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蟲二回頭

    這題目有點亂,要說周朝先祖,應是周人遷周原之後,遷周原自號周人。那麼,周人肯定不是什麼開啟華夏農耕文明先河了。要說周人乃黃帝之後,那遷來遷去又何止四次?

  • 2 # 仰望802315

    準確的說周朝之先祖只遷徙過三次,其始祖居邰,今陝西省武功縣一帶,要知其遷徙之詳與其因且讓我們共同閱讀《史記》中的《周本紀》的下文:“周后稷名棄,其母乃炎帝之後邰氏之女姜原,其父為帝嚳元妃。棄自小屹如巨人之志,好種植,成人後又好農耕,其民紛紛效仿,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天下得其利,帝舜時因功被分封與邰,后稷卒,子不窯立,此時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窯以失其官而儆戎狄之間……,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今陝西彬縣、旬邑縣一帶)……。子古公 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之,華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眾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粱山,止於岐下(今寶雞山,岐山縣一帶)。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旁國也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從這段文我們可以知道第一次遷徙是因為后稷之子不被夏后氏重用,失去官職,而遷於狄戎之間,即今天的甘肅慶陽一帶,但其孫公劉因有後稷之德繼后稷之業而被百姓接回陝西彬縣,這是第二次遷居,但因又遇戎狄侵略又再次遷徙至陝西寶雞市岐山縣一帶,這是第三次遷徙,也是周朝先祖最後一次遷徙。

    這三次遷徙中最後一次遷徙大概會讓人爭議,因為古公亶父當遇到狄戎掠他財時他就給財,而當狄戎獲取財物之後又想掠其地,而他不僅不抵抗還把其地也拱手相讓,而因狄戎惡劣古公亶父一貫懷柔直接導致其民跟著他一起棄地遷徙,這在普天之下莫非炎黃子孫華夏之土且人口又少的年代這種做法也許的確沒什麼,到處都是土地,只要自己德行足夠遷到哪兒還不一樣發展壯大,何必在武力不足的情況下逞一時之強,而最終導致滅亡,日後羽翼豐滿,兵精糧足再一統天下不遲,事實證明周人就是這樣做的。

    但是這放在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就不適用,比如今天的美國為了掠奪控制伊朗的石油而把美軍開到伊朗國門口要逼伊朗就範,伊朗總統如果選擇投降的話貪婪的美國就會慢慢吞噬控制整個伊朗的 石油,而伊朗只能任其宰割,但是他選擇反抗的話將會由很多強大的盟友跟他站在一起共同抗敵,從而讓惡霸倒下以致於建立人們希望的和平世界,天下苦美已久,當美國的棒子敲響我們的時候我們只有團結起來共同抗敵才會迎來明天的好時光!讓美國倒下正是時候!如果再讓瘋狂的美國得逞這世界只能陷入水深火熱中而看不到和平的曙光!

  • 3 # 先秦簡史

    據史料記載,周族至少遷徙七次。最後一次是平王東遷,發生在周朝建立之後。前六次發生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之前。所以,如果以滅商為分界點的話,周朝先祖不是四次遷徙,而是六次遷徙,準確地說是,至少遷徙六次。

    第一次遷徙:不窋失官,自竄於戎狄之間。

    《史記·周本紀》稱不窋是后稷(名棄)的兒子:“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這句話看起來很容易理解,但關於后稷與不窋的關係,其實是錯誤的。即便是司馬遷本人,在《史記·劉敬列傳》中也給出了另外一個答案:“周之先自後稷,堯封之邰,積德累善十有餘世。公劉避桀居豳。”即后稷到不窋之孫有十餘世。

    根據《周本紀》,后稷之後有不窋、鞠、公劉四代。而漢初劉敬則說,后稷到公劉有十餘代。考慮到正統史書稱,從后稷到文王,千餘年間,只有十五世,自然可知,有失代現象。

    后稷到不窋之間“失其代數”的現象可在《山海經》中得到證明。《大荒西經》雲:“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弟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海內經》也說:“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始作牛耕。”按此,似乎棄的后稷之位,沒有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和弟弟的兒子。

    綜上,虞、夏之時,棄與其子孫世為后稷。夏末,不窋失官,奔於戎狄之間。當為夏桀之時。按理說,夏桀“去稷不務”也沒啥,不窋照樣可以在其封地生存,為何要奔於戎狄之間呢?大概與夏桀的殘暴以及夏商之爭有關。

    后稷棄的封地在邰,即今天的陝西武功。不窋自邰竄於戎狄之地,具體位置在哪?目前較多史料可佐證之地為慶州。《史記正義》引《括地誌》雲:“不窋故城在慶州弘化縣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居之城也。”慶州弘化縣即今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慶城縣在涇河上游,黃土高原的西端,東依子午嶺,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盤山。據此,不窋故城距離周族世居邰地直線距離約兩百公里。

    自不窋始,周族竄於戎狄之間,歷時久遠,遷移不定,所經之地當不止慶州一處。由於年代久遠,文獻缺載,先秦古籍中唯有《山海經》有數條關於周族早期遷徙之地的記載。如《山海經·西山經》說:“西望大澤,后稷所潛也。”“桃水出焉,西流注於稷澤。”《海內經》說:“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野,后稷葬焉。”《海內西經》說:“后稷之葬,山水環之。在氐人國西。”據此,后稷或不窋之子孫似乎遷徙到四川成都附近。夠遠的。

    第二次遷徙:公劉遷豳開疆創業。

    《史記·周本紀》稱,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

    公劉的貢獻主要有三個:一是復修后稷之業,即在戎狄之間定居耕作,發展農業生產。二是以德懷人,與周圍部族相處融洽,這便增強了周族的力量:“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三是勘察選址,遷居豳地,對此,《詩經·大雅·公劉》有詳細的記載:

    篤公劉,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積乃倉;乃裹餱糧,於橐於囊。思輯用光,弓矢斯張;干戈戚揚,爰方啟行。篤公劉,於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順乃宣,而無永嘆。陟則在巘,復降在原。何以舟之?維玉及瑤,鞞琫容刀。篤公劉,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岡。乃覯於京,京師之野。於時處處,於時廬旅,於時言言,於時語語。篤公劉,於京斯依。蹌蹌濟濟,俾筵俾幾。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執豕於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篤公劉,既溥既長。既景乃岡,相其陰陽,觀其流泉。其軍三單,度其隰原。徹田為糧,度其夕陽。豳居允荒。篤公劉,於豳斯館。涉渭為亂,取厲取鍛,止基乃理。爰眾爰有,夾其皇澗。溯其過澗。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詩之首章寫公劉出發前的準備。他在住地劃分疆界,領導人民勤勞耕作,將豐收的糧食裝進倉庫,製成乾糧,又一袋一袋包裝起來。接著又挽弓帶箭,拿起干戈斧鉞各種武器,然後浩浩蕩蕩向豳地進發。以下各章寫到達豳地以後的各種舉措,他先是到原野上進行勘察,有時登上山頂,有時走在平原,有時察看泉水,有時測量土地。然後開始規劃哪裡種植,哪裡建房,哪裡養殖,哪裡採石……一切安頓好了,便設宴慶賀,推舉首領。首領既定,又組織軍隊,進行防衛。詩篇將公劉開拓疆土、建立邦國的過程,描繪得清清楚楚,彷彿將讀者帶進遠古時代,觀看了一幅先民勤勞樸實的生活圖景。

    公劉遷居豳地於周族意義重大,改變了周王室的命運,可謂周朝興起的開始。

    第三次遷徙:古公亶父遷居岐下。

    《史記·周本紀》稱,公劉卒,子慶節立。慶節卒,子皇僕立。皇僕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毀隃立。毀隃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亞圉立。亞圉卒,子公叔祖類立。公叔祖類卒,子古公亶父立。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積德行義,華人皆戴之。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財物,予之。已復攻,欲得地與民。民皆怒,欲戰。古公曰:“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乃與私屬遂去豳,度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豳人舉國扶老攜弱,盡復歸古公於岐下。及他旁國聞古公仁,亦多歸之。於是古公乃貶戎狄之俗,而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樂之,頌其德。

    據上,自公劉至古公亶父,共十世居豳。因為戎狄攻之,不得已而遷徙。關於這次遷徙,《詩經·大雅·緜》做了詳細描述:

    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廼疆廼理,廼宣廼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廼立皋門,皋門有伉。廼立應門,應門將將。廼立冢土,戎醜攸行。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其實,古公亶父能夠遷居岐下,主要是周族臣服於商,併為商抗擊鬼方而受到封賞、保護的結果。據甲骨文記載,有跡象表明周在武丁時期開始成為殷商的順從屬國了。自公劉遷豳以來,稱謂帶官名者,公非為第一人。“公非”當是他為武丁討伐方國而獲得的封賞。從那時起,周族開始尋找重返中原的機會。古公亶父時期,由於周族受到狄人的侵擾,不得不朝見商王,求取內遷。商王看在其祖以來的功績,允許周人內遷至岐。並賜予古公亶父“走馬”一職。

    第四次遷徙:文王都程。

    傳世文獻記載先周有六都:邰、豳、周、程、豐、鎬。其中周、豐、鎬已為考古發現所證實。周文王所都之程,僅見於《逸周書》的《程寤》(後佚失)、《程典》兩篇。

    《程寤》篇為晉皇甫謐的《帝王世紀》(後佚失)所引,流傳至今的宋《藝文類聚》卷八十九、《太平御覽》卷三九七引述了《程寤》的部分文字。按說司馬遷能看到《逸周書》,但在《周本紀》中並沒有提到程地,或許認為不可信。

    但新出清華簡中有《程寤》篇:“惟王元祀正月旣生霸,大姒夢見商庭唯棘。乃小子發取周廷梓樹於厥間,化為松柏棫柞。寤驚,告王。王弗敢佔,詔太子發,俾靈名兇,祓。祝忻祓王,巫率祓太姒,宗丁祓太子發。幣告宗祊社稷,祈於六末山川,攻於商神,望,烝佔於明堂。王及太子發並拜吉夢,受商命於皇上帝。”前段內容與《太平御覽》所引《程寤》基本相同,此篇公認系佚失的《逸周書》之《程寤》篇。

    此外,《逸周書•大開武》篇記載武王思慮滅商之事,周公應答之詞有“天降寤於程,程降因於商”之語,與《程寤》都指在程地受天命滅商之事。《逸周書•大匡》:“維周王宅程三年,遭天之大荒,作大匡。”《今本竹書紀年》也有類似記載:“文丁五年,王季作程邑。帝辛三十三年,文王遷於程。三十五年,周大飢。”《今本竹書紀年》雖然晚出,但此條也說周人居程時遭遇大旱,與《大匡》篇所說相合。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完全相互印證。

    綜上可知,程確為文王之都。而且文王在程地受天命滅商。

    第五次遷徙:文王都豐。第六次遷徙:武王都鎬。

    周文王滅崇後,在灃水西岸營建豐京;周武王時在灃水東岸建立了鎬京,即《詩經·大雅·文王有聲》篇載:“考卜維王,宅是鎬京”。豐京是宗廟和園囿的所在地,鎬京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二地距離很近,一起並稱為“豐鎬”,是西周王朝的國都,歷史上最早稱為“京”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期的城市,作為西周首都沿用近三百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將來有可能達到或者超越周星馳,為什麼?