也是堅定地踐行自己德治主義的實踐家,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國力與日俱增,接著消滅了北方多個割據政權,成功統一了北方。

    可苻堅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聽取王猛的臨終遺言,信心滿滿的揮師南下進攻東晉,最終兵敗如山倒。淝水之戰是懸在苻堅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其實他並沒有像李存勖那樣驕奢淫逸,而是太急功近利了,最終導致滿盤皆輸。

    縱觀李存勖和苻堅的一生,起點和終點非常相似,同樣的南征北討建立基業,同樣的落了一個身死國滅的悲慘結局。但是過程卻大相徑庭,李存勖是溫水煮青蛙式的鐵槍生鏽,而苻堅卻是疾風驟雨般的壯士斷臂。二人皆為亂世英雄,在那個割據勢力像被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發不可收拾的年代,他們同樣忽略了自己根基不穩的形勢,不可避免的被歷史後浪拍死在了沙灘上。

  • 6 # 如是史社

    李存勖和苻堅談不上是有大才略的帝王。李存勖上馬得天下,下馬坐不得天下,最後死於戲子之手,婦人之乳;苻堅是亂世“悲儒”,死於降族之手;二人死的都不怎麼榮光。

    先說李存勖,是唐末節度使李克用十三太保中唯一的親兒子。李克用在世時,被宿敵朱溫壓著打了一輩子。待李存勖上位,先平定叔父李克寧反叛,再贏得三垂岡、柏鄉之戰勝利,又平桀燕,敗契丹,收河朔三鎮。然後自然而然的稱了帝,因為先祖被唐賜姓“李”,入了李姓宗譜,所以稱“後唐”。

    從此在開疆闢土上李存勖就開了掛。滅後梁,平前蜀,並岐國,得鳳翔、漢中及兩川之地。使後唐的疆土成為除宋朝以外五代十國中最大,就連一直困擾漢人百年之久的幽雲十六週都守住了。

    可惜,這位戰無不勝的後唐莊宗,寵信宦官,尤愛伶人;在天災兵禍連年時,還剋扣百官、軍隊、百姓,和皇后一起斂財;誅殺功臣;以門第取人,能人有功之人不得位。公元926年,原是戲子,現任從馬直指揮使的郭從謙發動叛亂,李存勖被流矢射中。據說皇后劉氏顧著自己帶財寶逃命,給了一碗乳漿李存勖,據說乳漿能讓失血過多的人加速死亡。李存勖喝完,一命嗚呼。

    再說苻堅。這位坐上皇帝的過程有如神助。前秦的皇位本是叔伯家的,苻堅襲父爵為東海王。堂兄苻生即位後,暴虐殘忍,隨意誅殺皇親大臣。兩年後才把目光投向苻堅,苻堅於是先下手為強,宮變後稱“大秦天王”,改年號永興,實行大赦。

    苻堅接手的前秦也是個爛攤子。他整頓吏治,提拔有才之人,以漢人王猛最為出名;整頓法制,對宗室也一視同仁;恢復宗廟祭祀,設立學校;廢除胡漢分治,促進民族融合;興修水利,勸課農桑;體恤鰥寡孤獨;平息戰事,休養生息。整個前秦一副富國強兵模樣。

    苻堅滅前燕,藩滅前涼,下益、梁二州,固蜀地,最終前秦佔據中國三分之二的版圖,成為第一個統一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最終不聽王猛臨終勸諫,文臣武將阻撓:東晉有長江天險,又有謝安等賢臣,君臣和睦,不易滅亡。苻堅還是鐵了心,帥百萬雄師,南逼東晉,執鞭斷流,展開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

    結果大家都知道,前秦被草木皆兵瓦解了鬥志,中計後撤導致大潰敗,苻堅“風聲鶴唳”的逃亡。這一敗,曾經納降重用的慕容垂重新建立了後燕政權;曾經收容優待的姚氏竊據長安;苻堅在公元385死於後原來部將姚萇的刀下,時年47歲。北方重新陷入戰亂。十年後,前秦被後秦滅。

    總體來看,李存勖是一個軍事上的天才,治國上的弱智。雖統一北方,卻於百姓沒有大的建樹。而苻堅其實特別悲情,他是個善良寬容的“好人”。但生在亂世為帝,善良沒有一點鋒芒,最終還是沒逃過身死國滅的下場,而北方本可以因為他統一安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第二艘航母會採用核動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