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朔風書思語
-
2 # 周小易9
寶釵也看了許多野書,從她提示黛玉可以看的出來。但寶釵的心性不同,一方面她大方穩重,另一方面她更知道現實和功利的需要。她知道哪些是不該讓人知道的,哪些是大人不喜歡的,所以掩藏自己。那些野書中的東西看過了,但不外露。
黛玉率性而為,不象寶釵那樣通曉事故。她功利心較小,沒有圖謀,只想現在盡心的活著。
所以,可以簡單概括為:黛玉表現性情,寶釵壓制性情。
-
3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古人常言: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同樣周家生的兒子,周樹人做了民族鬥士。周作人做了民族敗類!難不成周家的人專門教了周樹人做英雄的學問,卻專門教了周作人做漢奸走狗的本事?顯然是不可能的!兩個人受的教育都一樣。只不過兩個人在民族大義的選擇上出現了偏差!
這事還是出自一家之人。何況林黛玉薛寶釵各出其家,受到的家庭教育更是不同了!就有如紅樓夢這本書。我看是一部野史,你看是一部家史。每個人對它的理解和側重點都會不一樣。產生的認知自然也會不一樣!
薛寶釵家是商人世家,所能看到的僅僅是經濟利祿和紈絝世風。所以薛寶釵讀到的野書僅僅成為她批判背世倫理的工具。在薛寶釵的認知中,經濟仕途,達練文章才是立世之本。因為只有這些才能實實在在的得到利祿!
但是林黛玉出生於世族大家!心性裡並沒有多少經濟仕途,功名利祿的想法。所以林黛玉讀到了野書文章中的人情真性,清新脫俗。林黛玉更能感知這些文章中人物的愛恨疾苦以及破腐求新的勇氣!故而林黛玉學此出脫的超凡脫俗!薛寶釵學此卻淪落的迂腐守舊!
兩人性情絕人走向了對立面!同樣在因循守舊的大環境裡,兩人不同的性格也決定了兩個人命運的不同!
-
4 # 流年書瓶
那是因為,寶釵比黛玉多了一個家,一個需要她承擔更多責任的家。
黛玉很小就來到賈府,讀到的野書不過是寶玉的小廝從外面弄來的《西廂記》、《牡丹亭》等幾本野史外傳,因為是男女私定終身的內容,和封建社會的禮教制度相違背,所以屬於當時社會的禁書。
黛玉聰明好學,書裡面辭藻警人,讀起來滿口餘香,黛玉是邊看邊背,記住了不少,用她自己的話說:“難道你(寶玉)能過目成誦,我就不能一目十行麼!”
當賈母招待劉姥姥行令玩的時候,黛玉便把這些野書裡看來的句子用上了,別人才疏學淺聽不出來出自哪裡,飽覽群書的薛寶釵卻一聽就聽出來了,她為此背地裡教導了黛玉一番,大致意思是說,女孩子應該遵規守矩,以女紅針黹為主。既然認得了字,讀書也要讀正經書。不然讀了不正經的書受了誤導,還不如不認字不讀那些壞書,省得教壞了自己。
寶釵這種觀念不一定正確,但是用意是好的;黛玉不一定接受寶釵的教導,但是領情的。
那我們怎麼看待都讀了“野書”但是結果卻不一樣的兩個人呢?
首先值得強調的是,黛玉的性情不是因為她讀了幾本野書形成的。反而是黛玉天生感性的性格使她嚮往“野書”裡的愛情。
黛玉沒有自己的家,在賈府裡只倍感孤獨,她心裡只有寶玉一個人,和寶玉一起生活一輩子是黛玉的全部想法,別無它求、別無它慮。
而寶釵,她自己說:“……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他們是偷揹著我們看,我們卻也偷揹著他們看……”飽覽了這些野書的寶釵並沒有開啟自己,像書裡面的女主角一樣,喜怒皆發於心、形於色,敢愛敢恨敢做。
為什麼?因為寶釵有家,有個無人挑大樑的家。
寶釵父親早逝,只有母親和一個哥哥,而這個哥哥,實在是個一無是處之人:
這薛公子學名薛蟠,表字文起,性情奢侈,言語傲慢,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個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景而已。雖是皇商,一應經紀世事全然不知……因為孝順,也因為責任,寶釵不由得比實際年齡更穩重、更懂事、也更成熟。
自父親死後,見哥哥不能安慰母心,他便不以書字為念,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代勞。正因為寶釵過多地承擔了家庭的責任,使她不敢像黛玉那樣任性加感性,只能壓制自己的天性,活成個世故圓通、遵禮守教、操心家計的小大人。
當然寶釵性情不像黛玉,最主要的原因是秉性難移,寶釵不會因為讀幾本野書就移了性情,變得和黛玉一樣感性,最多在思想上能和黛玉“靠近”一些。
-
5 # 桃小妖讀書
性情這東西,不是讀幾本書就能養成的,而是和一個人的成長環境、遺傳基因、經歷見識等多方面因素有關。林黛玉、薛寶釵雖然都讀過書,甚至都讀過所謂的野書,但是,兩人有著更多的不同之處,所以性情自然不同。
一、出身不同
林黛玉的父親是巡鹽御史,祖上曾襲過列侯,父親又是科第出身,書中寫道“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林家可以說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其母親賈敏亦是賈府的大家閨秀,從元春姐妹看,賈家還是非常重視對女兒的培養教育的。林黛玉在父母身邊長到到五六歲,也算是從小耳濡目染,人文氣息要濃一些。
薛寶釵的父親是皇商出身,但是因為工作性質,要在皇帝、商人、自己之間周旋利益,寶釵自然也是看在眼裡。父親去世後,有薛姨媽負責撫養寶釵兄妹。而薛姨媽是王家的女兒,王家向來不重視對女兒的教育(王夫人、王熙鳳就是例子),自然也不會重視對寶釵的人文教育,所以,寶釵身上商人氣息要重一些。
二、成長環境不同
林黛玉雖然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但是她寄居的是非常疼愛她的姥姥家,生活上也算是衣食無憂,所以她性子裡有單純天真的一部分。 因為常年住在姥姥家,身邊還有舅舅舅母等人,不可能事事遂心,又加之和寶玉感情的不確定性,使的黛玉變得有些敏感。
薛寶釵父親早亡,哥哥薛蟠又不爭氣,家道中落,所以她“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薛寶釵過早的感受到了生活的壓力,所以為人辦事更重利益。
同樣是寄居在賈家,寶釵是住在姨母家中,在底氣上遠不如林黛玉,又因為“金玉良緣”之事被人詬病,所以,比起黛玉,寶釵更需要夾著尾巴做人,四處討好,所以她要比同齡人更加成熟、圓滑一些。
-
6 # 此箋
在《紅樓夢》中,薛寶釵憑藉自己安分隨時、自雲守拙的性格,贏得眾人的欣賞與喜愛。她是史湘雲口中“誰也挑不出來她短處”的寶姐姐;是趙姨娘眼裡“又展樣,又大方”的大家閨秀,就連黛玉後來也對她刮目相看,“往日竟是我錯了,實在誤到如今”。
黛玉能對寶釵交口稱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寶釵不但沒有當眾揭穿黛玉行酒令時說出《牡丹亭》與《西廂記》裡面所謂的“淫詞豔曲”,而且私下勸導並安撫了黛玉這一不得體行為。也正因這番規勸,寶釵對野書的涉獵之廣,才被讀者知曉。
一.寶釵為什麼會比黛玉讀的野書還多呢?
首先,寶釵出生於皇商家族,具有相對寬鬆的閱讀環境。
“豐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鐵”,這是護官符裡對薛家財富地位的精準概括。作為“內帑錢糧,採辦雜料”的皇商,薛家生意往來頻繁,經濟事務繁多。在這種對外交流的影響下,薛家的教育環境就會寬鬆很多,不像那些詩書仕宦之家,對閱讀之書有著嚴格的限制。
從寶釵對黛玉的勸慰之詞也可以看出,薛家起初對這些“禁書”並沒有太多限制,“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寶釵在這些人的影響下,偷偷地在背地裡也看過很多野書。
其次,父親對寶釵寵愛有加,親自督促,為寶釵博覽群書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在小說中,妹妹寶釵與哥哥薛蟠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有著雲泥之別。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寶釵是在父親的教育引導下博覽群書,而薛蟠作為獨子被母親太過溺愛縱容,尤其父親早逝,更是疏於管教。
小說中曾明確指出,“當日有她父親在日,酷愛此女,令其讀書識字,乃至其才較之乃兄竟高過十倍”。在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寶釵不但博聞強識,而且“雜學旁收”,從諸子百家到佛教經典,從文學藝術歷史醫學,都有廣泛涉獵。至於一些野書,也就不在話下了。
二.為何閱讀野書之多的寶釵沒養成林黛玉的性情呢?
首先,這是因為寶釵與黛玉的天性不同所決定,與閱讀野書無關。
寶釵勸黛玉不要看這些禁書時說過,“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但對於黛玉來說,雜書不會讓黛玉移了性情,因為黛玉天生骨子裡就是一個詩人,本就擁有著如寶玉一樣正邪兩賦的性情,對自然萬物擁有著悲憫情懷。
但寶釵卻不同,她是賈雨村口中的“正派之人”,秉承天地之氣而生,在人性上偏於理性。具體在行為上,寶釵的“隨分從時,自雲守拙”,則是對封建禮教的認同與遵循。即使閱讀了一些野書,寶釵天性裡沒有那些情痴怨念,也就不會影響到她大家閨秀的性格。
其次,寶釵進京備選才人、贊善之職,後天的言行舉止會更加符合封建女德的要求。
薛姨媽攜子女進京,除了為了探親訪友和經營生意,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陪侍寶釵備選才人、贊善之職。此等考核,必定是崇尚詩禮,講究賢良淑德。在這種要求下,正處豆蔻年華的寶釵,縱使還有些許爛漫天性,也會被這日夜的待選訓練所壓制。
寶釵滴翠亭賞春撲蝶,是其小女兒情態的一次難得流露。少了平時謹言慎行的成熟穩重,多了嬉戲遊春的天真爛漫。而此時與寶釵嬉戲彩蝶相照應的黛玉,卻在埋香冢、泣殘紅,獨自吟唱著《葬花詞》。這一喜一悲,一戲(蝶)一葬(花),截然不同也。
次之,父親早亡,兄弟不才,嫻雅溫柔的寶釵擔負著為母親分憂解難的重任,也不允許移情。
薛父早逝之後,薛姨媽對獨子薛蟠過於溺愛縱容,整日只知花天酒地,以致於老大無成。家裡的生意大都是僕人在打理,寶釵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恨是女兒之身而無法去獨當一面。寶釵謹言慎行,“她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親分憂解勞”。
在這樣的家庭情況下,寶釵縱使幼時博覽全書,也只能擱淺,只一心撲在女紅之上。兒時淘氣閱讀過的“旁學雜書”,也會隨著生活的瑣碎磨去最初的光澤,只是成為一種偶爾的惦念與回憶。重任在肩,寶釵即使閱讀過野書,也不會淪陷其中,移了性情。
總之,在那個將《西廂記》與《牡丹亭》視為禁書的封建社會,寶釵與黛玉縱使共同閱讀,也未必能領略到同樣的體悟。這是天性使然,也是後天的經歷與周遭環境的不同所潛移默化形成的結果。
一個是山中高士晶瑩雪,一個是世外仙姝寂寞林,心中的執念不同,性情又豈會因為幾本野書所輕易改變。而共讀西廂記的浪漫,只會屬於寶玉與黛玉,這才是懷金悼玉的關鍵所在。
回覆列表
薛寶釵的家境優越,她所在的薛家是當時的四大家族之一。
薛寶釵從小就處在皇商圈子中,見多了人情世故,所以處事圓滑,左右權衡。
而林黛玉,雖也是大家族,可是父母的接連去世,給她留下的只有孤獨寂寞。
物質上雖無憂,可是精神需求大。因為兩個人從小的經歷不同,所以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格。
要知道,相同的一本書,因為讀書人的心境不同,所以所體悟的東西也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